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空間專業者的領路人之書:讀「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

文、圖:punkelephant

封面圖片:Roel Backaert

2010年時,大學剛畢業的我,陰錯陽差的從台灣搬到巴西聖保羅,再轉到座落在萊茵河畔荷蘭鄉村的農業大學瓦罕寧恩唸景觀建築碩士班。從小在台北長大的我,感覺望眼綠草如茵的鄉村比高強度密度混雜發展的聖保羅更難適應,興起修完必修課程後搬離大學城的念頭。當時對荷蘭城市一無所知的我,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采和,在采和的引介下,我不但循線給自己找到了在阿姆斯特丹一個建築雜誌社實習的機會,也常到采和當時在舊水管區的的小套房參加party。從許多方面來說,如同采和筆下的海恩,是帶領她進入阿姆斯特丹/荷蘭社會的領路人,采和是那個開啟我進入阿姆斯特丹宇宙的領路人。

從建築留學生到深入建成環境田野的獨立建築研究者

環境與空間規劃設計專業的學習與實踐,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從真實案例裡學習與反思,並借鏡案例,將學習到的元素應用在自己的設計與規劃工作上。荷蘭聞名世界的社會住宅系統、環境規劃實踐與曾在九零至兩千年初期引領當代潮流的建築設計,當然也是許多規劃設計學生與專業者至今作為案例學習的對象。采和過人之處,在於她不滿足於紙上案例、學校教育與事務所的專業實踐,更進一步成為獨立研究者,學習當地語言,參與式觀察當地的空間政治,深入荷蘭的社會脈絡並參與其中。因此才能用更廣闊與也細緻的角度,去理解這些「案例」立足的土壤與社會紋理,更進一步用自己跨足不同文化的優勢,在其中轉譯,跳脫荷蘭傳統空間規劃思維框架,為當代荷蘭城市面臨的困境提出新的想法。

因為曾經如人類學家般的深入田野,采和深知即便回到台灣,要說明白跨文化的「案例借鏡」,不是三言兩語的簡介或是簡報中短短幾頁句子敘述配上美圖,更不是除去脈絡化的廣宣「荷蘭經驗」此吸引關注,用來增加拿到設計案子的機會。這個比任何人都待的更久、更深入社會參與的建築師,在書中卻輕輕帶過自己的名校學歷與曾在知名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經驗,把焦點放在自己花了數年梳理、反思兩地的生活經驗,寫出從日常生活與專業參與雙線交織,穿透美圖表象的阿姆斯特丹與荷蘭空間社會變遷筆記。

三個理解荷蘭社會的原則

如今我也從當年初來乍到阿姆斯特丹的實習生,成為長住的居民。閱讀采和的書,不但補足我尚未進入宇宙的前情提要,閱讀過程中,更處處點頭稱是,讚嘆采和深入細節,掌握荷蘭空間、社會與政治的脈動,描繪出連一般荷蘭人都不一定知道的空間社會脈絡歷史,與在這些脈絡與空間政治拉扯過程中,長出來的城市樣貌。全書分成三個部分,每一部分底下各有三到四個章節,每個章節裡則有數篇文章。第一部采和以自身在阿姆斯特丹的居住經驗出發,討論荷蘭多樣化的住屋形式、阿姆斯特丹的歷史,最終帶到國家的住宅制度與治理。第二個部分則從自由主義的思維出發談性工作的合法化與性專區的規劃,特別是紅燈區街巷的都市設計,是采和作為獨立研究者時期專注發展的題目之一。第三部采和從自己對2010年起荷蘭經濟危機下,閒置商辦園區再規劃的研究寫起,進而談到阿姆斯特丹規劃思維對現代主義的反省與人道關懷,最終至經濟危機結束後,社會如何面對經濟活絡下房價飆升的進行式。

采和高密度並充滿專業細節的書寫,並不拘泥於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與來龍去脈,而是從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經驗出發,先描繪出故事,再詳細解釋故事背後錯綜復雜的社會與政策脈絡。我在采和的故事裡,讀出三個貫穿全書,並重複於不同章節的原則。當代荷蘭城市與荷蘭人追求的「自由」,多少是建立在這三個原則所建立的框架,希望能進一步幫助讀者理解在這些故事裡的「阿姆斯特丹精神」。

紅燈區

「圩田」模式:從「與水爭地」而生的協商溝通政治

受限於泥沼的惡地地形,歷史上荷蘭的發展與治水緊密相關,因此其政治發展與治理主軸,皆與分配空間資源高度結合。采和在「舊水管區」、「與水共生」與「運河」文中介紹了阿姆斯特丹如何從泥沼中被建立,進而在「協和式民主」一文中引出荷蘭從與水爭地發展出獨有的協商式政治「圩田模式」(poldermodel)。類似台灣於清領時期的移民屯墾,荷蘭的圩田與築堤擋水也是一種民間主導的眾籌計畫,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一起把沼澤變成可以使用的土地。在抵擋水患面前,出錢的跟出力的一樣重要,因此特別注重溝通與協商,讓各方利益相關人都有空間表達自己的看法並達成共識,才有辦法一起把事情完成。這樣的文化延續到往後的民主政治體制中,荷蘭沒有單一政黨超過半數,因此不同小黨需要坐下來耐著性子協商,找出一個各方都不完全滿意但可同意彼此,共同前進的方向。「圩田模式」在理解荷蘭社會與空間政治的運行至關重要,由於整個社會都有這樣的共識,采和書中描繪紅燈區的規劃研究、住宅與規劃議題的決策過程才會發生。雖然協商的過程漫長並充滿無法預期的意外,不同利益相關人意見眾多,但在「圩田模式」的精神下,耐著性子一步一步溝通推進,依然有機會協商出令人驚喜的結果。這也解釋了荷蘭諸多政策推動雖然溝通過程漫長耗時費日,社會依然保持耐性與韌性,緩慢但有方向的前進。

務實的衡量現狀,平等而誠實的對待彼此

延續「圩田模式」的精神,要在談判桌上把事情妥善協商,務實的共同面對現狀與抱持開放的心胸(已達成交易的可能)是必要的態度,這是另一個理解荷蘭社會運作的基石。從「人不能活在鬼扯裡」、「租金協調部隊」到談論住宅制度的「國家住宅法」都可以理解荷蘭社會實事求是的理性思維如何影響對政策制定的態度與執行的精準。在「性產業的社區衝突」一文中,采和先敘述荷蘭大城市對性專區的規劃與過往實驗失敗的經驗,再提出面對性產業帶來的觀光人潮與社區的衝突,有著不同的看法與因應不同觀點延伸出不同的規劃思維。進而在「荷蘭川普」與「規劃思維」文中,提及自己的研究如何得到市政府的關注,進而參與影響政策規劃的過程。這個過程揭示的,是荷蘭以事實主導的政策決定過程,並在多方利益相關人權衡後,共同決定走向。采和在這些篇章裡想要強調的,並不是自己的研究對政策的貢獻(儘管她大可以省略細節,用「台灣之光」影響荷蘭政策來褒揚自己),而是在一個平等並誠實對待彼此的社會環境裡,以事實為本並提出好想法的研究,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在學界或業界、不需要在官場刻意「搞好關係」的阿諛奉承互相壓榨,是有機會被看見採納的。

在「已開發國家的鬼城」裡的系列文章,采和挑戰的是更大規模、經濟危機導致的大規模空間閒置議題。采和理解到,建築師的在城市中角色,僅是龐大政治經濟結構下的冰山一角。欲探詢建築設計作為可以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必須先理解建築設計專業在資本主義結構主導下,受業主之託製造出來的社會問題,以及龐大政治經濟結構共業下空間的商品化;只有梳理政治經濟結構下層層疊疊的問題與隱藏在空間表象下的藏污納垢後,才能回到建築設計的本位,提出空間擾動的解方。我認為這一系列文章最精彩的是,采和示範了一個好奇並實事求是、掌握對社會理解並提出創意解方的建築人精神,在建築設計專業訓練與實踐普遍自我過度膨脹的通病現象下,是非常值得當代青年建築人學習的模範。

Albertcuyp 市場

反文化運動的「遺產」

采和書中提及自由、開放、多元的荷蘭社會,和西方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在荷蘭留下的影響,有緊密的關聯。在「白色自行車」與「海恩」章節下的系列文章,所提到的嬉皮精神、佔屋、與新市場的都市社會運動.影響一整代阿姆斯特丹的社會與專業菁英。在我的生活與工作中,便有許多受當年這些社會運動影響的青年,在畢業後投入都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相關領域的專業,成為大學裡的教授,或政府體制裡的空間專業工作者,從體制內外相應合作。也是因為這些專業者的共同努力,深植荷蘭歷史的殖民性,在都市空間規劃的實踐中撐出空間,嘗試用不同方法促進社會與族群的融合,即便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成功,但透過不斷地探尋與實驗,終究是長出與北美種族主義歧視下非常不同的都市紋理。采和有幸識得海恩,而台灣的讀者們有幸透過采和,理解在當年海恩曾參與的都市社會運動留下的影響。也希望可以鼓勵當今為台灣「居住正義」、「友善兒童城市」等社會議題努力的倡議者們,今日的努力或許是需要更長遠的時間尺度才能展現其作用,每一步的前進,都是會留下什麼的。

2021年阿姆斯特丹居住正義大遊行

成為台灣新一代建築人的領路人

采和在自序中提到,寫下這本書的起心動念之一,在於回答學生適不適合留學荷蘭的問題。用一本書的篇幅來回答的力度,相當符合我認識的采和,有著對萬事認真的態度。這本書詳實的勾勒出荷蘭社會與空間政治立體的樣貌,也因此讓設計課拿來當案例的參考有了靈魂。透過這本書,我們大致可以理解到,為什麼許多各地政府花了大錢,邀請來的大師建築作品落成後,卻像是請鬼拿藥單。打造一個好的空間,遠遠不只是設計手法上的巧思,而是建立在對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脈絡,整合不同空間專業的合作介面,以事實為本的空間生產。這提醒了我們,看國外案例不能看表象,找國外的大師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采和用十年的時間,從學校教育、事務所工作經驗到學習荷蘭文化和語言,從頭理解荷蘭城市空間的生成,並用自己的專長參與其中。這樣的體悟單只有出國留學,或出國留學以後留在事務所工作,比較難以達成的。我認為采和的經歷與反思,展現了新一代建築人的值得學習的方向與態度:那些你以為埋頭苦幹設計出來的建築、規劃出來的空間,並不只是停留在完工的照片裡,這些空間最終都是要被大眾使用的,也因此無可避免地需要處理社會現實的接面。空間專業者若希望自己的專業產生影響力,與其成為設計界的巨嬰,無限抱怨世界不配合自己的設計,不如主動出擊,認知到自己在空間生產體系中的位置,專注在使得上力的空間,實踐自己的理想。

希望采和的這本書,能成為新一代台灣空間專業者的領路人。

書籍資訊:

書名: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作者:鄭采和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2024/02/06

時常懷疑是否因為從小在城市街頭晃蕩成性,才選擇空間規劃為業。腦袋裡有一張世界發呆地圖,堅信一個好城市要有許多免費可以盡情坐著發呆與躺著打滾的角落,為此努力發掘與創造地圖上的新標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