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以影像促成保存:化南新村的故事

本編文章為「臺北市都市再生街區經營影像記錄計畫」邀請專家學者撰寫論述,本計畫由「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執行。

文/陳淑美(化南萬興願景團隊召集人)、審閱/梁銘剛(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化南新村是政大老教職員宿舍,位於臺北市文山區萬興里新光路一段65巷內,為雙併二層樓的建築,戶數有60戶[1]。民國43年政大於民國在臺復校,之後畢莉(48.07.17)、歐珀(51.08.04)、愛美(51.09.04)三個颱風來襲,政大校園及指南新村等淹水受損。51年校方決定遷建指南新村住戶,興建教職員宿舍於木柵新光路、興隆山西麓,至53年底化南新村第一期興建完成,而後陸續擴建教授與教職員宿舍,到民國60年代初期化南全貌已大致發展完成。

民國79年化南新村的南側一半,丙丁區被拆除興建成化南新廈,於82年底完工,留下甲乙區保存至今。  化南新廈興建後,優先由原住於化南新村的政大資深教職員宿舍承購[2],化南老住戶於83年間逐漸遷入,之後化南新村改由政大現職教職員工申請居住,遷入時由政大負擔少部份修繕費用,之後修繕費由住者承擔,入住者每月需繳租金,住期五年,不得續住。這使得過去住戶固定、鄰里關係穩固的化南新村,轉成5年一期、住戶經常流動的居所,過去化南新村緊密的人際關係有了很大變化。另一方面,因為老房舍的修繕經費較多,儘管租金較低,但因住期僅5年,也使得許多教職員認為修繕經費太高而不願承租,化南新村進入蕭條時期,許多住宅逐漸荒蕪,直至108年2月,包括甲乙區的常住戶僅10餘戶。


[1]一般來說,化南新村以目前新光路一段65巷內,一般習稱甲乙區的化南新村為主要聚落,但在63及71號的旁邊,還有71-1/71-2/71-3/63-1四層樓公寓,坪數較小,但也屬於化南新村宿舍,戶數有16戶。

[2]拆除化南新村丙丁區,興建為公教集合住宅的化南新廈,當時優先配授給政大教職員及其他公務員,此舉曾被監察院糾正。

化南新村甲乙區以及重要學者平面圖

化南新村的生態地圖(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


103年,政大法學院鑒於校內空間不足,擬在化南新村興建法學館大樓,自從得知化南新村要拆除的消息後,居民們開始集結,展開搶救行動,在萬興里里長詹晉鑒律師的支持下,化南新村鄰居陳淑美、舊化南住民苑舉民教授與其夫人王曉敏女士,政大校友的任可怡女士等人,以及幾位對文化資產有興趣的同學如政大傳播學院的趙瑋甄、薛若儀、紀玟伶、顏佑珊(BB影像工作室)、地政系江甫晏同學等,大家各自以自身專業,從化南人文、歷史、建築、生態、影像等面向著手,開始對化南基地進行瞭解。

居民以萬興里里長詹晉鑒為策略領導人、陳淑美、苑舉民夫婦三位為核心成員,組成「化南萬興願景團隊」,在銘傳大學任教的苑教授首先邀請同校建築系梁銘剛教授,對臺灣戰後建築實例之一的化南建築作初步探索;曾在雜誌社工作的陳淑美以其歷史與媒體專業,對化南人文與生態作基本訪查,也進行耆老訪問。9月間,萬興里辦公處邀請梁教授來化南講授建築之美,社區拍鳥達人羅道齊先生來講授化南生態,曾在北京及英國留學的榮格研究者魏宏晉來講授大學城經驗。同時間,政大法學院傅玲靜教授也與建築學者喻肇青在接近化南新村的里辦公處協同開課,講授環境法課程並以問卷訪查政大師生及居民對化南拆除的意見,在課堂上辦理模擬公聽會,當時政大學生的問卷僅收回16份,有10份贊成拆除; 而萬興里居民問卷有300多份,大多以生態、都市集體記憶、文化資產等理由反對拆除。而同時間,化南萬興願景團隊也對里民進行網路民調,結果有85%的里民以生態、文資等理由反對拆除化南新村。

104年9月,化南團隊的成員與政大BB團隊,在不完美原創工作室的媒合下,參加臺北市都市發展局都市更新處的「都市再生街區經營影像記錄計畫與社會創新提案比賽」,此計畫約歷時半年,105年1月,化南團隊與BB工作室完成《化外之南》紀錄片,獲得比賽第2名,以居民角度為思考撰寫的社會創新提案,獲得第1名。

影像計畫進行過程的104年10月間,居民以萬興里辦公室為呈報單位,向臺北市文化局提報化南新村為珍貴歷史建築。當時的提報觀點是,化南新村是現存臺北市內少見保存良好,樸素優雅的民國50年代初期的教師宿舍群落,巷弄體系完整,還具有臺灣本地少見的z字形轉折的磚造圍牆,沿巷道內外形成進出的韻律,同時轉折部分有立柱的結構功能。這樣的觀點在文資委員會勘後,11月被認定為臺北市珍貴歷史建物列冊追蹤名單之一,暫緩拆除命運。

但政大法學院的興建計畫並未停歇,居民團隊對化南基地的探索也沒有停止。105年,化南團隊與政大BB團隊二度參加都更處的「都市再生街區經營影像記錄計畫」,同時期因要進行化南耆老田調訪查,化南團隊也申請文化部「社區營造村落文化補助」計畫,並於105年11月時成果展時彙整成一本272頁、有著化南耆老訪問紀錄及化南價值論述之專書:《他們的人生與臺灣記憶:化南人物說化南》,並完成插畫地圖一幀。11月25日《他們的人生與臺灣記憶-化南人物說化南》書及同名老相片展覽,及《化內之南》、《化內之難》的放映典禮在萬興區民活動中心舉行,聚集200位以上的社區居民,化南議題顯然已在社區發酵。

但政大在化南興建法學院大樓的計畫仍未放棄,已獲歷史建物列冊追蹤的化南新村,也不能使政大正視其價值,化南團隊於是又在106年2月17日,徵得老住戶張梁錫純女士同意,提報化南為珍貴的聚落建築群,而政大校方也因居民對化南新村改建的不同意見,也在106年2月21日首次舉行化南校區規劃公聽會,並邀請建築師說明化南新村興建法學館規劃。

在那次公聽會中,居民砲聲隆隆,除提出化南新村具有文資價值的意見之外,更多人提出有1,500人的法學院師生 (約佔萬興里民人數的2/3) 遷建到住宅區,對社區環境的衝擊,20幾位登記發言的居民中,沒有一位贊成法學院大樓遷離主校園,居民紛紛對政大校園空間為何不能容納法學館大樓提問,並請求政大回答少子化趨勢的大學校園為何仍要興建大樓的適切性,以及若要興建法學院大樓,為何不先對校園內的閒置空間管理利用……。主持的政大總務處副主任顏玉明教授還因為對居民的提問未能明確回應,被鼓譟嗆聲。

但政大化南新村規劃案在此公聽會已經讓步,原欲拆除30棟的住宅擬保留8棟,並表明新舊建築物並呈(下圖)。但此規劃案拆除甲區大部份宿舍,並擬規劃成「化南文化記憶廣場」,卻被居民戲嘲為74%的建築將被拆除,並且以拆除老房子作為紀念它的文化廣場。之後化南團隊聚落建築群的提報程序因為法學院大樓的興建進度列入審議優先排程。106年的4及6月,文資委員先後到化南會勘。107年1月23日,化南新村的建築聚落提報進入文資審議大會,此次的會議中,文化局確定化南新村建築聚落群的文資身份,但範圍再議,3月30日,化南新村再度文資審議,確定建築聚落群的全區保留。

政大化南新村多數拆除後興建法學院之提案 (資料來源:政大總務處)

綜觀以上化南新村取得文資身份的過程,可以發現影像在化南文資守護上扮演重要角色。以化南萬興願景團隊與BB工作室一起合作的兩支紀錄片《化外之南》及《化內之難》來說,因為在網路上能直接檢索,化南團隊也經常在社區導覽及媒體採訪中放映此片,並且邀請導演現身說法來談論此片。此片不僅為保存團隊的論點來發聲,比方對居住在化南已經60年,因年紀大而擔憂租不到房子的張奶奶居所的人道觀察,以及化南新村對社區里民生活的重要性(老人散步、社區人跑步、遛狗、騎腳踏車、友善街貓者餵貓……),更重要的是,此片以張奶奶為例,講述文人眷村許多類似張奶奶這樣因戰亂而流離到臺灣的人物,引起臺灣社會許多背景相同者的共鳴;對化南基地的價值,也透過建築專業者梁銘剛教授的解說,清楚地呈現,並一再地被引用而為大眾所知。另一部片子《化內之難》更紀實記錄在保存初期,團隊與化南耆老在村落田調,一步一腳印記錄化南居所的情形,也記錄的105年褥暑、梁教授帶著同學,在張奶奶家進行建築測繪的場景。影片中教學相長的溫暖場景,也回顧呼應在耆老訪談中「化南客廳即講堂」的精神。

「……民國五十年代蓋的房子,在臺北市的留下來的並不多了。留下來的房子,有的施工不怎樣,狀況也不怎麼樣,所以我們也不會那麼希望它保留。可是化南新村就不一樣了。因為它的施工非常好,建築的形式也很樸素,剛好跟文人的氣息又很一致,所以我們覺得化南新村有保留下來的價值。……

「……z字型的圍牆。我想在臺北或在很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到圍牆。但是這個圍牆還蠻特別的,它是一個z字型曲折的圍牆。……如果你看紅磚牆落到地上,如果旁邊的牆也是直的,就會比較單調。可是如果有曲折時,就會看到光線跟陰影,同時空間有進有出,當你在這邊走的時候,就有一種韻律存在。

「所以我們可以從這邊,看到很多跟建築有關的故事。……每棟都有每棟的故事,尤其在政大的宿舍裡面,有很多這個國家重要的人物在裡面,……所以,這個地方的場所精神,就很豐富,值得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跟保存的可能性在其中。」「軍眷這部分已經被研究得很多了,那這種文人的眷村,其實沒有這麼多,我覺得更值得我們付出更多的關注……」

化南新村建築價值圖(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
BB團隊拍攝《化外之南》訪問張奶奶(陳淑美攝/ 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
化南團隊參加都更處街區影像比賽。(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

化南基地的保存運動因為影像起始,影像也始終在化南保存議題上相隨,為讓集結成冊的田調內容能夠進一步影像化(包括紀實攝影及錄影),106年3月團隊以中華創意教育發展協會為申請單位,向新竹生活美學館申請「在地美‧學生活」計畫。

這個名為「憶南忘‧影憶學」計畫分「在地故事」、「社群連結」與「議題擴散」三個面向,三面向環環相扣,基本上是以在地影像故事為基礎,以此建立社群連結及議題擴散網絡。在地故事以紀實攝影及影像的拍攝為主,鎖定12位化南及萬興耆老,讓他們來講化南故事。社群連結與議題擴散的部分,因團隊意識到保存議題需加入社區觀點,於是以籌辦社區紀錄片影像技術課程營隊,邀請民眾及學生共同參與,而以影像作為工具來凝結各方意見的意圖,後來證明有其可行性,在被稱為「南顏之影」的社區影像紀錄片的共創活動,含括社區不同類型的民眾參與,最後彙集成5部影像作品,也呈現各方觀點。

比方 《宜居化南》由大學生團隊主拍,並加入曾任社區里幹事及公民記者的成員,此片不談議題,卻以宜居都市觀點,來探索宜居住宅的要件。又如《歡迎光臨化南新村》以後現代拼貼的手法,讓化南第二代的敘述穿越時空,試圖探討化南新村的過去與未來想像,片中出現化南第二代所說:「如果不好好利用,不如拆掉」的陳述,讓主張保存者心驚,但也是日後化南不能逃避的問題。《阿祖的風流故事》、《化南建築的故事》由社區國中生所拍,呈現青少年的觀點。《道法自然、一乙貫之》由政大同學所拍,拍的是化南新村附近一所現代化觀念經營的宮廟,敘述的是地方信仰與社區居民的互動。化南團隊同時也帶著共創的紀錄片作品,去拜訪對老屋保存及活化很有經驗的各方專家,類似「取經」與「共學式」的串連,讓化南的議題不僅在文資圈發酵,社區民眾對老屋及聚落活化也有更深刻的認識。

「他們的人生與臺灣記憶:化南人物說化南」展所製作的書與插畫地圖。(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

化南團隊從104年8月開始著手口述訪談和田調,至106年開始強化調查研究強度,加上陸續導入影像及課程,生產出紀錄短片、口述影像、紀實攝影,這些資料不但豐富保存工作者對化南基地的瞭解,也成功捲動文資團體及社區民眾的關心參與保存運動。更值得注意的是,政大學生因為參與化南基地的影像拍攝,增進所學技能,也進一步延伸出更深刻的作品。繼《化外之南》及《化南之難》後,政大傳播學院BB團隊,更以化南保存運動為題材,發展出拍攝化南保存運動召集人陳淑美的紀錄片《暫佇半生》成為其畢業製作,以此來探討社區營造者的困境。《暫佇半生》在政大藝文中心放映時,包括政大校長候選人林元輝、傳播學院副院長陳百齡、民族學系主任王雅萍在內的許多教授都曾前來觀看,著名的影像導演沈可尚及政大傳院郭力昕教授也參與講評,此對在政大校園內一直不被熟悉的化南議題,有一定的增溫及推展作用。

回顧化南新村保存運動的過程,是一群素人拍攝社區影像,以影像來發聲並匯集共識的過程。過程中,化南願景團隊的我們,一開始基於居住及環境權的立場,去講述生活者的想法。因為要理解基地,我們展開田野調查,隨著拆除行動的危機時程逼近,我們成為發起行動的倡議者,影像紀實記錄了一波又一波的行動歷程。當攝影機對準我們,我們必須要更清楚地講述化南的人文生態及議題價值,這又使我們需要回去內部更精準地討論行動方向,從記錄者、倡議者到反省者,影像確實擾動及增強運動的行動力。

影像的拍攝及作品完成,也讓化南議題有效地發聲,並成功引動社區民眾及外部資源看見化南,對身在其中的實踐者來說,我們本來都是各範疇的專業者(梁教授是建築專業,陳女士是文史專業、苑教授是生物科技專業),我們不是因為「專業」被攝,卻是因為「化南議題」被攝,而在被攝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被引動,從旁觀的紀錄者,成為直接跳進來參與議題的實踐者。

猶記105年,臺北氣溫高達攝氏38度的溽暑,梁教授帶著學生們爬高仆地的在張奶奶家測繪,《化內之難》影像除紀實記錄這些專業者的實踐,另一角度來說,這個影像的拍攝也是對辛苦測繪者最真實的陪伴。因拍攝而關注到對象,進而產生各種真實情感等催化,這在一連串對化南耄耋耆老的訪談中更能看見,因為拍攝,耆老們對化南團隊及學生們真心對待,的確就是過去化南濃郁師生關係的再現,也因為一再地拍攝,團隊與耆老們成為彼此信任的夥伴關係。

又如參與議題的被攝者梁銘剛教授後來也成為發動者。他曾經引動TVBS《藝文潮》節目(由名主播凃鴻恩先生主持)來訪問化南,在二樓張家書房看到陽光灑落,講窗台構造,講施工的滴水線,講天地人在化南屋宇的感動,的確讓人動容。如果不是拍攝,不會有機會讓化南的房舍氛圍透過專業者動人的敘述留下印記。梁教授有手繪張府窗台的構造圖(此手繪圖,年輕的建築師佩服得不得了,說整個化南建築施工的精神都在那張圖裡),這圖是在張奶奶二樓書房所繪,張奶奶已於107年故去,屋內的擺設人去樓空,梁教授曾經帶著學生測繪工作的桌子,也是曾經被張府千金用過的書桌,如今唯存在《化內之難》影像中。

之於化南團隊來說,四年來,不管是政大的BB團隊,或是社區共創的影像者,以及其他影像媒體的訪問者,化南團隊總是以開放的態度,讓拍攝者用他們的眼睛觀察,說想說的話,呈現想表達的觀點,「不工具化」影像的結果是,許多拍攝者,特別是政大的BB團隊,大多成為化南團隊的好朋友,真實陪伴團隊之外,還常常在化南團隊最脆弱時,給予協助給力,並在攝影或行動議題上給予建議,落實真正的世代及多元共做。  城市的新與舊之間,如何共融共存?面對迫在眉睫的都市再生議題,居民的想望和需求該如何被回應?化南團隊的想法是:當問題發生,認真的思考、理解基地的價值,並無怨無悔地投入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讓社會不同族群的人都能找到其位置,並且提供管道與平臺使其發聲,而目前趨勢所在的影像,的確是能講話及促進對話的重要媒材。機會是給予用心及努力實踐的人,化南新村藉著影像的滾動,促成全區保存的過程,正是其中一例。

梁銘剛教授帶領學生團隊到張奶奶家測繪(苑舉民攝/ 化南萬興願景團隊提供)

化南團隊拍攝訪談耆老(梁文杰攝/良辰媒景工作室提供)

107年1月23日臺北市文化局文資審議會議,化南新村取得文資身份。(梁文杰攝/ 良辰媒景工作室提供)



關於「臺北市都市再生街區經營影像記錄計畫」
本案計畫是臺北市政府針對民眾影像紀錄培力的10年成果 (約120部紀錄片及延伸之社會實踐行動) 作盤點和未來展望,並委託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執行。影像內容多為生活在台北的素人對這座城市的看法、想像或期待,議題包含文資守護、環境保護、創新連結、友善共融等。今年計畫以【Taipei 城影者】作為主題,邀請過去十年的拍攝團隊加入 “城市影像的行動者/實踐者“,共同探討臺北的未來是一座怎樣的城市,針對其拍攝影片進行回顧、與對臺北城市的未來提出想像。
計畫當中的一項創意活動,我們將邀請專家、文人學者等跨領域人士參與,讓大家以更多元的觀點來認識素人影像的重要性。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15週年系列行動,更多城市影像座談資訊,請看【臺北城事影像行動】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blemtoproduct/
文章之參考片單:《化外之南》2015|作者:趙瑋甄   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Cz3h4QpAE
「臺北市都市再生街區經營影像記錄計畫」2008-2017社區紀錄片總覽:https://bit.ly/2BKHplc

關於「不完美原創工作室」
不完美原創工作室位於臺北市大稻埕,是成立逾7年的社會實踐企業。我們的理念是透過多元形式的設計方案,引動民眾及社群團體關注與認識人、生活、土地與環境相關議題。我們與臺北市政府合作的街區影像計畫至今年已有十年 (培訓在台北生活的素人居民拍攝影像),同時我們也與其他縣市政府單位、各級學校、社區或實踐團體及私人企業合作,在不同產業或領域中推動創新跨界、資源整合的計畫,並提升生活文化工作者的社會影響力。




延伸閱讀:
論素人影像再現與再生城市的常民生活
化南新村:從一場日常風景的保存運動,探討新與舊共存的可能性


avatar

陳 淑美

現任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企畫編輯、化南萬興願景團隊召集人。曾任自由時報記者、光華雜誌社資深編輯等。
avatar

梁 銘剛

現任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曾任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所主任。

現任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企畫編輯、化南萬興願景團隊召集人。曾任自由時報記者、光華雜誌社資深編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