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沅臻(行動柴棺龜召集人)
重新站在寬廣的大地:綠色轉型的重新定義
追求經濟成長的火車在百年歲月的侵蝕下逐漸失速,前方則是年久失修的軌道,或許是時候發現修補枕木的侷限性,準備跳車了!當然,貿然就跳下列車有其危險性,因此我們需要好好規劃適合著陸的點位,並盡可能讓列車的速度慢下來,以減緩轉型的衝擊。
「棄成長(degrowth)」或許就標示著我們可以著陸的新天新地:棄成長要求根本地改變社會與經濟制度,不再以「追求經濟成長」為目標,並轉變生產與消費模式,比如將資源以共有財的方式治理(commons)作為核心,建立生產過程民主化、社群間彼此互助的社會生態系統(Social-ecological system)。
那我們要選在什麼時機點跳車呢?這場綠色轉型也許就是一個契機。氣候變遷所揭示的地球限度讓人類開始意識到過去被犧牲的環境成本,並以此設定淨零碳排的目標與政策路徑。不過正是因為這場轉型仍然以「綠色成長」為核心,也就是在追求永續發展的同時「追求經濟成長」,而沒有根本性地轉變將環境視為被剝削客體的思維,才讓轉型的腳步被經濟成長拖慢,並蘊含許多環境與社會不正義的問題,「公正轉型」也因此成為轉型計畫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為了扭轉這樣的趨勢,我們也許應該重新定義這場綠色轉型的意義: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我們必須正視經濟發展背後被忽視的環境與社會地景,將過去被犧牲的生態系統以及非我群的他者定位為與自身對等的主體,除了彌補過去對他們的傷害外,未來的發展也必須將他們的權益納入考量,思考在一個社會生態系統中共存榮的可能性。換言之,我們可以讓這場綠色轉型本身的目的就是場公正轉型。
那具體而言,這片棄成長的大地又是什麼樣子呢?既然棄成長訴求的是全面性的改革,改革的範圍自然擴及各領域,而又由於需要重視生態與行動主體的自主性,並將生產與消費盡可能貼近在地需求,那麼,由各領域下而上地發展出各自的棄成長方向,再彼此相互串連成棄成長的社群網絡,從而共構出新的社會樣貌,最終達到生態與社會的福祉,或許是個符合棄成長精神的策略方向。
這片大地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遙遠,有許多前人從車窗撒下的種子正在各領域發芽成長,試圖減緩資本主義列車的速度。舉例來說,在金融領域,台東都蘭村發行了自己的社區貨幣,該貨幣是以服務、而非商品來進行交換,比如可以用都蘭幣換多做了的菜餚、搭乘去火車站的順路便車等等,這些貨幣即便囤積也無法帶來錢滾錢的效果,透過分享、共用也能降低浪費,彼此的互助更加深村民的信賴關係。
在都市空間領域,芒草心位於萬華的香香澡堂免費提供無家者和貧困者盥洗的空間,除了扭轉土地與房產作為私有財的意義,因為這個空間相當友善放鬆,讓無家者願意聊自己的生命處境,芒草心也可以藉此引介其他適合的服務與支援,因此也是接住這些在都市夾縫中生存者的社會安全網。
在能源領域,綠能合作社讓個人也能夠成為參與發電的生產主體,並具有共同決策的自主性,而新北市智慧綠能社區合作社透過從頭學習光電技術與產業鏈,打破了能源技術的權威性,除了以此取得更高的自主性,也將這份知識共享出去;綠主張綠電合作社則開放案場與辦理相關講座活動,讓再生能源的知識進入周遭社區。
這些棄成長的實踐可大可小、程度或深或淺,但都能透過改變追求經濟成長的邏輯,直接或間接地減少生態與個人在資本主義結構下的犧牲,或是增加其能動性與自主性,這些作為不僅能在原領域上達到生態或社會福祉的目的,也可能透過改善個人或社群的生活處境,使其更有能力在資本主義結構的裂隙中過著非主流的生活,或是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利、關心其他公共議題。
以上雖然建構了整體棄成長社會的想像,但既然這場轉型的契機在於氣候變遷,棄成長有沒有較為直接的應對方式呢?改變大量生產與消費的模式是其一,其次,若同樣以上文所提的AI發展為例,就如Google的委託報告指出,選擇在哪個地點建立數據中心造成的碳排差異幅度是相當大的,比如在2022年挪威電網的碳排放強度是29g CO2e/kWh,而巴西卻是102、美國367、新加坡489,南非則甚至到709g CO2e/kWh(Amane Dannouni et al., 2023)。換言之,如果產業的發展不再是用追求自身最大化經濟利益為考量,而是願意跟在地去溝通協商諸如在哪個地點、多大的規模、有何配套措施是能讓環境與社會成本的犧牲降到最低的,那麼在這些前提下進行有限度的開發或許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此外,我們也可以從孟加拉的漂浮學校看到棄成長的社會性基礎設施與氣候調適相結合的案例。在孟加拉,許多地區在雨季時會遭到洪水淹沒,連帶使得學校停課,而這樣的情形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更加嚴峻。因此Mohammed Rezwan成立基金會,打造了22艘建有教室、圖書館、以及太陽能供電的電腦的木船,除了保障這些遭受天災學生的受教權,更提供女性職業與婦女權利相關的培訓,使其能擁有更平等、具自主性的未來(Syful Islam, 2015)。
棄成長並不是一個極左派空想的理論,而是當今台灣青年世代在所身處的生活地景下,所看到的可能讓我們重新落腳的大地。或許我們背負沉重的環境與社會壓力,但這也使我們看到不得不改變的契機,而社會議題的錯綜複雜與價值觀的分歧,也可能讓我們更懂得去換位思考,並透過討論激盪出超越二元對立的新的可能想像。
目前台灣棄成長的研究還正在起步,行動柴棺龜正在著手進行各種研究與倡議行動,如摘譯、擺攤、在地訪談等,歡迎大家支持與追蹤,更歡迎一起加入我們的讀書會,與我們一同腦力激盪與行動。
期待有一天,我們終能夠步下追求經濟成長的火車,踏實地站在廣闊大地上。
參考資料:
1. United Nation. Definition of youth. 檢自https://www.un.org/esa/socdev/documents/youth/fact-sheets/youth-definition.pdf (2024,09,23)
2. 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
3. Luca Ventura,(2024). Rich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2024. 檢自https://gfmag.com/data/richest-countries-in-the-world/ (2024,09,23)
4. 行政院主計總處112年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
5. 行政院主計總處113年受僱員工薪資統計速報
6.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總體統計資料庫101-111年國內生產及要素所得)
7. 內政部103-113年房價負擔能力統計
8. 112年能源統計手冊、112年全國電力供需報告
9. IEA (2023) Global Energy and Climate Model.
檢自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energy-and-climate-model (2024.09.23)
10. 吳以健(2024)主要糧食作物碳足跡比一比
檢自https://kmweb.moa.gov.tw/knowledgebase.php?id=423450
11. 2023年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
12. Eleni Kemene, Bart Valkhof, Thapelo Tladi (2024) AI and energy: Will AI help reduce emissions or increase demand? Here’s what to know
檢自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4/07/generative-ai-energy-emissions/ (2024,09,23)
13. Amane Dannouni, Stefan A. Deutscher, Ghita Dezzaz, Adam Elman, Antonia Gawel, Marsden Hanna, Andrew Hyland, Amjad Kharij, Hamid Maher, David Patterson, Edmond Rhys Jones, Juliet Rothenberg, Hamza Tber, Maud Texier, and Ali Ziat(2023) Accelerating Climate Action with AI
檢自https://web-assets.bcg.com/72/cf/b609ac3d4ac6829bae6fa88b8329/bcg-accelerating-climate-action-with-ai-nov-2023-rev.pdf (2024,09,23)
14. Emily Y. Wu (2024) Silicon Shield’: Looking Beyond Semiconductors
檢自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4/01/silicon-shield-looking-beyond-semiconductors (2024,09,23)
15. Susan M. Gordon and Michael G. Mullen (2023) U.S.-Taiwan Relations in a New Era
檢自https://www.cfr.org/task-force-report/us-taiwan-relations-in-a-new-era/findings#security (2024,09,23)
16. 李丁讚(2010)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313-356
17. Syful Islam (2015)The boat schools reshaping education in Bangladesh
檢自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5/03/the-boat-schools-reshaping-education-in-bangladesh/ (2024,09,23)
行動柴棺龜召集人,畢業於清大哲學所,曾擔任立委助理。
努力嘗試在抽象思考與在地實踐找到連結,目前全新投入於台灣棄成長的研究與倡議行動。
2023年成立,
以「讀書+行動」為啟動方針,反思臺灣綠色成長政策,並推動棄成長運動,期待找到自然與社會永續的新路徑。
(柴棺龜為台灣原生種,並蘊含「慢慢來比較快」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