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心理—在歐洲以行板的速度感受空間

文/圖:Mia

歐洲自行車生活:探訪斯圖加特葡萄園

在生活的城市中騎著自行車,帶給你如何的感受呢?是舒適的、安全的、或稍有不便的。曾經在歐洲生活的日子裡,騎自行車對我而言像以音樂中的行板感受空間,是稍緩的速度含有優雅的情緒,一種中慢板的步調。可以流動隨性地感受城市,也能真切地行經探訪每個細節。

居住的城市斯圖加特位於德國南部,盛產葡萄及葡萄酒。市中心在盆地中心,四周山坡種植大片的葡萄園,一旁有蜿蜒在側的內卡河。騎自行車機動性高,假日時沿著山坡向上,繞著小徑騎入果園,能近看葡萄樹,停駐眺望遠方磚紅色屋頂的小鎮,同時觀察周遭環境動植物樣態。不同於其他交通工具,搭乘公車可能少了些機動性,汽車也許不那麼閒適,步行大概又稍遠了,而自行車提供了一種不疾不徐感受空間方式。

斯圖加特山坡上的葡萄園 (作者拍攝)

 

自行車的空間心理

每個喜愛的空間感受經驗都令使用者難忘。進一步思考,影響人們是否以自行車代步的考量可能有哪些。

國際永續交通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的自行車使用者心理研究指出,除了建成環境條件如自行車道設計、路網規劃、路線連接及交通號誌以外,原來我們的每一次行為的選擇和對於自行車的本身認知(Perceptions)、態度(Attitudes)、習慣(Habits)及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也息息相關。

認知因素

決定是否從事自行車活動,相當取決於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即是產生這項行為的信心及可能性。而自我效能是使用者本身的正面認知和負面認知是的綜合結果。

正面而言,使用者可能認為自行車有益身心健康、交通支出經濟、環境友善、方便可及性及交通時間彈性等;負面而言,也許是騎車技術困難、健康情況不允許、外在環境不友善、缺乏時間興趣以及目的地距離等。對於自我效能高的人,即使天氣不佳、路況不佳、或手邊拎了許多物品,仍會選擇以自行車代步。相反地,從未考慮自行車活動的人,這部份既有認知反而成為了一種阻礙。

是否感到安全,及是否有令人安心的交通路況及規範是重要原因。

對於自行車騎士而言,若週邊的汽車及機車駕駛有意識地安全駕駛,維護彼此安全,避免不同運具衝突。以及有良好停車管理系統,不須擔心自行車被破壞或衍生的犯罪問題,也能使騎士們安心地進行活動。

路線的規劃是否完善,也是考量重點。

可及性高的路線、分佈密度高的路網以及鄰近目的地,都提高了使用率。同時,若沿路同時能夠遠離交通喧囂及空氣污染、能欣賞途經美麗的風景、放鬆自由騎騁在與車道系統分離的自行車道,都是大大鼓勵的因素,而訪葡萄園的美好經驗大概是符合了這項因素。

近看葡萄樹(作者拍攝)

當然,若當下交通工具的選擇不多,轉乘配套措施不夠完善,考量方便性多數人還是優先考量汽機車移動,顯示了規劃良好的自行車路網,還是自行車同伴們的好消息。

對於自行車騎士既有印象也是因素之一。常見四種騎士類型包括安份規矩型騎士(responsible cyclists)、通勤型騎士(commuting cyclists)、生活風格型騎士(lifestyle cyclists)及嬉皮隨性型(hippy‐go‐lucky cyclists)。

根據定義,嬉皮隨性型騎士常以自行車代步出門購物用餐,通常沒有特定服裝或特殊裝備;而生活風格型騎士騎車多為了保持健康體態,他們多數願意準備較昂貴的服裝和配備,是實在的自行車愛好者。研究提出,對一般非自行車騎士的民眾,若他們心中想像騎自行車屬於「嬉皮隨性型」或「通勤型」,通常有較高的意願在未來也加入自行車騎士的行列。

不論目前是否有使用自行車的習慣,對使用族群或多或少帶既定的想法,進而影響了人們對這項活動的興趣。

態度因素 (Attitudes)

積極關注環境議題的民眾,出自於反對過多開發計畫、不滿空氣品質,有高比率選擇以自行車移動,以及希望透過自行車得到紓壓快樂、或加入自行車社團產生了社群連結、計畫性減少開車比率等原因,都是很大的動力原因。

 

習慣因素 (Habits)

有騎自行車習慣的人,在未來也會繼續使用自行車代步,形成良好的循環。然而,從來沒有從事這項活動的民眾、視過去使用經驗是否從小養成的習慣(Parental Effect )等,影響從事自行車活動的行為。

試想,我們在規劃中應思考,如何讓民眾願意重新嘗試騎自行車,進而成為一種習慣,綜合性改善措施,循序漸進形塑自行車文化。

 

社會環境因素(Social Environment)

主觀規範,即在社會觀感下決定從事或不從事哪項行為。例如透過家人朋友的正向肯定和鼓勵,人們有很高的意願騎自行車。客觀因素指的是實際上是否家人朋友一起陪同從事活動,影響了人們的動機,例如在父母陪同下的孩童更願意騎自行車,有同儕夥伴增加了人們騎車活動的規律性。另外區鄰里觀感、工作環境中的普遍性,也同時影響了使用者的行為。

我們生活及工作環境,由不同尺度的空間組成,可能是家庭、人際圈、社區鄰里、鄉鎮城市或是整個區域,形成長期有影響力的彼此交互作用的關係。

 

使用者心理與空間規劃

綜合以上自行車使用者心理層面的梳理,我們瞭解自行車使用者的行為與對環境的感知、使用態度、習慣及社經環境息息相關,決定了人們是否使用這項交通工具移動,參與自行車共享系統。因此,空間規劃者思考如何透過這些與人們互動的環境因素,提高民眾使用自行車的比例。

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的自行車道。(作者拍攝)

基礎建設優化

以單車文化為人所知的荷蘭而言,也許基礎設施不一定已完全單車友善,然而文化習慣、社會同儕對於形塑自行車文化的影響力無法低估。然而,儘管我們同意使用者感受不完全取決於基礎建設及軟硬體設備,但有十分緊密的關聯。

目前臺北市市區自行車道分為興建形式有專用路權及共用路權,視路幅及人行道寬度,規劃專供自行車行駛的道路,或與行人、車輛混流。然而,我們仍可以觀察許多車道有寬度不一,標線不連續或未劃設自行車標誌等改善空間。

以生活圈尺度規劃自行車空間

第三場所理論(Third Space Theory)提出,每個社會都需要一些既非住家(住所為第一場所)也非生產性的(公司為第二場所)的公共場所(即第三場所Third Place)。

第三場所是重要的場域,因為它讓每個人都願意停留。(The Third Place is the important place, because that’s the one they want to be at.)

原來,即是我們喜愛的咖啡廳、書店、市場和公園這些公共場所空間。步行之外,自行車移動的距離恰好適合人們來往熟悉的場所之間。若我們能以生活圈的視角,整體看待空間,以使用者移動經驗,考量整體樣貌。不僅來往節點或路線之間,自行車移動亦能勾勒出另一種輪廓。

以環境美學提升地方感

我們瞭解五感(five senses)對於人們感受的重要性,尤其可能與自行車活動相關的視覺、觸覺等。參考國外作法,他們重視自行車道、自行車架及街道家具等的視覺景觀品質考量與周遭環境的和諧共融性,及進一步納入地方特色的巧思。人們對於自行車沿經的風景總是印象深刻(如同作者想念那片純樸的葡萄園一般),在使用經驗中安排美好的記憶點,往往能提升人們對於活動的認知感受。

回到最初,人們出自於需要、自在、愉悅,所以從事每一項行為。無論是引入良好的自行車規劃概念,或透過視覺改善、增加環境美感;瞭解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環境帶給我們的訊息,同時形塑我們的城市本身及自行車文化,都能往每個人喜愛的自行車空間靠近些

 

參考資料
• <Cycling Under Influence: Summarizing the influence of perceptions, attitudes, habit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on cycling for transpor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 <The bicycle and the city: Desires and emotions versus attitudes, habits and norm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 <What Is a Third Place and Why Do You Need One?>
• <Sensation and Five Senses in Psychology>

avatar

Mia

喜愛文字和影像的多版本。

喜愛文字和影像的多版本。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