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變遷社會下的社群行動- Tokyo Transitions的參與經驗與方法介紹

圖/文:王俞棻

2015 Tokyo Transitions背景: 用論壇連結社區行動者

Tokyo Transitions東京變遷行動者論壇,2015年春天於東京發起,由長期觀察日本都市發展與社會現象的德裔都市研究學者Christian Dimmer、資訊設計師Jan Lindenberg及於德國東萊比錫經營閒置再利用房屋空間的大谷 悠(Yu Ohtani)三人共同發起創辦。Transitions意味著相信全民在這股時代變遷下,為了追求自身的幸褔,必定會有所「轉變創生」的新生活形態或活動事件。2015年為期7天的東京變遷行動者論壇Transitions Workshop的活動過程中,我也恰巧地在日本短期留學,有幸受Christian老師邀請,前往東京都北邊的荒川區一處公共浴池「大黑湯」基地參與,體驗整場活動如何透過”3+”的操作流程,將東京所發生的Transitions案例引導、呈現,並分享給更多人響應。

Tokyo Transitions運用東京都北邊的荒川區一處廢棄的公共浴池「大黑湯」舉辦,廢棄後的大黑湯作為社區藝文空間,辦過小眾電影首映會、社區攝影展等

在都市快速發展下,市井小民家中都逐漸有能力興建浴池,日本特有的公共浴池「錢湯」文化逐漸沒落,Tokyo Transitions活動會場「大黑湯」也是其中之一,將Transitions的活動精神融入,座落在社區商店街中的大黑湯,過往在地居民前來泡澡,過程中聊天交談的回憶,轉化為凝聚東京「轉變創生」的共同目標的場域,極富意義的活動場地首先由三位主辦者分別介紹此次活動辦理的訴求,期望以三個不同主題面向,邀請位於東京從事著公民活動或實際執行地區計畫的工作者們分享自身真實工作經驗,不僅僅是達到交流目的,而是建構出更完善的網絡關係,扶植大家持續成長。

Tokyo Transitions活動進行流程(筆者繪製)

「大黑湯」浴池接待廳聚滿了關心社區空間議題的行動者

Tokyo Transitions 論壇行動者連結

內容 [分享者及相關連結]







主題一:區域行動-日本與世界的城市轉型

關注城市轉型的背景,在談到日本和海外公民城市的實際案例後,討論了東京城市轉型的必要性和方法

主題二:創新實踐-新型態的生活方式、工作、共生、分享、合作

由市民的角度,以創新的構想實踐。為回應課題而構思出的活動內容,在舉辦過程中須不斷對外說明未來的目標並收集回饋意見,也因而漸漸形成了網絡關係。

主題三:創意社區-新型態的社區管理構想

為使社區經營逐步落實完成,除了辦理吸引民眾目光的活動外,透過分析各式多元課題、網絡關係等,逐步引導出市民期待的社區經營模式。

第一部分的交流論壇是以全日文的演講方式進行,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內容,是時常來台灣旅行的攝影師-江上先生,在分享「亞洲城市的兩面,空間和網絡關係」主題提出了他對於台灣的觀點:他覺得台灣有個很奇妙的民族性,會讓空間使用者、鄰居、或是常見面的社群團體,漸漸發展出一種新的「家族」關係。這一點是他一直不理解的地方。但,這不也就是Transitions Workshop所期望建構的社群網絡關係嗎?對於時常借鏡日本案例的台灣,其實也有著日本所不足的部分。


Tokyo Transitions以錢湯「大黑屋」作為活動基地,錢湯留下的製鞋櫃、洗澡凳子,在論壇中作為小道具持續使用

連結社群,就是鍊節空間

由當地相關的實踐者引路介紹,實際到四處社區現場看看正在進行"轉變中"的區域,分別為:荒川區的南千住地區、墨田區的向島地區、台東區的谷中地區及杉並區的高円寺地區。參加者透過親身體驗該地區的特色及氛圍、與當地人互動、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地區課題等,協助蒐集在地推廣計畫的小情報。

海老江先生(最左)以生活路線帶領大家觀察(圖片來源:Tokyo Transitions臉書專頁)

參加這天由當地的NPO組織海老江先生領隊,一行人約10人左右開始走踏南千住區。南千住地區給我的感覺,很像臺北市的萬華區及大同區。早期工廠林立,大批的勞動人口的飲食需求,使得這裡的小餐館非常興盛。在工廠移走後,以餐飲為首的在地小產業漸漸衰弱。近年來都市更新,南千住車站東邊重建大樓、新設公園等,移入許多新家庭居住,然而西邊卻依舊是老舊街區的樣貌,鐵道分隔兩邊的居住環境差異,海老江先生說:「政府覺得都市更新是對老舊社區最好的改善方式,但卻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反而加深了地區的對立感。」

寫著「良かったら、お持ちください。」(如果可以,請帶走吧!)的花盆分享,和願意綠化卻顯得雜亂的鄰居,是否有相互認識的機會?


守規矩的建築界面空間,可以有怎樣的想像?


海老江先生參與的「NPO法人千住隅田川」組織與當地小學合作,蒐集南千住地區的傳說與妖怪物語,並將其作成小道具每年搬至對應的社區街道、河川等地,以遊行方式宣導愛護環境

途中經過隅田川,看著兩岸不同的水岸樣貌,這側有著汐入公園的綠色地景,對岸則是近期社區與政府時有抗爭的首都高速道路存廢問題,大家對我說對岸為了撐住高速公路的堤防長得十分可怕,我笑著說「我生長的台北,河岸兩旁都是這種可怕的樣貌。」

地方描摹:重現彼此腦海裡的願景畫面

傍晚回到大黑湯盤點社區空間,以藍色是趣味、紅色是問題、黃色是創意,白色則是臨時加入的耆老解釋的在地秘密,相互討論踏查時發現的事物,盤點繪製於地圖及圖表(人、空間、資源、活動、地區相關課題等)上,四處社區盤點資訊將會在Tokyo Transitions地圖上呈現。

在我們開始參與Tokyo Transitions活動當天,現場即有擺設了一套已盤點的東京Transitions案例資訊,是以日本上智大學盤點調查的「新城市公共」成果為基礎建置而成展示。而第二階段中各參加者經由現場踏查發掘出的四處社區資訊,將以彈性變動的方式持續累加上去。所有的展覽內容記錄,都可以在線上資料庫中搜尋,提供給大眾利用。

參加者將踏查中看到的各種觀察,以擅長的語言謄寫於紙上

以投影機先描繪出地圖,也利於重新回想一遍走過的路徑

浴池中動態呈現著Tokyo Transitions地圖與資訊供大家查閱

迎合時代潮流,正在改變的東京都案例

後記

每天於踏查盤點及工作坊結束後,晚上在大黑湯舉辦額外的演講活動。演講內容不限於東京在地,邀請世界各地的實例,或日本在地從學術觀察的角度,以英文討論社區的社區踏查與創新模式。

而我也有幸跟大家分享了工作上參與大安區錦安屋頂菜園執行經驗,結束後和大家聊到了日本和台灣兩邊的經驗,也提及了我在台灣的工作經驗,Christian老師說:「日本人很一板一眼,公有空間就是公有空間,尤其是公有地,沒在用就圍起來管理,所以日本的社群空間(community space)只能停留在私有階段。」慶幸在台灣,我們能有機會透過影響政府的各式計畫,參與自身社區公共空間的營造。但相對的,日本以私有地居多的創意活動,卻也多了更多的彈性想像。


王俞棻
台北出生長大的都市人,從大學起開始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容易對喜愛的事物一頭熱,曾為了熊本熊獨自前往日本Long Stay見學,從東京遊蕩了90天抵達熊本。現階段放下工作,專心學習如何成為家庭主婦,並回首自己不薄不厚的五年工作經驗。

台北出生長大的都市人,從大學起開始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容易對喜愛的事物一頭熱,曾為了熊本熊獨自前往日本Long Stay見學,從東京遊蕩了90天抵達熊本。現階段放下工作,專心學習如何成為家庭主婦,並回首自己不薄不厚的五年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