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財團法人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
食物森林是仿效原始森林的生態模型,以3D立體的多層次積極利用種植空間。搭配不同高度、不同生長期的作物,形成全年度都可採收的生產場域。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的此刻,食物森林可降低城市排碳量,創造都市綠島,兼顧環境綠美化與生物多樣性和循環自生的永續可能,除此之外,亦可填補都市人對於生態和食物生產的疏離感,增加居民身體的勞作與精神療癒的機會,具有多面向的優點。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必墾食物森林(Beacon Food Forest)從2009年開始啟動,接近八年的可貴經驗,提供了參考與學習的案例。
美國西雅圖市政府推動城市鄰里共耕(P-patch)計畫的口號「Together we grow」具有多重意義,除了「我們一起耕種」之外,也有「我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的寓意,甚至連經費也逐年增加成長中。從市政府為市民所準備的『小技巧』學習單(學習單連結)可以看出,四十六年來實施鄰里共耕計畫的過程,遇過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挑戰,他們將一次次共耕實作發生的狀況、分門別類整理成相應的規範和制度,例如:現場如果有小孩的注意事項、或是帶寵物要注意的重點,提供給後繼者相當實用的資訊。
梧桐基金會第一次去西雅圖觀摩必墾食物森林(Beacon Food Forest)已是2014年的事,但其實遠從2010年起,我們就已經透過國際媒體的消息,關注他們的進展。媒體報導中,描述一群公民採用環境友善仿效自然的設計,在市政府所屬的公園綠地上打造共耕共享的食物森林,把原本一片青草地的制式公園,翻轉成豐富層次的可食地景。市民走入公園就可以自由採摘作物,民眾可以在樹上摘果子、在地上找漿果、拔生菜,享受戶外野餐的樂趣。夢幻的畫面,重新定義公有公園的外觀形貌和運作方式,烏托邦似的畫面吸引我們飛到現場,近距離觀察這項突破傳統的浪漫想法究竟如何運作。
當我們在現場隨機訪問志工,聽到不分種族、性別、年齡的志工不約而同傳遞出相同的訊息,說他們之所以能夠順利的執行這個夢幻計畫,是因為背後有很棒的市政府在支持和指導著他們。接待我們的Ken說:「政府給我們的第一筆經費,是要我們辦晚餐說明會,因為那個時間大家才有空聽,幫大家準備晚餐可以提高出席率,他們就是這麼細心。」公民普遍且真誠的感謝政府對來自台灣的我們是難以想像的事情,什麼樣的運作帶來如此正面的氛圍,是否有可能把這股積極的力量引導到台灣?
由下而上「傾聽在地需求」與「多元共治共享」的西雅圖經驗
隔年,我們邀請必墾食物森林兩位創辦人格蘭赫里希(Glenn Herlihy)與賈桂琳葛玫 (Jacqueline Cramer)來台,分別在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舉辦講座和工作坊,分享他們的實戰經驗,也與各地縣市長進行交流。
相較於台灣常見「從上而下」政府制定決策的方式,在西雅圖的經驗中,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種為民服務的做法:政府的任務是制定最大公約數,訂出絕大多數人接受的遊戲規則,同時提供誘因與規範,引導市民「從下而上」提出因應在地需求所生出的創意與做法,尊重社區民眾對於自己社區和鄰里的自主想法。在這樣的框架下,政府並不插手主導,而是擔任保障多數人權益不被侵犯的守護者角色,討論事項則由居民自主決定,這也是為什麼7位市府員工,就可以管理90座大小不等的共耕菜圃。
從下而上的運作模式,步調雖然緩慢,卻照顧到大多數被影響人的感受與意見,在制度設計上強調態度開放與多元參與。「傾聽在地需求」與「多元共治共享」是西雅圖市政府社區鄰里局(Seattle Department of Neighborhoods)推動政策的大原則。
同時,人口七十萬人的西雅圖是一個由各色人種和不同民族組成的城市。市政府要管理多元族群組成的市民和市政,必須營造尊重少數,強化溝通,互利共享的城市文化。現場志工Robert跟我們說:「西雅圖是種族多元的城市,難免會碰到一些文化差異和衝突,但透過大家共同參加社區活動,例如一起維護園圃,對促進種族間的相處很有幫助。」
食物森林的運作邏輯:形成自給自足的循環食物鏈
一開始,必墾食物森林的藍圖只是參加樸門永續生活設計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的兩位地景設計師格蘭與賈桂琳的紙上作業。他們兩人,把樸門永續生活設計的三大原則:照顧地球、照顧人類、分享多餘投射在西雅圖的市屬公園綠地,假想把公園內井然有序的綠草地,翻轉成為由公民共同參與勞作的公共食物森林。
食物森林的設計原則是模仿原始森林,在有限的空間內,依植物向上生長的天性,多層次栽種共生作物。從地底的根莖類、到地面的匍匐綠葉、低矮葉菜、小灌木、小喬木、大喬木,以及攀附在其上的蔓生作物,大致可以種出七個層次的可食作物,全年四季生產不同的食材。對食物森林深具信心的格蘭期待未來,必墾食物森林可以為西雅圖貢獻5%的蔬果自給率。不過食物森林的產出是額外於既有的產銷管道,並不追求量的增加,而是能作為現有食物來源的補充。
食物森林講究適地適種,觀察與設計在先收成在後,隨著作物的自然成長,照顧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收成則會越來越豐富。只要依著天然環境的地形地貌去配置作物,操作起來比慣行農法輕鬆,因此也有人稱它為懶人農法。例如水往下流就把水源放在高處,蜿蜒流經作物群,減少澆灌的頻率;或是在種植所有作物之前,先以豐厚的有機質滋養土地,可以增加作物存活的機率,甚至長得更為肥美;如果空間足夠的話,還可以在食物森林內放入蜂巢、移動雞舍,設置枯枝落葉的堆肥區,利用較大的枯木養菇等,形成自給自足的在地循環食物鏈。
「分享多餘」除了是指與人分享之外,還包括與其他生物分享、與未來分享,因此也要兼顧現存的物種保留。採收種子保留起來是其中一種方式,讓種子自由落地,等待下一輪適合生長的季節來到是更為輕鬆的不作為。不用慣行農法式的深翻土,減少對自然運作的干擾,許多我們認為一年生的短期作物,其實是聰明的以世代接棒的方式繼續存在。生生循環是食物森林自然運作結果,如果在採收的時候不要斬草除根,也不要獨占獨享,就能夠年年有餘。除了短期作物之外,陪伴樹木長大也是城市食物森林的目的之一。帶著孩子一起工作的志工瑪麗跟我們說:「我們不是只種菜,還有種樹,想想20年後等這些樹長大,我可以很驕傲的跟我小孩說:『你看,這是媽媽20年前種下的樹喔!』」
正面積極的工作派對、一同編織共享之夢
每個月一次的工作派對,都會有新的志工加入,也會有夥伴因為各自的理由缺席,自由來去是必墾食物森林從開始到現在的free style,但可能因為彈性的包容力,幾年下來整體志工人數有增無減。考量不適合下蹲的身障朋友,必墾食物森林裡設計了一區以坐姿就可操作的菜圃,方便坐輪椅的朋友參與戶外勞動。小小的體貼,讓不同能力,但一樣想成為社區一份子的弱勢居民加入。其實居民的投入不一定是勞動參與,現場有藝術師帶大家彩繪石頭、音樂師提供現場演奏、甚至還有按摩師提供肌肉放鬆和心靈能量師引導冥想。共耕與共享的信念看似導引出共善的結果,但真的是每個人都會遵守嗎?
「共享」確實是美麗的口號,但也是對人性的挑戰,更是公有食物森林可行性被外界質疑最多的地方。西雅圖是一個民族交融的城市,美國的知名企業包括波音公司、亞馬遜、微軟、星巴克的總部都設在這座城市。早年,西雅圖也是對移民和難民收容非常大方的城市。它的聯邦法院在川普總統拒絕七個中東國家旅客進入美國的禁令發出沒多久,就大聲的表達反對立場,尊重多元開放的堅持可見一般。複雜的民族組合真的能遵守「只採所需、分享多餘」的理念嗎?兩位創辦人說:「我們確實會碰到不願付出只來收成的民眾,也會碰到極為少數貪心的人,但是有人想要這麼棒的食物是件好事,也表示我們應該多種一些。」
我們在不遠處的巴頓街園圃(Barton Street P-patch)遇到正在整理番茄架的羅傑,問他說:「菜圃都是開放的,會不會擔心有路人偷採你的蕃茄?」可能是被問過太多次同樣的問題,他毫不遲疑地說:「當然有時候難免有人順手摘幾顆番茄走,如果你在乎自己種的番茄,一定會很心痛,但換個角度想,不過就是顆番茄,又不是世界末日。」樂觀加上執行力讓夢想成真,而寬厚慷慨的心,或者想得開的心理建設,才能面對人性陰闇的自私貪婪。
依我們在台灣的經驗,在選擇作物上也累積一些心得,例如種植需要花時間採摘的作物,像是小番茄、漿果、蛇莓、桑椹、韭菜、地瓜葉、空心菜,或是避免種植果實過大、不容易分享的大型蔬果,例如可以整顆採走的高麗菜、大南瓜、西瓜之類的。我們在必墾食物森林現場看到志工採了滿滿一籃的小番茄,小型南瓜,也將萵苣一葉葉掰開放在桶子裡讓大家隨意帶走,現場準備給志工吃的午餐,大部分食材是當日從食物森林採摘現煮的。午餐桌上擺著一個大碗公,旁邊的紙板上寫著午餐參考捐獻每人5元起,歡迎大家量力加碼。使用者付費制度,背後靠得是市民榮譽感的支撐。
共耕制度不只是生產糧食
更回應了社會教育、農業、城市熱島、照顧弱勢等城市課題
截至2017年,共耕菜圃已有90座,每座大小不同、樣貌各異,總面積超過30英畝,只要參與者遵守市政府給的規範,就有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經營。大部分的菜圃是由私人認養,也有幾處是由十幾位居民共同認養,開放式的必墾食物森林則是最新的嘗試。對居民而言,開放的食物森林可以就近參與,顯然是項福利。外表看起來像學生的哈利說:「如果我今天待在家不出門,也只是看看電視,上上網,但是來參加工作派對可以認識不同的人,活動身體,中午大家還可以一起享食聊天,所以我每個月都很期待來參加必墾食物森林的工作派對。」必墾食物森林是一座開放給大眾參與,沒有固定認養者,全由志工組織運作的園地。
歷史超過四十年的鄰里共耕計畫已是西雅圖市的城市特色,排隊等候加入共耕菜圃的民眾大約有一千多人,等待的時間平均為兩年。共耕菜圃的認養者除了必須承諾遵守規範之外,每年需要繳交43到85美金不等的認養費,外加8小時的社區服務。每個人的奉獻加總,一年為西雅圖提供了33,000個小時免費服務。這項制度提供的不僅是耕種糧食,更重要的是透過共同的興趣建立跨階層、跨領域的社會溝通機會,同時回應了社會、教育、糧食、觀光休閒、農業生產與城市熱島等問題。
共耕菜圃的收成禁止用來營業,但少數弱勢經過特許可以拿到農夫市場販售。政府鼓勵每個共耕菜圃設計公田共耕,把產出捐給食物銀行。透過市政府發放的消費券,低收入戶也可以吃到最健康新鮮的食材。鄰里共耕菜圃每年至少貢獻十噸的新鮮有機食材,為市民提供最近距離的天然營養,也是西雅圖市政府引以為傲的政績之一。
從發想到現在已經十歲的必墾食物森林成果初具,在市政府同意之下,由原始的二千四百多坪面積再行擴大。兩位創辦人說,的確沒有想到一個小豆芽似的卑微夢想可以成真,而且具體影響太平洋對岸的台灣。
全民共同參與:一起讓食物森林落地新竹
梧桐基金會仿效西雅圖必墾食物森林的做法,在舉辦超過三十場相關工作坊、講座、溝通與說明會之後,2016年在新竹市政府提供的市區公園土地上,開創新竹食物森林示範地,成為台灣第一座在都市內的食物森林。我們移植必墾食物森林的做法,每個月至少一次在示範地上舉辦工作派對,針對與食物森林相關主題,以及社區志工們的需求設計每一次都不相同的派對內容,以維持民眾參與的動機。
2017年,新竹食物森林示範地全權轉移交給在地志工管理營運,至今將近二年的時間,我們非常開心地看到,食物森林示範地成為社區居民的驕傲、亦是新竹的驕傲。今年更將增加兩個基地,一個是將軍村圖書資訊園區的「食物森林~大地圖書館」,以及新竹市立動物園內年底也將規劃有食物森林基地。
在台灣推動食物森林被問到的和實際上遇到的問題,幾乎是西雅圖必墾食物森林的翻版。除了發生的問題類似之外,對於族群融合、對於市民與市政府的正向溝通,已有預期中的正面效應。新竹市食物森林示範地上的小樹苗,如今已比成人還要高,一旁的短期作物已經過數十回不等的輪替,時不時還可以看到志工們開心分享收成,熱心為參觀民眾解說的畫面。大自然透過作物傳遞的能量具有不可思議的感召力,無論在西雅圖市或是新竹市都是一樣的。
回顧兩次近距離觀察西雅圖的所見所聞,值得回味探討的印象固然很多,但最深刻的還是文章開頭提到的together「在一起」。無論哪一個舉措,西雅圖政府都會強調多元共享,公共領域的行動方向盡量由全民共同參與,多元組合的民眾捲起袖子一起勞動的同時,也播下了民主的種籽。就好像森林裡每一個生命都有存在的使命和價值一樣,食物森林裡高矮胖瘦多層次的作物,在不分年齡、職業、性別、體能狀態的民眾照顧之下,在城市中的食物森林裡開心成長,為市民提供身心靈共享的健康食物。
參考資料:
西雅圖市政府社區鄰里局https://www.seattle.gov/neighborhoods/
西雅圖共耕菜圃計畫http://www.seattle.gov/neighborhoods/programs-and-services/p-patch-community-gardening
財團法人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
「梧桐」取自莊子秋水篇。鹓鶵就是鳳凰,象徵美好的人、事、物,若要吸引鳳凰必先種下梧桐樹。基金會立志成為綠鳳凰的平台,率先種下梧桐樹,希望對美好環境想望的種種在這裡相遇、成就,以趣味、快樂、創意的方式積極推動社區居民參與都市綠化,引領民眾修正現行生活型態,為日益嚴苛的氣候環境克盡愚公移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