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紀惠齡
文:洪嘉呈(好舊好團隊專案經理、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博士候選人)
校稿:曾憲嫻(好舊好團隊計畫主持人、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
企劃:好舊好團隊+眼底編輯室
到過臺南赤嵌樓參觀的朋友或許有發現?赤嵌樓正門口面對另一座國定古蹟祀典武廟的背面,而永福路似乎刻意避開了廟宇,這是因為日治時期執行市區改正時,臺南市民當時向政府請命,讓當局更謹慎處理周遭相關計畫,使得民族路、永福路路型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否則我們現在就少掉一座國定古蹟了。但也不是每一棟具有歷史的建築物都有這樣的運氣,無論日治時期或戰後發展至今,都有許多歷史老屋因為都市計畫道路開闢而被拆除,在臺南比較近年(雖然也快30年前了)的類似爭議事件則屬安平延平街的擴寬最重大了,再往下看之前,各位不妨先搜尋看看。
除了如國定古蹟祀典武廟曾經面臨直接被道路劃過的情況,也有如神農街曾面臨須依據《臺南市騎樓地設置標準》規定留設騎樓地並退縮建築3.5公尺的狀況,若如此,神農街兩側具特色的傳統街屋立面將不復存在,街道尺度與氛圍也將與現在大不相同。
臺南市府城歷史街區計畫透過各年代古地圖疊圖分析,依據道路連貫性、歷史文化意義進行判斷,分類出重要歷史街道、次要歷史街道等重要紋理,並提出3類管制建議。
類型1:新建建築物依重要紋理界線貼建。
類型2:新建建築物鼓勵依紋理界線留設空間界定設施。
類型3:新建建築物高度依視域管制管控。
「變更臺南市中西區細部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案」進行時,參考府城歷史街區計畫所指認歷史街道,並依據中西區發展現況,逐一確認下列議題,最後判斷是否取消會衝擊歷史街道的計畫道路。(如上圖)
- 計畫道路是否開闢:若已開闢,歷史紋理風貌程度已降低。
- 歷史風貌:是否為歷史街道?
- 區內通行情況:區域內是否有寬度大於2公尺的現有巷道等替代道路?
- 公共安全:是否會造成窄巷中有高樓,使災害意外時救災不易。
- 地主權益:是否造成道路兩側出現未臨路的袋地,或有新建建築時無法指定建築線等問題。
在兼顧道路系統、土地所有權人權益、防災與公共安全等多方考量下,參考府城歷史街區計畫建議,針對歷史紋理與都市計畫道路的檢討有包括以下三大類型之調整,後續幾張圖文則簡要介紹可能的幾種樣態。
- 20條計畫道路取消或調整。
- 神農街(民族路三段151巷至海安路)、新美街(民族路至民權路)、信義街(文賢路至康樂街)等3條歷史街道兩側之基地免依《臺南市騎樓地設置標準》規定留設騎樓地,且為維持歷史街道兩側建築紋理與風貌,指定牆面線應與建築線齊平。
- 都市設計重點地區審議準則第十條規定鄰接前點所述3條歷史街道與中正路(忠義路至西門路段,即林百貨前道路)兩側建築基地則設有高度管制、建築設計等相關規定。
湯德章律師故居。臺南市美術館一館西側一帶俗稱二府口,曾經有衙署的這個區域是清帝國時期就有許多發展的地方,街廓有多條歷史街道,且人權律師湯德章先生的故居即位於此處巷弄中。中西區細部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後,本街廓內有兩條都市計畫道路取消,原用地之使用分區分別變更為廣場用地或低強度商業區。
普濟殿。普濟殿燈會是近年臺南頗負盛名的年節活動之一,燈節舉辦時,各式花燈沿著街廓內的次要歷史街道懸掛,搭配著巷弄、歷史老屋景致,吸引大批民眾前往。而中西區細部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後,普濟殿所坐落與東側臨接街廓內各有一條都市計畫道路取消,原用地之使用分區則變更為低強度商業區,使歷史紋理風貌得以續存。
老古石街。信義街俗稱老古石街,街廓內佈滿府城西北角甕城內的歷史紋理,蠻早期就有年輕朋友在老古石街上再利用歷史老屋,算是引起風潮的區域。中西區細部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後,連接著國定古蹟兌悅門的都市計畫道路取消,原用地之使用分區則變更為第二種住宅區,使歷史紋理風貌不再面臨道路開闢的危機。
信義街。老古石街(信義街)相關都市計畫檢討變更,除了前頁說明的未開闢都市計畫道路取消外,還調整、規定了信義街(文賢路至康樂街)這條歷史街道兩側的基地免依《臺南市騎樓地設置標準》留設騎樓地,以維持現有的街道尺度。另外也在都市設計審議準則內,設置高度管制、建築外觀設計等規範,希望維護街道整體景觀風貌。
神農街。最前面提到的神農街,則無未開闢都市計畫道路取消的議題。但如同信義街,神農街(民族路三段151巷至海安路)這段歷史街道兩側的基地也免依《臺南市騎樓地設置標準》留設騎樓地,以維持現有的街道尺度。另外也在都市設計審議準則內,設置高度管制、建築外觀設計等規範,希望維護街道整體景觀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