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凌淒
近日文化資產達人們(a.k.a文化恐怖份子)在網路上的披露,筆者得知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棟拆除工程進行中。看到網友們轉貼的老照片,其內裝之精緻,就算行外的筆者也吃驚這麼漂亮而精緻的房子,怎麼可能不是古蹟或歷史建築,而可以被任意拆除呢?台大醫院舊院區印象裡不是古蹟嗎?認定的範圍到哪裡?好奇之下,循著網路已有的線索,查閱台大醫院相關文化資產與本次拆除物件的來龍去脈,將鍵盤考古之所得與一同關心的鄉民們共享。
話說從頭:蒸汽鍋爐與現代化醫院之誕生
現代城市規劃的起源之一,來自於蒸汽機發明後的工業革命:生產力大幅提升下的工業城市,改變了人類社會居住的密度,因此帶來了人口群聚導致的公共衛生問題,城市基礎設施規劃便是誕生於改善公共衛生環境的需求,至今仍是發展中國家的重要議題。同樣的,一座現代化醫院的誕生,也是從蒸汽鍋爐開始:供應熱水給病患及醫護人員飲用、提供消毒室消毒器械滅菌、洗衣房的清潔與熨燙烘乾。好幾棟建築串連成的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棟,包含了1921年興建的氣罐室、消毒室、鍋爐房、煙囪、焚化爐,以及1958年透過美援經費興建的營養部、值班醫師宿舍。這幾棟建築物的外觀看來並不起眼,其實是推動台灣現代醫院能夠有效運轉的動力基礎。
回顧歷史,我們發現二戰間受災慘重的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及附屬醫院(現今台大醫學院與醫院),戰後首先搶修的便是今日拆除的氣罐室和煙囪,可見八九東棟在當時的重要性。國民政府來台後,在在美援經費的挹注下,陸續增建許多現代醫療所需的建築空間,包含也是現正拆除中的營養部等。而制度的變革上,則是從日本時代的「講座制」,以研究為核心,嚴格的階級架構,分擔到教學和醫療工作,慢慢地轉變到「臨床醫學」主導的美式醫學系統,以住院醫師分科專業化的方式,由科主任主導醫務管理。
換句話說,戰後台大醫院的重建,在硬體空間與制度方面都受到美國的巨大影響。1955 年,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在台大醫院內設立, 因此才有1957 年底動工的營養部及醫師宿舍工程,改善苦命住院醫師值班的住宿環境,增設休憩空間與醫師餐廳。由美援經費興建的營養部建築工程,表現出當時最現代化的醫院廚房設計理念:完整的消毒、配膳、烹煮、送餐標準作業流程(柯P最愛之SOP),使台大醫院營養部成為醫院科學管理的先端,將這套美式醫院的經營管理模式,訓練其他的省立醫院改善膳食與病房管理制度。
綜而觀之,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棟在台大醫院扮演的角色,有鍋爐動力、消毒設備、蒸汽能量、營養配膳與醫師休息再出發的生活空間,乍看之下建築形式雖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具備完整功能的後勤空間,其實是醫療前線工作最重要的支援系統,是醫院的心臟讓各科室的醫師能發揮功能的關鍵基礎,如同神隱少女裡鍋爐爺爺是湯屋運轉中心,代表著台大醫院百年來不斷演進的軌跡。事實上這個系統離我們並不遙遠,一直到幾年前兒童醫院啟用時才完全停止運作,今日的隨意拆除,簡直跟電熱水器發明後不說一聲謝反而把鍋爐爺爺變成豬一樣沒道義。
東門城外的醫學人文地景
從網路上關心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棟公民分享的照片裡,我們得知正在拆除的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棟,圍牆外圍是清代台北城牆的城牆石,現在已經被卸除排排站在工地的棧板上,同樣的材料也曾經被用來興建台北監獄(華光社區)的圍牆(現為台北市的市定古蹟)。雖然這一區的建築物不是什麼建築大師的精美設計,也不像醫院門面有雄偉無比的特殊風格,吸引不到文化菁英們的眼球,但是網路上還是有很多達人們觀察到許多細節,從磨石子地板與無直角的磁磚,黃銅樓梯扶手做工精細,完勝鬼島當代建築能夠達到工藝水準。煙囪以及焚化爐的構造與材料,外層是TR磚,內層跟台北市市定古蹟龍口町塵芥燒却場一樣都是用三石耐火煉瓦。龍口町塵芥燒却場可以有古蹟身份,台大醫院西址的煙囪及焚化爐辛苦服務社會大眾多年卻只能功成身退後拆除移位,真不知該說是業障重還是怎樣。
這些重要的歷史元素可不是台灣大學的私有財產,而是社會的共同歷史資產。驚人的是,台灣大學提出健康大樓的興建計畫至少要經過醫學院、台灣大學校園規劃委員會、校務會議,還經過了台北市的都市設計委員會、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中間幾過多少學有專精的大學者大專家們的審議過程,竟然在相關的公開文件中,無一揭露以上提到的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棟的歷史價值。但另一面來說,這也不是台灣大學醫學院以及附設醫院暗渡陳倉對文化資產下毒手的第一次,早在2000年,為了讓醫學院國際會議廳大樓(就是那個在台大醫院隔壁,大家常常去吃喜酒的地方)有更多的空間,而遷移的市定古蹟舊藥學館,至今仍然荒廢孤立在徐州路旁。不遠處更罕為人知的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百年來至今仍佇立在紹興社區內。紹興社區校地開發過程以驅趕當地弱勢戶為起點,引發學生社運團體的抗爭,如今正如火如荼興建社會住宅,其中培育台灣早年醫學人才的重要地景,也只能默默閃邊。前例歷歷在目,因此,即便7/26日相關人士緊急搶救下的文化資產會勘的結論是宣告暫定古蹟,要能完整保留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棟,甚至台北東門城一帶孕育現代台灣醫學發展的人文地景,可能性不容樂觀。
拆除之後呢?
拆除後的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棟預計興建健康大樓。未來的健康大樓是什麼樣貌呢?網路上資料並不多(說好的公開透明參與呢?)從建築師事務所的網頁上我們只能找到兩張示意圖,從圖上可見,新的大樓在設計上並沒有呼應原本舊院區中央走廊與對稱、開放的中庭的空間形式(小編翻譯米糕:去臺大醫院門診都會先走上一路通到台北車站附近的中央走廊,不同診間病房則分佈在走廊兩側,很方便魏斯安德森拍電影),而選擇與隔壁的兒童醫院站在一起結合成巨大的的垂直醫院城,形成真正的白色巨塔(還有人記得這個小說嗎?)。
完工後的健康大樓高14層,不過離最近的舊院區六東病房間的距離僅有6公尺(呼籲趕快確認是不是古蹟,不是的話也去提報一下好了),有點像是湯婆婆的寶寶站在千尋的旁邊,一個低頭影子都罩住全身這樣的壓迫感,怎麼看都有點不是很搭。當然也如同當代常見的建案宣傳,綠建築標章啊、立面垂直綠化、屋頂綠化都有放在模擬圖上(誰知道植物垂直之後養不養得活),但這些掩耳盜鈴都不足以裝飾一個巨大又消耗能源的水泥量體事實,就像穿上可愛童裝的湯婆婆寶寶還是一個任性麻煩的巨大寶寶啊,真是令人頭痛。
另一方面,筆者身為國立台灣大學校友,也很疑惑以前通識課上「校園文化資產」,助教跟老師們引以為傲的校園規劃以及關心守護校園文化資產的價值去哪邊了?在健康大樓的設計過程中,看不到太多的著墨,隔壁的兒童醫院 [1],似乎還未構成強大的教訓,以至於新建健康大樓的表現更是節節敗退。也讓人懷疑台灣大學的校園規劃藍圖裡,將來是否要繼續拆除台大醫院西址的五東、六東呢? (再說一次,不如先去提報文資)
也許有人說,醫療資源短缺下,權衡人命關天的需求與飄渺的「文資價值」,應該要有理性的取捨才是,但看看健康大樓的未來功能規劃,不可思議的發現,全台首席學府附屬醫院,竟然也要搶攻醫美市場大餅[2]!在這個全台醫療資源最豐富的蛋黃區內,興建更賺錢的醫美中心與病房,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更讓人懷疑,相較於花東偏遠離島地區長期醫療資源的不足,政府的醫療主管部門為何會同意台灣大學繼續在這個精華地段錦上添花呢?為什麼不是將更多的病房設置在台北市以外的區域醫院,降低民眾往北求醫舟車勞頓的成本,而選擇拆掉台灣醫學史上的重要空間,在在城市精華地區追逐更高的樓地板面積?
結語
近年台灣社會在公民運動與周邊環境的影響下激烈變動,醫學發展的核心價值與環境更是史無前例得面臨挑戰:四大皆空(四大科的醫師不足)危機從預言到正在發生、醫病關係持續惡化,醫療糾紛訴訟的法律罰則造成醫護從業人員人人自危、健保的黑洞不知道可以撐到何時、三不五時醫護過勞猝死的醫護人生等,使得今天醫師的地位不再是社會上最光榮的職業,而是過勞帶衰的頭號代表。如何找回醫學發展的核心價值以及凝聚醫師專業人員的共識,需要的是讓這些代表台灣現代醫學成長與茁壯的過程被保留下來,留下這些空間,讓一代一代努力的軌跡可以被記憶被認同,而非發展醫美拆老屋的房地產的邏輯。
此刻,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棟,外包著工程圍籬,建築物的軀殼還在,內裝已成廢墟,文獻記載的阿里山檜木地板、櫥櫃,圓角接縫的磁磚,黃銅樓梯把手不知將去向何處,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想知道知道台灣最高學府,台灣大學是否有依法申請拆除執照?這一區是超過50年以上的建築,跨越日本時代與美援的建築,拆除工程已經進行二十多天了,日前才進行緊急文化資產會勘,可見文化資產審議這個基本程序是被刻意跳過了。未來拔地而起的十幾層健康大樓是否跟兒童醫院一樣醜陋?台大校園的長期規劃是什麼?醫界大老們有意識到醫學人文地景的重要嗎?筆者衷心希望在暫定古蹟的短短兩個月,本案相關的利益關係人能夠好好思索台灣醫療人文地景與醫美市場發展孰輕孰重的價值問題。
[1] 台大兒童醫院的建築設計,曾經獲得2007第二屆台灣”憂”質建築「厚里豆」獎,這個獎是由網友提名後經由專家初選出台灣12大最醜建築: 1.建成圓環、2.高鐵左營站、3.帝寶、4.內湖五角船板、5.榮光大樓、6.雲林縣議會、7.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8.台大兒童醫院、 9.慈濟彰化靜思堂、10.台北101、11.台北火車站、12.嘉義市政府
[2]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健康大樓新建工程環境影響說明書變更內容對照表」 pp.2-4頁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 授權
轉載時請明顯標示眼底城事及本文作者,與眼底城事網站連結
在〈想念還來不及好好認識的台大醫院西址八九東〉中有 3 則留言
想請教,台大醫院舊院區(門診)門口左右兩側原本各有一個“淨足池”,不知你有照片嗎?有關的敘述嗎?我是台北中山堂志工,我們的還保留着,司法大廈剩一邊,台大幾年前曾看過,但三個月前去就沒了,今年是中山堂80週年,所以想找一下對照,還想了解其真正的用途跟設置用意。感恩!
以前日治時期許多民眾仍然沒有鞋子穿,所以重要集會所、醫院會在入口設置淨足池讓民眾可以把腳上的塵土洗去,保持重要場所的環境整潔。
您好,我是眼底城事編輯。作者表示他也沒聽過相關的照片,若有找到,再回答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