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當市民參與遇上專業協力,如何形塑下一世代城市的樣貌?

文:zining

 

筆者在今年六月參加了一場討論都市設計的工作坊,主辦者邀請了阿普蛙工作室以〈議想世界〉的桌遊引導市民討論對於城市空間的主張與辯證,過程中將參與者分組為正反兩方,相互針對議題提出支持/反對的論述並與對方提問與辯論。在這次的工作坊中討論的一個議題是:是否贊成提高城市天際線?主要是針對基隆火車站周邊的舊市區,在未來都市更新上是否應該開放天際線的高度進行討論不贊成開放的市民是以景觀的角度出發,應該維繫基隆山、海、港的特色,有限度的管制天際線而不讓高樓擋住山城的景色,以及提到舊市區有許多閒置空間,可採行再利用的方式而不應再增加容積;而贊成開放的說法是,基隆的平地空間有限,應提高天際線將人口集中在市區,一方面能減少山坡地的開發、另一方面則是若讓建築拉高、也能讓出較大的地面層作為公共開放空間使用。

在討論最後六個小組一致的選擇都是不贊成提高基隆的城市天際線,不過我心裡冒出的疑問是如果不提高天際線,現在的容積與樓層高度就是適宜的嗎?我在雙方詰問的時候其實提了一個問題是:大家覺得適宜的天際線是多高?不過當下我得到一個「這太難了」的回應,的確這個問題在討論當下是沒有辦法再深入繼續的,而也因為這個議題結束時已超過了預定時間,沒有引發後續的關注與討論。

2

3在議想世界中,市民將透過討論來選擇支持與反對城市的公共議題(圖片來源:zining)


市民參與真能提供城市規劃的解方?

這場工作坊的確有透過正反方的論述與詰問,提列出市民針對該議題的方向與表態,這種參與式的設計方式大約從90年代中期開始引入操作,至今已經成為大多數都市規劃計畫案的標準流程之一。只是民眾參與的理念在實踐多年之後仍然受到質疑與挑戰,眾多相關的討論本文在此並不贅述,但我想嘗試從所參與的工作坊之中,提出我所看見的侷限,與可能的後續推進方法。

回到前述提到的議想世界工作坊,民眾說出了想要維持基隆山城海港的地方記憶與場所感,不希望基隆成為如香港般高樓林立的城市,最終必須要回到的是都市設計準則應該如何制定而能回應民眾的訴求?以及回歸到最根本的議題是:市民的想像就是一個最適合基隆的城市樣貌嗎?另外,這場工作坊還有一個小活動是問市民:如果有一千萬的公共建設經費,會拿來做什麼事?得到的便利貼答案大多是公園、開放空間、或是停車場,這是市民日常生活經驗所缺乏的空間,而這場活動只有約莫三小時的時間,也難以再發展深入的想法。

4公園與綠地是大多數市民的期望(圖片來源:zining)
5相互詰問的過程的確能也帶出許多的討論(圖片來源:zining)

在這裡可以看到參與式工作坊的難題在於,參與的市民片斷的給予建議、沒有延續性;想法可能天馬行空,無法對應到計畫實際能操作的層面;以及都市規劃專業者的角色定位到底在哪裡?設計概念與居民的想法之間如何權衡?一場場的工作坊最終是否成為流於形式的表面活動而已?

 

專業者的責任:透過疊圖呈現各方角力的城市織理分析

都市規劃是一個專業整合的工作,所以需要很多不同「人」的組合,提供關於都市空間不同面向的分析與觀察包括產業(產業趨勢、市場需求)、交通、生態(微氣候分析)、人文(歷史、社區考察)、都市計畫、景觀設計、建築、以及各式觸及的議題,如觀光、醫療、農業等等。這不是一個可以由某個專業者拍板定案的領域,而是需要經過精準的分析、透過疊圖(mapping)的方式進行細緻的辯論,才能得出某個最佳解的方案。


6
(圖片來源:zining)

但現況往往因為受限於經費時程、或是業務單位的權責問題,只能從幾個面向上來著手分析,有著見樹不見林的困境。加上政府的採購案大多採兩週的準備期,規劃顧問公司在備標階段往往要提出一份規劃的草案,以爭取拿到案子的優勢,所以在呈現的比案上以最終願景圖為首要關鍵,但其實圖面的結果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協商的過程。畫的整齊、秩序、美觀的願景圖時代已經過去,我們該面對的是如何讓圖面能完整地呈現多方面向提出的議題,並協商出一個適宜的行動方案。

因此比較理想的方式是,在規劃程序的一開始即進行各個層面的分析,透過疊圖(mapping)的方式才能觀察出哪裡是具有衝突或是必須要被解決的場域,除了人的活動,城市是一個流動的狀態,空氣、水、生物、土壤、各式設施物等,都是一起在這個空間中相互作用著,因此針對不同行動者的分析至為重要,這也是都市規劃者的任務,將城市中複雜交互的關係先拆解為一個個的圖層,在每一個圖層中補充所需的資訊,進而讓疊圖的呈現上讀出問題。當問題被指認出來之後,相關的行動者就應該要進場,一同進行方案的討論與協商。

 

應釐清市民參與的層級與階段

在這樣的規劃架構下,市民也是參與城市之中的行動者,但較為可惜的是,目前最常見到的市民參與階段多落在設計與實作階段。但市民不只是關心城市的常民,他們其實也是對於在地十分熟悉的專家,因此在規劃的不同階段與層級上,應也有相對應的參與形式。

以規劃流程來看:從基地分析、課題討論與共識凝聚、設計提案到實作,目前大多只能參與設計與實作的缺陷在於,市民只能在既定溝通好的框架中進行嘗試與突破,難以回到整體城市發展的大方向與策略之中,而這也是目前眾多發生爭議的規劃案窒礙難行之處。專業者在分析與討論之初,理應將城市的所有行動者納入考慮,而每一個方案都是一種結盟的概念,當手上握有的行動者網絡越多,這個方案才有往下推進的可能。

因此在分析的階段,各個層面像是歷史、微氣候、災害潛勢、產業發展等資料的分析,應該要納入市民來一同建立分析資料。如大範圍的氣象資料與實際每個小街廓與社區的經驗未必能疊合,哪些每日路經的小路是悶熱的、或是會有強風襲來?或像是在水資源的考察上,哪裡有地下湧泉點?哪些地方會慣性淹水,有排水的問題?透過市民的參與能修正各項圖資的準確性,以及疊圖分析後的結論與市民的認知想像是否有交集,並開啟後續的討論。疊圖將呈現層疊衝突的區域,在規畫定位、基地限制與市民需求之間,進行討論與協商以凝聚共識。

 

基隆舊市區的天際線應該開放嗎?

那麼回到最一開始工作坊討論的課題:基隆舊市區的天際線是否應該提高?以市民提出的觀點來看,討論放在景觀美學與都市開發方向的兩方說法上,但尚未觸及討論到的議題像是:

  • 基隆作為東北角迎風的第一個城市空間,建築型態應該如何回應風的廊道?應該壓低矮胖還是做抽高的群樓才有利於風的流動?甚至建築的立面樣式與材料,也會影響舊市區的微氣候狀態。
  • 如果基隆想要轉型為觀光的港灣城市,舊市區的空間如何銜接港灣的服務設施?地面層的開放空間應該如何調整以形塑舒適旅行的街道?
  • 基隆都市更新的市場利基與財務分析上,是否考慮了空屋率?市場的支撐力度如何?
  • 港灣與獅球嶺的關係是基隆城市的重要景觀軸線嗎?這個視覺景觀軸線之於基隆的重要性是什麼?

這些提問透過疊圖與市民的參與溝通,能進一步釐清、並進行更深入的辯證,回答適宜基隆的城市尺度與建築型態的答案。

 

給予時間讓溝通與行動去長出設計的花

納入各方行動者、讓市民參與的過程,勢必將拉長城市規劃的時程,這考驗著決策者的耐心。並且現在已經沒有關於規劃的標準答案,空間專業者將成為每個行動者稱職的代言人,為氣流、為水域、為建築、也為市民發聲,並且在一個個方案之中,協商出行動者之間彼此都能共存共好的方向。

而城市中的每一個市民也都是規劃專家,我們是否能搭建一個好的舞台,建立專業者與市民協力的夥伴機制,讓彼此對話共演,這個過程我認為不只有溝通協商,也可以帶著行動的實驗、有趣的活動、重塑或反饋分析,這個動態的過程是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充滿魅力的所在。

 

 

頁首圖片來源:基隆青年陣線臉書粉絲頁


zining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在〈當市民參與遇上專業協力,如何形塑下一世代城市的樣貌?〉中有 1 則留言

  1. 「一位台南人」的個人頭像
    一位台南人

    作者您好:

    看完了眼底城事近期兩篇關於公民參與城市規劃的文章,又再次印證本人對所謂公民參與在台灣依然流於表面形式的觀察。而在此便想請教,作者對於台灣都市規劃仍由官方強烈壟斷的現象有何看法?此外,十分認同上文所說「群眾的意志過於片面、專業者時常過於專斷」,在作者歷來參與相關活動的過程中,是否曾發現任何能夠作為切入點的議題或方式,能夠去破除這種壟斷的局面?

    本人同為建築從業者,關注台南的都市發展也有幾年時間,對於許多決策、規劃方向的缺乏開創性與壟斷感,感受相當強烈,尤以鐵路地下化一案為最。在不預設立場的前提下,也希望能請教作者對此是否有什麼了解以及想法?

    p.s 關於台南鐵路地下化一事,想討論的並非媒體一再曝光的「拆遷議題」,而是希望就其本質的討論「這項鐵路地下化計畫對於台南到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