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與生態城市規劃新思維 Wetlands & Eco City

文:Janelee Li

 

「濕地」,猶如大地之母的溫暖懷抱, 提供著萬物最溫柔的棲息場所, 也是都市中重要能量儲存地,  更如母體中的羊水,靜靜的孕育載育著無數生命,各類鳥禽走獸依舊與水源地視為重要棲息地。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劇變,令所有環境規劃工作人員,尤以景觀建築師專業,產生了強烈環境意識危機警戒。2005年重創紐奧良的卡崔娜颶風以來登陸美國的最強颶風,引發的海水倒灌,淹沒了當地社區,對居民產生的巨大影響為劇。令人反思,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 因經濟發展加速開發, 目前全球七十億的人口, 有將近50%居住在城市, 因此在這些年來, 陸陸續續將土地,濕地, 不可開發的海岸線等等自然土地紛紛填平蓋樓或破壞殆盡,  而缺乏與整體環境共生共衡的概念,  引起大自然的強烈反撲。因而環境規劃人員,對於全球氣候災變生態反撲反思與反省,開始思維,如何在居住開發與自然平衡中,順應大地,尊重土地紋理。

在此危機當中 ”氣溫” 是另一個無法忽視的環境課題。由於城市熱島效應,全球溫室增溫效應,各已開發國家,紛紛成立氣候變遷局應變,期能以綠手法,如增加綠植被綠覆率,節能建築,再生綠能或智慧交通等等手法,試著為日益升高的都市降溫,近年來科學家更發現了,在炎炎夏日中,同區檢測溫度,不透水的柏油或水泥硬體鋪面,溫度高達四五十度,相較於城市中水體濕地,溫度僅有二十多度.此證"濕地"更是能夠在炎炎夏日,更能有效城市減溫。以下文章將由近年來國際景觀論壇與景觀教育及重要獎項中,看見城市溼地規劃的重要性, 及澳洲城市溼地相關規劃趨勢做一簡述。

 

2016國際景觀建築論壇 & 景觀建築教育


2016年11月全球景觀建築師公會在澳洲國家藝廊ANL景觀末世論壇 (照片: Janelee Li 2016)

近幾年「濕地」在世界性景觀建築師聯盟與澳洲年度都市設計師公會與景觀建築師公會獎項也可見重要性。

2016 年10月底, 全球景觀建築師聯盟亞太景觀建築師全球公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IFLA) Asia-Pacific Region. ,在澳洲首都坎培拉舉辦, 與會專業人員超過六百人次。論壇主題為: 景觀末世論,提到全球氣候變遷,而引起各方各業走向末世, 呼籲全球所有城市環境工作者應提出相關對應策略。同時間, 全球景觀建築師聯盟亞太地區15國代表聚會 ( 包括新加坡/ 泰國/ 印尼/ 日本/ 韓國/紐西蘭/馬來西亞/伊朗/ 澳洲等等) 討論各國的景觀教育因應各地遇到的氣候變遷產生的議題不同, 如何側向聯盟互相學習等等 重要經驗議題。


2016年11月在坎培拉大學所舉辦的全球景觀建築師公會亞太區各國代表, 交流景觀教育平行學習 (照片: Janelee Li 2016)

而在世界級規劃學府中,如美國哈佛, 賓大, 等景觀高等教育,在近幾年更進一步融入社會設計,反映對於土地人文關懷與思索, 讓都市設計與景觀不只是停留在傳統美學造景思維,更能有大尺度的多元面向思考的都市設計思維,重新思索善待土地與和平共處的生態都市規劃手法。如流經印度泰姬哈瑪陵寢的主要河流與垃圾掩埋場及歷史中的數十座經典花園 ; 或美國紐約時尚服裝所引發的大量紡織浪費及垃圾掩埋等問題;

2016年12月由中原景觀學系與台灣景觀建築師學會主辦的全國景觀論壇,邀請到的澳洲籍景觀建築師Philip Coxall 先生,提到幾個國際邀請案中,美國市府邀請為紐約地區重建的濕地與新市鎮造鎮計畫說明,提案中提到以退為進、還地於自然,在海岸線與重建溼地做為緩衝帶,將人為建物退至於後方。其對於韓國首爾的提案規劃概念,亦是打開以多年來原本河域填平加蓋的都市,重新解放,讓河流由城市後巷變為前端, 還回原本的泛流域平原,讓自然與都市共生。


2016年12月, 由中原景觀學系與台灣景觀建築師學會主辦的全國景觀論壇 (照片: Janelee Li 2016)


雪梨生態濕地公園 (照片: Janelee Li 2017)

 

城市濕地的當代應用

在幾個獲得全球性指標大獎中,與溼地息息相關的為 Sydney Park Water Re-user Project 雪梨市中心附近原輕工業區,占地 42公頃濕地公園設計獲得美國第二十二屆建築年度最佳國際景觀規劃大獎.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he Year at the 2016 American Architecture Awards,也同時獲得2016全澳都市設計協會的大尺度規劃首獎及相關永續類獎項,是海綿城市重要理論實踐。

雪梨城市一連串重要濕地改革,可回朔至由兩千年雪梨申辦奧運一案,藉由此難得機會,在地環保及規劃專業團體,將原本廢棄汙染荒地 home bush bay 透過生態溼地復育組成的專家團隊,將原本受汙染嚴重的基地,重新打造為瀕臨絕種青蛙的濕地天堂。至今這塊基地仍然是世界及其少數在重要奧運會承辦後,融入當地城市與社區使用,,即便在多年後的今天始終帶動周邊欣欣向榮。

而雪梨濕地公園是繼Home Bushy Bay後,雪梨市內最大的濕地雨水收集系統,前後耗時十二年完成,由中央聯邦政府與雪梨市府共同集資澳幣1120萬元,為42公頃重要雨水汙水再淨化利用的濕地系統。

該案設計一個能適應不同強度的雨水生態系統,新的集水系統和技術運用,取代過去隱藏汙水或使用水管做水資源管理,經由四個濕地組成的複雜綠色基礎設施,將原本雪梨地區Newtown行政集水區內亞歷山大Alexandra Canal和下游污水管理的水攔截,引入雪梨公園濕地系統,並將其流域擴大到區域規模。每年這個溼地可收集約8.5 億升的雨水,相當於340個奧運會標準的游泳池,並在這個大公園與週邊工業區中重複使用,透過收集雨水和再利用,來滿足當地百分之十的水源供給需求。在雪梨最古老的後工業廢棄地之一與垃圾掩埋場,重新創造重要環境與社區基礎設施,以及保護新公園景觀中的後工業和磚廠歷史遺址,即透過濕地重現當地野生動物和植物系統。

而生態濕地概念也能在住宅區應用,2016年澳洲都市設計大尺度獎項概念首獎頒給了以生物城市水資源處理為概念為出發地的綠鎮Green Square生態造鎮計劃。

這是原為靠近機場的澳洲最古老的工業區,現在轉變為最新的生態造鎮,全區使用雨洪設計WUSD收集雨水、大型的水資源再利用,應用在此區的每棟建物中,集中收集雨水至建物之間的大公園,以及生態草溝smart street等應用,讓雨水與灰水再利用可達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在提案中,設計團隊呼應此區原住民溼地歷史記憶,引此在公共設施物提案中,如戶外游泳池也已還原當地原有濕地,作為相關配套規劃;屏除了過去,游泳池與周邊環境是完全隔離的空間,而游泳池的灰水能夠循環再利用使用,供周邊濕地使用的提案令人驚豔,同時將主體放回重要的濕地居民: 溼地周邊的不同生物鏈。


(圖片提供McGregor Coxall)

 

將眼光放回亞洲,中國近年來飽受開發之苦,而推出了國家重點計畫: 海綿城市, 其中一重要試點計畫, ” 溼地候鳥機場 Wetland “Bird Airport” for northern China,預計2018完工,則將尺度拉到濕地背後隱藏更重要訊息的的全球觀點,”我們是地球村, 彼此都是息息相關的” 。

中國在過去十年裡,新建的海牆包圍了一百五十萬公頃的潮間帶棲息地,直至今日,候鳥的遷移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約70%的中國海岸現在已充滿堤坊牆,僅剩為數很少的候鳥棲息地可找到足夠的食物來養活鳥兒遷徙。此案也獲得2017年世界景觀建築師聯盟(IFLA) 亞太區在整體規劃與分析的肯定 (Honorable Mention in the Analysis & Master Planning category)。


(圖片提供McGregor Coxall)

 

濕地同為候鳥的重要棲息地 , 將原中國天津海岸線上的城市垃圾掩埋場設計為,重新為每年5000萬隻從西伯利亞過境中國到南半球紐澳地區設計60公頃候鳥濕地棲息地。此案20公頃的邊緣森林將圍繞濕地,以保護鳥類免受附近城市發展的入侵。還將有水鳥棲息崗位的開放水域和濕地物種的邊緣濕地。候鳥機場計劃旨在支持超過50種鳥類,在三個不同的水棲息地的需求,包括一個島嶼湖、淺灘蘆葦區和泥灘,與鳥類學家研究公司密切合作,將開發基地土壤、飼料來源,濕地植被和水管理整合到整體設計中的方案生物/生態景觀設計,也為日後天津居民提供一處大面積都市綠肺。


(圖片提供McGregor Coxall)


(圖片提供McGregor Coxall)


(圖片提供McGregor Coxall)

 

濕地與市民教育

「濕地」除了扮演城市中重要生物棲息地與城市降溫功能重要系統,同時也能為市民提供休憩景觀功能與教育場所。

結合景觀環境規劃與專業導覽解說、趣味的相關教育活動設計,讓一般民眾與孩童都能有機會了解濕地的重要性,在坎培拉中心的大型濕地公園Jerrabomberra wetland natural reserve,成功的復育與人造濕地環境,吸引了超過200 種鳥類到此。夜晚則能聽到超過數十種青蛙蛙鳴。透過專業生動的各式各樣大自然教室解說,讓人更了解如何與其他城市裡的生物共居打造生態城市。同時也與日本濕地學會作為串連,發起候鳥追蹤計畫,讓雙邊國民學子有更多交流的機會,也更能引起國際與地方廣泛民眾的注意,對於溼地保育活動經費的支持。


(照片: Janelee Li 2017)


(照片: Janelee Li 2017)


(照片: Janelee Li 2017)


[孩童生態城市手作工作坊] 透過生態保育系統帶導認識城市生態濕地動物,孩子們撿拾基地內的素材,創作在濕地環境裡觀察到的生態與動物。(照片: Janelee Li 2017)

 

濕地生態遊戲&教育區

讓濕地變好玩了,也是一種民眾參與式教育手法。遊戲本身便隱藏一種微妙的教育意義,好的遊戲場設計通常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場地訊息的傳達,讓一般家庭更有意願了解到自然棲地生態的重要性。在雪梨近期公園規劃中,幾所指標性高的生態性遊戲場在設計上必須注意基地的生態敏感度與複雜多樣性,但同時又要提供周邊社區快速發展及多元文化所產生的社區遊憩的空間需求,面對原有「不能進行挖掘」的自然保護基地的條件開發限制,以架高方式減少基地的開挖限制,並將原本場地生態的限制轉換成為一種新的遊戲概念引入。

如: 變色龍公園遊戲場 Liglog Playgrounds 所展現巧妙的由較高的溼地,引導孩童的好奇心,穿過由石塊及耐旱水生及樹林植栽所構築而成的水路乾溪穿過遊戲場中央,溼地結合水磊幫浦遊具的溼地乾溪設計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


位於遊戲場上方,結合汲水幫浦水磊遊具構成教育意義的溼地平台(照片: Janelee Li 2017)


(照片: Janelee Li 2017)

 


乾溪一側穿插安排在樹林裡的橢圓狀草坪,是台階也是一圈圈的獨立休憩野餐區(照片: Janelee Li 2017)

 

在水路乾溪上,可穿梭在原生大樹旁,以石塊與小木平台結合小水磊幫浦搭建趣味汲水空間,不但吸引人們觀察水的流向,更提供野生動物取水地點,而置放地點更兼具有簡易洗滌功能,方便旁在草坪舉辦活動的家庭們,而原先設想的小樹林,在多年後復育成果卓越,短短五六年,約有6~7米高,與周邊環境和諧融為一體,

遊戲場在豐富充滿澳洲原生樹林群中使用自然和中性色的建材與遊具及植栽,大片的原生樹林,除了可以即時遮蔭保護遊客與孩童,更能與基地上獨特的生態環境相融合,創造生態濕地遊戲場獨一無二的生態。


(照片: Janelee Li 2017)


隱身在樹林草溝中的幫浦戲水區(照片: Janelee Li 2017)

 

結語

城市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成就,然而面對新時代的規劃思考,我們不得不重新學習如何以人居城市,為其餘不同地球生物同創共棲平台,為當代城市規劃與景觀建築師重要職責,而其中「濕地」扮演此生態共居重要生物棲息地與城市降溫功能等重要平台功能。

然而濕地復育或結合相關水資源再利用建設工程皆屬國家重大性建設,費時費力耗費鉅額,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計畫,更需要有政府多方單位融資共同參與,與專業規劃設計團隊如水資源與生態技術處理引入,以及在地施工與後續維護。此一系列規劃需要國際視野與專業分工,種種介面討論皆適宜早不宜遲,而透過濕地相關完整配套教育系統 Programme 與遊戲場設計及國際策略聯盟,更能夠將重要訊息向大眾傳遞, 並與在地居民社區更緊密深入做聯合,為城市的永續性與健康性做好基礎準備措施。

 

 

 

原文出處 《LANDSCAPE 景觀2017-II》


[one_sixth padding=”0 20px 0 0″][/one_sixth][three_fourth_last padding=”0 80px 0 0″]Janelee Li
“Cogito, ergo sum” 學習永無止境,期能在不斷探索當代永續概念中,串起多元文化之間彼此的正向交流,共同打造怡居新視界。

作者的其他文章[/three_fourth_last]

 

 

“Cogito, ergo sum” 學習永無止境,期能在不斷探索當代永續概念中,串起多元文化之間彼此的正向交流,共同打造怡居新視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