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探索城市的光與夜-以溫柔照明來守護星空

文、圖:黃仲甫

你聽過暗空嗎?

暗空,對於台灣社會是一個嶄新卻也隱晦的詞彙,嶄新的是在台灣星空守護社群的努力下,2019年底合歡山由國際暗空組織(IDA)認證,成為了台灣第一座、亞洲第三座的「國際暗空公園」,自此「暗空」這個名詞,開始在台灣播散開來。

而之所以隱晦,是人們總是在黑暗的場域中,思考渴求光明以及害怕黑暗的原因與結果,並開啟了無可迴避的思索。在兩個看似對立的概念之下,暗空有了其存在的可能,它立意於褪去聚光燈和過量的人造光源,並守護與保留自然中純粹的原始基質。

筆者希望藉此文,簡介國際暗空思潮與台灣在地的湧動與實踐,並在暗空倡議中探索可能的基盤革新與變動微光。

從星空守護到暗空運動

「是不是只有在這邊才有銀河與星星。」

在紐西蘭南島的中央,有一座4,300平方公里的國際暗空保留區,其中某一個夜晚,一位北京的少年指著天空中白白長長的光帶問我。

紐西蘭暗空保留區的銀河

城市的光害與霧霾讓多數的人看不見夜晚的星辰,別說天空中天狼星、夏季大三角那些常見的亮星,連月亮與太陽也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面紗。

「我們從最深的黑夜,獲得啟發」這是毛利人的一句諺語。

守護原始星空的想法與行動,在二十世紀中葉開始在世界上各個角落醞釀發生,從美國的土桑市、紐西蘭的蒂卡坡等,一群喜愛抬頭仰望的人,不管是天文學家還是在地居民,都開始願意為看似沒有什麼商業價值的夜空,做一些什麼事情。因為他們意識到這些星點,記載著各民族的歲時祭儀、神話故事與文化信仰,像是澳洲原住民將銀河看成一隻鳥,教導著後輩族人何時應該去狩獵採集;海上的星辰是南島語族的羅盤,在無垠的海波上尋找自身的定位與航向。

而身在台灣的我們,如何解讀這無邊際的黑夜,「暗空」會需要一個當代詮釋及行動綱領,來將對黑夜和宇宙的情懷轉為實際具有影響力的社會行動。我們可以從國際暗空倡議的脈絡中學習。

國際暗空倡議背景與訴求

人類與萬物在演化中發展出日夜明暗的生理規律。然而,隨著在十九世紀二次工業革命 「電火」(電燈)的發展,以及日愈進步與普及的現代 LED 照明技術,人類居住地的夜晚已不再黑暗。過去 25 年間,人造光源最少以 49%的速率成長,在特定區域的漲幅甚至高達 400%。(註1)

夜間照明的快速增長固然為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之處,但在近代環境人造光源也帶給自然與城市環境中的許多生物的健康帶來新的挑戰與威脅。在現代都市的夜間充滿著光 ,人類夜間的人造光源ALAN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的出現,大大干擾了環境生物千萬年以來的光週期,過量的短波長藍光也抑制了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註2),在流行病學研究中,顯示長時間暴露在照明環境,將加速腫瘤之發病率(註3)、而錯誤的照明不但傷眼耗能,還會帶來危險(見下圖)。此外,不僅人本身的健康福祉受到影響,紊亂的光節律將影響物種棲息地的功能(註4),以及生態多樣性遭受威脅(註5)。

錯誤的照明不但傷眼耗能,還會帶來危險

因此,在2021年底,聯合國太空和平使用委員會提請聯合國太空事務辦公室與國際天文協會,在西班牙召開國際暗靜研討會(Dark and Quiet Skies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Conference),暗是指暗空,靜是指對於無線電波的安靜,該次研討會與其2020的出版品中,將人造光源ALAN所造成生態與社會上的損益機轉,都整理了清晰的科學論證及因應的具體戰略建議,包含可明確量化的光污染監管方式,到為了保護暗空綠洲,各國政府可以採取哪些合作解決方案與政治協商行動,提供了大方向的指導性原則,都可以成為台灣在推動暗空及擁有更好的光環境上最有力的後盾。

圖為筆者整理之研討會內容

台灣在地的暗空倡議剛剛開始

雖然國際間不乏探討人工照明對於天文研究、生態系統、人類健康影響的學術文獻,社會環境學家也逐漸構築以「暗黑」作為重要的環境基底之基礎論述,並重新思考對於人造光源的使用方式。回首台灣的都市規劃領域,暗空相關的環境治理規範與相關的實務操作方法一直未有太多的探討與引進。

然而近年伴隨著對於保留黑夜繁星的嚮往與人造光源的使用省思,台灣暗空協會於2020年成立,並在2022年正式成為國際暗空組織(IDA)台灣的分會,志在推動「光污染議題」的討論與革新,,期望用照明來守護星空,並遵循暗空的核心價值「暗天不暗地」,以此推廣「暗空照明五原則」於不同場域之應用,並邀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原則包含:

(一)實用性:所有燈具都有必要安裝的理由

替換或安裝燈具前,先判斷有無安裝的必要,想一想手中燈具的照明,將會如何影響鄰近區域的動物和環境,並思考是否有其他替代工具。

(二)照明目標:只在需要的地方照明

使用燈罩並仔細規劃燈泡光線的照明方向,注意光線朝下,且留意防止光線逸散倒不必要的地方。

(三)低亮度:照明不超過必要亮度

在滿足需求下使用低流明亮度的光源,留意燈泡表層狀況,避免產生額外折射導致光線逸散。

(四)控制器:只在需要的時候照明

使用燈光定時器或動作感應器來控制燈光,當沒有使用時調低亮度,當不需要的時候關閉電源。

(五)暖色溫:盡可能使用暖色溫燈具

盡量降低使用短波長(藍光)的燈具,室外照明建議使用2,700k以下的色溫。

不論是自然的郊野或繁華的城市都應該根據以上原則發展出適地性的用光方式,從一個光源設置的必要性開始確認,燈具的亮度、色溫、角度的參數設定將讓其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與呼應自然地景,可以更加智慧地控制開關時間是在時間尺度上的細心拿捏。

照明的重省:更溫柔的照明方式

「城市啊!它是一種人類關於庇護與勞動的創作。詩歌是人類的行為,透過感知身邊影像間的關係來得到靈感。自然界的詩歌儼然是一種精神結構。城市是啟動我們精神的一股強烈影像。為何城市仍未成為詩歌靈感的來源呢?」建築大師柯比意曾發出這樣的疑問。

試想一個傍晚走回家的情景,那是一條長長的河堤,隨著白日光的消逝,晚霞的顏色也逐漸變暗,隨著妳的走近,路燈從近處向遠處緩慢感應亮起,那是黃澄澄向下照射的光,恰到好處提供了行人道方向的指引,隨著妳走遠,原本來時的路燈又逐漸暗去,只留下勻稱的背景光源。

而路燈,也似會呼吸一般,在道路使用尖峰時段,有著較充足的光線,隨著深邃的夜到了午夜,整體的亮度相應微弱,直到與清晨天空魚肚白的天際融合在一起。

為何用溫柔二字,這其中確實存在著對於傳統照明方式的性別批判,關於過往慣行只在乎以人類功能需求為中心的父權照明方式,經過一定的覺察與自省,轉變成在乎不同夜間使用者的考量,例如:路燈加上遮罩以避免照射到在樹冠層棲息的鳥類、二三樓的住戶和星空本體;又如燈具的色溫與亮度隨著時間推移而有所漸進式地改變,美感與安全兼具的與環境共感式照明;再如在任何緊急狀況時,一盞燈可以更加的智慧亮起或達到警示的效果。,照明不再是單一線性地提供服務,而是能更有機地與城市裡的節奏互動。

台灣是否能因為光的溫柔使用,而誕生一個城市的美學,如巴黎擁有的總體照明計畫(Lighting Master Plan),相信能在一群人的努力下發生,對話才剛開始。

夜才剛要黑,今晚先別急著點起燈。

註:

1. ‘2021UN/Spain/IAUDarkandQuietSkiesforScienceandSociety’. https://www.unoosa.org/oosa/en/ourwork/psa/schedule/2021/2021darkskies.html (accessed Nov. 19, 2021).

2. Blask 2003 &2005, Wu 2011

3. Blask 1999 & 2003 & 2005, Beniashvili 2001, Travlos 2001, Van den Heiligenberg 1999 Dauchy 2011


4. J. Gaston, M. E. Visser, and F. Hölker, ‘The biological impacts of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the research challeng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vol. 370. Royal Society, 1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Exeter, Penryn TR10 9FE, UK; k.j.gaston@exeter.ac.uk, p. 20140133, 2015. doi: 10.1098/rstb.2014.0133.

5. D. Sanders, E. Frago, R. Kehoe, C. Patterson, and K. J. Gaston, ‘A meta-analysis of biological impacts of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Nat. Ecol. Evol., vol. 5, no. 1, pp. 74–81, Jan. 2021, doi: 10.1038/ s41559-020-01322-x


現職台灣暗空協會副秘書長。曾任職於紐西蘭麥肯錫國際星空保護區,陪伴人們重建與星夜的連結,將宇宙力量深根回日常生活之中。
曠野星空|https://www.facebook.com/wildernesspractice|
CosmosDiver|Inspired Dark-Sky Tours & Culture-based Travel|https://www.cosmosdi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