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艮
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以下簡稱青創計畫)從2017年開辦以來已邁入第6年,每年都有新的生力軍持續加入這個大家庭,至今已有十一處社宅基地,共316戶的青創戶活躍於各個社區。青創戶以自身所長,透過徵選方式入住社宅,在徵選過程,除了提案動機與計畫之完整度、可行性之外,提案者本身與社宅的地緣關係,是否能夠協助串連在地資源,甚至是了解社區痛點,也是評分的依據之一。每月,青創戶皆會辦理社區活動回饋社區,搭起社區互動的橋樑,鼓勵居民踏出家門參與活動,透過這樣的行動與社區建立連結。在此過程中,青創戶會開始了解社區居民的習慣與喜好,發掘社區議題,並進而調整自己的計畫內容。有人因此開始尋找在地資源並與其進行合作,逐漸深化與地方的互動關係,拓展社區的人脈網絡。而在青創團隊開始「向下扎根」的同時,青創戶對於地方的情感連結是否會愈發加深,並促使青創戶在租期屆滿六年後持續扎根於地方,選擇周邊地區作為下一個居處呢?
從上述的想法出發,筆者希望瞭解青創計畫對於形塑青創戶個人的地方感的影響,以及是否會促使他們未來持續深化與該地區的關係,影響他們未來居住區域的選擇。筆者將分享各青創戶與社區串連的故事,及分析他們對於未來居所的期待與選擇。在文章最後,預計以「關係人口以上,定居人口未滿」的概念來說明青創計畫對於個人地方感形塑、社區連結的延續及居住型態的想像,有著廣泛漣漪。
從社宅開始串連周邊社區
以南港區的東明社宅(2020年入住)與小彎社宅(2022年入住)為例,東明社宅「一窩好菜」的夥伴因研究所課程的關係,常常到南港進行田野調查,所以在加入東明青創前,便相對熟悉南港周邊的文史以及地理環境,加上南港地方的文史資料相對少,因此在入住初期的執行內容多以在地走讀為主,希望能讓剛入住的居民認識自己所居住的環境,並帶入不同的觀看視角。而在入住的第二、三年度,因觀察到社宅屋頂農園的認養率低,為了提升居民的使用率,一窩好菜開始辦理農耕相關活動,並製作問卷了解居民的農園使用經驗。第四年度時,進一步申請社區園圃中心的資源,同時也與擅長園藝的青創資源合作,請興隆社宅的夥伴共同辦理課程,教學製作蚯蚓塔和酵素水。此外,一窩好菜亦結合自身走讀與地方文史的專長,添加里山環境教育之概念,規劃走讀活動,在帶領民眾認識社宅農園之餘,也加深對周邊自然環境的認識。
而去年才剛入住小彎社宅的阿甄,本身就是5歲孩子的媽媽,因應自身需求,主要辦理親子活動—小彎家親子團,希望吸引社宅的親子族群參與。執行初期因只有一人執行的關係比較辛苦,參加人數也較不穩定,為了改善面臨到的問題,阿甄主動尋找社區資源,與南港親子館洽談合作,成功吸引到更多社區居民的親子來參加課程,打響課程招牌,客群逐漸穩定下來,社宅的家長們不用再想著假日要帶孩子去哪放風,只要帶下樓便有活動可以參與,孩子們也在社區當中找到自己的玩伴,家長們則會相互分享學區資訊,為孩子下一步的成長做準備。
同時,在小彎社宅亦有社區報—「小彎生活報」,以線上與實體報的方式與大家互動,讓社宅居民深入了解小彎青創,以及小彎周邊社區的人事物。線上主要以《城市.城事》為主題,由主編Chun訪談在地店家,將訪談資訊編輯排版,向居民介紹南港的社區資源,先前便曾訪問過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南港社大、合木藝文空間等地,相關文章在小彎社宅的粉絲專頁即可進行線上閱讀;實體報為季刊,以介紹小彎青創團隊成員為主,分享夥伴辦理的活動內容與花絮,同時也會搭配該期主題,延伸尋找相關店家進行訪談、分享相關資訊,並放置於社宅大廳供居民取閱,亦會同步於線上分享,期待能讓尚未參與過社區活動的民眾藉此具體了解青創活動內容,吸引住戶參與,發揮凝聚社區的作用。
在這樣跨出社宅,與周邊社區交流、合作的過程,不僅讓在地組織逐漸認識青創團隊的存在,更促使彼此有更多資源串聯及合作機會。對於青創戶而言,在辦理活動時有專業資源的協助能更得心應手,也更有成就感。對在地組織來說,則多了與社區居民互動、有效推廣社區資源的機會,成為相互幫助的社區夥伴。透過辦理社區活動,從社宅為據點,開始串連起周邊社區的資源,並深化與居民間的友好關係,進而讓原本陌生的「他方」轉變成帶有生活感的「地方」。這樣的關係不單是建立在社區組織之間,更根植在人與人之間所建立起的情感連結,從每一個個體上擴散出去,增進社區的凝聚力。
不同以往的地方連結
與人的連結關係,也會間接影響到人們對地方的感受,以及情感。人們可能透過參與地方活動或是公共事務,與他人產生互動交流,在這過程中堆積出共同的生活情感記憶,而讓原本陌生的他方轉變成對自己有意義的地方。
青創戶表示與地方(鄰里、社區組織)互動的關係,有別於以往的租屋經驗,以前在其他地方租房時,因為租客皆不同時間入住,亦沒有太多交流場合,與左鄰右舍並不是那麼熟悉。另一方面,租金負擔高、房況老舊,不易找到理想的物件等,是來台北工作生活的人常有的煩惱,而社宅除了租金相較低廉,硬體設備也相對新穎、齊全,居住品質相較過往的租屋經驗優良很多。在成為青創戶後投入社區活動,創造出交流的場所後,與社區的互動增加、同時也建立起居民的情感紐帶,與地方的連結感也更強烈,現在相較以前多了與人的連結,多一份溫暖。
或許人一開始所追尋的他方,是來自於對理想生活的想像、嚮往,而被擁有相應條件的「地方」所吸引,但人願意再次回到一個地方,可能則來自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大多時候正是因為這些「與人相處」產生的情感記憶、在地方生活所累積起來的人際連結網絡,讓人們會對地方逐漸產生依戀,但與地方不同的是,人會產生流動,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始終只是人生其中一站的停靠點,所有租戶皆會面臨到租期屆滿六年不可續租的狀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青創戶彼此間也會討論未來規劃。有人把青創計畫視為「試煉場」,期待在未來可以將執行青創計畫時所累積的經驗,進行商業化的發展。例如,在健康社宅以都市農耕及料理交流為主的「共耕食代」,以及興隆社宅的手工純釀果汁「J鍋太太」,皆是以青創計畫為契機,發展成自有品牌的案例,因此現在也有其他青創夥伴開始尋找將自己的提案內容進行商轉的可能性。也有人覺得或許可以帶著擾動社區的經驗,發展成合作住宅,延續在青創計畫中建立起來的革命情感,大家還是能夠當彼此的好鄰居,互相照應,透過青創計畫,青創戶也開始對未來的生活型態有了不同以往的想法。
關係人口以上,定居人口未滿
社宅在地方上形成一個新興社區,也成為連結社區居民的新場域,青創戶亦在執行社區活動回饋社區的同時,逐漸凝聚周邊社群,形塑起地方感。
你可能會好奇青創戶是否會因在社宅的居住經驗,以及在此建立起的人際網絡,進而選擇落腳於深耕六年的社區?不過,正因為大家皆是在已知入住期限的前提下搬遷而來,其實都有心理準備,將來勢必需要再尋覓新的居所。青創戶表示即便滿意現居社宅的地理區位、生活環境以及周邊機能,因而認同當地是個宜居的好所在,但回歸現實層面,首要考量依舊會以可負擔的租金、良好生活品質的區位為優先。因此,大多還是希望在六年後能繼續抽社宅,或是找到租金相對低廉的地方居住。
即便終將面臨離別,青創戶已然成為地方的關係人口,無論未來去向何方,在這趟旅程所獲取的人際以及地方連結並不會消失。在這樣富含實驗性的計畫中,社會也孕育出更多社區種子,青創計畫提供了養分,培養青創戶的社區意識並使其深植於心中,青創戶扮演著社宅裡10%的力量,協助凝聚社區意識、推動社區發展,讓這份力量得以擴散。
人居於地方,生活於地方,地方可以是由一個或是數個社區所組成,而社區的繁榮與穩定取決於社區成員之間的互動和關係。期待未來青創戶能夠帶著這些經驗,持續傳遞、拓展到他方。我們對於生活以及社區的願景能有更多元豐富的想像。
眼底城事是由一群對城市空間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計畫,我們認為一個舒適、有趣、充滿創意的城市生活是一個不斷充滿變化的狀態,不僅僅是政府的大計畫,更是所有在城市生活的人每日的集體創作。我們希望透過不同寫作者的紀錄,描繪每一個城市生活精彩的片段。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