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Gehl 的六堂課 – 到哥本哈根學習自行車城市文化,反觀台北城市

文:Macaca traveler 馬咖卡旅行生活觀察者

試著想像每天起床後打開窗戶看到的景致。舒適的天氣,沒有汽機車的喧囂,腳踏車騎士便捷地在城市穿梭。人們在街道玩樂、聊天。你因此感到活力滿滿想要快點出門迎接美好的一天,期盼著街上到處有不同的活動發生,處處充滿驚喜。這正是哥本哈根的城市景象。

五十年前的哥本哈根,其實和現今的台北一樣車水馬龍,街道空間的使用錯亂在城市空間。如此巨大的改變,歸功於最重要的幕後推手 — 來自丹麥的 Jan Gehl 大師。Jan Gehl 擁有許多年的專業經驗,30 歲設立 Gehl Architects 公司至今已有 50 年歷史,直至 80 多歲的高齡仍致力於推廣人本都市理念。他堅信著只要有一個好的遠見及目標,儘管遭遇和現有空間使用習慣不同的挑戰,也要堅持走下去。也是透過這樣的信念才能知道,像哥本哈根這樣的城市也能夠變成自行車友善城市。讓我們跟著大師一起探討如何能透過行動,讓以車為本的城市轉變成為像哥本哈根一般的人本城市吧 !

Jan Gehl(圖片出處 : D Magazine Partners)

Gehl Architects Masterclass 課程

作者之前參與海外研習計畫,而有機會接觸到 Jan Gehl Masterclass 工作坊的資訊並報名參加,獲得機會前往 Gehl Architects 學習有關哥本哈根人本城市的發展歷程。
過去的哥本哈根是以汽車為主的城市,但越來越多的車輛在城市行駛會讓街道擁擠及並提高危險性。在 Jan Gehl 多年的努力後,今日的哥本哈根已經成為自行車友善城市,市中心也以步行街為主,讓人們有更多機會與彼此交流。在 Materclass 的課堂中也才瞭解到,台灣的空間尺度其實是非常貼近歐洲的,而且從歷史地圖也能比較出現今的台灣與五十年前的哥本哈根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我相信台灣還是非常有潛力去落實自行車空間的改造。

第一堂課:談 Jane Jacobs 與活力城市

Jan Gehl 經常講述到一個很重要的人物 — 美國建築設計師 Jane Jacobs。她在 1960 年代提出一個重要的想法,紐約這個地方是個死氣沉沉、沒有生命也沒有生活,到處充滿車子、塞車非常嚴重的城市。
除了 Jane Jacobs 帶來的深遠影響,Jan Gehl 的心理學家太太也促使他開始研究城市生活應該要以人的視角去思考。Jan Gehl 曾經到義大利城市做紀錄觀察,他發現義大利城市都市空間非常地舒適,人跟人之間的尺度也拿捏得恰到好處。藉著多年的調查,Jan Gehl 創造出許多工具,善用細緻的設計原則逐漸改變都市人的生活習慣及公共空間的使用方式。最終,他帶著這些工具,回頭用來改變他的家鄉哥本哈根。

(圖片來源:Gehl Architects,2016)

第二堂課 : 透過影片學習人本城市的精神

在課程中有播放一部拍攝於2000年的紀錄片–《cities for people》。對於人的尺度、人的行為模式以及人的生活習慣和想法,有非常多細微的觀察紀錄。行車速度跟行人速度對於空間的尺度感受及氛圍相當不同。行車者看待城市空間速度極快,而行人則是慢而細緻地體驗城市。
要先研究人的行為與空間的關係,才知道如何改變一個城市。要如何讓人在城市中感到更舒適自在?如何讓人能夠在城市中相遇而產生多種活動?舉個例子,在過去,當有人提出北歐也可以有戶外咖啡廳時,許多人都覺得不可能。還笑說那是義大利人的習慣,北歐這麼冷的地方哪可能做到,我們又不是義大利人。但文化和習慣是可以被改變的,要記得所有的空間設計都是在改變人們的行為,也因此要更小心地用設計介入空間。

第三堂課 : 人本都市的方法工具

經過長期的經驗累積,Jan Gehl 創造了人本都市的方法工具,但為什麼需要學習這個改變生活的工具呢 ? 因為一個城市有需多不同性質的東西同時存在,不同專業的人一起在為城市努力,但每個人的想法卻不盡相同,缺少工具去統整。學會了這些工具後將更能有效地去閱讀城市中的公共空間。

1.城市公共空間閱讀工具

調查工具分為八個項目,包括計數(counting)、尋找痕跡(looking for traces)、繪製地圖(plotting)、拍照(photographing)、紀錄蹤跡(tracing)、每日紀錄觀察(keeping a diary)、跟蹤(tracking)、檢驗步行(test walks)。

(圖片來源:Gehl Architects,2016)

(1)計數(counting):算是非常廣泛的公共空間研究,原則上任何東西都可以被計數,重點是用來比較隨著時間不同而產生的差異。可以幫助比較實際空間改善前後的不同之處。

(2)尋找痕跡(looking for traces):人們的活動總會留下痕跡,尋找這些痕跡可以提供觀察者一些訊息。可以利用計數、拍照或是繪製地圖等方式記錄。

(3)繪製地圖(plotting):人們在空間中活動或停留的情境觀察,標記大約數量、活動範圍和位置標示,作為一種行為地圖。

(4)拍照(photographing):觀察紀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項目,可以幫助了解關於都市生活和形式的實際情況,還可以用來比較空間改變前後的差異。

(5)紀錄蹤跡(tracing):把一定範圍內人們活動或通過的路徑化成線條幫助閱讀空間使用路徑。

(6)每日紀錄觀察(keeping a diary):每天紀錄公眾生活和公共空間之間的互動的細微差別,這些天與天之間的細微變化都難以在日後進行歸類或量化。

(7)跟蹤(tracking):有時觀察的對象移動範圍過大,或是需要花很長時間。觀察者可以小心翼翼地偷偷跟蹤其後(或是經由其同意後跟隨),去找出他們要去哪或是作什麼事情。

(8)檢驗步行(test walks):觀察後可以做系統性整理,這樣觀察者就可以知道問題或是有潛力的路線規劃。

2.都市品質準則工具

第二個是都市品質準則工具,分成都市空間中的保護(protection)、舒適(comfort)與享受(enjoyment)。每項又再細分成幾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則包含詳細的原則,用來評估一個這空間的品質是否完善,還缺少哪些項目是需要在設計上被補足的。透過這個工具來評估都市空間的品質,具有一定的標準更能清楚明白,也便於作為改善的依據。

(1)保護(protection):包含交通意外、犯罪暴力、不愉快感知經驗,這些都是關於人的安全性問題。

(2)舒適(comfort):用來評估一個空間有沒有更多不同活動的機會,包括步行、自行車使用、停留、站著、觀看、說話交談及玩樂運動的空間機會

(3)享受(enjoyment):包含人的尺度、好的氣候條件、美感品質的空間。

(圖片來源:Gehl Architect;作者自行整理,2016)

第四堂課 : 自行車系統的重要性

哥本哈根自行車系統相關重要據點現場觀察說明 (圖片來源:Gehl Architects,2016)
自行車的好處

1960 年代以前,哥本哈根依然是以汽車為主的城市,直到最近推行新的政策,從改變步行街道設計、減少車輛進入市中心公共空間、讓更多人能夠使用戶外公共空間到推行在大城市中使用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並分別在 2015 年與 2017 年獲得自行車友善城市排名第一的成果。

用來評估一個城市對自行車友善程度的「哥本哈根指標」(圖片出處 : 2016 copenhagenize index – COPENHAGENIZE DESIGN CO)
歌本哈哥自行車使用與街道空間 (圖片來源:作者攝影,2016)

哥本哈根的經驗告訴我們,自行車可以帶來許多好處,包含:減少壅塞(less congestion)、更好的在地環境(better local environmen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less co2 emission)、改善健康(improved health)、好的都市生活(urban life)、平等地獲取機動性(equal access to mobility)、更好的學習能力(better learning ability)。使用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不但能讓我們透過運動促進健康、提供更好的公共舒適空間,也讓城市對環境更友善。

使用自行車在哥本哈根城市中講述自行車議題課程(圖片來源:Gehl Architects,2016)
自行車的公共設施串聯

哥本哈根之所以能夠讓人本交通工具的使用率提高,是靠著逐漸改變公共街道的使用方式、更安全舒適的自行車道和完善的自行車道連結。

此外,也包括以自行車使用者角度設計的基礎設施或公共設施物,例如:自行車停車空間、自行者騎士使用的專門指標系統、公共的輪胎充氣設施、騎車中可丟式的垃圾桶等。最後則是自行者騎士專用的溝通手勢,用來告訴後方的人你的下一步動作,像是是左右轉就要伸出手表示方向,要停車也要舉起手,增加騎乘自行車的便利性及安全性。透過這些公共設施,哥本哈根希望讓更多人意識到自行車的重要性,及身為自行車城市居民的驕傲。

哥本哈根自行車及行人專用橋梁Inderhavnsbroen(圖片來源: City of Copenhagen)
哥本哈根Nørreport station 車站與自行車連結使用空間(圖片來源:作者攝影,2016)

第五堂課 : 溝通的重要性

要改變一個城市,除了硬體設施外,也包括更明確、有效的溝通,傳遞給更多的人我們為什麼要改變。溝通的過程中不但能傳遞想法,也同時溝通協調取得最佳的結果,更知道民眾和設計師彼此的思考方式。政府、民眾、設計師等各方面的人應建立起有效溝通的平台。設計師作為溝通重要的整合者,應讓政府跟民眾更加了解彼此想法,減少思考差異及矛盾。最重要的是需要預見(envision)、創新(innovate)、整合(integrate)。透過遠大的願景和戰略可以預知未來狀況,創新的思考模式和整合後去表達改變的想法。

Strøget street 人行空間,過去是重要的汽車使用道路(圖片來源:作者攝影,2016)

第六堂課 : Gehl 在中國的改造計畫

看了這麼多歐洲案例後我常常思考,在生活背景和文化差異非常大的情況下,台灣要如何改變呢?結果最後一堂課就是在介紹中國的計畫。Jan Gehl 透過照片介紹中國目前的問題時,突然有種熟悉感,大多是和台灣非常相似的環境條件和問題。同時也更好奇 Gehl Architects 如何去大膽提出建議和改變中國的街道設計。

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一條非常單調,許多人都會快速通過而不會停留的街道立面。經過 Gehl Architects 改造後,讓牆面降低,增加美食空間,頂樓設置人們休憩的空間。這接設計真的改變人們的使用習慣,提升生活品質,增加活動空間。

而 Jan Gehl 也提及其實中國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及有趣的生活方式,但是都市空間品質都非常的糟糕,無法讓更多的人安全舒適的使用空間。經過一些調查後,以簡單的設計調整後,往往能夠在保持其特有文化的同時,提升都市空間品質,創造更多友善的城市空間。

反思台灣的自行車空間發展

台灣身為「自行車生產王國」,擁有捷安特 GIANT、美利達 MERIDA 等國際知名品牌,設計發明紅綠燈小綠人等好的硬體設備基礎。又在 2016 年舉辦「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致力改善自行車道路系統,例如 u-bike、c-bike。但是空間設計與用路安全上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從圖表中可知道自行車事故逐年提高,例如臺北市每10萬人口就有45人發生自行車事故,意即台灣當前騎自行車發生事故的機率相當高。

歷年自行車事故事件數 (圖片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圖片來源:作者自行整理,[上排 ]Gehl Architects;[下左一 ] Taipei air station;[左二]哲生博客;[左三]風傳媒;[右一]鯨魚網站

台灣景觀公司也很努力在作出人本都市環境改變,例如台灣大學旁的新生南路拓寬、信義路等多項台北地區道路都已經進行街道拓寬整治計畫。參訪過景觀公司在做類似案子提及過程中非常辛苦且常受到民眾謾罵改造會造成交通更大問題等。哥本哈根花了許多時間建立起大規模的系統進行改變,中間理應也遇到過類似問題,但是我們還在剛起步階段。

帶著這樣的問題詢問 Jan Gehl,他說道 :「其實哥本哈根在改造過程也發生過相同的問題,還有人因此用更激進的方式回應,但是設計師要有遠瞻性並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為人們生活帶來更好的品質空間」。

參考國外的例子,更能加速台灣都市發展。其實台灣已經具備多項潛力及發展空間:都市空間狹小適合人行空間使用、設計創意能力首屈一指、擁有知名自行車大型公司、成熟的公共自行車系統。相信配合著前述所提到的工具跟準則,參照 Gehl Architects 用五十年時間從政府至各專業領域的整合組織方式,台灣的城市還是很有機會去改造成自行車便利城市。

頁首圖片:五十年前的哥本哈根(來源:Jan Gehl, TEDxKEA)


avatar

Macaca traveler 馬咖卡旅行生活觀察者

雙眼觀察發掘生活中美好事物 旅行的意義不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 透過深入旅行探索一個城市的脈絡 時間的痕跡才成就今日所見 不再只是單純的拍照打卡上傳 而是對地方的尊重及了解 分享生活所見

雙眼觀察發掘生活中美好事物
旅行的意義不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
透過深入旅行探索一個城市的脈絡

時間的痕跡才成就今日所見
不再只是單純的拍照打卡上傳
而是對地方的尊重及了解

分享生活所見

One thought on “Jan Gehl 的六堂課 – 到哥本哈根學習自行車城市文化,反觀台北城市

  1. 無汔車城巿, 空氣可更清新….期待這樣更多人互動及適居的城巿, 對人類自己能更具友善 永續的未來發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