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人路權的視角看自行車的使用

文/圖:馬路小天使 The Angel On The Way

從行人路權的視角及環境保護的觀點出發,在機動運具的類別裏,自行車因為無廢氣和低噪音的優勢,與汽機車比較起來,自行車是相形友善的運具。現今世界各國政府城巿與民間,例荷蘭、丹麥、法國、西班牙、英國,因車禍傷亡與環境惡化之害,已相繼採取行動,抵制汽車,並大力推動自行車的使用。

然而,自行車具有尖銳的車體以及前進的速度,自行車仍然對行人產生威脅及造成可能傷害,甚至死亡。同時,自行車也與汽機車一樣有停車問題。先進國家在人行道系統已成熟建立與使用的情形之下,行人路權與車輛的衝突,多半發生在「穿越馬路」。反觀我們台灣的道路系統,幾十年來,行人向來非政府所重視的道路使用族群,加以公權力縱容與長年不彰,使得專屬行人通行的騎樓人行道遭嚴重占用,人行道亦設置不足;政府既然在政策、行政、執法的層層嚴重忽略,汽機車自行車使用者面對行人之時,也不會有尊重禮讓的態度。

聊以欣慰的是,據我們2014年以來近四年的觀察,國內對於行人路權的重視和呼籲,正漸漸凝聚共識並主流發展;在民間的督促之下,政府也樂於順應民意,重整公權力,政策推行改善行人路權。

儘管如此,國內使用道路的私人運具汽機車族群,因多年為道路使用的主體,未改橫行霸道的習性;基於原族群利益,對於政府回歸「以人為本」及重新人權出發的政策,龐大的車輛使用者因難適應或拒絕配合,而怨聲載道。

由以上的背景,我們再看台灣的自行車使用。政府把自行車定調為第一哩路或最後一哩路,僅是提供第一哩路或最後一哩路的原道路使用者另一通行工具的選擇。自行車使用者可能是原來的行人,也可能是原來的汽機車族。如果這些新舊的自行車使用者不確實依法規使用運具與車道,不尊重行人路權,或政府未能規劃合宜的道路系統,則對於行人而言,自行車使用者僅是另一路權競爭者,在騎樓人行道與行人競爭路權,他們也在車道上與汽機車競爭路權。

馬路小天使以行人路權為出發,向來鼓勵步行與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目的均在於降低私人機動運具的使用比例,解決噪音廢氣違停事故紛爭車禍的問題。邁向宜居城巿,實立基於政府持續規劃便民的大眾交通運輸、友善的行人步道騎樓,使民眾樂意搭乘步行。

*影片為2018.9.3 實際於路上拍攝(台北巿和平東路、和平西路)

 


馬路小天使 The Angel On The Way
馬路小天使的願望推動、政府法令措施執行。
初步目標:人行道騎樓全面取締違停、拆除佔用。
中期目標:路邊停車只准單邊停車,行人擺脫被路邊停車雙面夾擊的窘境。
終級目標:路邊全線撤銷停車位、停車格,車輛一律由停車場統整管理並收費;大眾交通運輸系統提供免費接駁服務。
「馬路小天使」臉書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pg/littlemoluangel

 

馬路小天使的願望推動、政府法令措施執行。
初步目標:人行道騎樓全面取締違停、拆除佔用。
中期目標:路邊停車只准單邊停車,行人擺脫被路邊停車雙面夾擊的窘境。
終級目標:路邊全線撤銷停車位、停車格,車輛一律由停車場統整管理並收費;大眾交通運輸系統提供免費接駁服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