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珮璇(猴子)、黃珮綺(QQ)
圖:至善汐止Wawa森林社區兒少聚點
快速變化的地景中,那些被擠壓的生活空間與人們
汐止樟樹灣,有民國60年代阿美族人自力建造的山光部落、80年代政府設置的花東新村原住民國宅,是大台北地區具規模的都市原住民聚落。隨著都市發展的腳步日益快速,都市地景已然轉變,過去阿嬤們習慣聚會、擺野菜攤的空地,如今已蓋起了大樓,原由社區協會認養的國有地花園,不久後也將成為社區停車場。這些看似為了更好都市生活品質的發展,擠壓了都市邊陲不同生活型態與空間需求的人們,更鮮少考量孩子需求。
「至善汐止Wawa森林兒少社區聚點」是由長期陪伴都原兒少家庭的「至善基金會」在樟樹灣成立孩子們在社區的第二個家。平時陪伴孩子下課後的生活,我們看見都會孩子的生活被過度安排,競爭與目標導向的學習,勝過讓孩子在玩中探索自我,壓縮了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大人隨口一句「小孩只知道玩!」更反映了主流教養價值加諸於玩的污名與標籤,加上大人各種「安全」顧慮,讓孩子只能在受限的「空間」與「規範」中遊戲。
孩子在社區巷弄遊戲面臨的人車爭道空間使用衝突,去年校園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閉,再再突顯了都會地區兒童遊戲空間的不足與不友善。2020年夏天,至善汐止Wawa森林與樟樹國小、汐止區部落文化健康站、返腳咖、特公盟 合作,在社區耆老與青年的協力下,共同將樟樹國小牆外轉角空地打造成「Wawa空地樂園」。
孩子不只是樂園的主角,也參與了樂園營造的過程。這塊空地,其實是許多孩子每天上下學的必經之地,但卻不一定有機會了解這塊土地的過去。我們陪孩子用腳丈量感受空地大小、邀孩子去拜訪里長聽到了空地曾是墳墓後來被學校徵收的故事、跟孩子一起討論樂園使用公告並帶去問校長意見……,這些Wawa工作小隊的行動,大多仍是工作者設計下的兒童參與。
某次我在討論後問小孩「你覺得自己在樂園是什麼角色?」小孩一句「玩啊!」點醒了我,其實小孩就是用「玩」在參與和認識地方,但我卻期待孩子透過表達意見和討論來參與,真正的玩和自在的參與,應是不帶附加條件、無特定學習目標與任務導向的。對我們來說,與小孩一同工作的經驗並不少,但工作者也需自省對兒童參與的期待與設計,不應壓過孩子的主體性、蓋過玩的純粹性。
小孩帶路的樟樹灣Wawa社區探險隊
因此,在空地樂園的系列空間實驗行動裡,開展出一條重要的支線,便是與小孩們一起進行社區環境的踏查,希望更以小孩的視角,看見空間中的不平等以及更友善的可能。
第一次踏查時,我們還是做了很多準備:繪本、大地圖與紙張等材料。想用繪本邀大家進入情境,並透過一起閱讀地圖找出自己家的位置與點出社區中好玩的地方,逐漸帶入關於踏查的每週安排。但我們想得太天真了,才開始沒五分鐘,小孩們便開始玩起摔角、踢球、追逐,大孩子在追逐中壓到想聽故事的小小孩身上,小小孩委屈的眼眶噙淚。此番情景,扭轉了我們對於踏查的流程規劃,這些出乎意料讓踏查形式變得更彈性,路線也由大家一起決定。至此,樟樹灣Wawa社區探險隊(以下簡稱踏查小隊)正式成立。
踏查小隊由小孩帶路,參與成員除了大人外,從5歲到14歲都有,行走路線與當天成員與天氣狀態相關。大夥兒體力滿點時可以沿著河堤走上好長一段路,爬上新建案暫放於一旁的大岩石堆大聲吼叫。有時熱得受不了,便到高架橋下的空間躺著感受河邊吹來的微風與聲音,想吹冷氣又不想走路的時候,行程就會變成在便利商店二樓聊天和玩史萊姆,或是逛書店兼偷看數學考卷的解答。樟樹國小則是時間有限時的首選,但面對校園裡的嶄新遊戲場,小孩邊爬邊嘟噥說「以前學校有個好漢坡,超級挑戰的!但後來好像因為有人受傷,就拆掉了,新做的一點都不難。以前的雖然很難,可是很好玩。」 透過一次次的輪流帶路,我們一起經驗了不同小孩的日常遊戲空間,也看見在社區不只有滿滿的住宅,還有幾條充滿自然的小徑、可以免費休息的小空間,以及鮮為人知的角落縫隙。
探都市空間的險,也探社會規範的線
現代人要建造秘密基地或許比較難,即使如此,秘密基地的痕跡還是隨處可見,知道現代的孩子依然沒變,我對他們的成長也更有信心,有些時候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大人眼中的脫序行為,大大小小的危險,但反而能更有效鍛煉孩子們的警覺心、應變力,一面摸索著社會的法則,一邊成長。
《來蓋秘密基地吧》尾方孝弘
「再吵就叫警察來抓你們!」一位阿伯瞪著正在巷口興奮討論著踏查路線的小孩們低聲吼道,接著用責怪的眼神看向一旁的我們。那瞬間我才深刻明白,小孩與陪伴者在日常中所受到的壓力與不平等。在社區裡,大人可以為了買東西將車子開上人行道暫停一下、可以在騎樓盡情聊天大聲喧嘩,但一旦是小孩在路上玩耍喊叫,便會受到不留情地制止。還沒等我回過神來,小孩們大聲嚷著「我們出發吧!」,便如風一般朝踏查地點前進。
小孩在這座城市中,以身柔軟了街道傢俱與設施,將車檔當成單槓,徒手飛越紐澤西護欄,以身體為中心,延展出無限的遊戲空間,同時也展現出抵抗的意志,像是在道路邊界移動,嚷著「我不怕車啊!」,看著這個景象和他的眼神,那句「小心車!」總在我的嘴邊徘徊不已,不知該不該說出口。
在都市探險的過程中還有許許多多難以預料的風景,曾經,在經過超市時發現小孩一個個消失,往下一看才發現他們如下水餃般一個個滑下貨品運送斜坡,還附贈超市冷氣迎面而來,讓他們欲罷不能一玩再玩,後來因被店員發現勸導而停止,但在過程中店員也耐心說明,斜坡邊緣裝有金屬配件,因而有割傷的風險。也有差一點努力就爬上公園瞭望台的時刻,因為被路過的里長勸導而放棄,里長擔心地說「先前曾有人摔傷脖子,因此瞭望台只在豐年祭時才放梯子並且開放這裡。」
在這些過程中,我們看見了踏查小隊不僅是在探索空間,也在空間中持續經驗著社會的規範與價值觀,這些未完成的挑戰雖然可惜,然而,我在心裡暗暗感謝這些以溫柔說明取代大聲制止的大人,因為這樣的互動,我們不僅看見了小孩的需求與現有空間上的不足,也理解了對方的擔心,以及規範形成的背後有其經驗與脈絡。
百變裝備與協力前行,長出風險評估的能力
踏查的次數越多,便開始發現小孩身上的一些變化,最顯而易見的是「裝備」,隊長毅安的標配是滑板,此外,也會隨著前幾次踏查的經驗,持續調整身上的配備,他會從口袋拿出一卷透氣膠帶,跟大家說「如果受傷的話也沒關係,可以貼這個就好。」,要去狀況未明的區域時,則會帶上一支木棍方便開路,最近一次,則是在天氣多變的日子裡,配戴上可以預測天氣的手錶,時時注意著天氣動向。有些小孩則是風格派,比起實用的裝備,更重視整體衣著的搭配,漁夫帽配上運動外套,出發前再來個帥氣姿勢,總是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探險味!
很多時候,小孩的每一項決定,看似沒有道理,但其實都有原因,像是突然鑽入充滿廢棄物的小巷,是為了在炎炎夏日中感受一片陰涼。為了刺激感與抄近路,願意冒險在狹窄水溝邊前行。至此,我也才清楚看見,我們一起經驗的每一個當下,都是在讓彼此累積對於「探險」的理解。所謂探險,是懂得自己評估和自己負責,確定了就勇敢前進,不行的時候說放棄也可以,而這樣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一次次經驗的拓展與練習,慢慢長出來的。
「超棒、不錯、不夠好!」– 兒童視角的空間評估指標
某回踏查中,小孩們不約而同走在標線型人行道外側,他們邊閃著車邊用指著綠色小徑,嘴裡喊著「大便、大便、大便!」,仔細一看,原來小徑上頭有許多泛白的乾乾狗大便,他們寧可閃著車子走在線外,也不願踏進被規劃好的人行空間。等到終於遇見沒有便便的人行道時,眼前還有垃圾暫放、車輛違停得閃避,那也沒關係,一旁看來還有一條僅供人行的通道,走近一看,入口早已上鎖,整修公告是早已久遠的兩年前。到頭來,我們還是得走到馬路上,而這些行走的難題往往難以被日常以車代步的大人感同身受。
也因此我們開始思考,踏查小隊的這些經歷與看見,如何轉化為更具體的內容讓大家理解。在一個下著綿綿細雨的早晨,我們決定不出門探險,而是留在Wawa森林一起想想空間可以被如何評估?首先被提出的是「好玩度」、「冒險度」與「安全度」,接著有人表示能不能夠自己前往、敢不敢自己去也很重要,「易達度」的指標因此誕生,最後隊長毅安喊出了「自由度」,他認為要評估一個空間好不好,自由度也是很重要的評估項目,而所謂的自由度的評估內容,包含周邊有沒有大人會出言指責、空間有無一些隱蔽性避免使用者直接被看見。這樣的指標,雖然不完全與一般公共空間的設計原則相符,但也正反映了兒童的需求與既有空間的不足。透過這一次的討論,也讓第一版的《樟樹灣空間評估小冊》 被生產出來,成為踏查小隊的配備之一。
不只是兒童權利的實踐,更希望對於環境產生影響力
回想當初踏查小隊的成立初衷,其實不單想從孩子視角一起看見更多社區環境中的議題,更希望讓兒童參與變得日常與容易,雖然每個人參與條件不同,但我們仍嘗試與小孩互為主體、共同決定行動方向與內涵,讓小孩能更自在、更獨立地同行。
反省「兒童權利」的實踐形式,大多是為兒少辦理培力工作坊、邀請小孩為遊戲場提出設計方案,在大人所設計的框架下參與,往往存在許多限制與不足,例如有些孩子不習慣用語言表達,很多想法會在遊戲過程展現。對兒童理解的薄弱、缺少轉譯與細緻核對、計畫時程的限制,使得孩子的聲音與想法,特別在專業者主導的都市空間規劃設計中難以產生實質影響力。
帶著過往行動的反省,以及和孩子在踏查過程的看見與評估,我們於2020年底進校分享在空地樂園計畫中與孩子的協作及實踐,並邀請樟樹國小老師一同加入行動,並在今年寒假一同規劃出「樟樹灣Wawa空間探索營」,希望能夠持續引動更多關係人對於空地的參與及想像,並促成改變。
「這邊有多一點的樹就比較能乘涼,在曬太陽時就不會太熱。涼亭不能做平的,想做斜的,這樣葉子就不會卡在上面。」
「我們發現下午的陽光是從那裡照射過來,所以做了一個可以產生陰影的東東!」
「我腦中想做這個建設很久了,但一直不知道可以怎麼做,今天我終於有機會自己做出來了…」
從日常踏查的累積,到探索營的空地設計,我們從孩子的分享,驚喜地看見了他們的空間感知與評估能力。曾經淡薄的空間感與地方感,隨著一次次經驗累積開始有了厚度,片段的經驗逐漸建構起對於環境與生活的理解,進而開展出對於空間的想像,以及用雙手實踐的信心。營隊後擔任隊輔的學校老師也分享看見孩子另一面「我很驚訝小孩談起空間都很有想法,與平常學校課堂安靜的模樣很不同」。
參與的基礎從認識開始,而影響力的形成來自許多行動的堆疊,無論是踏查小隊與空地實驗都只是施力點,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契機之中,捲動孩子身旁的關係人共同攪和進來,才能讓孩子的需求被真實理解,同時,孩子也會在與不同關係人互動過程,學習聆聽不同人的意見。
今年春天,踏查小隊再次出勤。這次我們是去山光部落316巷,紀錄正在拆遷的房屋。
邊走邊問孩子,最近還有去316巷嗎?
「媽媽說這裡不能來,要蓋大樓了很危險……」
「現在不會在這裡玩,因為我的朋友搬走了……」
小小孩有點感傷地說。
我們走進無人的空屋,小孩邊跟我們分享曾居住在這裡的生活、在這跟鄰居一起玩的記憶。
踏查過程,孩子們總是打開感官而敏銳的,總是能自得其樂、在廢墟中發現寶藏。或許有形的建築物不在了,但我們不會忘記,許多老人家跟我們說過,關於阿美族人遷移到都市、來到汐止發展的故事,參與其中的孩子,相信也在用他們的方式認識過去、創造新的記憶。
(攝影者:劉人傑) (攝影者:劉人傑)
本文為2021年8月專題「教室外的在地學習」系列文章之一,由眼底城事與裏路合作策劃。
汐止人,和夥伴一起組成「返腳咖」,是非空間專業背景的社區規劃工作者,也是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最喜歡的動物是巷口的狗狗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