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時間的形狀—2022淡水中山路地方學習工作坊(上)

文:黃瑞茂、賴婷鈴、張月霞

前言

淡水城鎮的人口,在近20年內,從8萬人增加到2022年的約19萬人。這新增加的近10萬的人口,除了就地理位置而言分布在小鎮的新發展區與新市鎮,同時還帶來新的生活方式與期望。新的城市以年輕居民居多,移入者還包括從淡水舊街區搬遷而來的、退休族群或是移民等等。新冠疫情的衝擊及影響,讓這樣的改變成為一種城市規劃的想像基礎,以思索新的都市發展規劃能如何因應當下的挑戰。例如,當「在家工作」成為常態,那麼因省去外出交通所「多出來的時間」,會引發生活方式產生怎樣的改變?

從生活方式討論開始,當休閒連結了「興趣」投入或是已經成為的「習慣」,休閒活動開始建構了個人可以充分應用的生活時間地圖。在被工業社會所框限的生活時間,休閒活動從屬於工作的附屬。以前不以舊街區為生活場域的新住民,開始學習探尋這座城市,接近城市的公共設施,也透過生活路徑轉變了他與城市的關係。

因此,城市不再只是通勤必經之地,而是因為人們置身其中而停留,增加了與環境互動的豐富性。工業城市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節奏有機會被改變,「在家工作」或是「週休三日」的條件下,城市的積極意義將因此復甦。城市成為市民學習與創作的所在,我們透過生活書寫新的城市內涵。城市中有城市速寫(Urban Sketchers)社群的寫生聚集地,創意市集定期舉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私房路徑,探索被遺忘的人文地景。手機裡的LINE群通路支持小農,有機飲食實踐者發現農會超市有清楚履歷的食材,人們固定造訪後山小徑,也發現早晚晨昏有不同氛圍的咖啡廳。城市開始支持我們創造新的城市生活空間(Placemaking),也讓我們重新認識城市,看到城市中的無限可能性。

本文記錄了淡江大學2022年暑假課程「時間的形狀—地方學習工作坊」(以下稱「時間的形狀工作坊」),這門課程由建築學系、教育未來設計系與教育科技學系的3位教師共同授課,並對全校學生開放,選修學生來自不同的院系。這門課程的特色在於,針對當下淡水城鎮發展的課題進行課程設計,並以「時間的形狀」為主題。此課程是工作坊老師參與中小學課程共備,回應108課綱地方實踐工作的延伸,所進行的「地方學習工作坊」。108課綱的素養導向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生活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而地方本位的教育能有效地滿足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的需求,將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主題與在地的文化、產業和環境相結合。透過真實場域的探究和問題解決,學生能夠更自主地學習,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社會適應。

「時間的形狀工作坊」選擇淡水區中山路作為場域。中山路相對於老街的歷史街區,是一條『普通(general)』街道。淡水至三芝間市鎮間的來往通道,經歷從20世紀初至近年的城鎮開發及道路交通的發展,有非常大的變化。如圖1所示,清末時代,重建街是淡水通往淡北的主要聯絡道路。1930年在汽車逐漸普及之後,今天的中山路才逐漸形成,歷經1950年代中山路拓寬,才成為淡水市街的外環道路,成為連結三芝及石門一帶來往的通道,淡水也因此成為鄰近鄉鎮的中心城鎮。直到1994年淡水段淡金公路通車之後,外環道移到淡金公路,淡水城鎮才逐漸失去地方中心街區的角色。隨著道路開闢與房地產大興,政府進行都市計畫擴大通盤檢討,原本緊臨街區的農地變更成為建地,新興大樓林立。而由中山路延伸出來的中山北路在淡海新市鎮範圍內,淡水區公所進駐之後,結合輕軌站成為淡水地區新的區政中心區(參見圖2)。

「時間的形狀工作坊」是一個強調「任務學習」的學習方式,透過將課程與學習活動帶到真實的場域進行工作坊式的學習,同時要求學習者針對資料發現提出議題及行動提案來解決相關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21年發布的報告中提出的教育目標:培養學習者理解當前環境危機並塑造未來世界的能力。該組織並進一步倡議在2025年將「環境教育」納為教育的核心議題,以確保每個人都擁有所需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從而帶來積極變化,進而保護地球未來。因此除了理解之外,課程應強調「有所作為」的實踐,更重要的是透過實踐來回應真實日常世界的需求。

「地圖繪製作為方法」,從教學現場中實踐教與學的方式

相對於精心規劃、依著官方規範的,以及無處不在,卻又無跡可尋的巨大的都市空間,《日常都市主義》(Everyday Urbanism)一書提及:「日常空間就像所有的中間地帶一樣含糊,它代表著一個社會轉型的區域,以及某種新的社會組成和想像力形式的可能性」。我們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日常空間」中,而不是巨大的城市中。因此《日常都市主義》所示多層次視角的研究取向,正好提供我們開始研究所處的生活城市,以啟動在地學習的任務。當「走讀」成為在地學習的主要教學形式時,我們往往以畫一張「亮點」,例如以某個古蹟為中心的「社區地圖」,作為驗收的學習產出。當代第一個用地圖方式去描述都市經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書中,作者凱文˙林區(Kevin Lynch〔1960〕)有一個清楚的問題意識,當時他面對穿越城市的快速道路瓦解了市民身體參與的機會,市民逐漸對於都市「可辨識性」的模糊。他分析,地圖雖然簡略記錄了繪圖者的印象,但是也「再現」了繪圖者的判斷與意圖,每一張地圖都繪製了繪圖者所認知的城市面貌。

在這個認識上,我們學會畫社區地圖,一些被當代都市計畫所抹平的特色地景,重新連結舊地名的意義。一張張各具特色的地圖被畫出來,「年節的採買地圖」、「走路上學的路徑地圖」、「泥巴地地圖」、「蜜源植物地圖」、「阿嬤年輕時候的生活地圖」或是「下課後的遊戲地圖」等等。為了完成地圖的任務,我們需要穿梭所在城市空間中去尋找、去記錄並同時去認識這座城市。於是我們來到了車站前,來到廟口市集,來到歷史街區中的古蹟景點前。於是繪圖者透過了身體參與,與城市產生了綿綿密密的交會,透過這些被動員的個人經驗,看到了城市空間中所堆疊的時間形狀。也透過對於時間形狀的軌跡,看到了城市如何在面對問題與發展解決之道,而銘刻成為多樣的城市面貌,這是「我城」。

城市地圖繪製是一種積極的探索行為,一般使用「Google Maps/ Google Earth」作為到達目的地的導航,如何找到前往目的地的最佳路徑是它的性能。「時間的形狀工作坊」中運用地圖作為資訊彙整與交流的討論平臺。工作坊使用CAD(Computer-Aided Design)原圖作為二度平面的基本圖。所以圖面有場域上建築物的輪廓,以及道路等都市基礎設施的清晰形狀的描述。

地圖作為探索的工具,除了編碼紀錄之外,還成為了實體討論的平臺,每次場域調查或是概念發想,都會將可以座落在圖面上的資訊,描繪在圖面上。然後針對圖面上所呈現的圖繪狀況,找到關聯進行討論,也指出空白處進行發想與討論,或是就整體呈現的狀況提供判斷或激盪構想。每一次的圖繪不會是一個靜態的成果,而是引發討論的階段性成果。在工作坊的課程中,當我們討論市街店家的活化,就看到新市鎮的進駐者如何透過走路,將市街區當作他們的生活所在。當我們看到社區活動中心與圖書館前的道路連結到中小學時,我們指出了社區生活街道已經逐漸形成,包含早餐店、咖啡店、麵包店、無菜單料理餐廳的開設,以及通學家庭透過走路上學。

所以地圖繪製的目的不是地圖完善與否,而是這張地圖可以引發怎樣的辯證,且讓我們可以更接近場域的提案。圍繞著地圖進行討論,以「對話」來說明這個情境以及關於都市提案的討論。在工作坊中學生提供場域觀察的內容,教師則是提供場域的都市脈絡化相關知識作為參照,不斷交互地與學生所指出的議題進行討論。這是一個一起將「現象」發展成為「發現」,然後將這些發現描述成為「議題」,進而展開研究與企劃的行動歷程。這樣的方式,教師不是專題提案的出題者,而是議題形成的協同作者。

地圖繪製,一起分享了城市的空間作為

關注於「生活方式」中種種呈現於真實街道空間中的物質性的表徵,也就是我們每一天穿過城市所體驗的生活世界。不論是熟悉的或是陌生的街角,皆是一幅幅物質世界的展開地圖,值得細細探究。這個觀察與閱讀需要跳開既有設計或是建築學所認知的空間敘述模式,沒有固定的風格特色,沒有可供指認的軸線或是地標性建築物,也沒有具有視覺支配作用的紀念作品。相反,這裡展現出不協調的多樣的衝突美學,雜混的拼湊構築,充滿了規矩之外的例外。例如都市計畫劃定為商業區的街廓中只有稀疏的店家,但是劃為住宅區的街道卻成為車水馬龍的夜市。

空間的表徵並非固定不變,而是經常隨著時間而改變,過去的日常可能變成了今日的潮流,或是過去湊合著用的東西也會變成街景的主題。快速發展的城市中,充斥著各種碎片化與不完整的都市基礎設施,缺乏參照使用者經驗的考量。有些設施具有友善的意念,但是常常可能會導引人們走向危險境地,例如無障礙設施標記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每日經過的真實生活街道。

走路沿途所見的城市景觀書寫,是一種接近城市發展歷程的方式,相對於俯瞰城市所銘刻的客體化,它更能揭露集居的生活內涵。淡水地區豐富的墾拓經驗,透過生活將山林變成聚落,經過時間與空間的牽引變成為地方,將人與人、人與環境連結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這些活動成為文化的一部分,透過記錄與轉化,年復一年有所傳承。同時,我們需要創生一種生活方式,為了自己的定居選擇。生活方式是一種選擇,因此這個地方學習的工作坊是讓我們從真實生活世界開始,去學習如何描述與如何落實,或是能夠啟動積極的日常計畫。透過「時間的形狀」的地方敘述編輯作為架構,來提出一個設計提案,當作實踐目標的路徑。

一、田野工作坊

工作坊的認識地方的學習,以實體及線上兼有的方式進行。為了讓參與工作坊的學生能有一個對場域與人們行動的初步認識,工作坊的第一場講座,就先透過線上,邀請人類學家莊惠惇博士,針對今年的「時間的形狀」課程主題以及「淡水中山路」場域,講述田野工作的展開,並提供一些可用的工具,帶領學生從視而不見到處處驚奇地看待豐富的日常生活世界。莊博士以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field)分析」作為練習的框架,講解了「慣習」與習慣的不同,後者僅限於文化傾向和風格選擇,而前者則展現在日常生活行為、言語對話、思考模式等方面。接著實體上課時,使用了兩個熟悉的場域「餐桌上」與「榕樹下」作為練習,討論不同場域行為背後的「慣習」。這讓參與工作坊的學生具有分析的理論視野,為進入場域觀察做好了準備,以便針對接下來的生活世界觀察所得進行討論與分析。

二、Google Maps/Earth導覽器上的中山路

第二場線上工作坊以Google Maps/Google Earth為工具,探訪淡水中山路,作為接近場域的起始點,進行一段線上導覽。從新市鎮家樂福購物中心作為瀏覽的起點,沿著中山路順坡而下,再回到捷運淡水站,透過導覽器進行線上的導覽說明。由此簡要介紹這個都市發展的背景,其後學生需要在實體上課時,沿著中山路走訪場域,並且不限於中山路,也可以包括從中山路上的側巷路口走向街廓內的探索。

三、場域走訪,議題討論與分組

工作坊的專題提案採用小組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而且議題不是預設好的,而是透過小組中每位學生所提供的場域觀察紀錄,所歸納的議題訊息彙整而來。我們以線上工具Miro作為共同討論的平臺,進行「議題群」的關連性與可視性的拼貼式移動。教師是依據工作坊設定的兩個方向:「浮現的『生活方式』中,如何能『有所作為』」與「以地方為本的學習」,最終將其歸納為5組議題。如圖3所示,淺黃色是學生提供的資訊,深色是老師所給予的歸納說明,每一個操作議題都有多項尚未整合的內容,需要組員持續進行走訪和討論來確認與開展。

圖3、Miro線上討論之議題形成與分組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艾瑞克‧ 克林南柏格,吳煒聲譯,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

與淡漠》。臺北:臉譜。

阿蘭‧ 貢比耶,李崇瑋譯,2022,《什麼是城市?》。臺北:開學文化。

約翰‧ 雷頓‧ 蔡斯,陳煊譯,2021,《日常都市主義》。中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凱文‧ 林區,胡家璇譯,2014,《城市的意象》。臺北:遠流。

【英文部份】

Chase, J. L., Crawford, M., & Kaliski, J. (eds.), 2008,Everyday Urbanism. 出版地: The Monacelli Press.

Lynch, K,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Massachusetts: MIT.

Klinenberg, E., 2018, Places for the People: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 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 NY: Crown Publishing Group.

原文刊登在:在地:本土教育半年刊,2023年3月。72-83頁。國立臺灣圖書館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同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主持淡江建築系Studio407都市設計工作室,進行「島嶼地景」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博士,研究領域在社區設計與都市設計等方面的實務與研究工作。一直以來,以行動「將設計帶到生活世界!」參與了城市設計、校園設計、農村再造、歷史保存、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創新等等議題。


在〈時間的形狀—2022淡水中山路地方學習工作坊(上)〉中有 23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