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高雄中都溼地公園的規劃與植被復育

文:賴榮一

中都濕地公園

在2012年以前,高雄市有十二個濕地公園開闢建設相繼完成(縣市尚未合併前),濕地生態廊道的架構於都市間成形,高雄市已由國際港埠與工業城市轉型為生態城市,市政府也以「水系藍帶與生態綠網串聯計畫」作為主要的施政目標。藉由開闢中都濕地公園,高雄市需進一步思考對全球生態系統的修補以及對市民所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作出貢獻的方式。

高雄在建設港口以及擴張都市化之前,海岸以及愛河下游,就呈現紅樹林密佈的生態景象,中都濕地之地理位置在愛河邊且鄰近市中心,可謂是濕地生態廊道的核心。異於其他十一個濕地,在地理環境上中都濕地受到愛河漲、退潮水位變化的影響,有著淡、鹹水混合的環境,讓中都地區適合紅樹林生長、復育;從全球生態角度來看,闢建中都濕地也是高雄市補回一塊熱帶海岸濕地的機會,這使得中都濕地的地景角色更顯重要,更何況高雄熱帶海岸林的自然生態景觀消失已久,市民早已不復記憶,因此保留基地上過去木材產業所留下的遺址並建立教育解說中心,重建愛河周邊的生態環境及歷史記憶,是中都濕地的使命。

於是2009年高雄市政府委託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執行中都濕地的規劃設計,期望能為高雄市重劃區公園提出一個兼具都市與生態、文化共融創新發展思維的溼地構想。

全區平面配置圖(來源:中冶環境)

中都濕地的歷史記憶與防洪規劃

中都濕地公園的前身為台灣著名的亞洲木業合板工廠區,以前為了方便引原木進入工廠,借用了愛河水力將原木輸送至貯木池儲存及加工,至今保留於中都濕地內的河道就成為了與自然海水接連,並且終年有水的特殊濕地景觀。施工時,從舊有渠道中意外發現了一根長達七公尺的原木,正好安置於教育解說中心與水質淨化區連接的戶外空間,作為歷史記憶、產業遺址的見證。

教育解說中心規劃為一座濕地建築,建築形式則以杆欄式建築呼應濕地氣候。一樓為挑高空間,容許暴雨時淹水,且可容納輕艇活動行前教育的解說空間,而主要的機電設備皆設置於上層,乃為針對中都愛河自然水位漲退潮的設計。在防洪規畫上,中都濕地也扮演著滯洪角色。經計算,濕地中的紅樹林棲地部份可容納約50,000㎥的蓄水量、濕地與河道的部份可容納約130,000㎥的水量,整座公園約可容納180,000㎥的蓄水量,面臨暴雨颱風期可以發揮中都地區滯洪、蓄洪的功能。

中都濕地不同降水情形的排水計畫(來源:中冶環境)

為了喚醒高雄市民對中都環境的記憶與共鳴,中都濕地公園開闢計劃利用仿生建築的手法來設計教育解說中心,造形上模仿了螯蝦在河道中昂首的身形,依傍在中都濕地的河道邊,猶如兩棲生物般棲息在都市叢林的一幕景象;另建築位於前身為亞洲合板工廠的位置,量體大小與斜屋頂形式與工廠相符,供市民能夠回想起中都早期合板業興盛時期之印象。

利用仿生建築的手法設計教育解說中心提醒高雄市民對生態環境的記憶(來源:中冶環境)

「濕地明智利用」(Wise Use),意指利用濕地的方式讓濕地生態系可以維持良好的運作。中都濕地以「明智利用」的態度回應了自然環境資源,並執行中都濕地的復育、保育及教育「三育」策略,既導入紅樹林及海岸林復育、鳥類棲地保育以及生態環境教育等計畫,也增添高雄市市民在都市中體驗自然活動的樂趣,同時人工河道上建立幾座吊橋,亦可吸引人潮以愉快的心情來親近紅樹林。

園區動線串聯吊橋(來源:賴榮一)

中都濕地公園生態復育

公園位於中都工業區內,這裡原有40多家小型工廠,大部分土地長期荒廢、雜草叢生,影響都市景觀及環境品質。並且鄰近高雄文化園區特定區以及愛河觀光遊憩活動區,並有高雄市區內多條重要幹道穿越,具備都市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高雄市政府擬訂「中都地區工業區都市重劃案」,並將中都重畫區定為42、68期重劃地,透過開發促進區內工廠搬遷,以改善都市風貌及地區發展。重劃案於2009年6月完成細部計畫,而實質的重劃工程已執行迄今。

中都重劃區內的基礎排水工程,規劃將住宅區的雨水管線接連至中都公園及學校用地內,並結合愛河的海水,形成具備鹹水與淡水混合的區域,因為文中、文小佔公園近一半的面積,故將學校教育機能與整座公園共同思考設計,便可以將整座公園定位為大高雄地區的「水邊樂校」,這種思維是一種將紅樹林及伴生植群生態做出整體規劃,並且納入教育元素,以提供將來重劃區內學校的教學環境。

高雄中都地區的都市計畫概況

(一)  紅樹林復育構想

高雄的河口濕地,早期是台灣紅樹林植物分布最廣、最多的地區,也是生長在台灣全島環境中六種紅樹林種類群聚而生之地,包含水筆仔、紅海欖、紅茄苳、細蕊紅樹、海茄苳以及欖李等(其他地區河口樹種則零星分布),然因日治時期填海造地、港口碼頭的建設以及1950年代以後快速的都市發展,造成細蕊紅樹及紅茄苳等物種在台灣島上瀕臨滅跡。因此本案提出利用部份舊有水道浚渫,銜接部份遺留的貯木池,形成開放水道;在中都濕地復育台灣紅樹林原有物種,將分布在台灣的六種主要紅樹林復育起來,並期望成為滅跡物種的種源地。

植栽分區配置圖(來源:中冶環境)

河道復育初期以培育紅樹林為主要目的,復育成功後,可導入輕艇遊濕地等的都市活動。中都濕地導入拉姆薩國際濕地公約中針對濕地型態所定義的部分內容,包括:1.淡海水混合(紅樹林濕地);2.人為(汙水淨化濕地);3.海水淹沒地區(潟湖濕地);4.活流(河道開挖)等複合性濕地環境,供水鳥進駐棲息。另外考量到高雄地區的植物分層地形結構,提出台灣海岸林帶環境塑造計畫,而海岸林植被計畫則為利用河道挖填方平衡後所執行的植栽配置。

整地計畫中的挖填平衡構想(來源:中冶環境)

(二)  海岸林植被:中央大島及桑科榕屬島設計

紅樹林周邊的陸地環境,種植高雄海岸自然林間常見的蓮葉桐(Hernandia nymphiifolia)、棋盤腳(Barringtonia asiatica)、林投(Pandanus odoratissimus)、水黃皮(Pongamia pinnata)、銀葉樹(Heritiera littoralis)、黃槿(Hibiscus tiliaceus)、海檬果(Cerbera manghas)及欖仁(Terminalia catappa)等海漂植物。

這些植物大多來自南洋的熱帶地區,憑藉果實或種子的漂流,隨海流到臺灣生長,由於臺灣的海岸腹地幾乎都已開墾,海漂純林的環境在臺灣已成為稀少的景觀,因此於中都濕地公園內規劃局部區域進行海漂植物復育。

  • 熱帶季雨林復育

濕地公園內設置中央大島區,復育屬於高雄地理氣候的自然林相-熱帶季雨林(Tropical monsoon forest)。

高雄的森林帶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而具有季節性乾旱現象,地理區位為全世界分佈熱帶雨林的最北界線區,故有局部屬於熱帶雨林的生態特性,因而成為特殊的熱帶季雨林植被相。中都濕地公園內依據植物地理條件所進行的復育選種,包含蘭嶼植物群、恒春半島植物群及桑科榕屬植物群。

日籍學者金平亮三於臺灣植物誌提出臺灣樹木的地理分佈調查記錄,說明臺灣及蘭嶼植物在自然分佈的情形下,固有種約有:枯裡珍(Antidesma pentandrum var. barbatum)、山林投(Freycinetia formosana)、珍珠蓮(Ficus sarmentosa var. henryi)、台東漆樹(Semecarpus gigantifolia)等4種以上的植物相。

雖然臺灣與蘭嶼之間的距離較近,不過二者之間物種也有些差異,在物種類別上,蘭嶼的植物相反而比較接近於菲律賓,因此也有主張華萊士線(Wallace’s Line)應沿著蘭嶼與臺灣之間向北延伸的論述。因為植物相有些差異,在台灣島上,就不是任何地方都適合生長蘭嶼植物。

不過高雄的地理及氣候環境,因為具有局部熱帶雨林環境的蘭嶼氣候特性,所以適合蘭嶼島上特有植物的生長,於是選擇於中央大島上規劃多種蘭嶼植物進行復育。種植有枯裡珍、山林投、台東漆樹、蘭嶼裸實(Gymnosporia trilocularis)、蘭嶼柿(Diospyros kotoensis)、蘭嶼赤楠(Syzygium simile)、蘭嶼山欖(Planchonella duclitan)、蘭嶼山馬茶(Tabernaemontana subglobosa)、蘭嶼羅漢松(Podocarpus costalis)、蘭嶼樹杞(Ardisia elliptica)等種類,使遊客在園區內可接觸到蘭嶼特有植物,並成為臺灣樹木地理分佈以及生態教育的活教材。

恒春半島原生植物種類多樣,大多數的種類適宜於中都濕地區位環境條件下生長,因此規劃恒春半島植物區共同於中央大島上復育,栽植有恆春山枇杷(Eriobotrya deflexa)、恒春楨楠(Machilus obovatifolia)、恒春哥納香(Goniothalamus amuyon)、恒春楊梅(Myrica adenophora)、恒春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 var. hiiranensis)、紅柴(Aglaia formosana)、臺灣梭羅木(Reevesia formosana)、裏白巴豆(Croton cascarilloides)、風港柿(Diospyros vaccinioides)、黃心柿(Diospyros maritima)、鐵色(Drypetes littoralis)及菲律賓厚殼桂(Cryptocarya elliptifolia)等代表性物種。

臺灣南部具有種類豐富的桑科榕屬植物,多種榕屬植物聚集,足具形成熱帶林相的氛圍環境,故於公園內規劃桑科榕屬島種植水同木(Ficus fistulosa)、澀葉榕(F. irisana)、金氏榕(F. ampelas)、島榕(F. virgata)、九丁榕(F. nervosa)、棱果榕(F. septica)、大葉雀榕(F. caulocarpa)、小葉桑(Morus australis)、牛奶榕(Ficus erecta var. beecheyana)、綠島榕(F. pubenervis)、落葉榕(F. antaoensis)、幹花榕(F. variegata var. garciae)、臺灣天仙果(F. formosana)、黃毛榕(F. esquiroliana)、山豬枷(F. tinctoria)、薜荔(F. pumila)、越橘葉蔓榕(F. vaccinioides)、麵包樹(Artocarpus incisus)、波羅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濱榕(Ficus tannoensis)、雀榕(F. superba var. japonica)、大果藤榕(F. aurantiaca var. parvifolia)、正榕(F.microcarpa一共23種桑科榕屬植物。現階段臺灣植栽市場供應蘭嶼植物、恒春半島植物及桑科榕屬等原生種類有限,也建議高雄市政府鼓勵市民及相關單位捐贈,提供多樣所屬樹苗於中都濕地內栽植復育,增進民眾參與機會。

復育完成後中都濕地公園的林相將吸引多樣生物棲息、提升環境教育解說功能並還原高雄過去歷史中曾經擁有高歧異度的生態系。期望高雄市政府能夠以中央島之海岸林延續至水岸邊的紅樹林進行系統性復育,使中都濕地能夠成為可連續陸域到海域環境的熱帶季雨林之生態系統環境。

紅樹林及中央島群復育調查

(一)紅樹林復育調查

中都濕地公園內種植的紅樹物種及其伴生植物,為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性及存活率,規畫以幼苗進行栽植,為使紅樹林能夠復育成功,在本案建立了試種、換種的機制。

1. 第一次調查:種植初期記錄

紅海欖種於2011年1月22日種植,2011年2月10日產生枯萎、死亡現象,水筆仔於2011年1月22日種植,2011年2月13日產生枯萎現象,觀察同一時間所種植的欖李及海茄苳迄今存活良好。

種植初期的植栽狀況(來源:中冶環境 賴榮一)

2. 第二次調查:完工後三年記錄

高雄市政府於2012年11月,於生態小島上補植300株水筆仔幼苗,另委請高雄市鳥會再嘗試種植30株水筆仔於桑科榕屬島前,至2014年3月5日調查,生態小島上的植株生長狀況良好,存活率為100%。另於2013年7月30日再嘗試種植紅海欖45株,存活僅剩18株,存活率為40%,此次嘗試於2013年8月8日新植紅茄苳5株,疑似因潭美颱風死亡一株(高雄市鳥會,2014),存活率為80%。中都濕地復育生長最為良好的欖李及海茄苳自2011年1月種植迄今復育成效佳,存活率為100%。

第二次紀錄的植栽狀況(來源:中冶環境 崔景翔)

3. 第三次調查:完工後五年記錄

第三次調查,復育5年後,生長良好的欖李及海茄苳高度,已從種植階段的20公分胎生苗,高度生長超過1.8公尺,而高雄市政府於2013年7月30日補植後存活的紅海欖,生長狀況良好,各株之氣根自樹幹向外生長,支持根明顯茁壯。於生態小島已及桑科榕屬島上的水筆仔皆生長良好。

第三次紀錄的植栽狀況(來源:中冶環境 賴榮一)

(二)中央島海岸林植被復育調查

中都濕地紅樹林的復育是希望能夠為高雄補回一塊失去的熱帶生態環境,因此「紅樹林生態系」是復育目標,而不僅有紅樹物種,也包含了其他共生植物,諸如先驅植物、地被灌木層等。鳥類及動物帶來的野地原生種子、桑科榕屬植物,都是中都濕地公園應廣納復育的植物,然而維護管理單位長期經營方式仍僅關注於紅樹物種,紅樹後方陸域環境的地被植群則以割草機大面積清除,中央大島及吊橋連結的幾處小島(桑科榕屬島)上,皆保持地被全數修剪清除的狀態,這樣的情形將使鳥類及動物無棲息處所,生態間的鏈結活動因人為全面清除的維護操作方式而受阻。

中都濕地公園建成迄今,管理主要以紅樹植物為主,中央大島及桑科榕屬島復育則長期以都市公園草坪修剪的方式執行。管理單位考量遊客對島上雜草叢生產生不良觀感、動物貓狗經常出沒於中央大島、因此雖定位為生態公園,但公園位處都市,故管理應以都市公園的方式執行。

中都濕地公園內種植的各種植物,為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性及存活率,皆以幼苗培育栽植,而中央大島區規劃為期5年復育期,除了提供教育、研究及觀察可申請入內,禁止一般遊客進入。另也建立了試種、換種的機制,直至2020年,高雄市政府仍未開放市民進入中央大島,主要的原因是期望待中央大島上的原生植被生長健壯成林後再開放市民進入島中體驗海岸林植被環境,當時栽植7公分胸高直徑(DBH)的喬木已長至14公分。

其他區域植栽狀況(來源:中冶環境)

小結

生態是生物與其所處環境間的相互關係,人類當然也包含在內,因此「共生」概念需關切人類與萬物所處環境間的共同發展,台灣長期與國際一同關注生態議題,多年努力下全民對生態保育及共生觀念逐漸提升,位處都市中的自然水域環境,是都市中生態萬物的聚集處,生態理念應朝向兼具生態與都市共生和諧,因此在維護管理操作上,應以長期累積的生態經營模式執行,除了人為的操作管理外,更須著重在生物棲地多樣性間的包容與共生,創造復育大環境生態價值。

都市生態公園除了景觀視覺的美質管理外,須比一般公園具備更多的生態、植物學知識才有機會落實,建議高雄市政府定期邀請生態、景觀、園藝等專家舉辦講習,使中都濕地公園規劃之初對植群生態的復育構想得以延續。此外,中都濕地的土方工程是以既有土方挖填平衡,達到廢棄物減量之目標,不過這種以原地廢棄物為基底的操作方式,是否影響未來植群根系的生長,則需持續監測。雖現階段紅樹林物種生長良好,海岸林各種喬灌木的生長則須仰賴持續的生態觀察,必要時需執行植栽基盤改良使其成林。

愛河兩側沿岸在尚未建設前,原滿佈為紅樹林及海岸林的泥灘地環境,現代化的水泥圍攔護岸取而代之既有的自然生態,多已不見原始紅樹林生態的蹤跡。中都濕地公園的規劃,是期望補一塊生態歷史的印記,讓後代都知道愛河沿岸生態的原風景樣貌不因現代化發展而消逝,建造完工後的復育工作與技術,建議邀集學術單位、民間企業及管理單位共同努力,以達成高雄市政府闢建中都溼地公園復育在地生態的目標。

中都濕地之完工全景。(來源: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註明:高雄市中都濕地公園之規畫設計由郭中端教授主持設計,郭城孟教授為本案生態之專家顧問,筆者為規畫設計階段參與及後續紅樹林研究工作,於此說明。


徵引文獻

1. 佐佐木舜一(1912)。台灣に於ける紅樹林。台灣農事報66: 13-22。
2. 平川豐(1936)。高雄の紅樹林。科學の台灣,4(1): 1-5。
3. 胡敬華(1959)。台灣南部紅樹林之研究。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2:77-96
4. 柳榗(1982)。世界之紅樹林。中華林學季刊,15(3) :3-8。
5. 陳明義(1981)。亞洲之紅樹林。台灣林業,7:8。10-15。
6. 劉棠瑞(1982)。台灣之紅樹林。中華林學季刊,15(3) :9-16。
7. 薛美莉(1995)。消失中的濕地森林-記台灣的紅樹林。台灣省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8. 郭城孟(2001)。台灣森林共和國-認識6大森林王國。台北:遠流出版社。
9.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9)。擬定高雄市原都市計劃區(三民區部份)中都地區工業區細部計畫案(第二階段)。高雄:高雄市政府。
10.   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2014)。中都濕地公園環境復育及社區參與計畫成果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賴榮一 大學老師,喜歡和學生一起做有關環境、生態議題的論文與設計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