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公盟經驗的兒童主體:聽懂內心世界、看懂遊戲行為(下):實作觀察

作者:梁瀚云 / 編寫:Christine Lee

觀察者角色與介入

觀察與紀錄是在執行「兒童參與」時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兒童參與近期開始萌芽,不僅孩子開始嘗試創作,試著將他們的想像傳遞出來,成們也要開始努力去看懂孩子的手作與創意展現。在執行幾場觀察與紀錄後, 統整出以下幾點:

  1. 依孩子不同狀況有不同介入程度

年紀差異會有不同的展現方式,年紀較小的孩子,他們的手指操作能力或是口語能力也許不容易跟上他腦中想像的那些畫面,這時候陪伴在側的觀察者可以透過一些方式來協助孩子。盡可能還是以孩子為主要創作者,但在他需要協助黏貼或是折剪…等操作動作時介入協助,可以具體一點的問,要怎麼黏怎麼剪怎麼折,過程中主要是跟隨、回應小孩的動作和說話內容。年紀較大的孩子,手作能力基本上已經都具備了,除了等孩子開口時再提供協助外,盡可能當個稱職的觀察與紀錄者,減少下指導棋或主動建議做法。也就是粗略地說,三歲前:直接觀察孩子喜歡的,四歲~六歲:互動參與(成人協助),六歲之後:直接讓孩子創作,大人在旁等待、不下指導棋。

陪伴在側的成人協助孩子,以孩子為主要創作者,過程中主要是跟隨、回應小孩的動作和說話內容。
  1. 孩子腦內活動和實際製作

孩子創作過程是變動的、連續的,這個歷程會依每個孩子投入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主要原則都在於理解整個過程中孩子想了些什麼(腦內活動)與做了些什麼(實際製作)。對於熟悉的素材,孩子可能很快就著手去使用,不熟悉的,可能就需要時間去做各種不同嘗試的運用。這些都是很好的練習,成人可以透過觀察與紀錄,去稍微揣測理解創作背後的想像。願意在創作中被問的孩子,可以試著問問看他們這些動作的想法為何?然後紀錄下來。不願意在創作中被問的孩子(不喜歡被打斷或打擾的),可以在觀察中去紀錄下孩子做哪些動作是你想要了解的,等到完成後再試著問問看。不要去在意這些動作或作品具不具形或像不像,而是去發現孩子做這些東西背後的想法是什麼?那些可能才是潛藏在他們內心不容易被看見的需求。

去發現孩子做這些東西背後的想法是什麼?那些可能才是潛藏在他們內心不容易被看見的需求。
  1. 過程優於結果

「兒童參與」這件事,過程是比結果重要的,如同「兒童遊戲」一樣,玩的過程遠比玩出什麼成品要重要,成人必須放下「成果展」的思維和「結果論」的價值。放掉對最後成品的期待,讓自己專注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孩子如此,成人也該如此。孩子可以透過這樣的練習,試著一次次產出他腦中的想像,在整個過程中,他們不僅是練習將自己所想的,傳達給別人知道,他們同時也會了解到自己的意見是會被重視、被在意的,而這個滾動的過程,是推動兒童參與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成人最重要的是提供支持與協助,並去看見過程中所發生了些什麼,而非只在意最後呈現了什麼,因為一次次的過程才是精華所在啊!

放掉對最後成品的期待,讓自己專注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孩子如此,成人也該如此。

轉譯的方式

  1. 立場中立

再次強調,創作主體是孩子,陪伴者的立場盡可能維持中立,專注在陪伴、觀察和創造遊戲機會,用溫暖人格、同理孩子,用孩子的立場跟視角,減少評斷或質疑的問題,平等溝通。

可以提出疑問,例如:

「你可以告訴我,如果我是玩的小朋友,我要怎麼跳(上去)嗎?」而不說「這樣就不能跳(上去)了啊⋯?」

「你能夠跟我分享一下,要用什麼方法做出你這個嗎?」而不說「這是鞦韆嗎?鞦韆要盪耶⋯ 你要把鞦韆掛上去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你這個能不能像你想設計的那樣搖得很高,好不好?」而不說「搖不起來啦!你要重做一次。」

「想像一下,假裝我是來玩這個的小朋友,你會跟我說要怎麼玩嗎?」而不說「翹翹板要一個人坐一邊才能一邊高一邊低啊!中間要放支點。」

專注陪伴、觀察和創造遊戲機會,用溫暖人格、同理孩子,用孩子立場跟視角,平等溝通。
  1. 用孩子訴說的詞句確認

積極傾聽!孩子會用自己的詞彙繼續在對話中來表達,就還原孩子的字句去做確認就好。比如孩子說,這是一個洞,就照樣表述「洞」就好,不需要自以為聰明、加油添醋去改成「山洞」「地洞」或「蝙蝠洞」等。不被大人介入打擾,對孩子的社交性、體能性和心智性的發展很重要,有意識地在對話中說「好」的話、說「對」的話。

  1. 不套入既定的印象中,保持中性的表述

最常見的,是在確認的過程中,成人會套入自己的想法去轉譯,孩子容易因為成人的語句,而回答出這些內容,這樣的結果較難真實呈現出孩子的想法。例如:孩子說盪,就盡可能維持盪,不要急著套入什麼具體遊戲設施「是盪鞦韆嗎?」或是,維持中性去表述孩子所做的,例如:「你把這個和這個連在一起⋯」,用「這個」,是我們不知道孩子把它當甚麼,直到孩子自己說出是什麼;或是「你畫得好長好長喔⋯」而不是「你畫的長繩索要連到哪裡去?」;以及「還有甚麼你想做,但你這次沒做的?」而不是直接說「遊戲場還空的地方,要放翹翹板嗎?」

不要急著套入什麼具體遊戲設施,孩子會用自己詞彙,就還原孩子的字句去做確認就好。
  1. 創作沒有對錯,也非一次性

無論孩子做出什麼都可以,那都是很珍貴的創作。沒有一定要做什麼或不要做什麼,也不是一定要做滿做好,或一定要可實現才叫好,創作是沒有標準沒有對錯的,過程最重要。另外,創作並非一次性,它不是單純的一問一答然後手作就好,有些想法可能在他們心中是需要醞釀或經過嘗試的,可能他們也需要去驗證自己的想像,這些都需要時間的累積,所以,假若是一次做不完或不想做了,分段分次進行都可以。

結語

如同特公盟在台北市政府新聞稿中提到的,以往的兒童遊戲空間都是以成人思維來建置,孩子真正想要玩什麼、他想像中的遊戲空間是什麼模樣,需要被成人看見和聽見。實驗性公園遊戲場的精神是在遊戲場設計之前能好好先聽、觀察兒童遊戲行為,轉譯兒童遊戲行為後,再設計公園遊戲場。讓使用者在設計之前就能現身,不是遊戲場開放之後。除了孩子要有機會發聲,家長的參與度也很重要。怎麼樣從孩子遊戲行為看見他們真實身心需求,怎麼樣從孩子童言童語解譯出未來遊戲場設計方向,是需要透過專業一次次萃取的。從台北市啟動這一個兒童參與設計遊戲場的實驗計畫,我們可以開始拭目期待未來能夠出現一座座真正兒童是主體的「兒童遊戲場」,以兒童需求為要件、以兒童意見為依準、以兒童視角做規劃、以兒童想像來設計。如此一來,兒童才能獲得真正好玩、自由發展、豐富多元、挑戰刺激和不同身心能力都能同樂的空間。


梁瀚云 Lianghanyun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幼兒教育碩士

自從有了孩子後,毅然決然離開只在紙上談教養的世界,進入每天真槍實彈的在衝突中去實踐平等尊重愛與關懷,卻驚然發現這社會各處對親子是如此不友善與壓迫。
台灣孩子絕對值得受到更好的對待,是這句話讓我憤而投入推動公園遊戲場事務,當我們這些長大的成人忘記當孩子是什麼感覺的時候,請試著蹲下來看看他們聽聽他們,他們內心的豐富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後盾,而我們應該是那雙推手,不是嗎?

 

 

我們希望能凝聚更多人關心兒童遊戲權及表意參與權,兒童公共遊戲空間設計不該再塑化、罐頭化、品質劣化與低能化,大小公民和設計師、廠商、學界及公部門協力合作,一起要求並協助相關單位更完善規劃公共空間,親子友善基礎建設,逐步迎向兒童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