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經驗:從參與到共治的市民普請制度背景

文/圖:林書嫻

從參與到共治的背景

日本自90年代的法規改革後,2000年起正式施行「地方分權一括法」,將權利下放各地方政府實行地方分權,也促使各地方政府架構各具特色的社區營造制度,並在作法上從原本由上而下的居民參與,轉向公部門與民間、居民協同共治的模式。連帶使得由居民自發性發起的生活環境改善行動或提案逐漸增多,公部門則藉由經費補助制度等予以協助,另一方面,這樣的模式也較能夠發現從前以公部門角度難以接近的問題,或是促成更貼近居民需求的環境改造。雖然因各地方政府財政條件不同,許多制度都流於只補助「活動」,卻也有著與臺灣「地區環境改造」、「居民自力營造」類似的制度。橫濱市自2005年起推動的「市民普請制度(ヨコハマ市民まち普請事業)」即是一例。

橫濱市簡介:
地理區位:位於神奈川縣東部,鄰接東京都
面積:437.56平方公里
人口:約373萬人
行政區:共18區

橫濱市民普請制度(ヨコハマ市民まち普請事業)

地方分權後,連帶產生財政須自負盈虧的壓力,橫濱市苦思該如何使用有限資源,對地方社會產生正面影響,也就是能更妥善且有效率地使用稅金,最終催生出「市民普請」的補助制度,希望藉由居民自發性的提案,將資源挹注在居民真正需要的部分上,並以居民為主體,解決自身周遭所面臨的課題,從而提升社區意識,啟發未來的社造活動等。

其實,「普請」一詞源自從前日本社會的互助精神,也就是結合眾人力量出錢出力打造家屋、公共基礎建設等。該制度引此精神盼望能藉由這項行動再次喚醒民眾的自治、互助精神。雖限定在硬體環境改造卻未限制主題,只要符合「3人以上的市民團體」、「周邊具公共性的環境改造」、「事先與土地所有權人溝通」等3項條件就可提案,審查採二階段公開簡報、評選方式,由學者、NPO、市民委員等擔任評審,獲選後可取得最高500萬日幣的改造經費,並須於1年內完成。資金與勞力不足部分須由提案者號召居民自行填補,並要求各提案在改造完成後至少管理維護該場所5年以上。截至2016年為止,橫濱市民運用「市民普請」共完成了46處空間改造,遍佈橫濱18個行政區,場所從公園、道路、山林等公有地到田地、建築內部等私有空間,議題則橫跨長幼照護、環保、地區歷史、農業體驗等。以下介紹其中2個運作已超過5年的案例。

私人田地上的交流農場(2010年改造完成)

位於橫濱市瀨谷區的私人農地上,由當地NPO、長者照護設施、身心障礙設施等聯合提案,希望能打造讓長者活動、聚集的場地,以農業體驗為主題,在荒蕪的農地上打造農具倉庫、簡易水井、瓜架,雖然實際上的改造內容由提案主要成員主導,但卻聯合了周邊學校等一起進行改造工作,高中生協助挖掘水井等。2010年改造完成後,由NPO接手管理,除了持續在農場裡進行農業體驗活動,也由提案成員到鄰近高中進行環境友善講座,主要栽種的農作物為葫蘆,居民們還善用葫蘆做成一個個小巧的藝術品,並接連幾年都在地區外的大學、社區活動中心等展示。提案者之一的奈良部先生表示臨近小學的學生在上下學途中都會經過農場,因此接下來他們計畫利用自己釘製的木箱與土壤養殖獨角仙,希望結合學校讓小朋友可以在這裡體驗生態教育。除此之外,該NPO也結合不同在地團體,在瀨戶區內運用市民普請及其他制度,以生態串連為目的,持續改造不同場所。企圖在區內創造生態網絡的串連。


交流廣場1


交流廣場2


交流廣場3


採收完成的葫蘆正在曬乾中

從無到有,營造社區的高島中央公園(2010年改造完成)

位於橫濱未來港區周邊,是一從零開發長出的高層住宅大樓密集區,在計畫初期,就以劃設綠地、人行道、公園等公共設施,各住宅街廓則由不同開發商陸續建設完成。因此,該地區除了各大樓的管理委員會等,不存在其他既有的社區組織。

高島中央公園是區內的一個公園,2008年時,幾位媽媽帶著小孩在公園裡玩耍,卻日漸覺得公園如果再有什麼改變、增加些什麼,小朋友可以玩得更盡興。加上她們恰巧發現了市民普請這個補助制度,3位媽媽便聯合起來組成「園藝俱樂部」,提案公園改造計畫,並通過了第一次審查。通過後的下一步,他們開始想得卻是增加「夥伴」,要怎麼在沒有在地社區組織基礎的地方找到志同道合、願意一起走下去的人呢?他們採行了定期舉辦清掃、除草活動及談話植物聚會的方式,居然一下就聚集了近20人,這些人中有不少更成了後續負責維護公園的「公園愛護會」創始成員。在歷經工作坊集結大家「我想要什麼樣的公園」的點子及討論後,俱樂部順利贏得補助經費。改造內容主要分成沙坑、花架、花園幾部分,實際改造前,還號召了居民一起來以摺紙等佈置在公園內,實際感受公園未來將改變成的樣子,沙坑中央鋪設的磁磚圖案也由居民投稿,再經過大家投票決定。花園的花草栽植、花壇步道鋪設、貼沙坑磁磚,都在部分專門業者的協助下,由居民、小朋友通力完成。後續,俱樂部也轉型成「公園愛護會[1]」儼然變成當地的社區組織代名詞。

在市民普請的改造期間,公園逐漸變成地區活動舉辦的場所之一,愛護會更聯合了大樓管委會、周邊的商業設施等新創設了秋天祭典,截至2017年止已舉辦了8屆。近年來也在公園舉辦迷你馬騎乘、野餐等活動。當然,園藝俱樂部的初衷,大家一起的定期清掃、花壇栽種花草的活動仍然每月召開。我們可以看到市民普請不只改造了公園,還創造了社區;再透過反覆地使用、部分改造空間,加強凝聚的動機。


居民親手打造的步道與花壇


新設的沙坑,馬賽克拼磚由大家一起完成


大家一起種花,部分花苗是事先發放種子,居民在自己家養成小苗後再拿來種在公園裡(來源:高島中央公園愛護會)


騎乘迷你馬活動(來源:高島中央公園愛護會)

橫濱市面積大約有1.6個台北市那麼大,觀光客耳熟能詳的未來港區一帶所在的中、西區其實只佔了橫濱市不到7%的面積,大多數的提案都是在橫濱的各個小角落,那些公部門或是外面的人難以觸及的範圍,就是說不靠居民的力量,很難發現他們的需求也就不會進一步改變。

我曾訪談過約莫20組曾參與市民普請的案例,有些是最終沒有拿到補助款卻仍默默找方設法推動自己提案的,有些則是完工後苦於沒有人手管理、修繕經費沒有著落,更有著對下一次提案躍躍欲試的人。最深刻感受到的是那一份從此被勾起對「社區」的貢獻感與責任感,在這個在地社區組織(在日本非新興開發區的話,大多有著町內會、自治會等居民組織)老化、衰敗,年輕人不再或難以參與的時代,某些提案的「社群」(日本普遍稱呼他們為「主題型社區」)因此與土地或是在地社區組織重新有了連結,形成一股不同於以往的模式,當然有失敗也有成功的,這也是由「人」發起的社區營造有趣的地方。另外來說說市民普請制度的缺點之一,是那些公部門繁雜的文書作業,這大概是訪談中最常被提到的困難之度。相較之下,台北Open Green的社區空間養成誌作法可以說相當先進。衷心期盼未來某天,能夠跨越台北、橫濱彼此相互交流。

 

[1] 公園愛護會是橫濱市的制度之一,由居民組成的義工團體共同維護、管理公園,公部門則提供道具、種子等物資,或必要時協助砍除大型枯枝等,另提供數萬日圓程度的活動經費,愛護會並可享一定程度運用公園的自主權。

 


林書嫻
都市計畫系、所畢業。曾投入文創,煮起咖啡,卻又回歸規劃顧問公司任職,並不甘寂寞地身兼口筆譯。2016的某天,咬牙重返學校,現正在某島國擔當學術界新手。

都市計畫系、所畢業。曾投入文創,煮起咖啡,卻又回歸規劃顧問公司任職,並不甘寂寞地身兼口筆譯。2016的某天,咬牙重返學校,現正在某島國擔當學術界新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