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今藝術 第382期 2024.7月號
【專題】童年的美術館 兒童與藝術共融的機構實踐與思考 P61 – 65
圖/文:林宇儂 Uno Lin
「兒童參與」一詞,近年在各種領域和場域中頻頻出現,儼然成為思考兒童友善的重要指標。身為兒童文化設計師(註1),孩子是我們設計的主要服務對象。為了更清楚地了解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或說人生的階段,我們在設計過程的前、中、後期會設計不同的活動和工作坊,讓身為「從童年畢業」的我們(成人)能夠更深入、貼近地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及觀點。同時,藉由這樣的過程,喚起設計和規劃者心中的孩子。每一個設計案件都是一場或多場了解孩子的實驗,都是讓兒童參與其中的實踐。
美術館中屬於孩子的藝術展
2022年,我有幸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合作,為其新開幕的「臺灣兒童藝術基地」策劃了第一檔為期一年三個月的教育展「你看!?LOOK!?」(以下簡稱「你看!?」)。這是我作為獨立策展人與設計師,與當時館內的策展人王惇蕙共同策劃的一場給孩子的藝術展覽;這也是近年在臺灣「為孩子的設計」案例中,少數也「和」孩子一起設計的案例,且在共創過程中實驗了不同的表意形式用以鼓勵孩子表達想法、觀察他們的感受。國立臺灣美術館一直致力於臺灣藝術史的典藏與教育,這次也不例外。在這樣的目標及其持續推廣大自然美感教育的理念下,我們將展覽的主題範圍設定為「藝術家眼中的大自然」。我們從臺灣美術史典藏中挑選出描繪大自然的作品,並與孩子一起討論、選件,將這些典藏品通過設計轉譯為互動的裝置藝術展示在展覽中。
展覽的題目「你看!?」,旨在引發孩子對展覽的直觀好奇。展覽介紹文案中寫道:「孩子們看到驚喜的事物,總是抓著身旁的人嚷著『你看』,這是發自內心的好奇,也是一種分享,是人們最自然、最快樂的反應。」希望藉由此展,讓孩子走進自然,練習放大感官,將感受到的自然美感透過「自己」分享給其他人。我們希望這個展覽提供給孩子的不是答案,而是引導他們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去建構自己對自然和藝術作品的獨一無二的感知;讓博物館的知識資訊不是單向的給予而是透過遊戲鼓勵孩子自主感受與學習。
用空間設計創造孩子的「專屬感」
在展示設計上,我們規劃了三種不同的互動體驗,將各區的裝置設計成參觀者「可以走入體驗的維度」,以提供孩子直觀且具遊戲性的感受體驗。藝術裝置運用了多種視覺互動效果,如透明色布疊色、放大透鏡、鏡面(萬花筒)等,旨在引導孩童從好奇中產生遊戲,並在過程中探索我們提供的自然與美感元素。
在展場空間規劃上,不僅將視覺高度調整至孩童的尺度,還融入了我在多件裝置藝術作品中一貫的特色:為孩子設計讓他們感到「專屬」的空間。這一設計靈感來自於對孩子的生活觀察以及對童年的回憶,像是孩子喜歡在桌子底下畫畫、把大紙箱當成城堡躲藏。這樣的空間不僅符合他們的身體尺度,還讓小朋友覺得這是「我們的空間」,而大人要進入則需要蜷著身子,從而為他們創造空間上的專屬與安全感。
兒童參與的相關理論與工具
在規劃兒童的表意和參與活動時,除了以自身與孩子合作的經驗為靈感外,其實還有許多參考工具可協助規劃者對活動進行評估。例如,蘿拉・蘭蒂(Laura Lundy)提出的「兒少參與模型」,其包含的四個要素(空間、發聲、觀眾、影響)可用來檢視活動是否提供孩子安全自在的表意空間、是否保護孩子發聲的完整性,以及是否認真對待孩子的意見等。另外,兒童權利學者羅傑・哈特(Roger A. Hart)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提出的兒童參與階梯,也能幫助規劃者檢視活動落在哪一個表意象限,並確保活動是否為有意義的表意活動。
藝術策展過程中的兒童參與
在「你看!?」的策展過程中,依據策展的內容目標並參考上述的兒童參與理論與工具,我規劃了兩個不同階段的兒童參與活動。這些活動包括策展前期的兒童文化觀點和想法訪談,以及開展前的「試玩場」。這些活動不僅為展覽帶來了內容上的創新,也促進了必要的調整。
讓孩子發聲:從一對一訪談到展覽中實踐
策展前期的兒童參與活動不同於常見的團體工作坊形式,我規劃了一對一的訪談。這樣的安排不僅為了蒐集孩子對於畫作選件的想法,也透過簡單開放的問題,與孩子聊聊在美術館的經驗以及對「展覽」的想像。選擇一對一訪談而非團體訪談,是為了營造一個更具安全感的表意場域,讓孩子在不受其他參與者干擾下,盡可能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訪談對象邀請了25位年齡從4到13歲、對藝術有興趣的兒童,這些孩子大多數在訪談前就與我認識,熟悉的對象可以讓他們更有安全感地進行對談。在訪談前,先向孩子簡單介紹展覽,並說明我們(大人們)為了了解小朋友真正的想法,所以規劃了今天的訪談。問題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針對「美術館」這個大人世界的產物,想知道小朋友心中的「美術館」是什麼?在裡面能夠做什麼?以及「如果你擁有美術館,你想要『展』什麼?」等等沒有正確答案的問答討論。
在與孩子討論經驗和想像美術館後,第二部分進入典藏畫作的討論。我展示了「描繪大自然」的典藏畫作,不特別介紹畫作背景,讓孩子自己欣賞畫作20秒,並詢問「你最喜歡哪一張畫?給你的感受是什麼?」。除了看圖面上的感受,也看孩子的理解程度,鼓勵他們表達感受,答案並沒有對錯。
每個孩子的答案都獨一無二、充滿驚喜。許多孩子解釋他們為什麼喜歡所選的畫時,可以清楚地表達色彩或形狀帶給他們「好看」、「漂亮」的感覺,有些甚至可以更深刻地描繪出畫面帶給他的「情緒」及情境。像是一位九歲的男生指著他最喜歡的畫作(劉啟祥的《港灣》)說:「畫中只有一個人在看船,是有一點快樂的感覺,但還是抵不過孤單的感覺。」一語道出畫面的孤寂感。
孩子對畫作的感受與想像。一位九歲的男生指著他最喜歡的畫作(劉啟祥的《港灣》)說:「畫中只有一個人在看船,是有一點快樂的感覺,但還是抵不過孤單的感覺。」
聊完最喜歡的畫,我接著問孩子有沒有哪一張畫看不懂、不確定在畫什麼。這題的答案一致指向了廖繼春的《山》。我給每位孩子多10秒鐘仔細觀察畫面,大家紛紛給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其中有兩位孩子不約而同地回答:「這是病毒(右邊深咖啡色塊),左邊這是穿著防護衣的人正在對抗病毒。」這樣的描述不僅展現了孩子強大的聯想能力,也與當時的生活背景做了深深的連結(訪談進行於2022年三至四月的疫情中),這也是我在多場給成人的講座中,從未得到的創意回答。
展覽中的呈現
最後,我將訪談中孩子們對於畫作的感受描述忠實地記錄下來,並作為展覽中介紹典藏畫作的文字。典藏的作品以輸出的形式展出,訪談中孩子對畫作的想法和詮釋會被放在畫作的下方作為主要的介紹文字。在美術館這樣相對具權威感的場域中,試圖賦權予兒童,讓孩子用自己的觀點將藝術作品介紹給其他孩子,讓他們成為共同完成這場展覽的夥伴。
典藏畫作旁除了孩子的介紹,僅放上畫家姓名及作品名稱。若對於畫作背景有興趣,參觀的孩童(或其陪伴者)可以掃描QR code聽取語音導覽介紹。
展覽期間再訪時,偶遇了一個有趣的畫面:一位媽媽拉著孩子走到畫作面前說:「你要讀這些文字呀」,接著帶著孩子一起讀。讀著讀著媽媽發現這些文字好像是孩子充滿想像的感受,不是一般常見的藝術評論好像怪怪的;孩子則是越讀越覺得有趣,引起了他對畫作的好奇,還與牆面上孩子的「註解」辯論、互動了起來。
親子觀眾近距離討論、欣賞畫作
「試玩場」:透過親子參與改善展覽體驗
另一個兒童參與的活動是在展覽開幕前舉辦的「試玩/測試場」。我們邀請了15位孩子及其家長或陪伴者,成為展覽的先行者和「測試員」。每位孩子都收到一份回饋表,讓他們從自己的角度體驗展覽並提供建議。同時,我們安排了教育工作者和館員在現場觀察親子訪客的反應。根據孩子的回饋和現場觀察記錄,我們進行了最後的展示設計調整。
在收集了回饋後,我們進行了展示動線和安全性的微調。此外,我們觀察到一些現象:由於展覽中的所有展示都是高度互動的裝置,孩子們在聽完導覽後,便興奮地把展覽當成遊戲場。這讓我們感到欣慰,因為孩子們能夠自由遊戲,但有時這種強烈的遊戲性可能掩蓋了我們精心設計的展示內容。這促使我們思考如何讓孩子了解這不僅是個遊戲場,更是一個能在美術館中「享樂、體驗」的展覽,並提高他們對展場的認知。
另外,我們發現大部分孩子是由成人陪同來美術館,但有些成人只是帶孩子進入展場,對藝術展的引導可能不熟悉,讓他們顯得比孩子更不知所措。這讓我們思考如何協助這些陪同者,使他們更能與孩子一同享受展覽。經過討論,我們決定設計一張像是解謎遊戲而不是學習評量有趣的「任務單」。在規劃階段,我們原本不希望提供類似「學習單」的工具,因為這可能會限制孩子的觀展方式和獨立思考,而「學習」和「評估」也不是我們的主要目的。所以我們設計了一份與眾不同的表格,「任務單」不僅是幫助陪同者引導孩子觀展的導覽工具,也是孩子遊戲和表達意見的紀錄。
在正式開幕當天的觀察和分析中,透過「任務單」的幫助,我們看到茫然無助的陪同者減少了,而細心觀察和互動遊戲的孩子增加了。孩子們也理解到「今天我們不只是來遊戲,還有任務要完成!」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了解到「這個展覽可以這樣看,也可以那樣看!」使用「任務單」解決這些問題,也成為試玩場活動中的一個意外收穫。
兒童參與的重要反饋
這次將兒童參與納入展覽過程的經驗,探索了不同的表達方式和參與方式,並且將親子的觀展體驗視為我們改進和調整的基礎。展覽開幕當天,我們邀請了之前參與的孩子和他們的家人來參觀,分享我們共同創造的成果,讓他們看到他們的參與如何實際反映在展覽中。這對我們來說,兒童參與後的重要回饋至關重要。從孩子們的文字反饋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興奮、害羞和成就感,並看到他們對自己能力的認可,這也鼓勵他們更多地獨立思考和表達想法。
國際博物館中的兒童參與觀察與反思
此展很榮幸與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兒童藝術基地」共同獲得 2023 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與文化活動委員會(ICOM-CECA)「最佳實踐獎」(Best Practice),近年筆者也將此經驗帶到多次國際研討會上分享交流,得到許多博物館和都市規劃相關專業人士的正面回應。從這些交流中,我們認識到博物館中兒童參與的多元可能性。例如,在第十屆,舉辦於愛爾蘭都柏林,的「城市中的兒童世界研討會」(Child in the City World Conference)中,在參訪兒童文化藝術中心時,我認識到了館方為兒童的參與所用心規劃執行的長期活動,這也是在臺灣兒童相關的相關場館中還未曾見到的規劃。試著讓孩子的聲音被聽見,並將他們的意見落實於實際活動中。
有別於在臺灣公機關內常見的短期或一次性的兒童參與活動,其實表意是一種需要練習的素養,方舟的兒童議會是相對長期的參與活動,一方面能讓孩子有機會多練習主動表達意見的方式,進而培養公民參與的素養,另一方面則是與這全孩子建立關係、取得信任,對於日後邀請孩子發表意見時孩子能更有安全且自在的表達。畢竟發表自己的看法連對來講大人都未必件簡單事的,又怎能在想要孩子的想法時就倉促地希望他們對一群陌生的大人暢所欲言?
愛爾蘭都柏林方舟The Ark的兒童委員會議會
方舟(The Ark)位於都柏林最熱鬧的坦普爾酒吧區(Temple Bar),專為孩子設計的文化與藝術中心。除了發展給孩子的硬體空間和展覽內容外,執行長提到「兒童參與」非常重要;他們意識到,若兒童參與不能帶來實質影響和改變,則僅停留在一定程度的表面。因此,方舟於2016年成立了「方舟兒童委員會」(Ark Children’s Council),啟動了為期12個月的「領航員兒童參與計畫」。計畫招募了17位來自都柏林的孩子,其主要目標包括:
- 一、設計參與活動,讓未來無法來到方舟的城市孩子也能參與。
- 二、使兒童委員會成為城市事務和方舟內藝術計畫決策中的一部分。
從第一年的經驗中學習和修正,方舟持續運營至今。除了本地的16位成員,方舟也開放其他孩子申請成為會員,參與這個計畫。許多孩子從小就認識並參與都柏林市和方舟的活動,見證了城市和社會的成長。
另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兒童委員會不僅涉及行政參與和實踐,也因方舟的兒童委員會由藝術家(多為表演藝術家)領導,因此在過程中也充滿了藝術的創造過程。這不僅是一個兒童參與計畫,也是藝術創作的一部分。
成為孩子多元參與的後盾
「你看!?LOOK!?」策展過程中的兒童參與理念不僅讓孩子成為展覽的一部分,也賦予他們表達和影響的權力,進一步促進了兒童友善環境的建立。與都柏林方舟(The Ark)藝術中心的兒童議會計畫相似,我們的目標是讓兒童的聲音在文化和藝術領域中得到認真對待和實踐。未來,希望能在更多的展覽和文化活動中看到兒童參與的身影,並持續探索兒童參與的多元可能,為他們創造更多有意義的文化探索與體驗。
註1:兒童文化設計研究所(MFA in Child Culture Design)是瑞典國立哥德堡大學(Göteborgs universitet)設計與藝術學院(HDK-Valand)的兩年研究所課程;專注於為孩子,也和孩子一起設計的跨域設計研究所。透過關注兒童的遊戲、兒童的觀點和他們的具體情況,其目標是將主題設計和藝術實踐與兒童文化和對該特定使用者群體的深入了解結合。基石之一是努力創造一個永續發展的社會,不僅在生態意義上,而且在社會平等、性別平等、道德、經濟和社會正義問題方面。
studio uno|與諾文化設計 創辦人;持續以設計參與、支持兒童文化與權利;專注發展兒童、親子為對象的產品設計、裝置藝術、工作坊及展覽,亦藉由文字專欄,推廣倡議兒童文化設計、美感教育及兒童權利等議題。
畢業於國立瑞典哥德堡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HDK-Valand)設計碩士,主修兒童文化設計(Child Culture Design)。
www.linyun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