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空間作為匯集人群載體的可能:參訪荷蘭LOLA基金會

文、圖:Alpha Team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學術小組

本篇文章為Alpha Team部分成員至荷蘭阿姆斯特丹拜訪永續城市相關組織產出,將介紹一間荷蘭閒置空間管理公司LOLA。適合閱讀對象:社區工作者、空間經營者、永續議題感興趣者。

‘A place is made by the people, not bricks.’
— Simon van Dommelen, Director of stichting LOLA

LOLA經營者Simon van Dommelen的這句話,似乎帶著我們窺探了LOLA的核心,思考社區生活的另一種想像:以人為本。

Lola luid #3大廳(Photo credit to Jarah Chou)

走進LOLA經營的其中一個據點Lola luid #3,這一小角立刻抓住了我的目光, 流動的空間、明亮的採光,休閒卻又不失正式感,正好奇這一切的佈置是來自於何人之手,訝異地發現,原來是進駐於此的藝術工作者們。

Lola luid #3大廳(Photo credit to Jarah Chou)

Stichting LOLA:把空間作為匯集人群的載體

LOLA是一間荷蘭的閒置空間管理公司,以低於市價的租金提供空間給文化或社會工作者、創業家、藝術家,以活化空間,同時,進駐者需回饋社區,如舉辦活動予居民參與等,讓一個空間能為建築與社區本身帶來價值。
LOLA的據點其實一直在移動,自2014年起即在荷蘭各地活化閒置空間,涵蓋監獄、校舍、售票亭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LOLA Lik*。在荷蘭犯罪率下降與難民湧入的同時,難民庇護中心COA與LOLA合作,將荷蘭最大監獄 Bijlmerbajes 改造為滿足安置需求的難民中心Wenckebachweg 及為難民打造的文創中心 Lola Lik。

不同族群在空間內交流(Photo credit to LOLA Lik)

LOLA Lik提供免費工作空間讓新創家進駐,並要求他們提供難民技能培訓課程,以培養難民的工作能力;另舉行各種交流活動,如露天電影院、食物分享等,促進難民與當地居民互動的機會。
而本次參訪的Lola luid* #3 ,亦是採取類似的模式營運,只是場域與對象改為社區民眾。建築內含餐廳、自行車修理店、絲網印刷、車間、辦公室、樂高工作室和按摩間等,皆由進駐者所營運、佈置。
*註1:LOLA Lik 社企流報導
*註2:luid翻議成英文是loud,有響亮、大聲的意思。

LOLA Luid#3 各樓層平面圖(Photo credit to Jarah Chou)

暗藏在LOLA Luid#3中的進駐者

地圖中一格格的小房間,皆是進駐者的工作空間,靜謐的氛圍,讓人摸不透這空間不同凡響之處何在,然而,經過LOLA Luid管理者Shai&Andrea的導引,拜訪形形色色的進駐者後,答案不言而喻。

Zakka Stories的空間(Photo credit to Jarah Chou)


我們第一個拜訪的空間是Zakka Stories,這個空間的經營者致力於為器具說故事,在人習以為常的事物上,述說出這些無聲中的心聲——它們的演變、歷史。創辦人表示很感謝LOLA Lik給她這個機會,在商業模式尚不明確的階段,仍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探索、茁壯。
其餘的進駐者有音樂家、樂高遊戲教育者等,甚至還有非營利組織,每打開一扇門都是驚喜,至於無法進入的空間,我們就使盡全力踮腳窺探窗內風景

Shai, Manager of LOLA luid 正在和我們介紹106號空間(Photo credit to Jarah Chou)
Simon van Dommelen, Director of LOLA與我們介紹LOLA的運作與精神(Photo credit to Jarah Chou)

在LOLA Luid捕捉的三個關鍵學習點:

開始介紹我們消化出的三點學習前,想先跟讀者分享從 Simon 口中得知的LOLA 三大精神:

Embedding:了解這個城市、區域,再把自己置入。
Starting Immediately:一直在做計畫只會讓人能量消耗,現在就開始吧! 例如,在真正做LOLA Lik的空間活化之前,先從花園佈置開始。
Continue From Practice:唯有嘗試,才知道如何繼續。

其實這三點正和我們團隊擅長的設計思考相呼應,Embedding 呼應的是Empathize,在動手解決一個問題前,應先去田野調查了解問題的概貌,再定義出問題、尋找有力的切入點;而 Starting Immediately、Continue From Practice 則與 Learning by Doing 做中學的精神相似,與其花大量的時間開發產品,不如先做點什麼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我想這些對於社區工作者和空間經營者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Mindset。

我們的三點關鍵學習:

一、聚集社區中需要空間的人
若擁有空間,直觀而言,會希望這個空間能容納越多人越好,但LOLA 並沒有這麼做,他們選擇先掌握需要空間的人。
若分析 LOLA Luid 的進駐者,可以找到共通的特性,就是「短期需要資金支持,但缺乏市場測試機會」,而LOLA Luid恰好滿足這個需求,進駐者不需支付龐大的租金,即可擁有工作室,亦可在空間舉辦收費活動予社區居民參與。如此一來,進駐者有收入、低開銷,得以在商業模式不明確的階段維生,且可從居民的回饋中得到修正的機會。
再者,相較LOLA自己調研、深入社區行動,聚集這些已經有點子但缺乏空間的行動者,發揮效果的速度更快,且這些人會帶進自己的Network,能夠互相支援、交流。

LOLA luid 的走廊(Photo credit to Jarah Chou)

二、Public space enables new encounters
如果空間只在特定活動或交流中作使用,光臨的多是被明確理由吸引的對象;但如果添加開放空間的設定,將有更多的機會與接觸點可以交流。以下歸納出兩點具體操作做法。
1. 日常對話的開放空間
如餐廳、咖啡廳、酒吧等,都是日常對話發生的所在,具開放性,讓不特定的人群有理由、也更容易進出。我們在歐洲其他組織參訪時,也重複看到這個元素被置入社區空間內。
2. 透明玻璃
在開放空間中,最重要的就是透明,讓外面隨意經過的人可以輕易地看到裡面在發生的事情,一次、兩次,好奇久了總會走進來。LOLA Luid 的餐廳也是,大片玻璃,讓光線照入,也讓行人一眼瞧見。

LOLA Luid中的餐廳Monsieur Dame(Photo credit to Jarah Chou)

三、把民眾的參與程度分層
在做社區工作時,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進來經營的空間。在此前提下,可以嘗試把民眾對於活動的參與程度分層,作為規劃活動的策略。
Simon表示他們在經營 LOLA Lik 時,他們採取的策略是——將客群依照參與程度分層,如有位非常熱愛 LOLA Lik的先生,最後變成掌握這裏鑰匙的管理員;針對偶爾來這裡走走的居民,就可以邀請他們參加輕鬆的交流活動等。
這段分享對我們來說充滿insight,因為過往在思考要以什麼元素作為社區活動設計的參考時,直觀多想到年齡、性別、職業等,但這樣的設計卻容易鎖在特定族群的需求上,而排斥了其他使用者,在社區這個強調包容多元使用者的場域,實在相違背,「參與程度」卻為它找到了新的出口。
若以參與程度來分眾,去挖掘不同層度民眾參與活動的動機或期待,將更具包容性,也能明確地定位活動:何時是要凝聚原先的社群、何時是要拓展社群。

反思縉紳化(Gentrification)

Simon表示,雖然活化社區帶來許多正向的影響,如當地犯罪率下降、地方經濟上升;但反之,卻也造成了原先於此的居民居住權力受到威脅。

藝術家、文化工作者等活化社區後,當地產生新的拉力,讓更多人想遷移至此,隨之,當地的租金提高,導致原本的住戶無法繼續住下去,而這個現象就是縉紳化( Gentrification)。

這個詞彙的一連串現象,讓我們不禁去思考,社區活化到底是為誰而設計?是為了讓當地居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還是讓更多外地人知道這裡並愛上這裡?社區活化的 Why & Who,是我們在埋頭苦幹之前,必須先深思的重要元素。

avatar

Alpha Team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學術小組

致力於在台灣創造運用設計思考成功的案例 創造影響力

致力於在台灣創造運用設計思考成功的案例
創造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