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一條生路?淺談棄成長與農食環境

文:punkelephant

談及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不僅全球農業生產與涉及消費的農業運銷系統,大比例的貢獻氮排放量與碳足跡。常見「因應地球人口增長,急需發展工業化/智慧化/人工智慧化農產系統,以供應全球糧食分配系統」,更是典型物質經濟成長主義下常見的謬論。工業化下大規模單一栽培的農業系統,不僅嚴重危害地球生態系統,資本主義下發展導致不平等的現象,更是造成農食資源分配不均:已開發國家主導的分配系統,造成已開發國家資源過剩,人民大量浪費食物,而許多地力肥沃的開發中國家,在經濟利益考量下,優先將作物供給已開發國家的食物系統,反而自己的人民,長年處於營養不足、食物供給不穩定,物產豐足卻看得到吃不到,人民營養缺乏的景象。分析這些綠成長農業帶來的亂象與問題,讓許多學者主張,一個與環境共好、永續發展的食農系統,必然要是一個在棄成長架構下發展的後成長的農食環境。

談及後成長架構下的永續農食系統,由McGreevy等人發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的論文表示,後成長的農食代謝系統相較於資本主義物質經濟成長的代謝系統,經濟原則上應由效率(efficientcy)導向轉型為豐足(sufficiency)導向;社會生態原則上,對自然資源應由壓榨(extraction)導向轉為與自然共生的再生(regeneration)。對食農資源的分配,資本主義下的成長代謝系統長年的私有積累(accumulation)制創造極端的分配不均,導致1/3的世界農業生產成為資源浪費、1/3供應至非人類使用,剩下1/3則由少數企業把持。後成長的代謝系統應將資源分配導正至更公平、減少浪費的分配。同時對農食的治理,也應推動將食物當成私人財產的管理轉型為共有財的治理,落實食物權是人權的理念。相較於對農食系統以控制為主的關係,以照護為中心的視角更能貼近自然與人文、多物種關係的和諧發展。總體而言,後成長視角下的食物系統,不僅僅是扮演減緩氣候變遷與地球暖化的因子,更是探問人類生存如何得以透過食物系統的結構性改變,吃出一條生路。

將視角轉回台灣,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氣候適宜耕作,農作物產豐盛,人民普遍對食物的美味充滿熱情。能夠如何想望一個棄成長典範下的的農食環境呢?筆者訪問長年關注台灣永續食農環境的台大農藝系退休教授郭華仁老師,剖析台灣食農生產、消費與政策環境當前現況,討論如何邁向食農環境的典範轉移。郭老師首先表示,他並不熟悉「棄成長」或是「後成長」的概念,然在筆者簡略說明後,理解棄成長食物系統的訴求與老師長年倡議、推動食農系統從工業化的農業與全球化的糧食分配系統,到有機生態小農的農業、地產地銷的農業理念相符。

以政策面來說,過去十年來,世界各地推動與環境共好的有機農業,區域上來說以歐盟效果最為顯著有機農產品佔總量約5%,台灣與世界平均相當約2%,進展有限。台灣農業不僅面臨從外銷導向的農業轉型,社會裡生產者、消費者、學者與官員觀念上的轉換同樣需要時間。台灣雖然在2018年雖通過「有機農業促進法」,但法規並沒有納入推動將農業預算百分比由慣行轉到有機的政策工具,例如:提高對有機農業的補貼,降低對慣行農業的補助。因此雖有宣示性的促進法,執政政府在政治上的保守,等於不鼓勵農業生產者的轉型,缺乏政策誘因,在大環境衰退的背景下,至今慣行農法依然佔生產90%以上的比率,也不足為奇。

在系統的消費端,台灣政府同樣也在2022年通過食農教育法。然類似於「有機農業促進法」,雖理念良好,法條中也明確定義「食農教育」、「地產地消」、「食農素養」、「慈農教育體系」等概念,然條文中明確規範除了至少每年兩次的專家會議外,多數條文指涉的辦理事項屬鼓勵性質,並無明確規範。全程參與該法倡議與制定的郭老師表示,「有機農業促進法」立意良善,很可惜典範轉移沒有透過法制工具清晰化推動,因此當今坊間的食農教育課程許多流於一般農業的介紹或慣行農業生產的體驗,並沒有在食農系統的轉型目標下推動執行。

針對農食系統中食物產銷分配不均,導致剩食過多的現象,郭老師指出有台灣數個非營利組織正在推動相關的倡議,除了主婦聯盟基金會長期推動減少剩食與惜食的理念,成立工作專案推動。除此之外,財團法人家樂福基金會也透過企業社會責任的資源,推動食物轉型,並長期將售售完之商品捐贈至食物銀行,除了降低企業處理廢棄物的成本,更是將資源送到需要的社會角落。在食農產銷系統之外,郭老師也參與輔導小農獨立銷售的管道推動。在推動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等小農市集數年後,發現針對台灣高比例外食人口,也應推動輔導小農與餐飲業的供需媒合,促使小農有機會將產品在餐廳販售。因而在2018年推動綠色餐飲指南,一方面成立平台媒合小農供應商與餐飲業者,另一方面集結經營與食材供應上符合六大綠食宣言的餐廳,至今全台灣高達兩百多間。然推動綠色餐飲數年後,檢討後發現,小農獨立生產的農作物面對不同自然條件影響產生的不可抗拒變因,不一定有辦法維持定時定量的貨源供給餐廳。因此進而成立永續飲食推廣協會,推動永續食材指南與鼓勵小農們組織合作社。

郭老師表示,以上民間由消費端推動的倡議與實踐,都是希望能補足官方對永續食物系統尚未有足夠力道著手的補強。政府應該推動並補助校園、軍方與家機關的綠色餐飲,雖有部分縣市政府率先實施,然力道不夠大,產生的效應有限。舉例來說:目前臺北醫學大學員工便當可以做到友善食材供應,即是很好的例子。另外私人企業如科技業的員工餐廳,也可以在ESG下的概念執行。

筆者以自身在荷蘭的研究經驗回看台灣的食農環境,相對西方長年個人主義社會助長工業化飲食,導致貧富不均產生整體國民食物素養低落的現象,台灣飲食文化風行,國人對基本的食物常識如季節當令飲食、藉由分享食物產生的社會連結等,都提供推動永續農食系統或發展棄成長觀點的食物系統,有贏在起跑點的優勢。然而郭老師認為台灣許多相關農食系統的政策、現況與政策推動的效應,皆因為缺乏扎實的質、量化調查,很難本著實證研究做出判斷,舉例來說,美國農業部委推美國在台協會的台灣農業與飲食調查,比台灣農業部的調查更詳實。相對歐盟有龐大的資源,結合跨國官產學的力量,建立從政策到不同城市發展研究與監測計畫,台灣即便民間活力旺盛、飲食文化蓬勃,近年也因為食育、在地產銷、主婦聯盟等非營利合作社長年推動,民眾對有機飲食、蔬食文化有較高接收度,然而要全面的發展棄成長農食轉型,邁向永續的農食系統,政府的力量是不容缺席的。

參考資料:
McGreevy, S. R., Rupprecht, C. D., Niles, D., Wiek, A., Carolan, M., Kallis, G., … & Tachikawa, M. (2022). Sustainable agrifood systems for a post-growth world. Nature sustainability, 5(12), 1011-1017.


時常懷疑是否因為從小在城市街頭晃蕩成性,才選擇空間規劃為業。腦袋裡有一張世界發呆地圖,堅信一個好城市要有許多免費可以盡情坐著發呆與躺著打滾的角落,為此努力發掘與創造地圖上的新標點。

2 thoughts on “吃出一條生路?淺談棄成長與農食環境

  1. A MOTHER HAD THREE V!RG!N$: Three daughters, all fresh-faced vi!g!n$, were due to tie the knot in rapid succession. Their mother, a tad concerned about their romantic debuts, slyly asked each to send a one-word honeymoon postcard describing their, ahem, marital “fun.” The first postcard, “sun-k!ssed” from Hawaii, arrived two days later: “Nescafé.” Mom, puzzled, grabbed the coffee jar. It declared, “Good to the last drop.” Blushing but pleased, she knew daughter number one was brewing something sweet…… The second postcard mailed a week later from Vermont, read: “D!ckson in my Pu$$y…… Click my name for FULL STOR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