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木瓜溪護岸工程亮點多 水岸縫合含生態巧思 兼做台灣火刺木復育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花蓮報導

乍看是河川堤防改善工程,卻因集合當地社區參與,兼顧了人與野生物遊憩棲息的需要,更成為景觀地標,是如何做到的?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環狀自行車道、兩潭自行車道旁的初英堤防,年初由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完成護岸周遭環境改善,便是一個例證。本文專訪九河局,介紹計畫的核心價值,還隱含其中幾處不容錯過的景觀。

木瓜溪河川環境改善隱含巧思,盼河川生態創造和諧共生。(圖片來源:九河局提供。)

「水岸縫合」恢復河川面貌 堤防的存在似有若無

「木瓜溪華隆護岸及初英一號堤防河川環境改善」計畫,包括新建約500公尺的華隆護岸,和既有的初英堤防相同,皆以「水岸縫合」概念思考、施作。有別於過去強調巨大水泥量體的堤岸,此處不特別凸顯堤防的存在,只是一面緩升的坡道,不但適合居民散步,也有利於野生動物使用。

「水岸縫合的概念就是讓人走到這裡,感受到自然景觀,而非意識到堤岸的存在。」時任九河局長謝明昌[1指出,過程盡可能就地取材、使用自然材質。

例如,以蓆墊網及背鋪地工織物,加強坡面抗沖蝕能力及耐久性;前坡、堤頂、側溝皆具透水性,有助於地下水源涵養;側溝採用塊石鋪排,如此一來孔隙多,也增加了生物躲藏及棲息空間;部分河道拓寬更以不含水泥的純土溝施做。

九河局規劃人們活動的範圍,盡量集中於堤防外50公尺內,其餘的土地就任其自然演化;也就是不介入人為管理手段。

木瓜溪位於初英、華隆高灘地上的排水路改道,這段河道不含水泥成分。(圖片來源:九河局提供)

坡面栽種當地常見的原生植物,兼顧賞花賞果、誘鳥誘蝶及四季花開等景觀遊憩功能。承辦莊立昕強調,種下的小苗,這一年來逐漸長大,若開花結果、吸引鳥類前來覓食,或能將種子自然散播;說明了九河局不僅改善高灘環境,也改善棲地,期能恢復生態系運作,會比不斷補植來得有效。

此外,木瓜溪初英1號堤防與華隆護岸交界處前方,比鄰的溝渠是來自台電初英電廠,在農田水利署精心安排下,流經農田灌溉,最後剩餘的「尾水」就排入廣大的木瓜溪腹地,一路沿著溪流進入花蓮溪出海。

過去這筆尾水直接排入大海,現在則透過工程設計進入拓寬後的河床;當吉安圳釋放的尾水量大時,任其自然溢淹,水少或旱季時,則成為野生物的中途庇護所。

土地板塊鑲嵌增加地景多樣性 農業生產兼顧生態

這片高灘地原有民眾種植許可,暫時收回後,藉由水路改善、地景盤點,重新定義這片土地的功能,在增加河防安全同時,讓棲地更為多元、更為友善生物利用。

河川腹地正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進行地景板塊規劃,增加濕地、生態緩衝區、生物庇護所等區塊,創造生物多樣性;包括生產糧食的農地也一併考慮。規劃完畢後,在兼顧河川生態下重新還給農民使用;水利署也會釋放生態給付等計畫鼓勵。工區原生喬木,如樟樹、土肉桂、火刺木等,以及部分植被帶保留下來,即使清除了一部分,完工後也補植原生植物補償。這樣一來,工程範圍內原有的銀合歡與小花蔓澤蘭這類外來種也一併剷除,有利棲地多樣性。

九河局委託的生態團隊持續監測發現,高灘地上有許多原生植物逐漸長回,例如羅氏鹽膚木、苦楝、血桐、山黃麻、揚波、食茱萸、白茅、甜根子等等,也伴隨中華鱉、環頸雉、黑頭文鳥等濱溪物種的增加。

佩爾頓氏水輪機銘記水文化 台灣池標示能高越嶺起點

和初英1號堤防比鄰的吉安圳排水設施,是利用水位由高到低形成的虹吸原理排水,每秒抽排2~4公噸的水,水達到一個高度,就從水門釋放出去;日治時代建設的排水設施,如今已成古蹟。九河局將台電退役的佩爾頓式水輪機,置於高灘地「水利發電廣場」中央,銘記水力發電的惠益,也融入大地藝術的一景。

水利發電廣場與佩爾頓氏水輪機。(攝影:廖靜蕙)
佩爾頓氏水輪機近拍。(圖片來源:九河局提供。)

水輪機四周放置著仿製日治時期,吉安圳取水口四座疊水工字句:「福氣」、「優渥」、「不尽」(盡字古體)、「源源不絕」的石碑,蘊含著前人的智慧與勉勵,也隨著時間累積許多故事,尤其「不尽」疊水工本尊,已是花蓮縣政府公告的三級古蹟。在此讓遊客緬懷,也是環境教育的最佳題材。

廣袤的高灘地上,有一座台灣形狀的生態池,是為了紀錄初英當地原是「能高越嶺道」東部起點。能高越嶺道是一條由原住民修築,作為中央山脈東西向族群遷徙、交易,深具歷史意義的道路;到了日治時期整治成警備道路,是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道路。道路全長81.3公里,東起初英、西至霧社;台電公司1950年代,更沿線將東部多餘的電力輸送到西部。

這座「台灣池」池中央以石頭排出象徵東西橫向的路線圖,以此標註初英在能高越嶺道的地標位置。

結合當地文化意涵是這項工程的核心之一,除了能高越嶺道,舉凡木瓜溪林業史以及台電沿溪八座電廠,都透過設計保存在華隆、初英沿岸,值得民眾仔細品味。

台灣池中,以石頭排出象徵東西橫向的路線圖。(圖片來源:九河局提供)

微水力發電到此試驗 渠道以山芙蓉陪伴

趁此工程之便,九河局與台大、台電及環保聯盟合作完成「初英微水力發電場域」,去(2021)年9月第五屆全國微水力總決賽就在此舉辦。

謝明昌表示,這個研發測試平台是一座標準化水道,旨在測試微水力相關設施的效能。一開始即與台電、學術單位討論,成為讓研發產品調校的標準化渠道;此處生產的電力,甚至能提供辦活動使用。

時任九河局長的謝明昌表示,「初英微水力發電場域」為標準測試場域,可望為水力發電的進展貢獻心力。(攝影:廖靜蕙)

這條由天然塊石堆砌而成的人工渠道,隱身在坡地河道旁,為了避免走到這裡不小心就沒入河道,九河局與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討論,在渠道兩旁種植當地原生種牧野氏山芙蓉、椬梧等,並由林管處提供苗木,營造天然綠籬。現在山芙蓉高度超過1公尺,已形成天然屏障。

原本預計4月辦理的「水力綠能音樂市集(採純綠電)」,邀集附近社區前來設攤、環境解說,活動所需的電力就由這座試驗場域提供,後因疫情暫時延後辦理,不過此地的應用已具社區參與雛型。

全台獨一無二! 來自初英榮譽步道師的坡道印記

在華隆護岸和初英護岸的交會點,是九河局繪製的「木瓜溪生態環」當界標,環上是從木瓜溪上游森林匯集到出海口調查到的生物,有愛吃果實的白頭翁、朱鸝停駐在台灣火刺木果實上滿足的模樣,貓頭鷹歪頭看似思考、白鼻心和野兔、山羌、野山羊,山芙蓉以及羅氏鹽膚木,還有沿海的鯨豚,數十種野生物現身生態環上,儼然是此處的「地主」樣貌。

九河局特別選用耐用材質,將每個物種的立體特徵凸顯出來。藍色代表海洋物種,綠色則是陸地生態,栩栩如生有如工藝品,無論遠拍特寫都經得起考驗。設計者莊立昕說,生態環濃縮了木瓜溪的故事,從森林、河川到海洋都囊括在內。

木瓜溪生態環上記錄著從森林到出海口調查到的野生物。(攝影:廖靜蕙)

在華隆護岸途中,九河局設置一處高起的護岸上設置木椅,護岸上由取材於當地的石頭堆疊的步道,來自初英榮譽步道師之手;九河局專案邀請他以傳統工法施作,是一項紀錄,也是一種榮耀。民眾切勿錯過沿途中的這項驚喜。

華隆護岸旁的休憩點有來自當地榮譽步道師的手作坡面。(攝影:廖靜蕙)

去(2021)年植樹節,經濟部水利署九河局與花蓮林管處與銅門國小、南華國小學童及居民在木瓜溪華隆護岸種下台灣火刺木,希望10年後看到他們親手種下的成果,見證自己為復育原生植物的貢獻、創造美好的回憶。

「去年蹲下來種下的小苗,現在已經長得比孩子們都高。」謝明昌說。走訪現場,台灣火刺木樹底下依稀可見種植者掛上去的名牌。

另一棵工程期間發現的台灣火刺木,在九河局保留、照顧下,一年多來愈發茁壯。去年下半年陸續開花結果,吸引鳥類靠近覓食。去年底,更與花蓮林區管理處合作,邀集社區居民以共學方式,學習台灣火刺木扦插、撫育等照顧方式,並瞭解如何保育台灣火刺木。目前台灣火刺木的生長狀況相當良好,春季滿樹花朵繁盛美麗。

花蓮林管處針對台灣火刺木也有穩定的育苗作業,並將此棵台灣火刺木納入為花蓮地區的重要母樹之一,成為育苗採種的來源。

工程中發現的台灣火刺木,6月陸續開花結果。(攝影:廖靜蕙)

這項工程隱含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心思,也獲得去年公共工程金質獎水利類佳作肯定,是全國各領域類唯一一件由政府機關自辦設計及監造,也是經濟部從轄下挑選兩件報獎工程之一;另外,這件作品也是公共工程會生態檢核的示範工程。

[1] 本文於6月中旬採訪,當時九河局長謝明昌則於7月1日調任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長。

本文轉載自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 原文為木瓜溪護岸工程亮點多 水岸縫合含生態巧思 兼做台灣火刺木復育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