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觀察不怕沒人鑑定 iNaturalist 中文化 自然觀察更容易

2018年6月26日,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串聯在地和國際 全球基礎生態資訊 公民科學家貢獻有方

野外拍下沒見過的動植物,除了讚嘆好運道,如果有人能鑑定解答物種名稱該多好?社群網站雖然提供強大後盾,除了要選對社團,還必須經過上傳的步驟,而且不一定能得到即時解答。這十年來隨著手機普及,相關的app也逐漸開發。要找到一個能連結到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又能成為公民科學家,為自然科學、生態保育貢獻心力的軟體,iNaturalist.org成為國際上最受矚目的軟體。只是,英文介面好難懂。

這種心情對於喜愛自然觀察的讀者並不陌生,有人選擇克服語言障礙,但是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林政道則不然。為了讓學生有個學習工具,他利用十幾天課餘時間,將iNaturalist中文化,並逐步輸入台灣生命大百科物種名錄,讓學生田野調查多一個幫手,以及環境教育及公民科學家輔助利器。

iNaturalist中文版畫面

串聯香港社群  動手 iNat 中文化

iNaturalist簡稱iNat。當用戶上傳一張植動物照片時,就有許多自然科學家和博物學家進行鑑識,這是iNat的回饋機制。林政道說,iNat易上手,拍照上傳、填寫相關欄位後,讓專家協助鑑定。鑑定成功的關鍵,在於有否拍到特徵;或者,也可能因拍到的物種太小,尚未發展足以辨識的特徵。

這套軟體來自2008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資訊學院碩士班的期末計畫,創始者Nathan Agrin、Jessica Kline 和 Ken-ichi Ueda基於對自然觀察的熱情,開發軟體與網站,受歡迎後再持續發展手機軟體。最為人知的使命,是將專業研究者與業餘的公民科學家連接起來,讓業餘觀察者隨手記錄的資料,成為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來源。

林政道2017年10月有一門環境教育課程,他讓學生觀察生活周邊的外來入侵物種。雖然他知道iNat連結資料庫的強大的功用,但英文介面對中文使用者始終是個門檻。

他在查找資料的過程,得知香港大潭篤生態教育中心(Tai Tam Tuk Eco Education Centre)已完成網站介面中文化。原來大潭篤從2014年即開始推動使用iNat做為自然觀察的工具,只是無論是Android或 iOS,幾乎沒有任何中文化。為此,他決定著手翻譯。

香港朋友得知他的行動後,提及過去他們翻譯了約20%的資料;這訊息令林政道他士氣大振,卯足全力投入,香港方面也跟著一起做。大約十幾天後,他完成了手機版繁(正)體中文化,10月20日學生進行野外觀察前,他也帶給學生一個中文版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禮物。

以手機拍照上傳iNaturalist app,就有機會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資料!圖為玉山櫻草。廖靜蕙攝

輸入台灣俗名  使用者有感

這個軟體十分重視在地化,隨著使用者所在位置顯示內建的物種學名與俗名。由於香港使用者以為當地物種的中文俗名在台灣用法一樣,便早一步將這些名稱的適用範圍涵蓋了台灣,但事實上香港和台灣的詞彙相距甚遠,常常同種卻使用不同的俗名,而讓早期的台灣使用者一頭霧水。為此林政道寫信給加州科學院,取得網站策展人(site curators)的權限,並以台灣生命大百科所整理紀錄的俗名,加入資料庫,讓台灣觀察者很快透過俗名查詢資料,即使由其他鑑定者輸入學名,也會附帶台灣中文俗名。

俗名是某個地區對於物種習稱,往往標記在地文化對該物種的生態智慧及獨特情感,是生態保育的關鍵;林政道深知語言在地化是一個大工程,而且不以完成中文化為足。「希望以後還有阿美族語、達悟族語等,各族族語的iNat!」林政道說。

他翻譯時也加入一些年輕世代的趣味,例如有時出現「我了解你的明白」,便是譯自「I understand」。

俗名往往標記著在地生態智慧。圖為月桃,在台灣不同族群都是重要的民族植物。攝影:廖靜蕙

用iNat隨手紀錄 打好環境基礎

「我個人認為,台灣的環境問題是出於對環境的漠不關心。連結人與自然生態最好的辦法就是認識它!」他舉藻礁為例,全世界沒有像台灣這麼連續、大面積的藻礁,是一個全球難得一見的特殊地景,在面對開發議題時,卻因資料不足而流於政治決定。

「我們在環境議題上感到無力的是,明明當地資源豐富,為何生態顧問公司調查不到?」透過iNat,即可讓社區居民隨手紀錄,就算不認識的物種,只要拍照採樣上傳,讓社群協助鑑定把關,並持續觀察,根據不同的季節找出不同生物活動周期,這些公開資料就足以說明一切。

業餘觀察者從自己社區周邊做起,能量十分可觀,例如特生中心結合公民科學的網路社團「路殺社 Taiwan Roadkill Observation Network」、「eBird Taiwan」,都印證了這個道理。

「達爾文核心集」  通譯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

iNat APP畫面

大眾透過軟體下載、手機拍照或上傳照片,就有匿名的鑑定者協助物種的鑑定,這過程有一些設定,讓操作者輕鬆上手,然而簡單的背後卻有一套龐大的運算支撐。

林政道解釋,將生物多樣性資料以非專屬的開放格式,經網路存入資料庫公開分享,這種歷經數十年努力而得到的成就,其實一開始就面臨資料該採用哪一種標準的困境。他舉例,採集的物種除了名稱之外,還有動物界不同物種的計數、植物界林木、草本植物等不同類群的計算等等標準的設定,當不同研究者帶著各自使用的詞彙匯聚一起時,就需要一套統一的語言。

其中以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推動的資料整合最具有代表性,到目前為止已累積全球 4.3 億資料,在其資料整合平台中,所採用的資料欄位標準為「達爾文核心集」(Darwin core, DwC),以此定義每個欄位字彙,2009年成為國際分享生物多樣性資訊的一個穩定參考標準。

有了這套標準之後,得以讓世界各地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依照格式提供資料,在跨國研究上也很適合呢!iNat也在這個基礎下累積資料庫,當上傳的資料經過專家鑑定後成為研究等級,代表這筆資料已進入GBIF資料庫。

推動iNat普及  縫補台灣基礎生態資訊闕漏

林政道英文流利,卻是在台灣養成的博士。他從台大森林系畢業,學生時代就嚮往Open data的理想,長久來也都跟自由軟體界有接觸。他笑著形容,自由軟體有如共產制度,期待每個人將資料公開分享。

現在他持續翻譯iNat相關文件,也成立臉書社團,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希望集合眾人之力推動這套軟體。

雖說是推動iNat,其實是將台灣生物多樣性基礎資料長久以來的缺漏縫補起來。提到未來怎麼推?他說,已結合研究單位以小型工作坊進行,例如林務局未來將與特生中心合作的中區台灣里山倡議夥伴網絡,即於工作坊交流之便,使用iNat內建的功能成立專案,作為監測農田生態系的工具。

林政道將iNat中文化,更提供野外調查的便利性。圖片來源:林政道提供。

 

※ iNaturalist後來由加州科學館收購成為其品牌。這是一所科學研究型博物館,同時也推動環境教育、自然教育。

※本文章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為 野外觀察不怕沒人鑑定 iNaturalist 中文化 自然觀察更容易

 


環境資訊中心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環境資訊中心的其他文章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