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Tim Gill
翻譯:Lily Kao ;編輯:Christine Lee; 協助校稿:一心、理查
編輯前言
英國兒童遊戲權倡議學者 Tim Gill,數十年研究兒童的自由時光和遊戲時間,以及兒童與生活中人及空間的關係演變,他倡議範疇包括公共政策、教育、幼保、大眾交通、都市設計和遊戲專業。極力反對現代既焦慮又干預的媽爸教養方式,Tim 認為那就是兒童身心靈發展上,因為「成人過度保護」而「導致風險加劇」的主因,孩子如果沒有越來越多成人干涉的行程安排、控制和過度指導,他們會更有彈性、更負責、更有能力和更具想像創意。。他從兒童/親職友善的面向來做城市規劃和設計,倡議孩子和自然的連結不可或缺,而孩子生活的鄰里社區,小自遊戲場、街道巷弄、大眾運輸到公共空間,都要提供遊憩童趣及適當風險,這個角度得到英國政府及公共安全確保機關的支持,甚至受邀至西歐、北歐及北美協助「親子友善考量」的城市規劃政策建議。
Tim 多年以來希望眾人一同努力:「重新檢視和修改「優質童年」的想法和定義。幫助兒童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空間做連結,把自然帶回孩子家門前。鄰里社區的規劃設計,應該讓兒童更容易散步行走、騎腳踏車、遊戲玩耍和親近自然。應該改進遊戲和遊憩的空間及服務,同時確認學校、托育和幼保都能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跟空間探索及玩耍。支援親職,讓媽爸嬤公等都覺得餘裕充足去提供孩子如同自己舊時自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重要的是,孩子因挑戰而甘冒風險、因嘗試而常犯錯、因刺激而天天歷險、測試自己能力和界線,這些都是極人性且健康的。
這是特公盟獲得本人首肯,第二次編譯且正式公開刊登他的部落格《重新思索孩子的童年 (Rethinking Childhood)》的文章;第一篇是《敲碎安全規定神話的遊戲場 (Playgrounds that Rip up the Safety Rules)》,而內部研習則研讀過《遊戲場設計的七大原則 (Seven Principles of Playground Design)》和《遊戲場到底是誰的? (Whose Playground Is It Anyway?)》。Tim Gill 因此還提到,以後特公盟有任何翻譯刊登需要,都不再需要額外詢問,他也會將台灣正體中文的版本,分享在他個人 Twitter 和社群網站-此舉就如同 Tim 本文結論所言,倡議團體之間的聯繫、支持和共同協作非常重要,因此特公盟深自感激。
一直以來,兒童的玩耍經驗與自由度,受到居住週邊環境很大的影響。所以任何在乎兒童遊戲權益的人,都應該考慮到鄰里、社區、城鎮的空間環境是如何被規劃設計與興建。
城市化速度越來越快,影響著我們居住的環境品質。當城市成長速度越快,表示越來越多的兒童在城市中長大。面對這樣的變化,如何讓遊戲的權利得以被重視,並催生更多友善兒童的環境?這篇文章將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我是(譯注:為本文作者Tim Gill)「國際遊戲協會(IPA)」的其中一員,這篇文章匯集了我多年來關於兒童友善成果和宣傳的思想關鍵。關於遊戲和環境的討論及回應,此篇章算是比較簡易的文章版本,你可以從〈兒童遊戲權與環境 (Children’s Right to Play and the Environment)〉一文找到其他相關的討論文章。
挑戰
國際遊戲協會正致力於一項研究,是關於居住環境條件對於兒童遊戲機會的影響。國際遊戲協會研究顯示,城市化可能是改變兒童遊模式最重要的因素,而城市化又是由快速全球化所趨動。
面對這種轉變,政府的規劃過程通常無效且軟弱。這樣的失敗導因於缺乏有效的公民參與,缺乏詳細計劃給予引導,讓投機主導的開發行為下對兒童不友善、不重視永續並違背公共利益。在城市環境中,兒童的需求與兒童遊戲權的倡議被忽視;因此,看見這個問題的倡議者開始增多,希望能夠進一步影響政策。
國際遊戲協會的研究,對於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兩者的關係提供有用的觀點,其中指出充足的遊戲機會與健康、身心發展之間的關係。
並且明確指認出兒童遊戲範圍的廣泛性,與世界各國對於兒童遊戲權利的侷限形成了對比。
然而,基於國際遊戲協會的立場,在他們的研究中仍有著重大的缺口。國際遊戲協會應從下列三個方向展開行動,建造一個更有效的行動平台:
- 在對兒童友善的前提下,制訂兒童遊戲的整體面向;
- 加強對於成果的重視,以強化政策環境為目標;
- 瞭解遊戲倡議部門不足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更需要與其他都市中,具有相同意向,且持續推動中的政策倡議者建立聯盟。
兒童友善
目前有許多研究、政策和實際行動已在兒童友善的題材下進行,但大部分是從兒童權益的觀點出發,可以透過重新審視或重新組構來達到本文所提倡的目標。
發現兒童對於步行、騎自行車、單獨行動的需求,在意義上是提升他們玩樂的機會,同時也是給予兒童自行發展遊戲體驗的權利。適宜步行的環境對於兒童成長的過程尤其重要,遊戲權倡議者必須讓制訂政策者瞭解這項重要的概念,以便對於兒童步行環境的經驗及觀點可得到適當的考慮。
為此,國際遊戲協會應當重新建立兒童遊戲與環境的關聯性架構,將場所、供給、感受、路徑、流動性等關於兒童友善的新觀念納入他們的工作成果中。
芬蘭學者Marketta Kyttä提出了兒童友善概念架構,提供給遊戲權倡議者們一個良好的、有益的基礎。這個概念架構是基於Gibson的研究,其研究著重在兒童每天自由自在活動所扮演的必要性與功用。就兒童友善的特色而言-一方面是鄰里社區所提供的生活經驗,一方面是兒童獲得這些經驗的能力。這樣的架構是探索兒童友善環境權利下的寶貴起點。
Marketta Kyttä 的兒童友善環境類型
我簡化 Kyttä 研究類型的版本
這個架構顯示了兒童友善及可持續性之間的連接,簡單地說,一個適合兒童生活的城市需要具備永續發展的品質:緊湊的、對步行友善的、適合騎腳踏車、能提供無障礙通行、溫馨舒適的綠地空間。
成果
歷年來「兒童友善城市運動 (CFC)」主要集中在處理措施上,並不會特別關注結果。舉例來說,聯合國於2004年出版的《為兒童建造友善城市:行動架構》列出了9項要素和章節,都是以過程為導向,強調兒童的定位及參與。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建立兒童友善城市行動架構」
促進兒童參與的工作並不是不重要,但依舊遠遠不夠。到目前為止,若只是倡導權利與參與,還是無法影響那些具有決策權者改變成千上萬在城市中兒童的生活空間。為了使決策者開始對於兒童友善空間具有興趣,一個更強大更廣泛的政策作為是必須要被建立的。
「兒童友善城市運動 (CFC)」應要強調建立以證據為基礎的政策環境,其中健康、發展、經濟效益等面向更是重要。舉例而言,在公共衛生的領域和都市計畫執行了許多有關環境決定性因素的相關研究,包括研究緊湊都是的優點、步行友善/可騎自行車的社區環境、共融的、便利的公共運輸及易於到達的綠色空間。
這些相關研究中,有些涉及到兒童和青少年。然而,卻沒有提及其對於兒童友善環境的倡議能夠產生的可見效益。
「兒童友善城市 (CFC)」的工作架構、相關認證及實踐工具,都需要強化其對於成果效益的評估(而不是評估其過程)。這些可能包括了兒童獨立行動的能力程度,或是兒童戶外遊戲時時間長短。
最後,對於兒童友善政策及措施的相關個案研究,應該被指認並分享,並清楚地指出這些個案中的兒童友善特質,以及他們與公共政策倡議的關聯性。
荷蘭鹿特丹的公共空間
在兒童友善城市的案例研究中,有兩個適合的友善城市,分別是鹿特丹(其對於公共區域投注了大量的資金使部分社區擁有對兒童更加友善的環境)及波哥大(有兩個案例,其一是市長Enrique Peñalosa強調兒童是重要的城市「指標物種」;另一個案例則是城市會定期關閉道路,為民眾開放騎自行車的公共空間)
與其他城市倡議者產生連結
以上關於兒童友善及永續發展之間的交疊,說明了我的最後一個論點:倡議者
應試圖探索並發展可以與其他試圖影響城市政策的倡議者共同分享的目標。國際遊戲協會和兒童遊戲倡議組織則需要去加強他們在都市計畫、公共運輸及公共空間領域的角色。
在這些政策領域內,透過與其他有影響力及行動力的團體們共同行動與對話,才能達成這些行動及目標,而不是自我孤立或單獨發聲。這些共同議題應建立在明確、清楚的價值觀和原則上,目標不應僅止於政策立場的闡述,而是進入策略或戰術的思考。
舉例來說,藉由改進城市中的公共空間會使城市對兒童更加友善,城市可利用步行或自行車運動等活動提升宜居性及永續發展。透過這些共同的議題,專注於兒童遊戲的倡議者們,可以和宜居永續發展的倡議者們互動而產生正向影響。
隨著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的[城市]規劃方法得到實踐,這些尋求城市發展方向的人們將面臨更多的挑戰,不同倡議者之間尋求合作也顯得更加合理。
建議
在上述的討論中,我為國際遊戲協會及兒童遊戲倡議團提出了提出三個建議,希望能因此吸引更多擁護者,為此提供更好的立場來影響政策制定者。
1.採用且適度調整CFC的概念架構
聯合國兒童友善城市 (CFC) 概念架構應著重對於遊玩、休閒及獨立性的評估,且重視結果和影響(不僅僅是過程)
2.建立好的政策環境
國際遊戲協會應蒐集並宣傳相關證據基礎(包含顯著實際行動,或是其他研究文獻),以支持這些兒童友善型的城市。
3.發展共同議題
國際遊戲協會應與城市設計、交通運輸及公共空間規劃等領域的NGO團體建立聯繫及發展共同議題,同時鼓勵兒童遊戲倡議團體做同樣的事情。
原文標題:Making the Case for more Playful and Child-Friendly Places
思辨是人生最感興趣的事
思辨是人生最感興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