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品嘉
「如果要提怎麼辦的問題,記住這八字箴言:『啟蒙、組織、動員、抗爭』。」這段話,是出現於初出茅廬的研究生,針對某些社會經驗與現象的焦慮式發問時,吾師提供的「大方向」。說大方向而非解答,是因為實踐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律則、章法、綱領可循。即使有,那也頂多是提供「通說」的指引。筆者以此作為《規劃理論的進階導引》(Advanced Introduction to Planning Theory)(後稱本書)的引子,期盼讀者不僅是閱讀書本、獲取規劃知識而已,更多的是抽出一絲生命間隙,想一想規劃對我們的意義何在?首先,我們得初步了解本書作者——波雷加德(Robert Beauregard,後簡稱作者)想和眾人傳達何種理念;接著,筆者再就一些細節進行分析。
(一)本書引介
城市的誕生,一部份可以追溯至物與物的交換,再到商貿往來促成的資本流通,經過日積月累的集結過程,城市的雛型因運而生。之後,「隨著十九世紀工業城市的出現,都市與區域才有了制度化的形式」(Beauregard, 2023: 14)。為了解決由都市引發的問題,如衛生、貧窮、犯罪等,「深謀遠慮」的規劃思維因而破繭而出。人們希望透過一些實質有用的方法,針對都市的變化與成長加以管控,再加上後續系統分析(systems analysis)以及社會大眾對科學技術的癡迷,致使以全盤理性模型(rational-comprehensive)為核心的規劃理論,成為彼時(1960年代)歸納、分析與論述的主流(ibid.: 14-9)。然而,一些理論家開始意識到全盤理性模型的缺失,直指規劃所謂的「理性」都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ibid.: 60-3)。於是,有志之士紛紛針對規劃理論提出批判性思考,如納入民主理論,推展參與式規劃;或是援引馬克思的批判政治經濟學、後結構主義、女性主義或行動者網絡理論等(ibid.: 19-20)。總之,此時的規劃理論不再是死板的教條,所謂的規劃科學也絕非神聖且不容質疑的存在,規劃理應是每個人都能提出建議,是一個具開放內涵的論述場域。誠如作者所言:
具上所言,這反映了作者的立場,即規劃就是實作之再現,而「規劃理論的目的,是將實質知識與行動聯繫起來」(ibid.: 56)。為了讓規劃實作更具體且可操作,作者提出四項核心任務:認識(knowing)、參與(engaging)、開處方(presecribing)與執行(executing)(ibid.: 40)。這四項任務並非相互獨立,也非具有先後順序,對作者來說,它們會隨著個案經驗而變化(ibid.: 40-1)。然而,無論是哪一個環節,規劃都必須面對來自「政治」的壓力。進一步說,狹義的政黨政治也好;廣義的人與人(或非人)互動也罷,這些過程都被框在政治範疇。那麼,既然我們承認規劃與解決社會問題緊密相關,我們就不得忽略那些因為規劃而起的政治過程。
本書的書名雖然有「理論」,卻反倒很「實務」的解析規劃落於複雜社會當中的問題。作者不僅扎實的討論規劃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源流,還探討了一系列具啟發性的議題。作者從多個角度探討了規劃理論,包括理論基礎、主要思想家和學派、研究方法論以及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關係。他對規劃理論的關鍵概念和理論進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和評論,同時還對當代規劃理論的應用和發展提出了深刻的見解。總的來說,作者藉由清晰、深入且批判性的筆觸,對規劃理論進行了全面而精準的解析,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領域的核心問題和現代挑戰。本書不僅適用於專業的規劃學者和從業者,還適合對規劃理論感興趣的學生和研究者。相信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規劃理論領域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並且為他們在實踐和研究中應用規劃理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指導。
(二)規劃的日常與再思考
事實上,就如作者自己說的,規劃不只體現於空間發展領域,舉凡我們生活之中的每一個行動,其實都有意無意的沾染規劃。比如說,想像一下自己是一名即將遠行的旅人,前往一個從未造訪過的地方。我需要在旅行之前做甚麼?你或許在出發前會聯絡旅行社、查閱旅遊攻略、透過語言書籍粗略的掌握該地的日常生活用語;到了機場之後,辦理登機手續、將行李放到掃描裝置、找到機票對應號碼入座;甚至抵達當地,前往景點、旅館、餐廳,透過地鐵、徒步或迷走於異地的各種經驗。或許,正因這些行動過於平常,以致「規劃」看起來沒那麼顯眼,但這就和無色無味的氧氣一樣,人難以脫離氧氣而活,如同人類社會的生產、行動甚至崩解,無處不與規劃及其衍生的思想、意念、行動有關。
回到本書,即使作者嘗試提出四種規劃實作的核心任務,試著引導我們認識「規劃是什麼」,我們仍要對「規劃」保有持續向前探索與反思過去的動力。眾所周知,在理性的、精確的、數據化的分析脈絡中,點與點的最短距離,無庸置疑的是直線。直線的完美無瑕體現於它的簡潔,不受外在因素影響的。然而,在規劃的世界裡,「直線」卻成為最容易失敗且最具爭議的表徵。我們往往會認為,最有效率的方法會是最好的方法。這句話「對」也「不對」,「對」的地方在於,顧及可利用資源的有限性,我們必須在一定的時間與資本壓力下,完成對某件事物的允諾;「不對」的地方,這與作者於書中多次提到的「全盤理性模型」近似,即人們的行動受到條框架構的規劃步驟限制,極有可能阻礙迸發於實踐過程中的諸多可能。
最後,關於「規劃」與「理論」的關聯,依筆者之淺見,「理論」乃是特殊群體為了指認與界定研究領域的方法,是鞏固學術理念與精神價值的策略。但是,理論的生成絕非無懈可擊,相反的,它會與時俱進、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調整或重組。所以,我們與其說規劃的「理論」是神聖且不容質疑的典範,不如說是社會衝突、抵抗、爭奪、鬥爭的凝縮。於是,規劃理論之提出,乃是提醒我們(尤其是規劃專業者)切勿墨守成規,緊抓著一個「真理」不放,並將其作為抗拒喧囂世界的武器。我們必須了解到,有關理論之塑造,實則是彙整特定條件下生成的特殊脈絡,才有機會組織、利用與重構理論。據此,回到筆者最一開始提到的八字箴言,當我們在回答「怎麼辦、如何做」之前,先退一步想一想我們是否「啟蒙」了(無論是自己還是他者)?「組織」程度到哪裡?再者,促成「動員」與「抗爭」的勇氣在哪?如果這些問題,都還沒有一個相對具體的答案時,我們又怎能以焦慮成分盈滿的「怎麼辦」問題,來掩蓋我們對於社會分析與思考的缺失呢?總之,行動吧!
規劃是一門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學問。「好社會」源於「好規劃」,至於如何定義「好」,就留給眾人思辨吧!
書籍封面照片來源:群學出版社
–
參考書目
Beauregard, Robert(2023)《規劃理論的進階導引》(錢伊玲、王志弘譯)。新北:群學。
推薦閱讀
Allmendinger, Philip(2011)《規劃理論》(戴伯芬譯)。台北:巨流。
Cushman, Robert(2020)《超額徵收:都市計畫?或炒作土地、侵害人權?揭開區段徵收的真相》(賴彥如譯)。新北:遠足。
Forester, John(1995)《面對權力的規劃》(江明修、劉梅君譯)。台北:五南。
侯志仁主編(2013a)《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台北:左岸。
侯志仁主編(2013b)《反造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台北:左岸。
侯志仁主編(2019)《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台北:左岸。
徐世榮(2016)《土地正義: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一段被掩蓋、一再上演的歷史》。新北:遠足。
–
《規劃理論的進階導引》
Advanced Introduction to Planning Theory
作者:羅伯特.波雷加德
譯者:錢伊玲/ 王志弘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11/28
一個想將都市學、地理學、人類學及文化研究收入口袋的平凡研究生。想學習捕捉靈光乍現的時刻;想探索文字深不見底的奧秘,現在,緩緩地走在前往學術的漫漫長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