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社區停車場:牯嶺書站

 

文:曾英、黃璐、劉佳諼、沈堅鉦

此文為「都市研究期末書面提案計畫」,指導教授:黃書緯

一、問題說明

(一)場域介紹

1.場域範圍與概況

我們以南海路、重慶南路三段、福州街、南昌路一段所圍成的區域作為場域範圍,並以牯嶺街和寧波西街劃分四大主要街區。 牯嶺街的南海路到寧波西街段為台北市郵幣社的聚集地,構成了此地獨特社區景象,而場域內除了主要街道的兩側外,街區內皆是寧靜的住宅區,居民多是軍公教及一般中產家庭,商家除了郵幣社外是以餐飲業為主,同時此處也有經濟部、自來水營業處、郵政博物館等公家機關。

2.場域交通特性與區位

此地的大眾運輸功能完善,南海路、寧波西街、重慶南路皆是主要的公車幹道,而地圖中右上角則是捷運中正紀念堂站,對外交通易達性高,因此在田野時可發現許多人通勤皆是以大眾運輸加上步行。而道路交通環境以寧波西街為例,路寬僅能容納兩台公車通過,再加上路側的停車空間,整體非常擁擠,牯嶺街因為沒有密集公車班次加上,空間相對寬敞,但此兩條街皆有空車、機車、自行車共搶一道的情況。

以步行空間而言,主要幹道上騎樓皆有人行空間,但會面臨到高低起伏、空間被機車與自行車停車壓縮等行走不易的問題,少數路段則以台北市繪製的綠色人行道代替,巷弄內則沒有特定人行空間,但因行經的車多以機車、自行車為主,行人的被壓迫感較小。另外,因為配合著萬大線在南海路上的施工,此地的交通規劃目前是卡在一個尷尬的過渡期。龍福里里長就表示,因為捷運站體量龐大,也取消了一百多個停車格,對於機車、單車來說都不方便。又因爲有人的行動需求,也不能完全禁止別人在騎樓下面騎車,所以暫時還沒有辦法管理。加上之前有騎樓下不能騎車的規定,「那騎單車的人就很可憐」,在騎樓騎車要和行人爭道,在馬路上騎車的話又和機車爭道,「只能在很邊緣的位置」「(萬大線工程)八年里,龍福里傷害最大。」在我們聊天的過程中,有大陸工程的人拿了交通改道圖紙來給里長看。里長說,(也如我們所見),目前的工程把社區搞得亂七八糟,明年南門市場也要改建。但是她還是認為交通線的發展是有必要的

只是,如果要解決單車的問題,對道路有新的規劃(設立單車專用道等),都得等到2025年萬大線建成之後再來考慮,現在沒有辦法。南海路、寧波西街都是單行道,也很難做雙向道,可能很多居民會繼續在巷子里穿梭。「這是社區結構,沒辦法」。

圖一:場域範圍地圖

3.場域內自行車環境
(1)騎乘狀況

在上圖劃定範圍內所涵蓋的主要街道,皆沒有專屬自行車道的規劃,自行車多直接行使在騎樓或馬路上,在像寧波西街這條狹窄且車流量大的街道上,難以與汽機車、公車難以保持安全距離,而此區因為騎樓不連貫,若騎乘在騎樓內也相對較不順暢,整體而言巷弄比街道更適合騎乘自行車。隨機在路上訪談自行車使用者時,多為附近中老年居民為主,他們短程的通勤例如買菜、聚會皆以自行車為主,同時也觀察到私有自行車的使用者較共享自行車多,而自行車多會穿梭在巷弄內,不會只有在主要幹道上出現。

關於騎車的人,遊客其實不太會在這邊騎車,他們到捷運站後可以步行來這邊;居民騎車的話可以在巷子里穿梭,所以也沒有太大的單車道需求,加上他們只是為了生活便利比如出來買菜什麼的騎下車,會偶爾亂停一下,但沒有造成很大問題;騎車比較多的是外里要來搭捷運上班的人,他們也需要很多停車位,比如我們訪談的前一天就有人跟里長表示國貿局上班族要求增加停車位,不過這個已經超出鄰里的範圍了,加上她也覺得不能因為要給他們設置停車格而取消原來居民的停車空間(上班的人早上來,晚上騎走;居民晚上一定需要停車位;這兩個群體的空間使用有矛盾)。

(2) 停車空間

圖二:停車空間使用

此範圍內自行車多停放在(1)騎樓路側(如圖二) (2)巷弄內的路邊,路側停車格幾乎都是畫給汽車以及機車(不確定是否收費),同時台北市停管處提供的「公有停車場附設自行車空間一覽表內」中正區的車位數量也是0。騎樓路側僅有少數地點設至地面簡易自行車架,多數隨意停放,因此此場域內儘管停放方便,但未加以規劃與設置的停車空間可能造成自行車停放帶來的外部效果。

為了更加了解台北市自行車停車空間的規劃,我們訪問了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企劃科的曾先生。曾先生表示,台北市在2003年開始規劃自行車停車位,目標為1500席,到了2006年自行車風潮漸盛,2013年估計以每年3500席的數量增加,預計在2010年達到46059席。而自行車停車格的規劃會從有明確高需求的地方開始設置,例如捷運站、公車站、公園、辦公大樓等地,其核心概念就是從站點開始規劃(包括自行車停車格、YouBike站點),點會再連成線,線最後會形成一個面的網絡。

針對我們問到中正區的停車架設置是否有特別的規劃,曾先生提到台北市並沒有針對特定的行政區來規劃自行車格,但同樣的,根據上述的需求邏輯,像是大安、中正、信義等地屬於台北核心的地帶,自行車停車格的需求就會大於北投、南港、士林這些區域。而隨著萬大線的完成,首要會影響到的就是捷運站、公車站、以及人行道規劃三個層面,停管處需要等萬大線的通盤檢討完成後,才會接手後續的自行車停車規劃。

在台北市的停車格、停車架規劃上,第一會是考量人行道的可利用空間,例如樹穴間因為行人不會通過所以可以畫為為自行車停車格,再來就是要預留2.5米到3米的人行空間,最窄也要有2米,最後則是路側可利用的空間,這部分就會涉及到機慢車停車跟自行車停車要如何分配的問題。而台北市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可設置的空間不足,因為道路空間已無法負擔汽機車停車的數量,加上人行道先天空間狹窄,所以目前可行的方式是引導汽車到其他的停車場,才有可能有更多的自行車停車空間。另外進步ㄧ部詢問在路側以及人行道上自行車停車的考量時,曾先生提到通常會在樹穴靠近馬路側來提高可見度,而車頭也會朝向馬路,除了符合牽車的順向性以外,也可以同時注意到行人。目前台北市主要設置的車架以B型車架、造型車架(國軍英雄館、懷生國中附近)為主,也因為要面臨空間不足的問題,所以最主要還是以「簡潔、便利」的核心理念來規劃自行車架,目的是希望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間。

(3)公共自行車

圖一中標記橘色U字的圓點是此範圍周遭的YouBike站,可觀察到設置多半配合人潮匯聚處(經濟部、郵政博物館),對於公共自行車的需求而言,聯外通勤需求較區域內短程通勤來得高,但對於以觀光、遊憩目的前來城南的人而言,騎乘公共自行車在此區域內移動也是除了步行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二、問題界定


1.城南社區的路面問題

城南社區主要的交通道路為重慶南路、和平西路及南海路。這三條路段都有進行翻新(南海路進行中),透過路平計劃及增設單車徑,這三條路段都十分適合單車行駛,是城車社區中最為單車友善且使用量最高的路段。

而寧波西街、牯嶺街及福州街為城南社區網絡中心道路,街道都沒有行人路/單車徑,只有騎樓走道。因為三條路段的道路都有不少車流量,包括汽車和機車,單車在道路行駛並不安全,同時騎路走道於去年禁止單車行駛,使單車使用者只有在不安全的道路行駛,而且行駛車輛缺乏秩序,不時又有行人因沒有行人道被逼走上車道,使路面情況十分混亂。硬件方面,三條街道都偏窄,而且道路不平,不時有道路工程進行。

結合行駛體驗,在城南區騎單車除了重慶南路、和平西路及南海路,因路面情況不理想令單車使用體驗不佳,不少人都偏好使用機車代步。而且路面偏窄,有人車爭道情況,單車使用者不但要注意行人來車,也要忍受車輛的廢氣排放,安全性及安全感都欠奉。總總情況讓城南的單車環境近乎「危險」,加上將來萬大線及現有完善公車及捷運網絡,單車的確不是於城南理想的通勤方式。

 

2.城南社區的文化問題

城南城區昔日為台北市中心地帶,文化社會發展蓬勃,有豐厚的文史底蘊,當中以牯嶺街舊書及舊郵幣社文化最廣為人知,但因時代進步,這兩項以前主打的文化亮點變得暗淡,城南社區失去活力開始老化。現在的城南不再有舊書攤,郵幣社的客人也只剩僅有的愛好者,即使將來萬大線開通,城南的人流會有所提升,也難以把城南舊有的文化重新注入老化的社區。

城南的文化硬件十分足夠,除了郵幣博物館和國立歷史博物館,每年更有「城南有意思」的主題活動,我們希望能在社區中使社群更關注本身的文化資產,由內到外地把城南文化及社區認同帶出去,營造城南獨有的主題面貌,使來到城南的人會重新到城南的舊有文化著迷。

 

三、設計提案

 

  • 設計概念

根據牯嶺的問題研究觀察,總結牯嶺街現地腳踏車空間缺乏、書箱使用率低、人口缺乏交集。因此以這些課題做概念發想後,設計出一兼具停放腳踏車與供人乘坐功能之腳踏車架。

此車架也結合行動書箱之功能,在車架中設置行動書箱,一方面告知居民此處可停車,另一方面希望透過書籍的閱覽及流動,為社區創造一個新的活動。藉由看書的活動,增加社區居民的交流以及文化的傳遞。

  • 物件設計

 

 圖三:平面尺寸標示

1.尺寸
  • 車架設計全長300cm,其中停車區為140cm,而座椅區為160cm。
  • 停車區總長140cm,車柱間格20cm。
  • 座椅區總長160cm,椅柱間格10cm。椅高45cm,椅深45cm。
  • 停車區根據數據計算,一般腳踏車可停放之空間,彼此需間距60cm。

將車柱間格設計為20cm,期望可達到最省空間的排列,預計此車架可停放2-4輛車。座椅區以成人平均肩寬55cm計算,可乘坐2-3人。並考量座椅的舒適度,將座椅高設計為45cm,椅最深部分為45cm,椅背稍稍傾斜,考量到若乘坐者並沒有讀書需求時,可單純放鬆休息。

2.材質

停車區材質選用鐵,堅固耐用;座椅區材質則選用木材,因木材比熱大,表面溫度變化小,讓居民可任何時候乘坐,不會因正午的炎熱而感到不適。

顏色上未來則可搭配物件周遭環境做選擇,像是可搭配郵政博物館以紅綠為主、搭配城南以深紅色為主。

3.行動書箱
  • 行動書箱為一改良式腳踏車,在腳踏車後座架設拉門式木製書箱,供民眾自由取閱。
  • 以腳踏車形式呈現書架是希望可以暗示居民此地可以停車。
  • 書箱內部書籍考量當地使用者做選擇,例如現地以老人及外籍看護為主,因此可選擇一些東南亞的外文書和關於牯嶺文化之書籍。
  • 而書籍來源則由里長提供,因為目前社區有頻繁的捐書活動。

圖四:行動書箱示意圖

(三)地點選擇

 

圖五:地點位置圖

此設計選擇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外之空間為第一個概念設置點。因此地是平時居民最常聚集的空間,鄰近里民活動中心、位在街道交匯處、並設有運動器材。可透過此據點的設置,觀察物件進入後對社區居民互動的影響,進而作為往後選點的考量。

圖六:地點街景圖

四、使用者意見回饋

成果發表會(D-Day)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小組相約去布場,小英帶着印好的大海報和模型出現,我們一起坐在樓梯上重整模型,最後將其寄放在明天的展示桌上才離開。發表會當天的經驗十分有趣,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我們的提案設計會有不同理解,也會提出不同意見。

針對我們「牯嶺書站」的提案,停管處的曾先生在務實面上給了我們幾點建議。第一是週轉率的問題,因為現行的停車格、停車架不像汽機車有收費機制,所以會造成民眾長時間停放,而會設置停車格的地方也就是需求量很高的地方,長時間的停放會造成可使用的空間越來越小,所以我們的「牯嶺書站」可以考慮加入計費機制,才由可能解決此地「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第二則是空間使用上的問題,實務上的考量會認為自行車架設置要簡潔為主,我們的設計若加入椅子的功能,或忽略到節省空間的原則,而曾先生也建議我們參考營建署「自行車路線規劃設計之原則參考手冊」,手冊中提到基本停車空間的所需長度為1.85m,寬度為0.6m,兩車的間距為0.4m,這也是我們要進一步考量的地方,第三則是評估當地自行車的需求,可以透過發放問卷給當地居民、詢問里長、在我們的預定地設置服務中心來蒐集民眾意見,再觀察周邊自行車的停放情形,例如違停嚴重就顯示了供不應求的問題。最後,曾先生給我們的「牯嶺書站」整體的建議是過於理想化,儘管出發點很好,但忽略了一些實務上設置自行車停車空間的問題。

台文所的蘇碩斌老師(他的課臺灣都市與文學的攤位正好是我們鄰居),由於沒有提前準備好一套展示的方法,我們的首次提案解說有些不清楚,感覺抓不到重點,在老師的不斷逼問之下,我們還算講清楚了提案的初衷、設計和目的。我們被質疑的地方,在於,我們真的有在解決「停車空間」的問題嗎?設計一個停車架就可以解決空間問題嗎?我們在做的事情更像是美化社區空間?我們也覺得,的確,如果從「空間到底夠不夠用」來評估我們的設計,確實是有些站不住腳,因爲本質上沒有解決到空間多寡的問題,但是我們也解釋道,這是我們對於「物件的接合」概念的一個粗淺的嘗試。另外一個問題是「你們如何理解城南?」這塊區域範圍到底在哪?特色在哪?印象就是有歷史感嗎?……

一位印象中是城市規劃系的學生詢問我們是否有對提案進行可行性評估。我們從這個問題裏面意識到的是,我們其實只關注到了位置、問題、物件大小、使用方式等比較容易被觀察到的方面,在更複雜的可行性上(譬如費用估計、使用者訪問)方面我們其實還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因而也能夠理解,在最後一堂課(6.27)上爲什麼會有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是要設計一個可以執行的方案,還是先盡情發揮想象力而不用考慮太多實際條件?我們有沒有因爲想太多或者想太少而感到被束縛?

一位設計系的研究生評價我們的提案「挺不錯的」(邊聽邊頻頻點頭……),因爲在設計中考量到了社區的情況;不過,從比較專業的眼光來看的話,他指出在實際執行方面,設計的話要更加考量材質、成本和形狀的問題,如果座椅部分真的按我們的想象來用木頭製造成這種不規則的形狀,那成本會很高?

只是,我們的提案好像很容易讓人「誤會」。比如有同學就覺得我們這個提案不錯的地方在於可以變成一種都市景觀、打卡景點,但這並非我們本意。於是我在想爲什麼他聽我們介紹的時候會忽略掉我們嘗試去講的單車的問題?或許是因爲我們呈現出來的東西讓他看到的感覺就是這樣,而停車空間不夠的問題也不夠「觸動人心」。

總而言之,「空間使用」是在規劃自行車停車架時很重要的原則,所以針對我們牯嶺書站的大小,需要確認的是人行道寬度,以及設計物件的長寬是否能有效運用空間,再來就是設計付費機制的部分,這是我們之前沒有預想過的問題,卻也是最主要的問題,因為周轉率低確實會導致停車空間越來越供不應求,但使用者付費機制需要牽涉到更複雜的設計,或是降低民眾停放意願,所以我們要針對這點更進一步地去討論。最後是需求預測的部份,因為通常設置停車架的原則是從有需求的地方開始,我們若要從牯嶺書站出發拓展更多個可設置地點,就要調查此範圍的辦公大樓、學校、公園等人流經過的所在地,才能針對目標客群達到增加停放空間的效果。

               Source


黃璐(人類學系)、沈堅鉦(森林系)、曾英(園藝系)、劉佳諼(國企系)

我們是愛看海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