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代間學習─社區在地老化的第一步實踐

文/照片:李香誼

 

面臨高齡化、少子化、青壯人口嚴重外流的池上鄉,如何透過社區設計,將問題轉為潛能,產生負負得正的效應?

台東池上鄉的一所幼兒園,全園學生人數只有35位。每逢週五,來了一群爺爺奶奶們,他們是池上樂齡班的成員,平均年齡70幾歲,年齡最長的成員今年96歲。一年多前,這群祖孫輩們一同開啟了祖孫代間學習課程。

第一堂課,老師設計活動讓祖孫們熟識,一位長者認養一、兩個小孫子。沒多久,孩子們已為樂齡班成員徐仁超先生取了個綽號──超人爺爺,拉著他一起玩遊戲。老師說:「阿公阿嬤的子孫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地,多了這些小孫子,生活突然熱鬧了,這些是爺爺奶奶們平常經歷不到的。」

左擁右抱,超人爺爺的小孫子們。

池上以美麗純淨的稻田風光聞名,在觀光榮景背後,亦避免不了人口老化、農村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池上不但已符合高齡社會的標準,且即將成為超高齡鄉鎮。這不只是池上鄉,同時也是台灣許多鄉鎮正面臨的挑戰。

晚間走在池上街頭,一望進民宅,許多都是一、兩個老人坐在電視前。假如另一半走了,就是靠自己打理一切,和鄰里同儕互相照應。偶爾接到外地子女的電話問候,一年也僅有幾天和兒孫見面。若子女提議接他們到都市生活,除了擔心不適應都會生活,不想離開熟悉的朋友鄰里,也擔心打亂子女的小家庭生活,害怕變成包袱。

年輕時做家事有條不紊、手腳俐落,如今帶著不再好使的身體,有時得忍著病痛打理日常一切,不小心失手摔破碗、忘記關火讓鍋子燒乾、行動不便就醫困難只能忍耐──生活不時出現令人氣餒的大小訊息,提醒自己老了、能力不好了。這是許多年長者不得不面臨的心理矛盾:在地老化雖是許多池上在地人的心願,他們期待在熟悉的地方過一個有尊嚴、有自主性的年老生活;但也擔心能否克服這些步入老年而伴隨來的負面思緒和生活不便,特別是獨居者們。

在地老化:不只一個人老,也和大家一起老

為了實現在地老化,不能光等待政府政策和單靠硬體的增設,社區必須準備好社會、心理支持系統,建立有趣、樂觀的生活氛圍,讓長者走出戶外,形成互助網絡,讓每個人處在這個網絡中,守護人人,也讓人人守護自己。

創造友善的社區氛圍從塑造居民生活風格開始。在空間填入有趣的生活經驗,讓一群人的經驗累積成社區的共同記憶。打造地老化的社區環境,第一步就是創造人與人間的連結,增加社會接觸,並帶動其他,形成更多活絡的社區空間。祖孫代間學習就是池上鄉不倒翁長青關懷協會推動在地老化的第一步實踐方案。

樂齡班成員和幼兒園孩子一起玩遊戲、說故事、做勞作。課程設計融入時節、農作、多元文化等在地元素-這同時是長者們的專長,他們隨時可道出一個精彩的地方故事和風土傳奇。雖然共同生活在池上,曾祖父輩的生活經驗對孩子來說仍很陌生,於是幼兒園老師們負責課前教育,引導孩子們進入狀況。阿公阿嬤的生活經驗,對孩子來說是平常無法接觸到的新鮮故事,能刺激他們的好奇心和想像。

祖孫遊戲融入在地生活元素。例如11月間,池上農民進入第二期稻作收割,孩子聽阿嬤訴說務農的樂趣與辛勞,一起組隊玩慶豐收遊戲,感受池上農民豐收的喜悅。上個月推出在地好食課程,請阿公阿嬤各帶一道在地美食,一一向孫子們訴說美食的記憶和生態意義。課後是自由互動時間,孩子們可私下向阿公阿嬤提問題。

媒合雙方需求的社區設計,讓大家都是受益者

推動祖孫代間教育的動機源於一次偶然事件。某次老師帶著幼兒園孩子到專門照護重症、慢性病患的療養院參訪,情況卻超乎老師意料。孩子們從沒見過如此情景,抗拒靠近插著鼻管、掛著尿袋、坐輪椅、有的甚至面容扭曲、四肢萎縮的長者們,幾位孩子哭了起來,讓在場社工人員和老師們非常尷尬。只有一位小女孩,主動上前摸一位阿嬤的手。這位小朋友的阿嬤長期臥病在床,所以輪椅、尿袋、飽受病痛折磨的身軀 ── 這一切情景對她來說並不陌生。

幼兒園園長說:「這一刻給我很大的衝擊,開始思索如何加強孩子們的生命教育,主動靠近並關懷悲傷、痛苦的人,而不是害怕,甚至歧視。現代孩子被父母保護得很好,學習資源豐富,物質也不缺乏,但對於人之所以活著的基本尊嚴、生命的強韌與脆弱卻理解甚少,他們的生活很少接觸這個區塊。所以開始思考課程,讓孩子們學習同理、理解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並主動表達關心。」

透過教育創造人與世界、人與人的連帶,孩子的學習不能光交給學校,必須將社區角色帶入幼兒教育。讓孩子理解老化,學習和長者相處,挖掘他們的學問並從中發現樂趣。祖孫代間學習就是將孩子的生命教育和社區在地老化的理想結合。

現代孩童的玩具大多直接買現成的,阿嬤親手替孫子製作玩具,並向孩子講述背後的童年記憶,讓孩子知道以前的小朋友想要玩具就得自己想辦法就地取材。不需說教與不斷耳提面命,透過一同參與、遊戲,將舊時代的在地智慧、惜福精神傳達給新生代。有次阿嬤們和小朋友一起討論現在的小朋友和以前小朋友有甚麼不同,有位阿嬤提到童年食物匱乏的經歷。老師說:「那天的中餐,平常挑食的孩子們自動把蔬菜吃完。」

活潑天真的孩子為高齡和獨居的長者們帶來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面對老化與病痛;對孩子來說,阿公阿嬤的經驗分享是最好的本土環境和生命教育;對整個鄉的而言,本土知識、在地精神與家鄉認同透過如此的代間對話來承傳。達到雙贏效果的社區設計,就能帶動主動參與,達到永續經營的效果。推行至今,阿公阿嬤們除非嚴重病痛,缺席率很低,他們克服交通、行動的不便來參加課程,有的阿嬤們甚至精心打扮,開心期待每週的祖孫相會,成員也陸續增加。

貼合居民需求且有樂趣的社區設計能提高居民的公民自主性與社區責任,而非經費花完、活動結束,能量也同時歸零。如果讓長者只要一出門,就已經是實踐社區美好生活的其中一環,就能讓他們形成責任意識,並在實踐中發現自我價值。代間學習不只帶來樂趣,也在成員間形成責任共識,例如請假的爺爺奶奶們會主動交代同伴看照他們的小孫子,以免孩子在遊戲、勞作課程中落單。一位80幾歲的阿嬤有次因眼睛疼痛缺席,特地把做好的陀螺託給另外一位阿嬤,請她轉交給孫子。一位80幾歲的阿嬤一口氣做了3個風車,她認養了3個孫子,阿嬤說:「一人一個,這樣才公平」。

「租一個奶奶」

連結老人和孩童作為在地社區工作策略的概念,在一些歐美國家已行之有年,例如德國紅十字會、德國各地方機構推行「租一個奶奶」服務(Rent a Oma/ Großelterndienst),為了因應德國高齡人口增加,同時單親家庭、雙薪家庭比例提高所衍生的新問題。一般德國小學採半日制,讓許多父母無法兼顧工作和孩子下午放學後的看照。參加「租一個奶奶」的長者們大多為退休的地方義工,這個服務考量老年人的情感需要、父母的育兒壓力和孩子的看照,將退休族群、父母、孩童的需求媒合並達成三贏的模式。長者能夠傳達知識、對生活感到正向愉悅,父母減輕生活壓力,而孩童能延伸跨世代的生活觸角。

不論德國或台灣,愉悅、有成就感的老年生活是長者共同的期待。

今年德國出生率自1990年德國統一後創新高,這對德國的社會結構、經濟發展是樂觀的訊息。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近日報導指出,出生率創新高的關鍵為祖父母作為背後支持的角色。德國有3分之1的6歲以下孩童,一週一次被祖父母看照。53%的德國父母會定期拜託祖父母幫忙照顧,否則無法工作。德國Max-Planck研究院近期發表的人口研究結果顯示,若祖父母有餘力看照孩子,年輕夫妻生孩子的意願較高。另一項研究也顯示,3分之2的16歲到29歲的德國青年認為他們的成長過程深受祖父母的影響,並在青少年時期和祖父母保持親密的關係。(資料來源:南德日報

老年人雖退出主要勞動市場,對德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教育仍扮演重要的支持性角色,若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與身心品質,對後代教育、國家經濟亦是一大助益。高齡族群應被視為國家發展的人力資源,妥善培訓、運用,而非視其為純粹的社會福利消耗者。

面對老化社會,社區的軟體面準備

面對高齡社會的挑戰,除了個人理財、心態的準備,需一併關注的是,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鄰的社區準備好了嗎?池上青壯年人口(通常為主要撫養者)不足,加上長照硬體設施尚未完備,貫徹在地老化的路仍長遠,然而祖孫代間學習是腳下踏出的第一步實踐。

實現在地老化的前提,在於社區含有足夠的社會資本,形成互助互信網絡,建立有效的資訊通報和資源媒合機制。打造適合在地老化的社區需透過居民的主動參與來實現,因為在地人熟知在地問題,關鍵在於激發社區責任並主動投入在地事,共同設計因地制宜的活動方針。讓每個個體成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美好體現,這是社區營造的核心價值。

祖孫代間學習不只豐富幼教題材,擴大孩童的視野,也活化社區長者的社交生活,並讓在地精神、本土價值得以承傳,創造多贏效應。長者需要社區,同時也被社區需要,去除對老年人口的偏見,將問題現象視為改變的潛能,善用老年人口為社區發展的人力資源,就能改變社區命運,產生源源不絕的社區創新能量。

 

 

原文出處:天下獨立評論 【在柏林和池上間漫步】李香誼:祖孫代間學習──社區在地老化的第一步實踐

 


李香誼

在台東池上出生長大。於德國柏林唸碩、博班期間從事都市與區域發展研究,特別關注移民與社區發展議題。好奇理論與社會現實要如何接軌而回池上定居,持續探索。

人生穿梭在德國大都市與台東鄉間,卻不認為柏林和池上是永遠平行的遙遠彼岸。腳下踩的在地是對別人而言的國際,所謂的國際性,是那一方人的在地生活。相信國際間倡導的友善理念可在鄉間實現,因為它們皆是全人類-世界各地的在地人們-共同嚮往的美善。文字工作者,社區工作者。著迷於在街頭巷尾揮汗奮鬥的小人物們,著有《看見池上,看見時代》。

在台東池上出生長大。於德國柏林唸碩、博班期間從事都市與區域發展研究,特別關注移民與社區發展議題。好奇理論與社會現實要如何接軌而回池上定居,持續探索。

人生穿梭在德國大都市與台東鄉間,卻不認為柏林和池上是永遠平行的遙遠彼岸。腳下踩的在地是對別人而言的國際,所謂的國際性,是那一方人的在地生活。相信國際間倡導的友善理念可在鄉間實現,因為它們皆是全人類-世界各地的在地人們-共同嚮往的美善。文字工作者,社區工作者。著迷於在街頭巷尾揮汗奮鬥的小人物們,著有《看見池上,看見時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