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專業者跟社區一起動起來–台南後壁仕安社區嬉遊境創意構築工作室經驗談

文/照片:林鍵樺(嬉遊境創意構築工作室負責人)

 

大家好,我是鍵樺:

首先,先為大家介紹自己的背景。小時候因為家庭因素,常常需要搬家;嘉義朴子出生,台北長大,求學和當兵時期在宜蘭,研究所到了臺南迄今。

『我是哪裡人? 』常常這樣問自己。

我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研究所構造美學組(建築繁殖場)畢業後,進入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事務所是介於政府部門與社區間的輔導團隊,所執行主要的社區計畫為「臺南築角」。從 2010 年開始,每年暑假都引領著各大專院校的大學生們到臺南各個地方鄉鎮進行營造駐村,體驗農村多樣的生活樣貌。

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開始接觸了臺南市後壁區仕安社區,同時看到當地里長-廖育諒親力親為和社區內的幹部們都願意投入社區的那股凝聚力,在大夥熟識後興起-也許心目中的烏托邦社區有可能在這裡被實現的念頭!

我的工作室名稱叫做「嬉遊境」,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從實作中與遊玩的心態,透過空間連結感情;是一個以空間創作 + 現場實作 + 活動執行的青年團隊。我們在陽光底下揮灑汗水,我們也能挑燈夜戰樂在其中!因為學習是一場無止境的鍛鍊,因此我們閱讀、我們繪圖、我們健身、我們衝浪、我們小酌、我們歡唱…我們熱衷人與人交集,安排體驗旅程與課程,持續構築樸實愉悅的地方、場所與環境。(更多內容請參閱 《台灣建築》2016 年十月號 p64~71,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出版。)

觀察與一包米的力量

過去,台灣鄉村土地使用規劃,基本上是把政策焦點擺在農地利用上,而不是農地與農村整合的一個土地使用計畫。政府在農村全面實施土地重劃,大量鋪設生產性的基盤設施;但對於農業生產的部分,政府甚少介入建設。也由於對農村的民宅農舍建築與土地開發,任其自由發展的結果,農村的維生系統、環境生態鏈、珍貴的鄉村文化地景,在鄉村區域的逐漸瓦解。再加上鄉村地區人口外移,建物老舊產權複雜更新困難等問題,導致鄉村居住環境惡化難解的議題。直到近幾年,社會與公民意識抬頭,才讓這些議題能從下而上地突顯出來,而鄉村的多功能性開始備受關注,鄉村除具有生產農業糧食與其他農產品的傳統功能外,還具有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方面的非商品生產功能。鄉村多功能文化地景之形塑,主要在於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並維護生態物種多樣性、保存農村文化遺產等功能,其具有保護環境、美化景觀、保存文化、促進就業等鄉村發展之外溢效果。

關於仕安社區,我們發現不僅是農村,在整個臺灣的社區其實大多都面臨了相同難題,我們歸納出以下四點:

  1. 人口結構高齡化及外流
  2. 隔代教養
  3. 老舊建物與土地產權複雜
  4. 新住民的文化差異。

當「一包米的力量[1]開始發酵,在富有台灣穀倉美名之稱的-嘉南平原上,有一個小社區,致力於推廣以無毒栽種的方式,友善地對待土地,不僅保護農人健康,更以高於市場 40% 的價格保障契農,更重要的是讓消費者能吃得安心。一群充滿理念的社區幹部與青年們,成立了合作社,把總收益的 20% 用做社會公益,照護社區內老人,關懷孩童教育,回饋在地。大家才漸漸知道臺南市後壁區的「仕安社區」。

註[1]:公視頻道-獨立特派員,第429集「一包米的力量」。台灣老年人口比例佔12%,再過兩年,我們就要步入高齡社會,尤其農村,人口老化的比例比實際數字多更多,老人的醫療和用餐都是問題。在台南後壁,里長廖育諒,五年前在社區推動一種「合作共老」的經濟模式,讓老年人不必為了沒有人照顧,就必須離開自己熟悉的家,搬去跟孩子住,他們在社區種植無毒米,以認股的方式成立合作社,共同生產、行銷,再將盈餘的20%回饋給社區從事老人照顧,讓銀髮族能自給自足開心樂活。

初衷-讓大手牽者小手;讓幾個人牽引一群人

你可曾想過在馬不停蹄的日子中暫時擱下工作,留一天給自己流浪?嚮往 70 年代吉普賽人的豁達不羈,波希米亞人(主義)[2]的愛好自由與浪漫,閉上眼睛真實追隨自己的心,在燦爛的春日裡或走或停,隨心所欲追尋著屬於自己的生活風格,無論是新浪漫主義[3]或是現代主義, 都可以忠於自己的腳步與個性。

此內容所提及的 Bohemia Style ,係指任何你可以自由地生活與工作,而且行事不落傳統的地方,一個能達到心靈自由的社區。但是對於團隊而言,要達到這種理想的境界並不能單純地只依靠浪漫情懷,最重要的是實際的面對現實環境,並且透過實踐去達成。

我們也試圖用一種跳脫的方式來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把社區居民和未來每一位有可能進到社區來的人們都當做「行者」[4],而期許團隊成員如「使徒」[5]般,除了平常工作之外,也懷抱著對於未來的一份美好想像。就像一個進入某地,又或者奉差前往某地的人,重點並不是放在“被差遣的人”,而是在這人與“信息”的關係,我們不僅在傳遞共好、共享、共生,的概念 ,更希望將成果轉化成為一種「模式」,進而向外拓展,形成擴散效應!

註[2]:波希米亞主義(Bohemianism),一種藝術風格,是指稱那些希望過非傳統生活風格的一群藝術家、作家與任何對傳統不抱持幻想的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註[3]:新浪漫主義一種因反抗自然主義而起的文學潮流。興起於近代歐州,重情緒、尚理想,與浪漫主義相似。
註[4]:但浪漫主義為盲目的熱情所驅,為空虛的想像所支配,而脫離現實;新浪漫主義則因受到科學精神的洗禮、物質生活的壓榨,故由懷疑思想出發,企圖透入現實的最深處。
行者(佛教術語),泛指一般佛道的修行者、行腳乞食的苦行僧人、方丈的侍者。但此處也係指,總是在旅途上行走的人。
註[5]:原意是擔負使命的人、傳遞訊息的人。英文的任務(mission)與傳教士(Missionary),就是由此衍生而來。

行動吧~ 從空間切入!

一進到仕安社區內你會發現,除了一望無際的稻田外,每走幾步路,就會發現社區裡有許多小巧精美、空間尺度親切的營造點,散佈在社區角落或躲藏在聚落中的小徑之內。那是因為仕安社區近五年來,成功的和臺南藝術大學、嘉義大學、中興大學、銘傳大學、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南華科技大學與南榮科技大學…等,超過 10 所大專院校結合。並且在每年的暑假期間進行為期 2~3 個月的駐村實作,直至目前已經有相當豐富的經驗。而除了空間上的美化與改造,社區也期許能夠連結更多大專院校學子們學習與創意的能量,運用在更多面向的議題與柔性操作。

「給長者保留回憶;啟發青年創意」,對我們而言很重要。堅持社區老人福利的理想,持續改造更具親和性的開放空間,注意老人及孩童的使用尺度。以小型的綠美化去填補和連結 (佈點連成路線),將過去所操作過的營造點、不同大小交錯的路徑、閒置且荒亂或斷開的圍牆邊界…等空間,做一個完整性的整合與串連。

投入社區聚落工作的時間軸裡,空間是可以馬上被看見的一種呈現方式,它是誠實的,是用心對待還是偷工減料,都會被攤在陽光下被大眾檢視。在未來更試圖藉由建立一個多功能鄉村文化地景規劃架構,來尋求鄉村發展與文化、產業、地景、環境相結合,以建構對於台灣鄉村地景環境及地域文化和地方產業的認同,以期能營造出可永續發展的鄉村特色與生活環境。

 

社會福利讓能量凝聚

每週星期二上午,有來自柳營的蔡瑞頒醫師的巡迴醫療,社區也有輛陪醫車,讓需要的長者和居民方便就醫,家人不用請假,提高就診意願(長者多半捨不得就醫)不讓小病拖成大病,里民間可以結伴並且互相關心照應,而陪醫車接送的服務則由社區內的中低收入戶擔任駕駛,每次的出勤可以獲得些許的補貼。

社區一個禮拜有六天的供餐,這讓獨居或偶居的長者們每天中午都能有較新鮮的食材可以吃。每星期二和星期五傍晚六點,則由社區媽媽們在社區廚房料理晚餐,供應社區與鄰近社區的孩童一起共餐。吃飽稍作休息後,七點半則由社區青輔社社長伍俊達先生與李榮宗、黃雅聖老師帶領進行課後輔導。社區活動中心提供場域,青年們則扮演讓孩童發問學習的角色,學校以外的在地認識課程與戶外活動,則讓孩子們能更認識自己的生長環境,增加其認同感。相信幾年後,當孩子們在大一點也有能力的同時,也會願意為更小的小朋友所付出回饋。

透過這些良善的作法漸漸凝聚社區居民,也啟動了其他的社區組織,包括如:社區發展協會、環保志工隊、社區守望相助隊、仕安青輔社…等。甚至為後來「仕安社區合作社」的成立與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打造自己的故鄉

嬉遊境空間構築團隊由空間美化再造切入社區,我們深深感受青年勞動力對於地方事務推廣的影響及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如何吸引青年願意回到鄉村?如何認識在地生長環境與探索?進一步思考有所意願返鄉就業或創業?透過分享,我們的方式如下:

【理念實踐】
  1. 凝聚共識 找回青年在地認同感。
  2. 鼓勵勞動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
  3. 強調工法簡易化和移動性。
  4. 協助提升農村產業品質。
  5. 增加環境附加價值。
  6. 提供在地服務工作或換宿機會。
【軟硬兼施的計劃整合】

從一開始的獨立出資時期,步調較於平穩,但相對地成長幅度是緩慢的,於是我們開始尋求公部門的資源,提出計畫申請。每年的年底到隔年第一季進行計畫案的篩選,盤點出需求;討論各個局處所釋出的福利政策或補助,區分硬體空間、軟體活動、例行性的補助計畫到一定得靠自己掏腰包的事項詳細分類,並且做出每一年度的目標執行規劃表,做一個全面性的計畫整合。

自 101~102 年,為最初步的探訪和輔導訪視時期,直至進駐仕安社區,透過田野調查與在地訪談紀錄之後,對內我們辦過社區報,對外的社區刊物,則是用來配合行銷在地無毒米。「仕安有很強的凝聚力」,我們希望盡可能幫忙社區,「把外流的年輕人口統統找回來」,或許短期內無法一蹴可幾,卻誠心希望透過空間的改造活化,並將與新營社大、新東國小或外部其他社團組織結合,協助學生課後輔導…等,對小朋友做在地環境教育;讓大朋友參與社區培力,漸漸地凝聚「大夥兒對仕安的未來有所期待,希望仕安社區愈來愈好」。

 

於 104 年,我們把農村景色想像成心中最美麗的一幅畫面,我們提出以露營車的概念創造出裝上輪子就能到處移動、組裝式的小房子,主要是以 1.提升鄉村的多功能性 2.探討創新產業地景之可能性 3.綠色走廊串連社區營造點,以空間整合為前期規劃主軸。隔年 (105 年度),改造仕安社區活動中心旁的一個老舊豬舍,成為一個專屬仕安社區營造培訓基地,並提供更為寬敞、實用的空間變成工法與運作的示範點。

匠農共創 在地共感-仕安社區青年深耕與培育模式

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青年返鄉,誠如此次青年回留農村宗旨如下:

「鼓勵有想法、有意願回到農村的青年或青年代表組成團隊提出具有實驗性或創新性的生產、技術、工法、教育、服務、行銷或科技等創新研究計畫構想,解決或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產業、教育及就業等問題,為農村發展注入新能量,促進農村再生,並創造農村三生新價值及協助產業跨域及特色亮點等區域發展。 」[6]

於是,幾年下來一股青年返鄉的風潮,正引動著台灣的年輕世代,自主意識較為敏銳的年輕族群不願屈服於資方 22K 束縛,願意挑戰社會體制和家族加諸於其身的框架與期待,勇敢地跳脫制式的求職階梯圖,隨著自我本心的牽引,投入多樣性的理想戰場;大公司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加入新創團隊、新媒體或微型企業,最大理由是 - 希望能找回工作的熱情與投入的理由[7]

但事實上,我們就先以應屆的大專院校畢業生來舉例:大家想一下,如果現在的你已經準備畢業,那麼畢業之後是繼續升學? 還是就業或另有其他生涯規劃? 或面臨失業呢?再接著問下去:當選擇繼續升學,是真正充實學識? 不想當兵? 還是害怕競爭? 而選擇逃避?而當決定進入了職場,我們準備好了嗎? 自身的本事能力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積極的心態和願意學習的態度。

註[6]: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106年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示範計劃目的。
註[7]:林承毅,如何讓老街成為「一萬人造訪一百萬次」的地方,鳴人堂網站。

在這四年中,參與過仕安社區與嬉遊境空間工作室活動的學生總共超過 200 個,和我們密集生活,過著團體駐村二個月,十間不同國私立大專院校以上的學生,在今年超過了 50 人。什麼樣的人合適?什麼樣的環境會造就什麼樣的問題?經驗上,分析了幾項重要的狀況:

1) 想回社區? 可以回社區? 我要回社區!

說實在的,當青年學子自己本身對未來迷惘或沒有方向感、和沒有企圖心,往往進入職場之後,同樣變成了無所目標的一群。我們更不希望學子們,卻利用這股風潮,搶搭政策上的順風車;但即使是本身就很有意願回到農村社區的青年,我們也會透過相處和觀察給予適當的幫助。比如說-只是因為工作不好找,就回老家 (自己的社區),這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同樣的是在熟悉的環境 (一種內心的舒適圈),寧願能先幫忙他找到外面的工作接受歷練,有了實務經驗之後,再回到社區內漸漸接觸社區事務,清楚明白在社區內能發揮的地方。而另一種情況是-主動積極準備了一段時間,對於社區內的文化、產業、環境…等,有相當一定程度了解的青年,我們則由淺入深,從大方向再縮小專職專責的領域,讓其自由發揮。

2) 生活作息與觀念上的差異

社區同樣是個現實的環境,能有滿滿的人情味,也會有說三道四的流言蜚語,即使上一代沒有網路傳遞的方便,但處在自己的社區環境內,消息傳遞的網絡機制快速得令人吃驚!年輕人回到社區後,做事情的時間和步調若沒有辦法配合在地的作息,是很難有人會配合你的,熱心一點的人會善意的提點,更不用提現在在農村內的大多是銀髮長者,在上一代的傳統觀念,晚睡晚起即使辛苦,恐怕也只會被當成懶惰的誤解。另外,社會快速發展,而台灣學制上開始不注重品德教育的同時,新世代和上一代的倫理價值觀並沒有跟上改變的腳步取得平衡,反之因為教改過程的缺陷,造成許多怪誕的社會現象和認知上的代溝。這樣的狀況在較為傳統保守的農村中則更為明顯,當現代只要求所謂〝勇敢做自己〞的當下,往往忽略該尊重對方的人情世故、失去同理心、和只會想到自己。在過去最需要密集勞力的農業時代,人與人必定要共同合作,才會有更好的生活,而這當中一定包含了許多良善又微妙的人際關係,這樣的榮景也是我們想要努力再現的景像。

 

因此,我們的方式是:

1. 打造根據地-創意中心+培訓基地

103年 嬉遊境空間構築工作室改造前後
傳統三合院是農村裡最熟悉卻也正在凋零的建築型態,是早期的「家」空間;空間內同時保存家庭倫理與精神,因此我們選擇保留合院的空間秩序和排列型態,並且提出—從房子中長出房子的概念。自力構築,同時更結合仕安社區發展協會與產業合作社,將其定位成為-社區創意中心,並成立在地工作室

104年 護龍住宿空間改造前後
我們把“氛圍”當作我們的賣點,從實作過程的學習到空間完成後運作,把空間變美並且提升住的品質。讓體驗住在農村的美好,是一切開始的根本。

105年 豬舍空間變身培訓基地改造前後
選定社區活動中心旁的豬舍做為今年的營造點,加入『Maker』的概念,將計劃定義為吸引青年從都市進到農村的引子,化身成社區營造培訓基地,基地完成後之用途為:
1.教學場地2.社區創新產業之生產場所3.體驗營隊與工作坊4.自造者分站基地。

2. 細膩的參與過程觀察
  1. 培訓觀察的程序
  2. 發現問題並解決的能力
  3. 本質與價值觀的建立
  4. 讓每個人都是”有用的人”
3. 分階段時期養成

4.互助共生

嬉遊境團隊以往只著重於空間之構築、設計、規劃和策略,而在近幾年的操作中,我們開始瞭解到空間之後「營運」的重要性!對於營運,首重「造人」,我們都知道「事在人為;選對人,事情就成功一半」的道理。團隊成員大多不是在地人,因此我們以一種青年進鄉團的培訓機制,讓青年的力量能夠在農村中留下成績。我們更期許自己能夠成立一個「人際與人力網絡機制」,相信不久的未來,讓人才可以相互支援,進而在社區和社區之間能夠流動。

5.整體行銷並緊密結合社區

今年度嬉遊境團隊正式加入仕安社區合作社,不但成為股東,也是合作社的理事。同時我們也開始積極推出工作室的創意商品,配合春節除夕到元宵節實際進行遊程運作,這種深度體驗的質化效益,紛紛獲得國內外參與的朋友們熱烈的迴響!我們將繼續堅持這種高(機動性)、精、巧的運作模式,維持其獨特性-「只為”內行人”而生」。

嬉遊境團隊將:

  1. 持續積極參與社區計劃整合。
  2. 空間持續再造與窳陋閒置用地綠美化。
  3. 打造社造工法(常民)培訓基地。
  4. 社區營造至社區營運。
  5. 串連鄰近鄉鎮特色與產業聯盟。
  6. 社區設計至社會設計。

 

 

相關連結:
嬉遊境空間構築工作室FB:https://www.facebook.com/divertingscenes/
建築繁殖場:http://www.interbreedingfield.com/work.html
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 FB:https://www.facebook.com/kunsonstudio/


[one_sixth padding=”0 20px 0 0″][/one_sixth][three_fourth_last padding=”0 80px 0 0″]林鍵樺
淡江大學建築技術系 畢業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畢業
建築繁殖場 第十代成員
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師
嬉遊境創意空間構築工作室 負責人
擅長木、竹、鐵材質手工實作,由物件至空間情境創作。
[/three_fourth_last]

淡江大學建築技術系 畢業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畢業
建築繁殖場 第十代成員
李坤昇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師
嬉遊境創意空間構築工作室 負責人
擅長木、竹、鐵材質手工實作,由物件至空間情境創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