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作夢,會不會夢到設計做不完

文:鄭晃二(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本文附圖為AI生成。

這篇文章要介紹四件事:一是數位工具成為設計工具的小故事,二是智慧機器人與建築,三是老師必須比學生更懂AI,四是AI成為社區組織的專家助理。

一、數位工具成為設計工具

二十世紀中期,人類發展出一個超級強大的「運算工具」——電子計算機(電腦)。1946年,賓州大學研製的第一台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使用「真空管」進行計算,比機械計算機快了數千倍。1947年,貝爾實驗室發明了比真空管更小、更可靠的「電晶體」。1958年,工程師將多個電晶體整合在單一晶片上成為「積體電路」,大大縮小了計算機的體積並提高了其性能。

人們發現電腦非常厲害,可以快速又準確地完成精密的運算。機器壞了只要換零件,再不行換一台就好。有人提議說,電腦這種終極科技已經超越凡人的等級,也許可以用來做設計吧?這個夢想接近實現的理念是來自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他從理性的邏輯來看,只要將複雜的問題拆解成個別的小問題,清楚定義問題之後交給電腦,透過系統性與邏輯性的思維處理,就可以運算出最好的設計方案。然而,當時的電腦雖然運算能力不錯,但是要處理創造性的思考還是力有未逮。幾年後,亞歷山大自己也放棄了這個路線,改發展人類自然智慧(HI)的「建築模式語彙」。

1970年代以後,電腦科技突飛猛進,在各領域都受到重用。1981年,IBM推出了第一台個人電腦(IBM PC),並使用微軟的MS-DOS作為操作系統,掀起了個人電腦的革命。蘋果公司(Apple)的Apple II和麥金塔(Macintosh)電腦也對個人電腦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時,IBM最先進的大型電腦可以將個別終端機輸入的繪圖進行運算,再將這些圖排程用大型機器(plotter)模擬人類繪圖的過程,裝上針筆「畫」出來。1985年,市場出現新型的小型印表機(printer),可以連接個人電腦,使用「噴嘴」或「撞針」的設備印出建築圖。

1990年代後期,個人電腦的功能提升價格下降,從此個人電腦與印表機成為建築師事務所的必要配備。各大建築學系先是透過教育部補助經費建立電腦教室,當個人電腦價格低到接近每個月基本工資之後,桌機開始成為必要的學習工具,2000年後筆電與平板陸續出現在教室中。

電腦進入建築設計行業,改變的不只是設計工作末端的繪圖與印圖,也因為電腦繪製的是三度空間的「數位化資訊」,透過電腦運算可以自動生成剖面圖、透視圖等;有些成果是超越設計者事先可以預見的畫面。以前用手工畫一張透視圖需要幾十分鐘到個把小時,電腦可以用相同的時間內產出更多、更美的圖片。建築師沒有失業,最先失業的是手繪圖的人員。

電腦可以畫出各種複雜的造型,也可以將這些設計圖的數位資訊運算成「標明尺寸細節的建築元件」,例如每一段鋼材或每一片金屬板。再將這些元件的資訊提供給製作端的工廠進行製造,工廠製作好送到工地現場組裝;這種流程叫做「預鑄」。預鑄不是新的發明,組合屋、帷幕牆也是預鑄,但只適用在造型簡單、可以大量製造的元件。使用電腦設計者可以設計流線形體、彎彎曲曲的造型,突破已知力學原理的結構,並且真的蓋出來。這是以前透過人力很難達到的,電腦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建築物的曲面外殼一直是構築上的艱鉅任務,例如早期雪梨歌劇院以及台中路思義教堂,當每一片瓦都長得不一樣時,建築師的精密計算以及營造廠的準確施工都很重要;兩片材料之間接縫的細節是品質成敗的關鍵。二十世紀後期電腦強大的計算能力,提供建築師大膽嘗試新造型的機會。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電腦從低階的繪圖工具,成為高階的設計輔助工具。「數位建築」(digital architecture)這個名詞一度用來指稱這一類型的建築作品與論述,真正內容則包括許多知識與技術,例如:

  1. 電腦輔助設計(CAD):使用專業軟件進行2D和3D建築設計。
  2. 建築資訊模型(BIM):創建包含建築物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數字表示。
  3. 參數化設計:使用運算法和運算程序生成複雜的幾何形狀和結構。
  4. 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用於可視化和體驗尚未建造的建築空間。
  5. 3D列印:用於快速製作建築模型或甚至實際建築構件。
  6. 數據分析:優化建築性能,如能源效率和空間利用。
  7. 數位製造:利用CNC機器和機器人技術進行建築構件的精確加工。
  8. 人工智慧(AI):用於生成設計方案、針對已完成或計畫中的方案進行分析、預測與評價等。

二、智慧機器人與建築

具備智慧的「人造人」最早出現在科幻小說中,例如1818年英國作家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出版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故事中,科學家利用重組的人體(頭、身體、四肢等),加上電擊的刺激製造出會思考的「人」。這本書出版後風評兩極,也許是受到宗教信仰的影響,在往後一百多年的科幻小說中,只要是人造人,不論是用人體拼組而成,或是用機器製造出來的生化人(cyborg),都是屬於怪物類的角色。

這情形直到1942年才出現關鍵性的改變。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寫了跟機器人有關的短篇推理小說,故事中提出「機器人三法則」(Three Laws of Robotics),成為日後科幻小說家在相關作品中為機器人設定的行為準則。第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第二,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除非命令與第一法則發生衝突;第三,在不違背第一或第二法則之下,機器人可以保護自己。從此,科幻故事中的機器人只要遵守這三個法則,可以成為主角的盟友,甚至成為故事的主角,給人類帶來希望。

但是,故事和真實還是有落差,控制機器人行為的「智慧」還是掌握在人的手中。具有自主意識的機器人目前還只是小說的情節。二十一世紀,人類利用高度發展的科技研發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這些AI不一定具備人的形狀,也不必像早期的機器人一樣在地表緩慢行走,電波、光束、生物、飛行器、水與空氣都可以是AI的媒介。

AI在建築的應用統稱為「智慧建築」,許多最新科技已經在建築空間進行應用。初階的是透過感應器與wifi科技將室內的電器進行整合,與手機或平板與特定的設備連接,透過網路可以進行遠端遙控與監控。高階的做法是建物本身搭配AI產品,可隨時蒐集與分析環境數據,例如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並且根據當日戶外氣候的狀況自動控制電氣設備,創造良好的室內環境品質。

理想的AI就像一位貼心的幫手,了解你的需求,即時提供必要的協助。被動式AI就像聊天機器人,無聊的時候可以跟它講講話。雖然大部分的軟體都是根據提問者的用詞進行回應,有時也會得到一些令人驚奇的資訊,人類可以選AI專家進行初步的諮詢,例如專門回答建築法規或營建資訊的APP。主動式AI則不用等你提問,可以從身體資訊判斷人類的現況以及可能需要的協助。

AI不只應用在建築物蓋好之後,建築設計以及營建過程也使用大量的相關技術。例如,建築圖製作成「建築訊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它是一個3D數位模型,提供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規劃、設計、構建和管理建築和基礎設施的分享資訊。利用AI可以找到最佳化的方案,自動完成管線配置,也可以在施工階段進行監控與校正。

因應少子化社會人力短缺的現象,許多耗費人力的營建方式找不到工人,只好用其他方式替代。例如,需要綁鋼筋與釘模板的營建方式逐漸被預鑄取代,需要粉光、油漆、貼磁磚的工法也會被無須表面處理的材料替換。AI技術配合新的機械設備,會促使建築業進行數位轉型,以跟上變動中的環境。

三、老師必須比學生更懂AI

最新的生成式AI對於建築設計教育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2023年,ChatGPT 與 Midjourney 等各種文字生成影像軟體,提供設計者將「資訊結構化」以及「概念視覺化」的有力工具。以前要花一個月才能完成的一套方案圖說可以在一天內完成,翻轉了傳統的設計思維。

要探討AI新科技進入設計之前,先來描述一下人類如何進行設計。原本人工智慧的想像是,先了解人類做一件事情所運用到的智慧,例如鋼琴老師如何指導小朋友學鋼琴;再將老師的智慧建立專家系統,透過科技建立新的學習介面,成為「鋼琴老師AI」,讓小朋友可以跟這位AI鋼琴老師學鋼琴。畢竟AI無法完全取代真人的鋼琴老師,但是鋼琴老師因為擁有良好的AI工具,可以提升教學品質。

萬一,AI可以完全取代專家做的事情呢?如果AI可以做得夠好,人們就會讓AI做,除了法律與社會規範無法接受的情況以外。那麼,人要做什麼?人類總是可以創造新的事情來做。當文書處理軟體取代紙筆,作家沒有消失;當電腦製圖取代手工繪圖,建築師也沒有失業。因為,科技可以取代技術,但是無法取代知識。

新款生成式AI使用自然語言或是以圖生圖,不必寫程式,生成資訊的效率高,對創作領域的業界和學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一波新科技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初階的造形表現工具,更是設計思維的革新,需要探討AI科技如何融入各年級教學計劃,以及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核心課題。就像是機器人三守則讓機器人可以遵守,我在建築學系系務會議提議訂定「學生使用AI生成建築影像的守則」,目的是劃定使用生成式AI的紅線,建立更具支持性的學習環境。

第一、當分享自己使用AI生成的影像時,應註明係使用AI生成,並非原創。若是將該影像置放於繳交作業的內容中,必須註明所使用的軟體名稱。

第二、若是使用AI生成的影像進行重繪或再創作之作品與原生成影像相似度極低時,則可以不加註說明。

第三、若以AI科技解讀別人的作品來作為創作參考時,必須確保不侵犯他人的權益。

但是,規定只是最低程度的要求。老師必須要懂AI的理念,了解AI科技,才有辦法分辨學生的作品中,有哪些成分呈現了真正的學習成效。目前AI技術的進展幾個星期就會出現一波翻新的版本,幾個月前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轉眼就成為一個按鍵可以完成的基本功能。現在要提出的問題,不再是AI能夠做什麼,而是我們需要AI做什麼。

四、AI成為社區組織的專家助理

在這樣的觀點下,我們來看AI在處理公共議題的功能。AI在處理都市環境規劃設計的公共議題方面有許多潛在的應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功能和應用領域:

  1. 數據分析和預測:分析大量城市數據,包括人口、交通、能源使用等。預測未來趨勢,如人口增長、交通流量變化。
  2. 模擬和優化:模擬不同規劃方案的影響,優化土地使用、交通網絡和公共設施分布。
  3. 參與式規劃支持:開發互動平台,促進公眾參與,分析公眾意見和反饋。
  4. 環境影響評估:評估規劃方案對空氣質量、噪音污染等的影響,模擬氣候變化對城市的潛在影響。
  5. 智能交通系統:優化交通信號控制,預測和管理交通擁堵。
  6. 能源效率規劃:分析建築能耗模式,優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分配。
  7. 公共安全規劃:分析犯罪模式,協助制定預防策略,優化應急響應路線。
  8. 永續發展評估:評估規劃方案的長期性,提出改進建議。
  9. 社區服務優化:分析公共服務需求和分布,優化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的位置。
  10. 歷史保護和文化傳承:識別和評估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和區域,提出保護和開發的平衡策略。

這些功能都屬於「專家系統」,可以協助都市規劃與環境改造的人類專家,做出更明智、更全面的決策,提高規劃過程的效率和準確性。然而,AI無法取代的是參與式設計過程中,參與者之間建立起來的信任感與同理心。

參與式設計的過程是一個人際關係的建構,本質上是建立在人與人的信任的基礎,一種對於跟自己不熟的人,甚至陌生人的善意,願意跟對方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設法去同理對方的心情或難處。這個過程會因為個人立場不同而有衝突,衝突才是參與式設計的本質,也是溝通現場的常態,共識只是找到大家最可接受方案的短暫時刻。

當前的AI工具因為使用門檻低,可以成為社區組織在面對外來開發案時提出相對主張的有利工具。早期,當政府與開發商聯手的計畫與社區出現衝突時,沒有資源只有專業志工的社區組織在資訊與知識方面是相對弱勢。開發業者做一份「可行性評估報告」動則要花幾十萬,社區組織抱著開發業者的報告,找來志工性質的專家學者檢視,好不容易找出重重問題,召開記者會提交政府,要求業者給個交代,業者只要再花一點錢請顧問公司修正,就可以輕鬆應付。

現在的AI科技,可以使用自然語言,不必使用參數;同時,價格也很便宜,屬於一般人都可以掌握的科技。ChatGPT以及Claude等APP都提供分析文件檔案的功能,只要將整份資料上傳,這些APP可以進行摘要、優缺點、適法性、可行性、甚至改進建議的分析。只要輸入正確的資料加上問對問題,AI提出的意見,足以讓顧問公司聘請的專家花很多力氣來回應,翻轉了以往「民眾與專家」間知識工具(武器)不對等的情況。

另一方面,社區組織也可以使用這些AI工具,透過餵讀資料與問答的過程,有層次地分項提問,建立社區計畫的內容。不過,必須有專家協助,以便確認生成內容的適用性以及有效性。

五、結語

最後,要說的是「AI不應該做什麼」,但是「已經有人正在做」的事情。

目前要擔心的事情是人們使用平價的電腦與手機,就可以研發強大的科技並下令人工智慧做壞事,AI沒有殺人,但是它卻可以提供殺人武器,例如,AI可以寫出劇毒的化學方程式,是人類當下科技難以攔阻的;只要科技領先一一步,新版AI以破解舊版AI設下的密碼關卡,在通行無阻的世界認識擷取國家、金融與個人的資訊,用來控制實體世界的人類。

這些事情不只發生在極權國家,政權用來進行社會控制的情況,縱使在民主社會,基於政治與商業目的,人們使用AI針對個人習慣與認知進行分析與整理,操弄區域的公開資訊,影響人們對事情的認知,終究達到操控人們的行為的目的。這對於個人的隱私以及公共事務的公共性,社會秩序以及國家安全都有重大衝擊。

要遏止這類科技犯罪,有兩種方式:一是限制科技開放的程度,二是讓你的科技領先罪犯。不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新的法律規範,這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留學美國與荷蘭。專長為社區與都市空間研究,設計方法論,著有: 創造城市的設計思考,生成式AI之建築設計,第一本建築故事書,做工的場所,建築設計這樣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