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透過遊戲,讓一個城市復甦重生 Children Help Revive City through Play

原文:Opus 國際顧問團隊 首席景觀建築師 Catherine Hamilton
編譯:Christine Lee

 

2010 年 11 月,紐西蘭基督城在一場又一場 6~7 級地震和大小餘震後,雖然失去了近 200 人(大約當地 2% 人口)生命,但卻靠著頹圮城市中,孩子年輕心靈的想像創意,為這個城市的中心商業核心區,帶回了一絲希望和生命力,轉換整個城市的這個區塊,變成了一個活力滿點的公共遊戲空間。

為城市設計創建一個遊戲場這個主意,是因為整個城市鄰里社區中把「遊戲」當作城市重建的五大重點改善之一

這個公共空間和休閒基礎建設的投資,被視作催化城市再生進入下一世代的關鍵,於是,基督城中央復原計畫(The Christchurch Central Recovery Plan)讓中央商業核心區遊戲場和「共融同玩|瑪格麗特·梅喜家庭遊戲場(Tākaro ā Poi | Margaret Mahy Family Playground)」變成紐西蘭最大的遊憩建設專案。

優先將兒童這一個角色放在城市重建的地位,對於營造希望和一種安全感的氣氛是一大加分

2013 年,兒童被邀請來設計「全世界最讚的遊戲場」。專案收到來自六千位學校兒童的三百份設計投稿,其中一份來自賽爾溫學校的設計最後是獲選的稿件之一,而他的設計靈感來自在地兒童文學作家瑪格麗特·梅喜,也是這個家庭遊戲場的命名由來。

Opus 國際顧問團隊拿到一本印有所有獲選稿件的設計創意的合集,並且和所有獲選的孩子面談討論確認他們的想法。所有獲選稿件經過一場場巡迴展覽、張貼在臉書粉絲頁面和社群互動、錄製影片和網路上傳進度,讓紐西蘭全國人民都好似設計團隊的一員,一起在這一個專案中投注心思。

影片一(截圖):總費用約紐幣四千萬,包括購地、整地、基礎設施,其中遊戲場內的客製化遊具或設施費用僅約紐幣三百萬。  http://www.stuff.co.nz/the-press/business/the-rebuild/75357812/Multimillion-dollar-Margaret-Mahy-playground-open-for-fun-in-Christchurch

努力讓在地的馬努土地納塔胡部落(Manu Whenua Ngāi Tahu)過程中參與,確認「人(Iwi)的價值」被彰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

這個公園同時有一個毛利文同名,叫作「共融同玩(Tākaro ā Poi)」,意指人們被吸引到一個空間連結、相遇和共同遊戲,就像毛利舞蹈 Poi中的擺動,而 Tākaro 這個詞彙是毛利文「玩」這個動作的動詞。納塔胡藝術家受邀設計這個空間的遊戲特色,包括遊戲場中水元素步道的圖像藝術。

影片二(截圖):權益倡議者提到這是極讚遊戲場,但仍需要提供更多給特殊需求孩子   http://www.stuff.co.nz/the-press/business/the-rebuild/75817624/mahy-playground-misses-the-mark-for-children-with-special-needs–advocate

瑪格麗特·梅喜家庭遊戲場設計中,最獨特的面向,就是把坎特伯里平原和波特山丘的景觀轉換入設計,讓這個遊戲場重新呈現當地的多元地貌特色。

每一區塊不同的地貌設計都鼓勵一種不同的遊戲型態,兒童攀爬推擠穿越上山丘區中央的森林塔,在海岸區的沙水中徜徉,接著在濕地區用螺旋灑水器和噴水大砲盡情濕漉。每一種身心能力的兒童都能在獨特又先進的遊戲設備中同遊互動,這些設備是和數位德國工程師合作建造的,包括數座巨型森林塔、一張張攀爬網以及一座四公尺寬、四公尺高的溜滑梯。

2010 年 11 月的地震之前,園址一區本有一座以在地毛利作家愛兒西·洛可命名的公園,為了紀念愛兒西·洛可遺留給後世的精神,同時還有更多和園址有重要關連的名人,一個敘事性的藝術創作被設計團隊細心設想進來,叫作「家庭公園歷史事件故事時間軸(Family Park Story Arc)」,納塔胡部落代表也為圍繞公園中心的雕刻步道貢獻出藝術作品,為整個公共環境錦織了更豐富的社會文化元素。

影片三(截圖):8 公尺高讓孩子驚聲尖叫的驚悚塔和螺旋滑梯,挑戰又刺激到讓你嫑嫑了   http://www.stuff.co.nz/the-press/news/81468238/Tower-of-terror-opens-at-Christchurchs-Margaret-Mahy-Family-Playground

這座遊戲場立即且顯而易見的大成功,不用言溢於情地用華麗辭藻多說,2015 年 12 月開幕後的第一個月,就有十萬位民眾到訪

這個公園證實公共遊戲空間對未來城市規劃重塑是立竿見影的,而首重在人類福祉、身心平衡及優質生活,也帶給公園附近周遭的商業區的商業活動興起及經濟復甦。坎特伯里區域衛生局在 2016 年做的福祉普查中,提到歸功於這個家庭遊戲場設計專案,基督城有五分之二(42%)居民對於能經歷地震後的公共活動和公共空間,有非常正向的影響,其中五分之一(22%)是有強烈正向影響,堪稱史上最高。

2016 年 11 月,紐西蘭遊憩協會(NZRA)頒布獎項,「共融同玩|瑪格麗特·梅喜家庭遊戲場」獲得了傑出專案獎,這個遊戲場因為以下四點被讚揚,一是「在較大公園場域中結合了最高層級的遊戲價值和遊戲行為」,二是「諮詢兒童的意見並在設計中使用兒童的想法」,三是「硫化橡膠藝術化,繪製出紐西蘭景貌地圖」,最後是「接受挑戰、管理風險,把業界實務執行專案的極限邊界往更高方向推進」。

除了到訪者數眾多,社群媒體報導瘋傳,以及名人網紅爭相開箱評論,被旅行者之選(TripAdvisor)列為到基督城必玩行程之一。

《未來基督城》網站上,對這個遊戲場的評論是:「這是世界上最優的冒險遊戲場之一,看到為了親子投資這麼大,真是幹得好!」而熱門線上雜誌《The Spinoff》暨節目主持人詹姆士·丹,也說:「『共融同玩|瑪格麗特·梅喜家庭遊戲場』無庸質疑是坎特伯里地震災後重建局(CERA)成立以來做過唯一最成功的事,從第一天開幕就塞滿了小孩,偶爾還能看到內心是小孩的大人,晚上都不放過機會來玩,這個專案顯示基督城中央發展單位還真的能執行案子,還能為中央商業核心區帶來生機。」

影片四(截圖):越夜越美麗的瑪格麗特·梅喜家庭遊戲場,竟然笑聲和鬧聲依舊停不了   http://www.stuff.co.nz/the-press/business/the-rebuild/75767997/what-happens-at-christchurchs-margaret-mahy-playground-after-dark

 

 

得獎的「共融同玩|瑪格麗特·梅喜家庭遊戲場」,是由坎特伯里地震災後重建局、基督城市政府和納塔胡部落內閣治理(Te Rūnanga o Ngāi Tahu)一同將專案交付給 Opus 景觀建築團隊的,而實際將遊戲場建造出來的貢獻者,包括:契約顧問 Tina Dyer、空間專家 BDP、都市設計團隊 Landlab、環境規劃專家 Boffa Miskell、土地專家 Colin Meurk,遊戲設備供應 Playrope、John Fillmore 承包,以及 City Care 工程服務;這個成功,還要感謝各個景觀建築、遊戲專業、土木工程、結構工程、水文水利、人類考古、自然生態、地理空間模組和規劃的專家們。

 

 

原文網址:Children help revive city through play 
http://www.opus.co.nz/projects/children-help-revive-city-through-play/

 

 


Christine Lee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成員。


特公盟其他文章

我們希望能凝聚更多人關心兒童遊戲權及表意參與權,兒童公共遊戲空間設計不該再塑化、罐頭化、品質劣化與低能化,大小公民和設計師、廠商、學界及公部門協力合作,一起要求並協助相關單位更完善規劃公共空間,親子友善基礎建設,逐步迎向兒童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