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綠網再邁步:在傳統領域種樹 以生態廊道縫合海岸、中央山脈

環境資訊中心 2018年3月19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我們以為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是兩條平行不相往來的山脈,其實不然。在人類尚未大幅進駐開發之前,兩山脈間是廣袤的森林綠帶,有如連體嬰般緊密相連,野生動物得以自由穿梭。如今卻因道路開發、河岸工程水泥化而切斷兩者的交流。

為了重新串聯兩者之間的關聯,農委會啟動的國土綠網計畫,開啟台灣第一條海岸山脈到中央山脈,長達2.5公里、接近500公尺寬,國內最大尺度的生態廊道。今年3月12日植樹節當天,總統府的中樞植樹也首度移師東部舉辦,地點選在馬太鞍與太巴塱傳統領域因台9線阻隔所造成的破碎帶植樹,種下可生產糧食或有利動物棲息及覓食的林木或矮灌木,以此宣示國土綠網政策目標與決心。

植樹前,馬太鞍、太巴塱部落頭目、祭司以以族語稟告祖靈,並以地主的身分歡迎貴賓。當天總統蔡英文因母喪未能主持,由總統府秘書姚人多代表,但他未公開發言。

祈福儀式由部落祭司林正治(著藍衣)與太巴塱總頭目楊德成(左)、會議主席蔡義昌(右)。圖片來源:林務局

種回縱谷原生樹種 架構野生動物回家的路

「讓野生動物穿梭兩山脈時,有一條平安回家的路,相信祖靈也十分樂見。」太巴塱部落總頭目楊德成以母語致詞說,這天是特別的日子,全國第一條生態廊道就在部落傳統領域內。過去鐵路、公路不僅阻斷野生動物棲地,也深深影響原住民傳統生活環境;他樂見政府重視、理解原住民傳統智慧對生物多樣性的助益,並期待政府再接再厲,創造原住民宜居的原鄉。

今年啟動「國土生態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其中一項重大工程,就是以生態廊道,重新將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縫合串聯起來。

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致詞時表示,2009年農委會與台糖公司平地造林,如今初具綠帶形式,如今進一步規劃長達2.5公里長、300~500公尺寬的綠帶,增加兩山脈野生動物交流的機會。「這是台灣第一條大尺度生態廊道,透過跨部會合作,期待未來會有第二條、第三條,由點到線到面,構築越來越綿密的綠網。」

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致詞。攝影:廖靜蕙

此次植樹的樹種,以花東縱谷原生樹種及蜜源植物為主,茄苳、烏桕、光蠟樹、苦楝、樟樹、青剛櫟、月橘、樹蘭、厚葉石斑木、木槿等,並諮詢部落意見,增加九芎(阿美族語Du li/Tolik/lalidec)、台東火刺木(阿美族語alemet)阿美族常用的植物。光臘樹吸引獨角仙,開花時是很好的蜜源;茄冬的種子是鳥喜歡的食物,也能涵養水源。

部落耆老說明,俗稱狀元紅的台東火刺木是野生動物喜愛的樹種。花蓮林管處也未來將透過樹種特性,營造從地被到喬木鑲嵌排列的複層林,並於部落耆老建議下,保留草生地,以符合當地環境原貌,恢復生物多樣性。

國內最大型生態廊道 部落、跨部會一起合作

「自強外役監獄到台9線間,沒有農地、村落,兩旁就是平地森林。整個縱谷線能連結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大概只剩下這個區塊!」花蓮林管處育樂課長紀有亭現場說明,這個區位也是長年來野生動監測得知的生態熱點,建立這個生物活動熱點是重要關鍵。

「有人會問,野生動物真的照你的安排走嗎?其實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會透過監測調整計畫內容。」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長楊瑞芬說,選擇這個廊道,是林試所和東華大學長達8年的監測的結論,不同的調查得出重疊的熱點。

生態廊道示意圖。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當中仍有兩處因低矮地、草地等因素,不利動物躲藏、覓食的破碎帶需縫補。一是自強外獄監早期的畜牧場,過去種植牧草已廢耕,未來自然演化次生林,即可加寬廊道;如此一來,海岸山脈稜線上的動物下來直奔平森;另一處則是新舊台9線交替處,新富橋高架後,有助於野生動物穿越,舊橋功成身退後,則拆除水泥構造、減緩坡度,營造野生物適宜的通道。

去年11月,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召開跨部會平台,邀集權益關係人一起開會討論,參與者除了馬太鞍、太巴塱周邊部落,還有台灣糖業公司花東區處花東區處、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養護工程處、 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法務部矯正署自強外役監獄、經濟部水利署河川局、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中心、農業委員會花蓮林區管理處,共8個中央單位投入。

會議中決議,公路總局將新富橋(台9線新路段)下空間交由林務局處理。經專家現勘後,指出通路後仍有汙水沿著管線下到地面,而油污、污染物的氣味會影響動物通行的意願。因此公務局將接管排放到固定地方收集,不讓它漫流。

其次,鐵路局委託廠商維管邊坡時會噴殺草劑,未來則改為人工砍草;台糖每年修剪枝條,使得林木變矮,動物沒得躲、不利用這塊棲地,因此協調撫育頻度降低,或者動物熱點就讓它自然生長。

紀有亭說海岸山脈原來有黑熊,1980年代最後一隻黑熊被獵後。生態廊道的建構、讓動物交流,目的是增加基因多樣性,增加對疾病的抵禦能力和抗體。最近從監測資料也發現自強外役監外,海岸山脈的山羌、山豬、幼獾都出現了;山羌和野豬也來到鐵路的周邊,期待未來能不斷往外擴展。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不需急著改變現況,分隔也許也有好處,這點也納入評估的範圍。

友善生態 讓萬物都安全的道路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玉里工務段長陳景揚表示,去年開始思考適合的東西橫向生態廊道時,專家學者現勘後認為這個區塊十分適合,整個工程也因此比原路段增加350公尺高架路段,目的是增加兩個山脈野生動物交流的機會。

施工中的新富橋,將取代台9線,為了增加動物通行腹地,高架路段長達470公尺。攝影:廖靜蕙

平面道路則保留箱涵,除了排水也有助於動物穿越;箱涵增加斜坡設計,完工後取代台9線。高架底下增加地被植物,舊台9線則於施工完成後拆除。陳景揚解釋,通常橋下區塊擔心被民眾占用,因此會有一些防範措施;未來則配合林管處經營植被,交由地方認養,結合社區巡守。

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許鉦漳說明,除了此案,未來花東景觀道路也將依據地區特性,營造讓兩山脈野生動物交流環境。例如往南的路段,每年四月有成群燕子飛舞,就會增加避免燕子路殺的防範,讓公路設計越來越重視生態保育。(前往續篇)

什麼是生態廊道?

野生動物的棲地,常因各種道路及土地開發,導致形成不相鄰的小塊狀棲地,就是棲地破碎化,因此阻隔了野生動物的自然遷移。
生態廊道的概念是運用綠帶或是通道,串聯原本不相連的區塊。保育上的生態廊道包含可讓野生動物自由移動的涵洞隧道、或田埂、道路、河溪兩側的樹籬綠帶,及可串聯森林的大面積造林。而所採用的綠帶植物種類均為原生植物,讓野生動物不僅可以棲息、還可以覓食及繁殖。資料來源:林務局

※ 中樞植樹生態廊道空拍畫面(林務局提供)

※ 本文為環境資訊中心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原文為國土綠網再邁步:在傳統領域種樹 以生態廊道縫合海岸、中央山脈 – 國土綠網系列報導(2)


[one_sixth padding=”0 20px 0 20px”][/one_sixth][three_fourth_last padding=”0 80px 0 0″]環境資訊中心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環境資訊中心的其他文章[/three_fourth_last]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