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07》結語:九位專家給國家兒童未來館執行者的未來建言

文:一心

眼底城事策劃本次專題《當我們將有一座全球最大的國家兒童未來館時…..》,邀請九位專家接受訪談。

兒童未來館對於台灣而言是個陌生的議題,因此,這次專題的訪談形式採取多位同步訪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受訪,在訪問過程中表達自身看法也同時交換觀點,進而產生多面向交織而成的視野。本篇結語,是整理五場次訪談的重要觀點,彙整成一份給國家兒童未來館執行者的未來建言書。

針對此一國家重大投資公共設施建設,多位受訪者皆提到需要一位具有視野高度的整合者。國家兒童未來館是台灣第一座以兒童之名,結合博物館概念的館舍,但同時了解兒童、又了解博物館經營的人並不存在,因此需要一位願意引領相關權利關係者協力合作往前推進,看的視野不是近期的應辦事項而已,而是有能力領航未來館為台灣兒童在未來十年與二十年帶來的效應。

以漢寶德先生為例,他是台灣跨領域整合建築專業與博物館專業的重要推手,漢先生是在1981年擔任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籌備處主任,1987年正式開館時擔任館長,其在上任之前對於博物館學並不理解。在此引用漢先生在博物館學季刊創刊號的一段話:「任何一種學問,開始時都有一個很幼稚的時代…,我們準備自學習開始,以吸收來尋求自我成長」。漢先生提到,在當時台灣對於博物館尚未建立方法學時,教育部長提醒他以教育家的視野高度來執行。

面對一件不擅長的事情,具備勇氣執行,且有試錯與不斷修正的精神,是加拿大兒童博物館學者Monica的提醒,在這個新的領域,真正有價值的是不同專業領域的成人專家與兒童有意願共同探索這個未知的挑戰。

兒童未來館應統合關於兒童、博物館、空間經營等專業者知識,建議以成立公私協力小組的方式,取代政府慣常進行的專家委員會議與空間設計方協作軟硬體整合。專家委員會議多屬一次性開會,與會專家在短時間內無法理解來龍去脈與當中取捨的判斷,尤其對於一個全新的命題,黃瑞茂老師在訪談中提到「每位專家僅能從自身經驗開始說起」,建議改由一起工作的方式,並邀請不同專業、跨領域代表,以公私協力的方式進行討論、研究,始能解決當前諸多對於兒童需求與建築計畫之間的鴻溝。因此,我們目前不是做出一個兒未館,而是開始一步步累積「成為」一座兒童未來館。

聆聽使用者意見是當前執行兒童議題的關鍵,加拿大兒童博物館學者Monica提醒鼓勵孩子表達意見,不只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讓我們從孩子身上學習到重要的東西。

台大城鄉所副教授黃舒楣認為增加與使用者對話的機會是可以補足前階段建築計畫階段匆促之下的初步框架,貼近兒童的需求;舒楣也進一步建議,成立「青少年委員會」,邀請最靠近兒童的世代,即13歲到15歲的國中生擔任委員,提供他們對於兒童需求的見解

辦理任何形式的參與,其關鍵在於參與不是徒具形式的舉辦活動,需要有願意傾聽的成人,有能力將兒童的意見進行轉譯,反應到空間設計與展場設計上。一位具備知識厚度與執行能力的整合者,是從傾聽開始,因而又回應到前項第一點的重要性,需具備有視野且擁有整合能力的關鍵者。

最需要整合,也是最基礎的部分,是建築空間設計與軟體展示內容設計。黃舒楣與施承毅以博物館為例,指出空間硬體設計必須與軟體經營方多次對話,合乎使用的建築才有機會發生。目前正在進行設計階段,應積極促進兩案執行者相互討論,避免空間設計不符合未來使用條件的情況發生。

多位受訪者聊到兒童未來館時,都提到它的功能應該是其他設施無法做到的事情。首先,作為公共設施,它可補足學校教育的資源限制,提供兒童探索知識的養分,更重要的是讓無法負擔高額私人才藝班的孩子們有平等追求科學專才的機會,例如科學實驗空間、電腦程式語言學習、兒童makers’ lab等孵化器;其次,邁向未來必須先了解過去,期盼兒未館能連結科技與人文,用跨學科的觀點增強科技發展的人文底氣,例如以地理資訊系統整合與數位人文的技術與觀點,用兒童的視角談台灣歷史與地理。第三,期盼兒未館不只是單向的教育空間,而是讓兒童們相遇、互動,透過真人圖書館等機制,與不認識的小孩共讀一本被放大的書,讓兒童在這裡也可以學習認識別人。我們認為兒未館應定位為為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第三學習場所,學習空間的策劃與機能應和學校有所區別。以兒童博物館學的觀點,為兒童策展應近一步進化為邀請兒童共同策展,同時在策展的過程與最終展覽內容反應兒童展現自我與不同教學體制的能動性。

我們期盼兒未館能讓兒童在這座館舍中獲得某種程度的協助、情緒療癒、或接受重要資訊的支持,不僅是以活動為主題的館舍,更是一座積極提供支持系統的兒童公共設施。支持系統需對兒童具涵融度,包容不同樣態的兒童,給予他們有選擇的自由度,或者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支持。此一概念,亦是目前美國與北歐國家圖書館等公共設施的經營作法,已不再是單一機能的公共設施,而是訴求複合、彈性且生活化的經營,期待不同背景的市民都能進入公共設施享有服務。

目前兒未館的空間定位是「希望讓孩子從遊戲中體驗科技,在快樂裡夢想未來」。立法委員陳培瑜則建議應思考適度納入博物館機能的必要性,例如典藏、研究與策展;另外由於台灣兒童原創產業發展能量較低,建議可成為台灣兒童相關產製內容的培力中心,是針對未來性更具深度的思考,同步讓關心兒童的相關產業一起在這座館舍中被扶持。

「你們大人都是用看的!」這是受訪者舒楣六歲女兒一針見血的指控;舒楣說,其實大人想要做什麼,小孩都知道。大人需放下慣性,觀看兒童特質。兒童心理師淑蓉明確地指出,若空間設計上可以回應到孩子身體的需求,例如跑動、跳躍等身體動作會引發感官刺激,這是最適合兒童腦部發展過程進行肢體動作與認知整合,「但現在很多學校也不能跑了」淑蓉感嘆說著,「所以這座館空間設計應學習回應孩子感官動作與大腦需要」。舒楣提到北美館的大廳空間有大椅子可以讓孩子或坐或臥,淑蓉則提到讓兒童感官與肌肉放鬆的空間,帶來穩定感,例如一處秘密基地或小房子,讓需要暫時安靜的孩子可以進去。空間並非提供滿滿的展覽體驗與視覺刺激,得以被接納、休息、感到放鬆的空間,是孩子與親職都需要的體貼。黃長美建築師提到中國園林遊園的概念,就是兼具空間身體感、療癒休息、與身心滋養的智慧。

淑蓉指出應自問目前的設計是給孩子的還是給大人的,例如劇場與雲霄飛車都是直接給予經驗上的刺激,而非重視內在引導,這些是跟兒童成長本質與路徑相反的。在「哲學的小孩」一書中提到「兒童通常是被指定思考,而不是被鼓勵獨立思考」。施承毅提到策展工作不應低估兒童的能力,要重視過程,而不是將知識或結論一次給予兒童。林柏陽建築師也提到在包浩斯教學理念意識重視身體與空間的觸發與探索。不論在空間設計或展場內容,保有或引起兒童獨立思考能力,都應是關鍵。

兒童未來館是目前全世界樓地板面積最大的兒童博物館,黃長美建築師建議應在考量空間經營內容與可行性後,再次檢討規模與修正。

目前兒未館對於兒童年齡的設定是12歲以下,若以聯合國規定,則是18歲以下,在兒童身心發展需求上,建議可以考慮青少年發展需求,再次討論適合的年齡層。

一個孩子說
草是什麼?
他滿手青草靠近我
我該怎麼回答這個孩子?
草是什麼?
我沒有比他知道的多

—-Walt Whitman, A Child Said: What Is the Grass?
出自《哲學的小孩》,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出版

最後以這首詩作為專題的結語。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未來,成人並沒有比孩子知道的多。但成人們能做的是透過合作,建構一處支持兒童、涵融兒童,讓兒童有機會探索成為他自己的夢想之地。

我們期待一座以兒童為主體的館舍,但更期待的是大人如何學習將事情做好,此案預算高達百億台幣,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興建工程急就章、籌備處缺乏整合高度,導致良善的政策美意孵出另一座蚊子館。「大人要好好做,小孩其實都在看」這是黃瑞茂老師在某次以兒童為題的演講時的提醒。當下的我們一起好好做,也正是我們面對未來的積極處方。

專題
當我們將有一座全球最大的國家兒童未來館時…..

從法學院轉為念設計,從大學時代的翹課王到開始念博士,從認真工作的上班族轉為自由自在的SOHO族。時間開始有彈性,想要敲敲鍵盤,敲敲腦袋,也敲敲不同扇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