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出擊!讓城市擁有再次「蜂」狂的機會與可能

圖、文:陳品嘉

蜜蜂給我們的印象是什麼?是存在於寓言故事中「辛勤工作」的代表?還是能生產出蜂蜜、協助植物授粉的「益蟲」 ? 無論你是因為喜愛蜜蜂產生的附加效益,或者是討厭、害怕、甚至恐懼它的「嗡嗡聲」,我們都無法將蜜蜂排除在人類的社會體系之外。換句話說,即使是社會朝向著重經濟發展、都市擁擠的趨勢前進,倘若蜜蜂在自然/社會環境中缺席,對於當前人類的寓居網絡而言,無疑會產生一個巨大的危機。

為了要讓社會大眾更了解蜜蜂,更熟悉自然環境帶給人類的意義與價值,由一群有志青年組成的眾森團隊,透過舉辦「家山共學團計畫」的活動,希冀藉由帶領市民親近城市郊山及觸摸生態領域,提升城市居民對於生活環境的感知。而首場活動邀請到擁有多年城市養蜂經驗的蔡明憲老師,來替眾人說明並解答有關蜂類的疑難雜症。活動可分成線上討論及實體觀察,先是在線上聽取蔡老師解析關於蜜蜂或蜂類的「眉角」,隔日再以與蜜蜂的親密接觸,搭接「理論」與「實務」進一步拉近民眾與自然界的距離。後文是筆者跟隨此次實體觀察之參與經驗,配合線上討論之個人想法,嘗試以空間-社會視角論述蜜蜂與城市之間的關係,是如何激起人與非人連結,同時促成我們反思空間中的保育行動。

實地走讀的場地─台北同心華德福

空間作為視角:從生物體徵到跨物種互動

「蜜蜂,或說蜂這類昆蟲,我們在台灣其實對它有很多的不了解,甚至是誤解。」蔡老師說。以小見大,若從英文單字bee說起,就可略為知曉背後的端倪。蔡老師指出,bee是泛指蜂,而非純粹指涉蜜蜂本身(蜜蜂應譯為honey bee),而事實上蜂的種類具備十足的多樣性,並非在台灣的我們想像的如此單一。這是為後續能加深眾人在理解蜂本身的知識,以及思辨身旁時常出沒哪幾種蜂打下穩固的基礎,也就是說,當我們試著要明白,與人類生活及經濟生產密切相關的蜜蜂時,自然建構的龐雜昆蟲體系,亦是我們需要事前摸索領略的環節。那麼,能協助環境生態繁榮,並且輔佐人類創造經濟價值的蜜蜂,究竟帶給人類在空間與社會連繫上有何影響?筆者試著將蔡老師講授的知識加以分類,透過觀察與深究物種屬性,藉「空間」之名加以詮釋。

蔡老師向眾人講解蜜蜂知識

從空間的視角出發,筆者認為可以由三種觀點著手,分別為物種特性、地緣差異引致的跨域合作,與馴化選擇,一方面是借助由小至大、非人到人的跨物種視角,探討空間與蜂群,甚至是與人類之間的交錯關係;另一方面,將空間作為探討物種的方法,嘗試印證物存於世的真實性。

首先,以蜜蜂的生物特性而論,空間對於蜜蜂而言,最值觀的即是可以尋找採食花蜜、花粉的地方。與我們認知不同的是,蜜蜂對於空間的感知甚為敏銳且精確,一定程度上與其社會性特徵有關。更進一步地說,為了照料整巢的同伴,憑藉單一或少數蜜蜂是難以達成,因此,蜜蜂會依據巢穴、太陽及蜜源三大定點之坐落方位,運用體位展現方向,同時擺動身體的方式,告知同伴蜜源的正確位置以及所需之飛行距離。「蜜蜂會『畫8字』,竭盡所能的告訴其他蜜蜂哪裡有蜜,它們對空間的理解,遠比我們人類想像的優秀。」蔡老師說。

蜂箱內部蜜蜂巢穴

接著,由蜜蜂本身的活動,拓展至與人類彼此的互動。養蜂行業是人類相當重要的農(畜)產業之一。蔡老師指出,台灣在世界養蜂產業技術有一定程度的專業性,但畢竟受限於土地面積與可利用空間的限制,與其他國家如澳洲相比,整體產量仍有一段差距,「我之前在澳洲的養蜂農場待過一陣子,他們一次養都是1600箱,如果是經營跨國的養蜂產業,數量更可以達到非常可觀的8000箱。」蔡老師說。蔡老師又提及,因為地理空間的差異,南北半球的季節顛倒,讓「運輸蜜蜂」這項看似奇特的行為,實則是穩定一個區域得以繼續擁有農產銷售的關鍵,蔡老師說:「前陣子澳洲有空運蜜蜂到加拿大,原因是加拿大的蜜蜂還沒甦醒,因此需要借助澳洲蜜蜂的力量。」由此可見,蜜蜂產業牽動世界的運作,空間差異形成的跨區分工也能在養蜂產業裡尋得蹤跡。

蔡老師檢查蜂巢

最後,回到城市養蜂的基本問題,即城市(都市)具備何種條件,得以讓養蜂行動的進駐並持續經營?又現行的城市空間對於養蜂是否會與傳統農場(鄉村區域)有所差異?蜜蜂會如何適應城市的空間型態?當筆者提出此疑問,蔡老師說道:「首先,我個人其實不認為台灣的城鄉空間有很明顯的區隔。」蔡老師又說:

台灣大多都是住商混和的形式,我是因為剛好住在台北,所以以城市養蜂作為號召,希望社會大眾可以一同關心蜂群的生態。另外,我也不太覺得將蜜蜂養在鄉村比較好,假若農地使用慣行農法的話,這樣鄉村一定比城市養蜂還來的優質嗎?所以,應該是要回歸人類如何認識和維護環境,這點比較重要

誠如蔡老師所言,因為台灣地狹人稠的空間特性,城鄉混融的空間狀態屢見不鮮,在城市裡養蜂其實就是一個給予城市居民人類接近自然的機會。此外,論及蜜蜂對於城市空間的調適,蔡老師也說:「昆蟲都會有對於環境的調適能力,也就是基於環境的變遷,做出相對應的生存手段,只要不要是極為快速的變化,蜜蜂都能有良好的應對策略。」這樣的行為體現蜜蜂具有因應空間轉換的韌性,也闡明了人類馴化蜜蜂的互動與過程。

無論大人小孩都對蜜蜂感到好奇

善待蜜蜂就是善待自己

人跟其他生物一樣,必然會對大自然做出反應,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條件,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尋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養蜂只是其中一種方法,但不是最終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蔡明憲,2022

誠如蔡老師所言,世間萬物都有存在於世的理由,亦有他們維持生存的法則。 雖然人定勝天為人類對於自我的肯定與期許,換句話說,無論有何種阻礙,人類皆有辦法戰勝自然,然而,每當大自然反撲之十,人類又顯得何其無助且渺小,正因如此,人類不能遺忘自然帶給我們的恩賜,以善待萬物才是應有之舉,此概念也呼應了此次活動的主題,即「善待蜜蜂就是善待我們自己」,人類理應師法自然,藉由在自然中尋找內省與反思的動力,避免在發展的途中顧此失彼。

「哇!原來這就是蜂王(后)。」

回想起實地觀察當天,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參與。經過蔡老師細心的解說,小朋友們從原本稍微有點害怕,到之後全都圍繞在蜂箱周圍,每個人都用炯炯有神的雙瞳,仔細地觀察由蜜蜂打造的六角形巢穴,甚至偷偷地用稚嫩的小手,沾取蜂巢側緣的蜂蜜,被長輩發現後還會靦腆的說:「蜂蜜好甜、好好吃喔!」。這些細微的舉動,對於孩童除了在學校制式教育之外,亦能藉由環境生態的生命教育,喚醒原先沉睡的心靈,替成長經驗增添一筆難以忘記的體驗過程。總的來說,在這場活動中,參與者們都打開了五感,盡可能地體會源自生態與物種的氣息。縱然在發展與保護之間,城市養蜂並非最優且最終的解答,但透過城市養蜂營造之生物多樣性,創造人類在城市空間中與自然互動的介面,更造就了城市容貌能有多元呈現的可能。讓城市有再次「蜂」狂的機會吧!

小朋友們非常專注的觀察蜜蜂
眾人專注聽講

參考資料

蔡明憲(2022)。在城市中和蜜蜂一起生活,是與環境產生連結的開始。眼底城事,5月11日。 (擷取日期:2022.07.10)

一個想將都市學、地理學、人類學及文化研究收入口袋的平凡研究生。想學習捕捉靈光乍現的時刻;想探索文字深不見底的奧秘,現在,緩緩地走在前往學術的漫漫長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