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子若
9 月 2 日及 3 日在台北創新中心(CIT)登場的 Tokyo – Taipei Transitions 工作坊,為本次東京-台北 社區交往系列活動之先聲(更多系列活動,請參考 http://www.eyeforcommunity.org)。歷時 9 天的東京-台北 社區交往系列活動,肇始於 2013 年 Shibaura House 的伊東勝於台北舉辦的展覽 Tokyo Community Space。當時的展覽內容以東京 12 處的社區空間(community space)案例,向人們揭示出空間的各種發展潛力。經由策略性地空間營造,極有可能為地方帶來社區再造的契機。
有感於東京奧運前的表面光鮮,其實並未嘉惠於日益艱困的廣大市民生活,睽違四年的伊東勝再次擔任 An Eye for Community 的活動總監,嘗試深化跨國的城市經驗交流。儘管 Tokyo -Taipei 為城市尺度的對話,本次系列活動其實更加關注城市中的社區層次,以更為細膩與貼近地掌握人們真實的生活處境。因此,除了藉由兩地的社區案例分享,發現彼此相類的現實困境,更期待透過相互取經、彼此激盪,滾動出更多拓展社區潛力的方案。
目前於早稻田任教的 Chris Dimmer,負責組織本次 Tokyo – Taipei Transitions 工作坊,並引介了「轉型設計(Transition Design)」作爲活動的主軸概念。不過,為何要以 Transitions 爲主要概念? Chris 表示:在社會與環境變遷快速的當代,橫跨多種時空尺度與複雜面向的奇特問題(wicked problem)可謂層出不窮甚至相互關聯,遂不再適用單一且簡單的解決方法。因此,提倡一種更具變動性與彈性因應的設計至關重要,這關乎到我們能否實質、普遍甚至永續性地提升都市中的生活品質。那麼,該如何產生飽含變動與彈性因應的設計方案呢?重點就在於社群的創造、參與與相互連結。
Chris 在工作坊首日的開場簡報中,向與會者分享了他在東京的觀察。由於日本的專業者向來只專注在自己的領域,往往缺乏不同領域間的橫向連結。然而,面臨快速變遷且高度複雜的「奇特問題」,Chris 認為:強化社群之間的連結,重新檢視既有的資源並將其聚集起來,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關鍵。儘管擴大參與向來是個「效率低落」的過程 – 由於往往牽扯到複雜的人際關係,或者不同專業之間、專業與非專業者之間的溝通障礙,所以格外顯得耗時費力。然而,在災難來臨時,這些在長期討論與協商過程中建立起來的關係,卻會形成重要的抵禦與回應力量。
Tokyo – Taipei Transitions 地圖描摹工作坊選定了大同區內三處相互接壤的區域 – (A)蘭州、斯文里整建國宅及昌吉路周邊、(B)中捷運大橋頭站以北的迪化街二段和(C)迪化街一段,與東京芝浦的 Shibaura House 以及谷中(Yanaka)地區的社區案例彼此參照。除了長期在這三個區域內深耕的個人與團體之外,許多對這些區域不熟悉,卻具有高度熱情與好奇的參與者,也在本次的與會者之列。工作坊首日的下午,眾人便展開四個小時的社區踏查。透過不同在地組織者、經營者的現地導覽,與會者對於三個區域的發展歷程與現況議題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與會者如何藉由自主觀察與紀錄,「看見」都市空間中各種由市民自發創造出的「社區空間」,也是踏查過程的重點。
誠如東京-台北 社區交往的核心主題 An Eye for Community,此一系列活動的目的,在於讓人們重新看見這層都市社區的存在意義。然而,究竟要如何激發、促進與「看見」社群的存在?「社區空間」的有無及使用狀況,其實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指標。長時間存續且高度運作的社區空間,往往指向著一個活絡且關係緊密的社區關係。歷經三個區域的連續踏查之後,與會者們重新回到 CIT,分成四組進行團體討論。在發表階段,四組成員除了需要在投影的大地圖上共同標記「社區空間」的所在位置,尚需解釋小組成員如何認定其為「社區空間」的原因。在此番討論的過程中,更多「公共性」的內涵被發掘,屬於公共性的特質也有了更加多樣化的浮現。
在各組成員分享以前,Chris 首先介紹了東京谷中地區的幾個社區案例。其中包含人口流失地區如何透過修復、轉租給年輕人口,再創空間契機;地主藉由釋出不容易興建房舍的畸零地給社區,辦理各式各樣的活動,進而活絡了當地社區的關係;甚至還有一個社區以「分散式設施」為概念發展旅館業。由於投宿該社區的旅客無法在同一處取得所有的服務,必須在社區內不同的地方尋求,使的社區互為一體、彼此緊密聯繫的關係,經由旅客真實的物理移動而不斷實踐。
然而,與 Chris 所分享的案例相異,大部分與會者的關注重點,並未停留在既有由政府啟動的空間營造成果,如 URS 或工作站。眾多非計畫性、未組織過的常民自主營造空間,其實引發了更多的討論。如蘭州、斯文里地區,既有的狹窄住居空間,促使人們將家戶向外延伸,形成微妙的私人 – 公共的過渡空間。騎樓下、寺廟周邊以及路邊隨意擺放的幾處桌椅,成為人們暫時停駐的熱點。因為中元普渡而暫時存在於巷弄中的祭祀棚架,為周邊民眾定期參與傳統活動的地點,在一年一度的集會過程中,深化了地方的連結關係與認同感。
工作坊的第二天,邀請了 Shibaura House 的伊東勝,以及三處選定基地的在地團體與個人,相互交流在地的社區營造經驗,景星里里長、大橋國小與民權國中校長等地方要人亦在與會行列。為了確保不同分享案例之間具有可相互對照的討論框架,Chris 要求各單位的講者皆須按照 10 張具固定標題的 PPT 簡報。10 張 PPT 的簡報大標與順序如下:
- Background (為何想要展開某項行動的原因)
- Aims (目標為何)
- Activities(舉辦過什麼樣的活動)
- People(有哪些參與者)
- Enablers(執行方案)
- Managements(如何管理與經營)
- Difficulties(遭遇到的困難為何)
- Developments(發展現況)
- Achievements (具體成果)
- Perspectives(未來展望)
將空間留給社區,就會出現許多活動。 – 伊東勝先生在分享 Shibaura House 的案例時如此表示。事實上,歷經整個上午到下午兩點半的諸多經驗分享,自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稻舍 URS329、大橋 72、瓦豆、亭仔腳工作室,至個人行動者方塘工作室和小亨旅,在在希望能夠藉由各式各樣的活動辦理,增進地方人們對於在地的了解與參與,並厚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便活動的辦理有時猶如曇花一現,不過活動本身其實就是一種空間的試用或體驗。大橋 72 的分享者表示,如今從事都市規劃,都會發現在地的空間經營是必然的趨勢。如果不真的捲起袖子執行出來,只會停留在空口說白話的階段,無法取信於當地人士。當團隊實際將空間經營出來,並透過活動引入人群的使用,才能夠有效開啟人們對於空間的不同想像及體驗,進而展開更多對話與規劃的可能。
稻舍 URS329 的經營者葉守倫先生認為,社區規劃工作者其實就像是「社造翻譯員」,扮演公部門與地方居民的溝通橋樑。然而,亭仔腳工作室的專案執行則指出,當前的「社區規劃師」其實仍是一個定位不明的角色,且往往討論很多,實際能操作的卻相當有限。因此,如何透過小計畫來累積社區內的連結、認同與動能,並且依照不同的活動性質與不同的團體串連,便成為重要的經營技巧。不過,當前的行動者仍普遍面臨如何財務自主、永續經營的困境,「不應該一直免費養壞眾人的胃口」即便為眾講者們共同肯認,但是具體該如何操作,並與維繫地方社區關係與擴大參與的目的共存共榮,尚未建立出穩固可行的模式。
Chris 在聽聞眾多分享者的在地經驗之後,對於台北具有這種藉計畫申請補助社區營造的支持政策感到十分驚異,這在東京是聞所未聞,甚至是不可想見的。不過,Chris 強調:Transition Design 本身並不是一個終極的解決方案,而是提供一種思考、參與或者執行的思考取徑(Approach)。透過社群內的連結(Binding)、社群之間的串聯(Bridging),進而到向外獲取資源的聯繫(Linking),形成一種從下而上、由小而大的規劃模式。過去城市發展已過度強調物理性基礎建設的必要性,如今更應該提倡社會性基礎建設(social infrastructure),才能夠有效因應當前急遽變化的自然與社會環境。
工作坊的最後,Chris 邀請與會者們以抽籤的方式,盡量媒合一方為在地工作者,另一方為外來者,兩兩一組討論感興趣的社區空間議題,並在 40 分鐘的簡短討論中,共同提出可行的方案。回顧兩天以來的田野踏查與地方案例分享,各個組別以不同的出發點、不同的區域與空間,提出富高度創意的各種發想,內容囊括了社區空間的運用、活動的舉辦、機制的建立,甚至是文宣品製作與 APP 的設計構想。Chris 在第一天的開場簡報時曾經提及:集合眾人的想法與創意後完成的東西,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創造力(Creativity)。一旦給予社區足夠的資源、工具以及可參照的成功案例,就可以讓更多人參與在 Transition Design 的過程當中。
此故,為期兩天的工作坊,可謂以實際的行動實踐了一輪 Transition Design 的操作。與會者不僅共同完成了大同區三個區域的空間/資源地圖標示,並嘗試在這些既有的基礎之上,開始思考既有的各方資源該如何串聯。An Eye for Community,看見社區,看見支持社區運作與形成的社群關係。每一場小活動,其實都是一次人與人之間相互激盪、彼此啟發的機會,就中奠下網絡形成的基礎,並為未來的變革與危機處理埋下深刻的伏筆。
人生被三個城市幾乎平均切割,新竹、台中然後是台北,所以一直搞不清楚自己該是屬於哪裡的人。歸屬感總是稀薄,喜歡持續漂泊不靠岸。是為狡詐的懷疑論者,順便作為自己人生的旁觀者。最喜歡在夜晚的城市中獨自散步,在白天四處探險與做很多白日夢。
人生被三個城市幾乎平均切割,新竹、台中然後是台北,所以一直搞不清楚自己該是屬於哪裡的人。歸屬感總是稀薄,喜歡持續漂泊不靠岸。是為狡詐的懷疑論者,順便作為自己人生的旁觀者。最喜歡在夜晚的城市中獨自散步,在白天四處探險與做很多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