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石門國小樹屋與遊具改造計畫

文/照片:黃瑞茂

<緣起>

2008年底接受石門國小邀請就該校申請教育部「活化校園計畫」提供專業意見。在校園踏查過程中,發現學校將已經拆除的舊遊具堆放一邊;這些棄置的木板材,如果將毀損的部分去掉,留下的木板材可進行再利用。學校同意透過變更來容納樹屋建構的構想,與設計師、施工單位協商,利用這些木板,再增加一些材料(例如校園中一廢棄的爬竿鐵架),來設置一座「樹屋」。這個參與施工的計畫主力是淡江大學建築系四年級設計課「Studio407」學生義務參與,從2009年2月到2009年6月期間進行設計與施工。本文說明這個樹屋建造的過程以及所進行的環境教育的內含討論。

Exif_JPEG_PICTURE
完⼯三年後的樹屋狀況

說明

石門國小獲得「教育部」的補助將針對校園中兒童遊戲場重新設計,經典工程顧問公司關注於校園空間的地景特色,重新形成一個坡地的兒童遊戲場設計。在這個既有的設計架構上,淡江大學建築系選擇在兒童遊戲場的邊緣地帶,現場臨著圍牆種植一排樹木,挑選其中的三棵樹木之間做為樹屋設置的基地。將以舊遊具拆除、回收後再使用,作為新的樹屋的材料,也就是說設計的重點在於如何使用這些回收的材料進行樹屋的設計與施做。

石門國小也配合此一補助案成立校園綠色規劃小組,嘗試將相關操作發展成為各年級課程的內容,邀請學生來參與整個過程。

3
與學校綠色校園小組討論樹屋的設計。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則在緊迫的工地施工的進展中,如何有效的介入這個設計的改變,需要考量工地進度與施工器具的管理,以及學期中有限的時間的安排,以爭取施工團隊的配合的允諾,而展開這次的設計嘗試。同學所提出的設計需要不斷配合工地的施作,進行設計修正與調整。而舊有材料經過計算之後,遠不及需要的數量,這一部分由營造廠依據合約提供相關材料,或是尋找替代的材料。

這不是一個固定的計畫模式,而且設計的成果馬上成為真實實用的現場,對同學來說都是第一次經驗。以實作作為目標,課程結束並不代表現場施工完成,回饋與討論是整個操作的一部分。參與的學生也必須從中學習面對真實問題與如何解決,在有限時間與參與互動意見中進行設計修改。最後,所完成的工作,除了樹屋之外,也嘗試去修補一些遊戲場域與周邊環境的介面,而完成了地球型眺望平台與迎風小徑平台等等。

4
低年級學生在營建過程中對於樹屋的想像。

5
中高年級學生測試樹屋高度。

設計討論過程與成果

學生所面對的不是一張空白的基地,學生介入是在既有設計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經過基地的現場討論與施作準則,包括整理回收材料等等的初期工作,以下說明學生在課程操作上的一些成果。

我們除了關⼼空間改造,也關⼼「環境作為教具」的空間企圖。因此,在⽯⾨的特殊基地條件下,我們借⽤當時的「google earth」作為「接近基地」的操作,在「拉近」與「拉遠」的操作中,⽯⾨國⼩的校園不再是台灣最北的邊緣學校,⽽是台灣島嶼北疆⼀間⾯對海洋的學校。學校位在⼩溪出海⼜,沖積傘上是早期聚落發展的所在。學校的建築物以海為朝向,⼀字排開。操場中介於校園建築與⼤海之間,因此,校園中的活動幾乎是以⼤海當作背景。

位於操場環形跑道與百公尺直道所夾出的三角形位置,整成⼀座⼟丘,將其轉變成為露出地表的「地球」,將遊憩場與操場的界⾯轉變成為地球的眺望⾏動,這是⼀個動、靜間的轉接點,停留或是藉由堆⼟⽽抬⾼的效果成為⼀個地點。突出的球形地坪聯繫地球的表⾯,定位島嶼北疆的⽯⾨國⼩與⼤陸、⽇本、韓國與美國共同以太平洋為中⼼圍成⼀圈,共同⾯對⼤海,⼀段浪漫的視野想像開始。

在製作上,泥⼟內暗藏⽊板撐起圓形⼟丘,依據海洋與陸地的不同,填充了不同混和比例的「三合⼟」,以控制海洋的部分可以任由雜長滋草,⽽代表陸地的部分則無法長草,也可以提供學⽣進⾏創作。這個過程紀錄成為教案,進⾏「google earth」教學。

6
「google earth」的球形土丘(施工中)

Exif_JPEG_PICTURE
「google earth」的球形土丘(一年後)

⽯⾨國⼩的校園不⼤,但是需要提供多樣的空間使⽤以符合校園的使⽤需求,「邊邊角角」的地⽅如何協助校園空間的整合使⽤。可以稱之為「介⾯空間」,是重要的,像是校園中圍牆邊,學童穿梭的複雜⽽動態的場域條件。⽽上課與下課不同時段的空間「挪⽤與轉⽤」也有助於增加校園空間的多樣可能性。

觀察遊戲區周邊的空間條件,我們在遊具區與步道之間置入幾個可以圍著坐的空間,下課時主要是以遊具的遊戲為主,上課時這個圍塑的階梯空間就可以提供⼾外討論上課之⽤。利⽤新增的⽊平台同時將步道往牆邊靠,可以退出更多的遊戲空間,步道上也是休憩座位的所在,提供靜態的活動使⽤。

「非樹屋」的空間想像建構

選出來施作的三棵樹,是無法⽀撐樹屋的設置,加上習慣的修理樹⽊的習慣,我們的設計發展是以「平台」作為基本的構想。「積⽊」堆疊的操作性概念成為樹屋想像的開始,從樹屋的構築到學童的動⼿操作的「空間中的物件」,也就說如何將空間轉變成為教具。這個設計對於校園空間的允諾!

本計畫從廢棄遊具⽊頭的回收開始,所以,「回收」材料與材料的數量是這個設計提案的條件。提出的三棵樹之間的「樹屋計畫」,既有的回收材料的數量經過計算仍是不⾜夠的,因此,增加新材料是必須的,⽽且是以結構構件為優先。剛好訊息得知,鄰近的另⼀個學校有⼀個舊的攀爬鐵架遊具要移除,請託營造廠負責運送,搬運過來看看如何做為樹屋的施作材料。原本設想的是⼀座球形鐵架,想說直接對半切開便可以當作⽀撐與爬梯,結果來的是⼀座直線形的⼗字爬梯。

1
留下既有廢棄遊具的木板,進行再利用。

2
臨校提供的,將棄置的鐵架爬架

在越少動作,減少施作的⼯作考量下,「現成品」的再利⽤模式⽅式是設計的考量。於是,在尺⼨的衡量下,將⼗字爬梯作了簡單的裁切之後,補⼀些新的桿件作成為⽅型網格。將主要的鐵框架離地八⼗公分⾼設置,在內圈部分設置爬梯,⽽形成⼀座懸⾼的⽅格爬架,接近這些鐵件原本的使⽤模式,也成為樹屋的主要結構⽀撐。

教案的思考出發點,樹屋的概念如何描述給⽼師與學⽣理解呢︖在過程中,我們進⾏了基地的放樣體驗活動,邀請⽼師帶著學⽣爬到我們所安放的梯⼦上⾯,討論數屋的⾼度與視野等等,也製作模型放在基地上,作為溝通的⼯具。從模型討論到逐漸完⼯,雖然有⼀系列的設計參與過程的⼀再說明,但是⽼師與學⽣的疑惑還在,他們看著模型不斷問說「這個不像樹屋喲!」顯然我們的「平台」的提案與他們的認知有差距,他們想的是「蓋在樹上的⼀棟房⼦」。配合樹屋完成所引發對於「樹屋」的不同認識,我們也建議學校颱風季來時的修樹,不是理平頭的⽅式,⽽是從底下修剪,逐漸以平台作為基礎,修出⼀個覆蓋平台的「穹頂」空間,等待樹⽊的葉⼦長出來後,就會看到⼀座樹屋。

隨著新的空間形成,⽼師帶著學⽣所作的詳細的⼯程⽇誌,詳實記錄每⼀天校園空間的改變,看到舊材料的重新使⽤的轉變過程。透過學習單的設計,每⼀年級以不同的⽅式參與這⼀個空間改變,藉由參與讓他們得以認知到動⼿做可以改變世界的經驗。

9
樹屋完成

設計之後,「遊具也是教具!」

在逐漸完成的過程中,校長在會議中尋求⽼師與學師⽣的使⽤意⾒,樹屋的安全問題是⼤家所關⼼,⼀公尺⼆⼗公分⾼的樹屋平台對於五六年級學⽣的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中年級以下學⽣則是危險的。

在廣泛討論之後,提議配合樹屋使⽤發展⼀個教案,先是帶著學⽣討論使⽤公約,形諸⽂字張貼於樹屋平台,成為每⼀年的課程內容,透過討論認識安全與管理維護⼯作的重要。然後,空間改造⾏動部分,透過童軍課的教學,帶著學⽣動⼿作,使⽤繩索來編織取代固定的欄杆,成為安全措施,維持樹屋的空間效果。

使⽤公約與結繩創意將空間的樹屋轉變成為「教具」,也使得「玩」這件事情可以安全的納入既有課程表中。

每個校園都擁有獨特環境。⽽校園的經營恐怕還是有⼀些並非是空間改造所能處理與⾯對。在施⼯的這段時間中,常常望著校長陪著需要照顧的⼩孩,在以⼤海為背景的校園中⾛著,在這個都會區邊緣⼩鄉鎮的社會中每⼀個⼩孩背後,可能是⼀個需要去關⼼的家庭。對於校園,我們不只是看到校園與⼤海,⽽是看到⼀群成長的⼩孩,以及⼀群思索如何陪著小孩長⼤的⽼師。

8
遊憩小徑完工

Exif_JPEG_PICTURE
樹屋上透過童軍課的繩結課程,加強安全維護。

從身體出發,練習設計與環境的真實關係

校園是⼀個有特定主體需要關注的「建築類型」,⼩孩必要就會離開,然後換⼀批⼩孩。因此學校就像是機器⼀樣,⽣產性的空間往往需要進⾏解構與重構,以反省透過空間所框限的⾃由。在「類型學」瓦解的時勢中,原本預計設計者可以專注於真實校園經驗⽽進⾏新經驗的找尋。但是,不管如何強調參與或是動員⼈數的多寡,⽬前我們對於國民⼩學的校園設計,仍舊關注於「空間形式」本身的概念操演。進步的校園設計者與教師們則著重於教學法所提⽰的知識認知與學習部分,⽽還是比較少處理學⽣真實存在許多身體的差異特性,更不⽤說如何⽤空間去回應⼀個發展中的身體,如何讓校園⽣活空間是有助於其身體長成過程中的培育作⽤。

例如,⼩⼀新⽣對於陌⽣環境熟悉以及知覺擴⼤過程,⼩三與⼩四正值⼩腿骨成長的時刻,有關於校園配置如何有助於此⼀身體成長之需要。特別是硬質地坪對於兒童成長過程中所造成的危害,是⼤家所熟知。但是⼤部分的校園仍是以視覺美觀與整潔管理為重點,硬質舖⾯⼀直舖到操場的邊緣。我們對於⼩孩的理解仍是不夠的,更不⽤說如何⾯對遲緩發展或是不同體能狀態者的認識,⽽這些議題絕對是空間設計的重點。

對於⼤部分⼈⽽⾔,在成長教育的校園中,容納許多個⼈或集體之間的記憶與經驗。轉眼我們看到教育部補助的「⽂學步道」專案,是毀掉許多校園中具有記憶與品質的空間的殺⼿。藉由學童動⼿拼貼或是彩繪的牆壁,在⽋缺維護與經營下成為校園不堪的⼀角︔⽽顯眼制式的兒童遊具,似乎也在設計規範採購下,從台灣頭⽤到台灣尾,都長得⼀樣。

⼀個真實的⽣活環境永遠不會是單純的容器,⽽會是⽭盾與衝突的所在,沒有被看⾒的,不代表不存在。當所有的學校都⽤⼆公尺⾼的圍牆將校園團團圍住,但是校園安全事件仍舊頻傳。校園就像是都市⼀樣,是成長過程中⾯對世界的「任意⾨」,穿過它,可以連結到世界各處。在邁向未可知的世界前,成長的第⼀座城市與校園空間中會是學習以及練習如何解決問題的鍛鍊場。置身其中的身體是⼀個重要的基地,透過可體驗的「空間知識」來累積,有朝⼀⽇,終將上場的是具有創造性的⾏動能⼒。

10
參與學生與校長合照

參與學⽣:淡江⼤學建築系Studio407 林宛玄、陳繪安、戴于凱、戴瑋志、宋文升、陳蕊希、張則舜。


13211021_1226491527368489_1090696489_o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1993年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同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主持淡江建築系Studio407都市設計工作室,進行「島嶼地景」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博士,研究領域在社區設計與都市設計等方面的實務與研究工作。一直以來,以行動「將設計帶到生活世界!」參與了城市設計、校園設計、農村再造、歷史保存、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創新等等議題。
作者其他文章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同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主持淡江建築系Studio407都市設計工作室,進行「島嶼地景」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博士,研究領域在社區設計與都市設計等方面的實務與研究工作。一直以來,以行動「將設計帶到生活世界!」參與了城市設計、校園設計、農村再造、歷史保存、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創新等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