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之外,設計者=發現者X人本主義X解決問題專家

文:一心

 

除了創新、創意,設計的本質還有什麼?

關注設計或科技訊息的朋友,打開媒體,應該常會接受到強調創新、創意的重要性的報導,由賈伯斯與比爾蓋茲等人所引領的創新科技風潮,讓如何具有獨樹一格、與眾不同的設計能力,成為許多設計者、研發者想要擁有的能力。

有一群美國學者,最近開始討論社會除了在鼓勵創新之外,應該要正視非創新者(他們稱之為維護者 maintainers)的努力,這些社會中擔任維護者的人,在基礎設施崗位中的努力,是城市得以運作的基礎力量。這群學者認為,當社會開始討論維護者的重要性時,將會重新思考我們真正關心的是什麼?我們想要的社會是什麼樣態?而科技或創新它可以幫助我們到達這個目標嗎?

從這樣對創新思潮的反思中,再回頭思考設計專業。我們身處在網路科技,人手一台智慧手機的生活模式下,可以很快速掌握最新的技術資訊;但另一方面也成為設計者的競爭壓力,創新或創意被視為具備競爭優勢的不二法門。但不斷追求創新的設計過程,是否容易忽略什麼呢?

筆者從事規劃設計行業多年,大家常常會開玩笑的說某個字又變成專業界的髒字眼,主要是因為很多計畫案會跟隨全球熱門話題喊出計畫目標,但計畫內容卻對於達到該目標的具體作為付之闕如。這些口號包括了十幾年就開始流行的綠色城市、生態城市、到最近的智慧城市。這些「方向正確、抓住眼球」的「口號」,為何容易成為包裝,而不是貨真價實的實際政策行動或有持續性的計劃呢?

本文想要討論設計除了創新之外,其實也有很多可能性,很多與生活相關的工業設計都可以看到體貼人心的作品。如筆者佩服的設計之一,由台灣女孩姚彥慈,為失智老人打造的一套餐具,這套餐具名為「Eatwell」,獲得2014年史丹福大學長壽中心的年度銀髮設計競賽。這套餐具是為了解決失智老人因為手部控制能力逐漸變差,而設計的餐具;其中透過盤子與湯匙的角度,讓食物不容易在吃飯過程中四處掉落;杯子加上防倒的設計;餐具的顏色也特別選用鮮豔的顏色,讓心情看了輕鬆。姚彥慈花了半年的時間到老人院做志工,從中觀察失智老人在用餐的問題,而姚彥慈認為「了解問題的過程,比設計還重要。」

同樣的,這樣的觀點,是否可以套用在空間設計中呢?空間設計除了創新之外,是否也可以創造體貼人心的效果?

Eatwell 產品(照片來源:http://www.eatwellset.com)

 

格蘭.穆卡特:「建築師應該是發現者,而不是創造者。」

格蘭.穆卡特(Glenn Murcutt)於2002年獲得普立茲克獎,當時穆卡特的獲獎的確給予建築界一股震撼。他的作品數量與多樣性迥異於過往的得獎者,穆卡特來台演講時即說,他認為充足的時間可讓設計做好,所以一個作品他的設計時間通常為3~5年,累積的作品數量約20~30件,是個產量極少的建築師。

他小時曾經跟著父親一起住在澳洲新幾內亞原住民區域,這樣的成長經驗影響他很深,認為「平凡、簡單的事物,可以完全符合生態,這是我在成長過程中養成的概念。」他認為建築師不一定要蓋高樓才叫做成功,他在乎的是對於人類與環境對話的模式,若與委託者理念不和,他寧願不接那個案子。

穆卡特曾說,建築設計師應該是個發現者,而不是創造者。與穆卡特一起在森林中散步,他會細數每一株植物的學名,並與地形、雨水、水流、風向、陽光角度、季節變幻、野生環境、景觀等條件一併解說。而這種觀察的角度,他也用在建築設計上,他會先接地氣般的閱讀土地、閱讀景觀。他提到他的設計流程,會先到基地上,傾聽當地的光線、風向、地貌、可用的材料、水文等元素後,再將建築物輕巧的放置上去。輕巧,是指對於在地環境干擾度將到最低。所以他的建築物多採用高架形式,他的建築特色不是展現在外觀美醜、炫技,而是透過他所關注的風光水材料與地方感等,讓建築變成一個與地方融合的機器,且這個機器的最大目標是減少能源使用量。

穆卡特可以背出澳洲每一個地區不同時間的太陽角度,他一直致力在找尋在澳洲不同氣候下,不需要使用空調的方式。首先,要找對方位,再來在建築剖面上必須考慮冬天與夏天的太陽角度。他的長型房子就是提供一個好的夏季遮陽而冬天又能享受日照溫暖的房型。

穆卡特對於生態建築的堅持,從畢業後就開始,當時他到一家建築師事務所面試工作時,看到建築師辦公室有一片大面積玻璃牆,造成夏天需要耗費大量的冷氣,他認為這不是他要的房子。他對於缺乏節能概念建築的嘲諷就是:「天冷就披件衣服就好了。」

接受在地環境條件,讓建築好好的呼吸,也才是健康建築,這是穆卡特所堅信的。所以當九O年代生態建築當道,許多大規模的建築開發案或城市規劃案紛紛以生態建築或生態城市大行其道時,穆卡特認為「所有的永續建築實在糟糕透頂,許多根本稱不上建築,還有些一點都不永續。」因此他設計的住宅中,只有兩棟需要使用空調,其餘都是採用被動式設計的方法,達到舒適居住空間的要求。

穆卡特作品Walsh House(照片來源:©  Oz.e.tecture
穆卡特說:建築是環境的機器(照片來源:Richard Power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筆者最喜歡穆卡特在澳洲北部的一件作品Marika-Alderton House。這件作品的業主是澳洲原住民藝術家與家人,穆卡特在接到設計工作後,花了幾星期的時間觀察這群原住民的生活作息與周邊環境,包括喜歡在哪裡聊天?家中成員對於空間的需求分別是什麼?在不同天候狀況下,如何讓居室更為舒適?

澳洲北部屬於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徵為常有暴雨、強風,所以當地的房子多為開窗很小的磚造建築。穆卡特反其道而行,設計了四面都有開窗的建築,而且所有材料都是組裝而成,四個月就完成建造。

因為氣候炎熱,所以整棟建築強調通風與遮蔭。建築四面開窗,開窗面積都非常大,而且為了通風,窗戶不使用玻璃,若風大的時候,窗戶可以像盒子一樣緊閉,將可以抵擋當地強風。而大面積的斜屋頂,在夏季可以抵擋暴雨、也可遮陽,同時在屋頂下方設置了通風口,就算窗戶全部關閉時,通風口也可以為室內引入新鮮空氣,不致悶熱(大家應該可以想像颱風天在家中緊閉窗戶的時候,不能通風的痛苦吧)。為了避免傷及原有地貌,建築物高架抬高,還可以不讓蟲蛇入屋,也避免濕氣進入屋內。

而在門口設置了階梯平台,是與鄰居聊天的最佳空間;小孩們在不同的窗戶間穿梭玩耍,客廳空間因為大開窗的關係,成為家庭成員最喜歡的聚會空間。這棟房子的屋主說:「這棟房屋設計的非常舒適,尤其完全適應原住民的生活文化。」

Marika-Alderton House(照片來源:©  Oz.e.tecture
Marika-Alderton House(照片來源:©  Oz.e.tecture
Marika-Alderton House(照片來源:http://fkinthewind5618177.blogspot.tw/2011/03/part-1-archetype-research-marika.html)

Marika-Alderton House(照片來源:©  Oz.e.tecture

 

人行空間的重要推手:揚.蓋爾(Jan Gehl)

丹麥建築師揚.蓋爾(Jan Gehl)致力推動以“人”為本、對人友善(people-friendly)的城市生活,他研究了五十年的公共生活與公共空間。當時正是六O年代,也是汽車興起的年代,丹麥面臨城市湧入大量汽車,城市規劃強調設置更多的快速道路供汽車使用,當時一條快速道路的規劃,卻因為抗爭而意外促成了哥本哈根第一條人行徒步街的形成。

而蓋爾就開始在這條徒步街觀察行人的行為,一觀察就是一整年,他說:「我想看城市的節奏出現了什麼樣的改變」。《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一書的作者查爾斯認為,蓋爾的研究,讓行人在規劃者的眼中不再隱形;作者訪談蓋爾時,蓋爾指出:「我們發現,你越是提供道路空間,越多的車子就會出現;如果你提供更多的自行車道,自行車就會出現;如果你讓出空間來給行人,多出來的自然就會是人,而三人為眾,公眾生活於焉形成」

這位建築師為何會想要開始研究公共空間中的活動行為呢?原來是因為他的妻子是位環境心理學者,妻子常常質疑「設計者」角度真的有關心使用者嗎,他太太直接指出,當設計師在設計住宅產品時,社區與住戶間的關係很少被建築師正視,所以設計模擬圖上放的那些假人,在設計完成後可能也都不會出現,設計師們也不太真正在意。而後他們一起申請了到義大利觀察公共空間的研究機會,在那些尚未經過理性規劃的小街小巷中,他們從中看見原來好的空間會讓大家都願意出門。

(這段故事,蓋爾的事務所製作了一部可愛的動畫 )

 

蓋爾持續對人行空間的觀察與研究,也直接影響了很多市政建設,致力於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中(不是只有公園)穿梭、喝咖啡、聊天等。而成果是什麼呢?他曾經提起一段小故事,他說他在越南河內遇到一位剛從哥本哈根回國的女士,那位女士問他哥本哈根是否有嬰兒潮,因為她去哥本哈根時在公共空間看到好多小孩,有的是在人行道走著、有的小孩跟父母一起在自行車道騎車。蓋爾回說,不,丹麥生育率並不高,而是因為當街道空間以人為本時,對於兒童的生活也是一個重大的改變。所以蓋爾說:「能在城市公共空間看到很多孩子的城市,生活質量肯定是不錯的。」

猶記得,去年台北北門圓環規劃中,因為道路改道必須拆掉並遷移歷史建物三井倉庫,民間團體進行抗爭,希望保留三井倉庫,之後.市府召開了一場民眾公聽會。在那場公聽會中,最大的爭議應該就是雙向八線道的道路是否可以縮減為六線道,而將空間留給行人,兩派人馬爭執不下;最終,三井倉庫還是被搬移,車子還是戰勝了行人。這樣掐指一算,我們對於人本空間的重視,大約還落後五十年左右吧。

以人為本的公共空間是揚.蓋爾多年致力的研究項目(照片來源:http://www.gsd.harvard.edu/event/jan-gehl-livable-cities-for-the-21st-century/)

 

不做大不了的事,而是要把普通的事做得大不了

穆卡特奉行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哲學,「不做大不了的事,而是要把普通的事做得大不了。」仔細想想,當我們真正思考什麼是我們想要投入的 “普通事” 時,我們也開始放下與別人競爭創意能力的壓力,轉念思考我們想要設計的未來生活究竟是什麼?我們想要留給世人的是什麼?或者我想要讓誰過的更幸福?

而這樣,是不是讓設計變得更好玩了呢!

 

相關資料:

  • How ‘Maintainers,’ Not ‘Innovators,’ Make the World Turn,CityLab
  • Gehl 事務所網站:http://gehlpeople.com 
  • 「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找回以人為本的大街小巷,創造人與人的互動連結」,時報出版。

一心
一心
從法學院轉到念設計,從大學時代的翹課王到開始念博士,從認真工作的上班族轉為天真無邪學生族。時間開始有彈性,想在敲敲鍵盤中,敲敲腦袋也敲敲不同扇門。
作者其他文章

 

 

從法學院轉為念設計,從大學時代的翹課王到開始念博士,從認真工作的上班族轉為自由自在的SOHO族。時間開始有彈性,想要敲敲鍵盤,敲敲腦袋,也敲敲不同扇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