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從廢校活化到地方創生之路 – 大山北月的故事

文:莊凱詠 / 大山北月創辦人

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的策展人北川富朗於書中提到「廢校,不僅僅意味著建築物消失不見,也代表著地區的精神燈塔的熄滅,然而學校是這個地區曾經有人生活的象徵,因此就算不得不廢校,也必須以另一種的實際面貌保存下來。」這也是我們於廢校 30 餘年的豐鄉國小創立「大山北月」每天的提醒與反省,深刻了解當時生活文化、以另一種的形式重新開放學校、紀念大山背小學的時代意義、延續放牛校長的愛與精神,帶給下一代的學子更大的正面影響與改變機會。


從零開始 – 找回最勇敢真誠的自己

日據時代就建校,存在超過一甲子的山中小學「豐鄉國小」,不只教化許多學子,更留下許多感人的故事。然而,隨著都市的發展,位於山區的小學,也因人口大量外移,學生數太少的緣故,於 1983 年畫下休止符,隨後廢校的空間成為治安死角,聚集許多問題少年的吸毒場所,之後雖有業者經營但也多營運不佳幾經轉手,瀕臨成為蚊子館舍。直到大山北月團隊於 2014 年進駐,從搬運垃圾、清除雜草、油漆粉刷開始,努力讓這個閒置空間重新活化起來,經過多年的努力陸續開放舊教室,開設餐廳、展覽空間、露營場地、駐館藝術家工作室等等,並與在地小農協同合作,致力於開發創新小農文創商品、舉辦深度農事體驗活動。而我們在豐鄉國小創校近百年之後透過「創新學校」的形式延續放牛校長的精神,重現當時生活的文化與感動並繼續承擔起大山背地區的精神燈塔的責任。大山北月找回國小的樣貌,布置彩色課桌椅、黑板等,甚至連菜單設計都是考卷和課本的形式,想帶著大家找回小時候,最單純最真誠最勇敢的自己。

社會創新 – 新興型態的開放博物館

大山北月,是迷你國小的舊址,更是保存與發揚在地文化、學習活動空間、策劃在地文化教育的最佳場地,我們期望回到初衷,成為新興型態開放博物館 (Open Museum),運用策展 (Curation) 的新概念,大山北月致力提升新竹台三線地區生活藝術,並融合在地文化,創造在地藝術底蘊。我們期望促進新竹台三線的社會創新、藝術進駐、農業永續、場館活化、資源整合及發展文化生活圈等使命,期望連結資源共創價值,發揮影響力。未來計畫成為一個開放的服務創新平台,針對「在地農家」與「在校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服務創新課程、展覽、活動、模式」,將「藝術美感教育」、「農事深度體驗」、「地方公共空間改造」導入在地生活中,進而創造永續、健康、多元的社會價值。我們透過舉辦夜宿大山的露營、草地音樂會、大地瑜珈課程、企業員工訓練工作坊在地農事體驗小旅行、駐館藝術家的 DIY 活動、窯烤披薩體驗等等各式各樣的活動來活化空間。

美食策展 – 新竹台三線的策展人

新竹台三線沿途經過關西、橫山、竹東、北埔、峨嵋等五鄉鎮,各點都很美好也都有自己的特色,然而缺乏整合、整體行銷、脈絡串聯及資源連結甚為可惜,因此位於台三線中心點的大山背 – 大山北月期望集結眾人之力,一起為這個地區重組價值為新竹台三線賦予新的意義。大山北月於選入 2014 年 10 月《Taipei Walker》景觀餐廳特刊之全台 60 家景觀好店,我們很榮幸也很驕傲,然而我們不斷提醒自己不能只是餐廳,而是新竹台三線的策展人,我們走訪農村尋找在地好食材,帶著大家走過整個新竹台三線的食物旅程的山月慢食套餐,從峨眉的東方美人茶香檳開始,沿途經過橫山的窯烤麵包、關西的仙草冷麵、竹東的手工麻糬,最後在北埔的客家擂茶收尾,透過食物策展,結合客家五鄉鎮的特色和在地用心的好味道。期望帶動新竹客庄沿線串連,讓大家享受優質餐點同時認識新竹台三線等五鄉鎮的特色,進而在未來的旅程擴展其他區域,未來將結合在地小農針對在地農產品開發出更多的文創產品帶動大山背地區經濟發展。

苦盡甘來 – 在地有機苦瓜的華麗轉身

有一次,我們發現附近農家的桌子上放滿了剛採摘的新鮮苦瓜,不問還好,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背後有這樣的辛苦故事,「明明是在對土地做友善的事情,又是對人體健康的東西,為什麼都賣不好呢?每次載到市集去,都是整籃載過去又整籃再載回來,有機的東西就是這樣,很不好賣。」農家阿姨說出了她的煩惱,因為是有機種植所以不只產量少,而且也容易被蟲咬而賣相不好,再加上售價比市面上大量種植的苦瓜來的貴,所以在市集總是苦無銷路。

聽完這段辛酸後,我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竟然告訴阿姨「沒關係,你以後收成的苦瓜都給我們,我們來想辦法。」但是,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原以為這樣的苦瓜放在店裡自然會有人買,但事與願違,在苦瓜成熟泛黃之前都沒有人向我們購買這樣售價比市價高的有機苦瓜,這時候我們才好像稍微能理解農民面對辛苦收成作物卻面臨滯銷的心理壓力,看著這麼多苦無銷售的苦瓜,思考了很久,突然間想到「既然大家不吃苦,愛吃糖,不如我們來把苦瓜變成糖吧!」於是我們在法式軟糖和中式冬瓜糖的作法中不斷嘗試,經過多次的失敗,吃掉不知道多少的焦黑的苦瓜,終於成功研發出風味特殊的苦瓜糖,這苦苦甜甜的滋味不就像小農辛勤努力的過程一樣「苦盡甘來」嗎?

希望能夠透過苦瓜糖的誕生,分享在地有機種植的健康作物,解決在地小農面臨的滯銷困境及通路問題,讓好的產品與小農的用心能被更多人看到。

十分桔利 – 團結力量大的柑橘禮盒

大山背地區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柑橘生長,有良好的品質,然而加入 WTO 後,本土柑橘農受到衝擊。看著路上結實累纍的小太陽,總覺得不甘心,為什麼國外的蘋果可以上百塊,我們一袋橘子一百塊還要被嫌貴?不禁思考,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一整年辛勞的果農過更好的生活?於是我們與在地農家合作,挑了市面上少見的九種柑橘,如:美女柑、豔陽柑、三寶柑、印尼柑、帝王柑、蜜柚柑、阿婆柑、總統柑、不知火柑等等,加上客家桔醬,組成「十分桔利年節禮盒」,希望讓在地小農的辛苦能被大家肯定,也讓大家品嘗到外面吃不到的好滋味,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是透過殺價來壓低成本、而是透過公平交易的方式由農家定價,我們在透過品牌來創造禮盒的價值。

農民市集 – 成為在地農家的靠山

我們這五年來一直在努力做好一件事,希望可以成為在地農家的靠山,從協助農作物展售、規劃農事體驗小旅行、開發特色文創產品,到今天「大山背農民市集」的正式開幕,看到小農們認真照顧的農作物能夠被更多人看見與喜歡,真的是比自己店裡生意好還要開心,謝謝暑期實習生拼命熬夜趕工,謝謝農家用心耕作與勇敢嘗試,更謝謝持續支持我們的大山朋友們,大山背農民市集每個周末都會有產地現採健康養生的蔬果,還請大家多多支持,一起讓大山背串聯得更精彩,一日遊的遊程更豐富。因此我們計畫將開辦全台首創的自助式農民市集,藉以解決活化農民市集、改善農友困境、促進地方發展等問題。我們將設計大山背休閒農業區農友專屬櫃位,透過訪談與攝影為在地小農製作故事看板及聯絡方式,農民只需將收成的作物標價後擺放至櫃位即可離開並定期收款,而遊客只要依據標價自行投入指定金額即可帶走健康養生的農作物。對於大山背休閒農業區的整體發展來說,可以因為農民市集的活化連結各農家特色資源、活化市集場域聚集人潮、整合行銷不單打獨鬥、增加整體知名度,更可利用該空間舉辦各式活動,如農產品展售會、食安問題講座、食農教育活動等等一舉數得。

小藝術家 – 看山小朋友,看見橫山的小朋友

新竹縣橫山鄉是個偏鄉,教育資源缺乏,美學教育更是落後市區,因此我們想創造一個平台,讓新竹橫山的孩子有個無限寬廣的舞台,從舉辦在地國小美術展覽開始,同時開發回饋文創商品,我們誠摯地邀請你穿著這這件衣服走到世界各地,讓他們的作品被世界看見。為了讓藝術橫山發芽,每賣出一件「看山小朋友」T-Shirt,我們就會提撥 10% 利潤作為在地學子的美學教育基金,創造永續循環。「看山小朋友」,讓世界看見橫山的小朋友!

大山北月沿著「新竹台三線的策展人」以及「回歸學校的初衷」這兩條軸線再做發展,一方面努力將在地好的食材、好的故事、好的展覽、好的活動在大山北月做集結與推廣;另一方面,也期待讓豐鄉國小回到初衷,學校的核心價值與意義是知識、教育、學習、文化、永續,以新興型態開放博物館 (Open Museum) 之想法繼續傳遞學習的價值與精神,延續「農村」與「藝術」兩大主軸,深根大山背地區,計畫讓廢校 30 年的豐鄉國小,以另一種的創新面貌「復校」。

期待大山北月的開放創新能量能帶動新竹台三沿線的發展,共同營造一個結合文化觀光與產業升級的地方特色產業。大山北月也將作為地方特產展售平台,配合主題性活動的舉辦,促銷在地農產品及特色商品,增加獲利的能力,同時嘉惠在地產業。未來大山北月的營運將以文化為基礎、創意為觸媒、教育為動能,規劃舉辦學習與文化活動,對教育、文化與產業做出貢獻。透過大山北月建構的服務開放創新平台,在大山背人文生態館運用台三線的便利交通、豐富自然景觀與永續的產業發展,連結在地學術資源、社會組織與企業資源,在地紮根,進而能國際發光。

邀請你們上山一趟,感受山林的美好、自然的生態、農村的活力、在地的美味、廢校的創新,回到小時候,找回那個最單純最真誠最勇敢的自己。


莊凱詠
畢業於政大企管系、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卻不務正業的跑到山上創業,開始關注廢棄空間活化、在地旅行、地方創生、小農產銷、偏鄉教育等議題,希望透過藝術和設計的創新力量和在地居民農民一同共創價值,讓台灣成為願意讓人一來再來具有深度故事的地方。

畢業於政大企管系、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卻不務正業的跑到山上創業,開始關注廢棄空間活化、在地旅行、地方創生、小農產銷、偏鄉教育等議題,希望透過藝術和設計的創新力量和在地居民農民一同共創價值,讓台灣成為願意讓人一來再來具有深度故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