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農圃邁向2.0 不只種菜 更談永續

文:環境資訊中心 賴品瑀報導

「你看,蝴蝶跟蜜蜂都回來了!」內湖金龍里里長鄭允強介紹著,由於社區居民在金龍公園種植原生種與野菜,而讓一度消失的生態又回復了,鄭允強指出,此舉不但讓公園從「好看」變成「好」,更是參與鄰里,讓社區翻轉的機會。

29日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舉辦「2016社區園圃2.0‧食農城市綠願景分享會」,在社區大學、社會團體與公部門的攜手下,雙北兩市正在藉由「社區園圃」的設置,逐步活化閒置的公有空間,尋求後續各多元的利用與改造社區環境的可能。台北市內湖金龍里、大安區民炤里與龍圖里團隊到場分享他們的經驗。

29931238261_0080bcdb50_o社區大學全國促進協進會舉辦「2016社區園圃2.0‧食農城市綠願景分享會」,攝影:賴品瑀。

近年雙北兩市不約而同推動,北市有「田園城市」、新北市則是「可食地景」政策,除了從公部門、學校的屋頂菜園做起,更與社區大學、里長合作,全促會秘書長楊志彬指出,這是從活化閒置公有空間來實踐公民進用權,在各方努力下,目前正在透過「如果。城市。農耕」網路地圖平台,將各社區空間的潛力點一一標出,展開多元利用與改造社區的可能,要將適合的空間與有意願的人媒合起來。

29388488714_433893dbd0_b「如果。城市。農耕」網路地圖平台上,標出了各社區可供利用的潛力空間。圖片來源:擷取自「如果。城市。農耕」網路地圖平台。

社區園圃2.0 不只種菜 更要帶動永續社區

楊志彬強調,目前社區園圃的概念已經進化的2.0版,從鼓勵「耕作是市民權利」更要多了永續、翻轉等進步概念。

「不該還是用自來水、用化學肥料」,楊志彬指出,社區園圃2.0更應該談節能、節水、循環,也因此帶動了如雨水回收、廚餘回收、廢棄物再利用等等。一個永續的社區園圃,可以帶起社區的節能減碳、生物多樣性,更讓居民更親近公共空間,與產生有更多的公共認知。

「生態城市不是只有種菜、植樹,綠色的草地,生態是都市力量的泉源。」全促會專員范珺涵指出,協助金龍里進行計畫的社區規劃師陳信甫曾強調,一個健全的田園系統,至少得有六項基本生物指標,包括原生植物、蝴蝶、蜻蜓、蛙類、鳥類、碎屑食物鏈,也就是說,三級消費者都得到齊。這個指標,用來協助思考如何配置出均衡的田園生態系統。

台北市公園處指出,由於「田園城市」是市長柯文哲的競選政見,因此北市府積極辦理,目前已有快樂農園29處、公部門屋頂26處、學校屋頂的小田園265處,也有近郊的市民農園開放承租。官員指出,由於包括學校、醫院、長照機構都參與其中,因此不只是公園處,產業局、教育局、社會局也都一起參與。

29932411311_d86e055a49_o台北市的田園城市計畫,要運用都市中的閒置空間、畸零地等,建立開放民眾認養的「田園基地」,並將上述基地整合串連建立田園銀行。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目前大多集中在學校屋頂的現象獲注意與討論。公園處認為,一來土地取得不易,再者也是配合了屋頂要綠美化、降溫的腳步。公園處認為,從學校開始是很好的教育途徑,不過,楊志彬則觀察到,不少學校為了安全顧慮,學生想上屋頂一定要有老師在場,最後甚至上了鎖,除了上課時間便不會上去,暑假更是只能荒廢,學生跟屋頂菜園仍是較疏離的關係,須思考如何改善。

「我們選在小公園,是希望讓大家看到,所以我們也做了告示牌。」鄭允強指出,雖然金龍公園的面積不太,甚至稱不上是一個公園,但選在這裡做,就是要讓居民感覺到,才能引發更大的討論及參與。

鄭允強表示,過程中曾經反對最力者,在溝通與理解後現在也參與其中,更讓他驚喜的是,在梅姬颱風一夜肆虐後,第二天一早他到苗圃要看「災情」時,不但發現這些原生種的植物倖存狀況比想像中好,更有居民早了一步,已經幫倒下的小苗輕輕綁上樹枝扶起,希望能夠搶救。

29720548220_b813eac8c6_o梅姬颱風第二天一早,居民已悄悄將金龍小公園內倒下的小苗扶起,希望能夠搶救。攝影:賴品瑀。

跟上台北市「參與式預算」的第一波,金龍里居民共同決定要作社區農圃、共食、流浪貓狗、就業輔導等,這個「金龍夢想園圃」就是其中一環。除了要復育當地里山生態,找回原生植物、蟲鳥棲息地外,更要藉此捲動在地民眾與土地的友善關係。

 

本文或環境資訊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網址


環境資訊中心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環境資訊中心的其他文章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