環保與便利不可兼得?無包裝消費模式在台灣的困境與展望

編按: 過去關於限塑政策、無包裝消費、二手衣回收等的討論多半集中在對於海洋、生態環境等破壞,我們這次將呂祐萱的「政策失靈?我國限塑政策哪裡出了問題?」、楊紫晴的「環保與便利不可兼得?無包裝消費模式在台灣的困境與展望」、陳湘渝的「時尚與永續的拉扯:看見舊衣的新可能」這三篇文章收納於七月份城市吶喊:氣候變遷ing,目的是希望無論是重視環保、還是氣候變遷的都市居住者,都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自己的食衣住行多一點覺察與反思 — 例如,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不只是為了海龜,同時也是減碳的作為,也是為了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著想;無包裝飲食、二手衣市場,對商家、業者而言,不代表沒有市場競爭力,反而是創造新的一種營運/利模式的契機、新技術研發的可能性。同時對消費者而言,自己帶餐具、穿二手衣,也不代表不夠潮、不時尚,花一些巧思,反而可以顯示出自己修養與品味的提升。環境保護與氣候變遷減緩絕對不是兩件事,畢竟他們的共同方向都是朝「永續」發展 。不論是政府政策、或是個人作為,如果能夠從更寬廣的角度去做連結與關心,相信都能發揮更大的量能。

本文為系列文章之一-「環保與便利不可兼得?無包裝消費模式在台灣的困境與展望」

文:楊紫晴
攝影:邱敏瑄、陳舒莛
共同採訪:楊紫晴、鄭儀晴、劉玲君、邱敏瑄、陳舒莛

難得空閒的假日午後,小晴將事先備好的大大小小的保鮮盒,全數裝入購物袋中並置於車上,隨即驅車出門。左彎右拐、走走停停,車子終於停靠在離自家幾十公里外的遙遠社區。在一陣陣汽機車呼嘯而過的交通幹道上和錯落不齊卻寧靜的社區住宅中間,坐落著一間燈光明亮、裝潢簡潔的店面。進入店內,小晴熟門熟路地照著事先擬好的購物清單,快速尋找到自己想要購買的果乾和零食。打開蓋子、拿起一旁的夾子,小晴憑自己的感覺夾入適當的份量,一個商品換過一個商品,將帶來的保鮮盒全部裝滿之後,移到櫃檯一一秤重結帳。在櫃台前和店員計算了半個小時,小晴才終於把兩大袋裝滿保鮮盒的沉重袋子放回車上,風塵僕僕的結束採購回家。

上述即為小晴在無包裝商店的購物過程。對於自認環保但嫌麻煩的她來說:「無包裝是好方法,但離家太遠了。」日常生活中若有急需,她還是更傾向在家門口附近的便利商店解決。但,想要減塑環保就勢必會和便利的生活背道而馳嗎?

嶄新的消費模式:引進台灣零售市場的無包裝商店

2015年,世界各地紛紛創下歷史高溫。然而,令全人類窒息難耐的不只是炙熱的空氣,更是無法控制和遏止的全球氣候變遷。為了減緩溫室氣體持續加溫地球,國際間近乎所有國家都簽署了《巴黎氣候協定》,承諾減少碳排,期望將增溫控制在2°C之內。一時之間,氣候變遷又成為全世界人的焦點和刻不容緩的課題,看似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累積起來都能力挽狂瀾。

就是在這樣強調環保、鼓勵減塑的氛圍下,全台第一家無包裝商店「裸市集」悄悄的在台北民生社區開張。該店主打「褪去華麗包裝、回歸食物本質」的理念專門販售料理和烘焙食材,成功在台灣的零售市場上為無包裝消費模式開疆闢土,提供了人們在熟悉的採買方式之外另一種選擇。雖然裸市集現已歇業,但在其結束營業後不久,秉持類似經營理念的無包裝商店便如雨後春筍般在台灣各地先後成立。例如同在台北地區的Unpackaged、三時生活實驗室、零居,位在新竹的裸拾、台中的家務室等。目前全台灣總計約有20家以無包裝或裸裝形式零售民生用品,如清潔劑、沐浴乳和便於儲存之食品的商店,多數位於雙北、台中、台南等地。

民眾在新竹無包裝商店「裸拾」的購物過程。(攝影:邱敏瑄)

為了減少剩食、貼近食物原料或減塑環保,不同店家的經營初衷雖並不完全一致,但其消費方式的共通點在於裸賣商品、減少甚至去除包裝。因此,消費者在前往無包裝商店購物前需要自備容器,在購物中則要自行秤量商品重量後再到櫃台依購買克數結帳。

在環保與便利生活之間拉扯:不做環保只在一念之間

這樣的購物過程其實帶給消費者很大的不便。《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在2020年針對環境議題詢問過社會大眾的看法。在這份調查中,82.7%的民眾同意「就算要多花些金錢或時間,也願意為環境做些正確的事」。然而,也是同樣一份問卷指出67.2%的人認為「生活中有比保護環境更重要的事」。因此,環保在他們做事的優先順序上只能一再地被犧牲、被往後擱置。這樣的價值取捨在日常購物行為中可見一斑。

雖然有環保意識但自認日常很難實踐的小霖無奈的說:「有時候就是沒有想到(自備容器),剛剛出門應該可以想到的。」的確,多數人的日常消費絕大多數都是隨機發生,事先計畫好並按照計畫消費的行為只佔少數。也因此,即便民眾路過起心動念想要進無包裝商店消費,也會因為沒有事先進行購物規劃、自帶容器,最終只能敗興而歸。

然而,好不容易經過一番計畫終於順利走進無包裝商店消費,民眾卻還不能像去其他連鎖超市一樣,確認完要購買的東西之後丟到購物車裡面就可以推著去櫃台結帳。他們得要自己盛裝,裝的時候還要思考這樣的份量夠不夠,會不會裝太少?或是不小心裝太多、超出預算?就這麼糾結、猶豫直到去櫃檯之後,讓店員逐一品項秤重結帳。

這些不便一點一點的累加起來,以很細微的方式增加了民眾在消費時的時間成本,最終將無包裝商店推離了大眾的生活。

無包裝商店「裸拾」店內的購物流程說明。(攝影:陳舒莛)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無包裝商店無法和其他通路競爭的原因

除了個人在消費體驗上的不便之外,無包裝商店遲遲無法走入大眾視野還有更根本的結構問題。台灣現行的無包裝商店全是單一店家經營,沒有連鎖商店,只有懷抱類似理念的人在台灣遍地開花。營業的據點少、沒有連鎖,自然就沒辦法像超商一樣讓民眾覺得便利。同時,正因為無包裝商店勢單力薄,店家批貨的成本壓不下來,也不可能像一般通路販賣的商品成本一樣低廉,所以無包裝商店的商品價格實際上都還要比市面上的商品單價再高上一些。無包裝商店老闆A透露:「那些(一般通路常見的商品)袋子、瓶罐成本都很低,在產品上可能只佔到你售價的千分之一而已。」所以,無論是在批貨成本或是食品保存方式上,無包裝商店都無法和一般通路競爭。

對此,為了吸引客群,有一些無包裝商店試圖透過打造品牌形象、將店內風格導向精緻、網美路線,其販賣的商品也主打高品質、有保障。老闆A很有自信的說:「(我們)對品質的把關很嚴格。(商品)一定會要求三個項目:是否有合法的企業登記、食品的話有沒有食品檢驗報告、有沒有食品保險。」然而,正因為維持無包裝商店的小本經營十分困難,店家初期拓展、鞏固客群的過程十分辛苦,所以即便現下的無包裝商店數量不足以影響同業在生意上的競爭,但他們彼此之間彷彿因為不想有人搭便車、坐收前人建立的經營成果,而不願意多透露相關的經營資訊,如食品保存方式等給有意經營無包裝商店的人參考。

一位在台灣經營無包裝商店相對較久的老闆B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便不斷地向我們確認和未來經營方針相關的討論絕不能外洩。在談及食品保存方式時也以老前輩的口吻說:「有多少無包裝商店都偷偷來問我說東西(食物)怎麼放?我理都不理他……。」

這樣的競爭過程看似防範了更多的外來者想進入這個市場分一杯羹,卻也讓原本就寡不敵眾的無包裝商店少了許多拓展客群、市場及出現在大眾視線的機會。

乍看之下,無包裝商店目前在台灣的經營模式和推廣成果似乎停滯不前,社會大眾仍然無法捨棄原先方便的消費型態,甚至許多人心中都默認:「會做環保就是不方便。環保跟方便永遠不會畫上等號。」無包裝商店老闆A直言,倘若要能提升台灣的環保綠生活,政府就要出力打擊大企業,把民眾的生活便利性拔掉。犧牲便利生活在這樣的論調中聽起來已經成為環境保護的唯一出路。

新型態的無包裝消費模式:無包裝販賣機、循環容器

然而,實際上未必如此。除了無包裝商店外,台灣和世界各地都有越來越多創新的無包裝消費模式在小角落逐漸醞釀。可口可樂日本分公司為了響應公司總部宣布的減塑計畫,今年率先在大阪地區設置了「無瓶氣泡水販賣機」,消費者需要自備容器才能購買,並預計在2025年之前完成全國至少500台的設點。這對全國共計有235萬台自動販賣機、每年產生十分可觀的塑膠垃圾的日本來說,雖然是渺小的開始,卻也無疑是邁向減塑生活的第一步。同樣的,在台灣也有類似的創意,由台塑生醫和洗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生產的洗衣精自動補充機在全台多個地方提供民眾自備容器填裝洗衣清潔劑。透過擴展無包裝販賣機的據點,無包裝商店因數量不多而產生對民眾而言交通不便的問題便得以改善。

另一方面,為了解決民眾在進行環保消費前都要事先規劃的問題,早在幾年前已有新創團隊推動循環容器的服務。「好盒器」團隊2017年起從台南出發,推出了「正興杯杯計畫」,希望透過「甲地借,乙地還」的方式讓機動性高的遊客可以毫無環保負擔的進行消費。

除了民間的力量外,政府也開始積極透過政策鼓勵民眾實行環保生活。行政院環保署在今年4月底公布了《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從今年7月1日起,消費者只要在連鎖飲料店、便利商店等地消費時自備飲料杯,便可至少享有五元折扣。連鎖便利商店和速食店則從明年2023年1月1日開始,須提供消費者循環杯借用服務。

藉由政府的法規約束,一方面可以鼓勵民眾實踐環保,另一方面也同時讓商家負擔使用循環容器的成本,使得循環容器團隊得以持續營運。最近兩年開始推廣循環杯租借服務的台大杯特社便順勢搭上這波政策推動,在台北、新竹地區的多個校園附近廣設站點,提供循環容器uCup的租借服務,期望藉此減少塑膠杯的使用。

讓環保成為無心之舉、無痛融入生活

「台灣到底為什麼會轉變成這麼便利的時代?」老闆A曾對台灣人的消費習慣做過觀察和調查,早期的台灣民眾在購物時其實都是自備容器到柑仔店買東西。「(自備容器)對他們來說並不難,超過60歲的人應該都知道。」無包裝消費模式其實並不新穎,只是後來因為台塑開始生產塑膠,商品因此便於運送和保存,進而促成了各通路的興起,最終使塑膠製品充斥在大眾的生活中,讓人們逐漸淡忘這樣的消費行為。因此,人們之所以會在環保和便利之間不斷拉扯,除了個人的習慣和環保意識之外,更多是來自這個社會結構、資本主義市場等成本和利益的計算下無法遏止、也沒辦法停滯的慣性。

可是,環保和便利生活之間不一定要有一個犧牲。現今已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NGO、新創團隊發展與過去50年來都不同的無包裝消費模式,也有不少大型企業像是家樂福、全家等開始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嘗試和新的團隊溝通,將無包裝消費模式納入自身的商業模式之中。

    老闆B在採訪時提及的想法或許是目前無包裝消費模式、環保行為推廣乃至於面對氣候變遷等議題的嶄新洞見:
(環保行為)它並不是一種理想,並不會特別的高大上,它一樣可以非常的親切。……我們不會特別去強調環境的問題,而是回到商品本身,關注它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好的感受。我們依然將自己擺在環境前面,只是相信這樣子的方式會讓更多人願意去接受(環保行為)。

氣候變遷乍看之下已成為人類不可撼動的結局,許多人或因為無力感、或因為生活上諸多更讓人煩惱的困境而對周遭的環境視而不見。但倘若我們撇除先入為主的觀念,不再將氣候變遷視為一個「大而無解」的問題,以重視自身感受為出發點,或許反而能在提升生活品質的同時,不知不覺間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目標是創造一個沒有孩子哭泣的世界的理想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