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城市:人流進來,城市發大財?

文/逍遙客,空間規劃專業,區塊鏈愛好者。人與事物之間的互動令我著迷。  

有人說城市是最古早的互聯網(Internet);也有人說過互聯網是未來的大都會[1]。聽起來似乎有點不思其解,城市與互聯網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或者有什麼相似之處呢?答案就是鏈接(linking)。

鏈接(linking),城市是一部巨大的鏈接機器,也是最早開始聚集人、交換資源的地方,透過不斷的將各行各業進行串聯,發展出了現今的城市商業。不用特別留意我們也能夠發現,「角店」、「捷運站周邊」總是能夠有最高租金的位置,因為這些地方是能夠吸引最多人,也就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也一樣,而且在巨量資料的支持下效果更強,例如在Google上面打廣告效果可能比在其他搜尋引擎好,就是因為「流量」就是產生「數據」」,而「數據」中能讓人看到商機。

  按照「流量」的概念,「東西賣得出去,人進的來」這句選舉口號雖然聽起來粗俗易懂,但其實還是有一番道理,當然我覺得也有可能是誤打誤撞,但「人進的來,東西賣得出去」確實是實體的城市空間不變的商業道理。哪怕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流量的概念對實體的商店依舊重要,但其內涵卻有了變化:現在的實體商業對流量的要求,已經在實體空間與互聯網的配合下,比過去講究的更加精準,而不再是單單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建立店面,賭一賭人流經過購買的機率,更多的是讓「網民」和「網路商店」來到凡間相聚,也就是把網路上更準確的人流導入到實體空間中。

流量落入凡間:網路電商的反撲

  如果說網路電商勝過實體商業的地方是在連結與搜索,那麼實體商店當今最大的價值就體驗與建立品牌印象,貴為世界電商龍頭的Amazon和中國電商一哥阿里巴巴,分別發展出了AmazonGo與盒馬鮮生,這些所謂的「新零售」其實代表的是線上電商的逆襲,已經能夠在線上建立起服務的電商,現在反而反撲實體空間,就是想要透過實體商業與線上的結合,提供更好的品牌形象與體驗。在AmazonGo和盒馬鮮生,我們將省去的是排隊等待結帳的時光,甚至還能增加更多的產品體驗,像你在如果在盒馬鮮生買龍蝦,你能夠在現場挑選自己要的龍蝦,並且現場開吃,用QRcode掃碼結帳後,也不用再大包小包的拎上車,而是店裡的物流會幫你自動配送。透過實體空間目前無法被取代的消費體驗,並且配合線上的資訊整合,人流將會被精準的控制,會員制的商店將隨時透過手機上的通知、動態,召喚死忠的消費者,這些都對傳統固守區位優勢的傳統零售業帶來挑戰,也為我的城市空間帶來不同的面貌,不再讓捷運出口,路口轉角這些在過去被捧上天的店面繼續被愛戴。
  電商來到凡間的現象其實也在台灣發生,例如過去新興的網路服飾品牌Life8在過去兩年在全台開了十幾家的實體店面,其實也就是看準了實體店面的能夠帶給消費者線上不可取代的體驗感。電商興起的時代,街上沒有人逛,不代表沒人在逛街,但,願意走到店裡的,可能都是準備掏出錢了

網路電商巨頭的實體店反撲 圖/作者提供
網路電商巨頭的實體店反撲



網紅建築:讓你的客人從Instagram走進來

  「打卡」幾乎已經是一種最有效也最廉價的社群行銷方式,打卡的人既是顧客,也是最好的宣傳者,因此在全球也都開始出現了所謂的「網紅建築」,建築物的功能、區位可能不再是業者的首要考量,而是他能夠多麼吸引人的眼球,讓人產生「打卡」、「病毒式行銷」等等的效果,以讓「人進的來」,當然還有發財。幾年前嘉義的高跟鞋教堂是個有趣的案例。他需要有教堂的功能嗎?不需要,需要在特別好的地點嗎?也不需要,只要地方不要太偏遠,能夠讓人到這裡來打打卡就好。

日前紅及一時的高跟鞋教堂。 圖/雲嘉南國家風景區

  打卡拍照已經成為了一個主流生意,現在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為了打造網紅地景的專家,以及網紅建築公司。例如在澳洲就有一家叫做Valé Architects[2]的網紅建築諮詢公司,你告訴他你想做什麼生意,提供你怎麼做,還有建物應該要有什麼造型和內裝,為你打造網紅建築,好吸引更多人來打卡消費;英國知名記者Lucy Johnston甚至出了一本書The Creative Shopkeeper[3],來教創業者們怎麼樣做室內擺設,可以讓更多網民們看到熱門景點,願意下凡來到你的店做選逛。這個年代,流量可能更多來自Instagram上的打卡,而不只是路上盲目閒逛的人們了,因此,位置不一定要最好,但店的外型一定要夠吸引眾人的眼光與快門。

  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網紅建築比較負面的影響是可能產生大同小異的建築造型,甚至可能熱潮一過就失去人潮。然而,建築造型或者地景能夠透過遊客一個又一個的社群分享帶來流量以及新聞,就讓業者和地方政府帶來興趣和希望,久而久之,氾濫的彩繪眷村、天梯,或者風格相似的速食網紅地景也就難以避免了。


「打卡熱點」已經成為觀光的指標名詞 圖/樂活台南

流量陷阱:人進的來卻沒東西賣

流量能夠產生,代表著某些需求能夠被滿足,也可能是一種陷阱。 圖/作者提供

  流量能夠產生,代表著某些需求能夠被滿足,可能是實際的生活痛點,也可能是打卡的分享欲望。久而久之,能夠產生人潮、話題,可能就成為創業者、政府趨之若鶩的方向。
  然而流量卻也可能是一種陷阱,可能人進來了,流量產生了,代實際上卻沒有能夠與大流量相映襯的商品提供給消費者。這種案例之中,共享單車(沒錯,就是無樁位的共享單車)是個最明顯也最有趣的案例,在過去兩年,中國天天都有成千上萬人使用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也解決了很多中國的城市問題:例如他讓規劃尺度過大的城市有了一個更友善的出行工具,在過大的小區(住宅區)、擁堵的早晚高峰間以及出地鐵到學校、公司的路途中,有了一個除了走路走到死之外的新選擇。然而,定價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太貴大家就不會用,寧願繼續很苦逼的走著路,或者冒著單車被偷的危險在單位到地鐵之間放一台單車往返;租金賣的便宜,流量就產生了,大家願意使用,並且更有效率、也更健康的享受著新生活。但這樣的流量除了換來使用率之外,卻比較難轉化為其他商品和消費。因此這個時候,就有些業者把腦筋動的押金上,然後等政府一限縮這種集資方式,就有營運的危險要發生了。同時,這種累積流量的方式很容易複製,也讓共享單車變得過度氾濫,影響街景與市容。

帶來非常大流量的共享單車面臨了資本寒冬

  其實某種程度上網紅建築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人進來了,沒東西賣。那麼這個時候營運起來的流量就可能白費了,這時候怎麼讓流量轉化,也就是讓來的人即使不買我的商品,我也能透過其他東西吸引消費者消費,就成為了很多業者的新課題,也開始影響了許多城市商店的樣態。近幾年來的書店咖啡店化或許是個值得借鏡的例子,筆者近年來觀察,不論在台灣、日本或者中國大陸,在商場、百貨中新開的書店,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是要求書店一定要透過「賣書」來賺取利益,而是從整體商場的營業佈局去考量,所以現在新興的商場書店,你可以發現他們更大方的擺了更多的座椅、甚至桌面,還給你美美的裝潢,不怕你進來不買書,就怕你不進來打卡裝文青拍拍照,順便買杯咖啡。甚至筆者認為當今的書店,可能還是整個商場的重要角色,他讓許多被帶來逛街、或者選逛到想找個地方坐下的客戶有個可以歇息的地方。因此,可能單就書店而言,他的書賣得更少了,但對於整體商場而言,書店又幫商場帶來了更多的消費人口,成功的做到了流量的轉化。

越來越希望你能坐下來的書店

  常常很多人說,在互聯網誕生以後,城市將被取代。但實際上,城市正透過互聯網,在與市民的生活作更緊密的連結,你能夠更精準的知道,你上街後哪裡能夠得到你要的體驗;當然你也可以繼續保持閒逛的優雅。總之,「人從哪裡來,東西怎麼賣」,在現在已經變成越來越明確的主題,怎麼吸引人來,也不再是單純的靠「位置」、「地段」來吸引你,而是先在網上吸引你的眼球,令叟不遠千里而來!因為你的注意力,就是我的收益。


[1] Gabriel Dupuy,Network Urbanism &周榕,向互聯網學習城市

[2] https://www.dezeen.com/2018/06/12/instagram-design-guide-architects-design-hotel/

[3] https://thamesandhudson.com/the-creative-shopkeeper-9780500519615


avatar

逍遙客

空間規劃專業,區塊鏈愛好者。人與事物之間的互動令我著迷。

空間規劃專業,區塊鏈愛好者。人與事物之間的互動令我著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