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園 從身到心的安居生活

撰文/陳怡臻(經典雜誌撰述);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多年前,曾有一位日本建築師對台灣住宅下了「半放棄式住宅」的註解,指人們長期漠視居住品質,任憑室內外環境持續惡化,就像放棄生命般地犧牲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這番話聽來或許不堪,但若深刻反省,也許這樣的評論並不是沒有道理。


人的一生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待在建築裡,除了形式和外觀,我們可曾想過背後的設計概念、結構、建材,甚至室內外的環境控制,才是真正影響生活品質、看顧生命安全的關鍵?


台灣夏季悶熱、冬季潮溼,建築本身容易發霉,而都會區中許多公寓、大廈等集合住宅也多有通風、採光不足的問題,加上早年裝修材料多含有毒成分,人體長期身處其中、吸入黴菌或有毒裝修材料的揮發物,容易缺氧、頭暈,甚至引發呼吸道或癌症等疾病,幾乎可以說:病態建築造就了病態的人。

擁擠、髒亂是老公寓住宅區常見的模樣,但不通風、也無採光的病態設計,犧牲的終是住在其中的人。


「病態」的罪魁禍首:建材


「罪魁禍首就是『建材』。」長年投入研究國人居住品質的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建築系副教授邵文政這麼說。他認為,雖然造成病態建築的原因有很多,但來自裝修材料與塗料中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例如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三氯甲烷等有毒物質,才是引發病徵最主要的元兇。


「室內裝修建材中的有毒物根本看不見,一不小心,我們很可能就置身於病態環境裡不自知。」邵文政觀察,建築是種極耗能的產業,在它的生命週期裡,包含設計、施工、使用、拆除過程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材料與能源,「材質不安全,犧牲的就是居民的健康。」


事實上,所謂「病態建築」其實是進入工業社會後才有的產物。


一九八三年,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提出「病態建築」(sick building)一詞,起初,他們先是在「空調型辦公建築」的員工身上發現了「病態建築症候群」的症狀,包含氣喘、過敏反應、咳嗽、打噴嚏等,但這些病徵通常會在離開室內後減輕或消失,而這樣的狀況也常發生在住宅建築中。且當時全球已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的「新建或重新改建」建築物存有「病態」的問題,且數量正隨著工業開發持續增加至今。


九○年代日本就曾爆發多起居民健康遭「病態建築症候群」侵害的事件,日本也開始意識到建材的重要,透過成立「病態住宅診斷士協會」,整合相關研究、培育診斷人才、推廣與宣導健康住宅;譬如,長年倡議並自行建造樹林的日本棟匠株式會社,就是提倡用天然素材造屋的指標案例,至今已在日本設計出超過兩千棟的健康宅。「從造林到起厝,現在棟匠已設計出許多以大量天然木材和塗料打造、經得起專業診斷的住家,室內變得更抗菌及防蟲,對睡眠品質也有極大的幫助。」近年多次到日本探訪的建築師陳正宏這麼說。


不只日本,國際間也逐漸意識建材之於人體的重要。一九九二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也提出了:只要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體健康最無害的材料,就能稱作綠建材或健康建材。


但台灣對此的重視顯然晚了許多。在過往,多數國人在裝修完後,通常是靠鼻子去聞,來判斷是否正在逸散有毒物質,坊間甚至還流傳可用鳳梨皮與茶葉來減少裝修後的毒害,但其實多數有毒氣體根本無法光靠嗅覺來判定,且有毒氣體自然逸散到安全值的時間,至少需要三年甚至十五年之久。


「實際上這只是用氣味在欺騙鼻子,用處不大,建立完善的相關單位控管建材品質才能治根。」邵文政這麼說。這也代表著,就算我們騙得了鼻子,卻騙不了身體、阻擋不了衍伸的疾病;即便是有居家健康的意識,恐怕也只有極少數經濟能力相當的人才能負擔。


近年投入健康建材開發的饒允武,考察過許多因有毒建材而染病的案例,他曾表示,自己有一位從事裝潢二十多年的朋友,因長期處於高汙染的工作環境下,自己也住在有毒建材的老公寓裡,最後肺部僅剩百分之三十的功能,過世後留下無助妻兒,令人惋惜。

氣候悶熱潮濕的台灣,建築牆面易有壁癌,若長期處在空氣不對流的空間,屋主易因吸入過多的黴菌而罹患呼吸道的疾病。


他還回憶,自己受一位竹科工程師委託的住宅大廈裝修案,希望在短時間內為血癌末期妻子做健康的居家裝修,但即使是百萬年薪的收入,仍不夠支付全室裝修費,最後只好選擇裝修家中其中的一間房間讓妻子養病,「這次經驗讓我發現,健康住家環境不該只有富人負擔得起。」


無獨有偶,同樣投入健康住宅的研究多年建築師劉志鵬也強調,「與其花大錢買豪宅、或負擔龐大貸款,不如用合理的費用住進健康宅。」


值得慶幸的是,即使起步較晚,十年前,台灣終於在民間專家的努力下,催生了「病態建築診斷協會」,為民眾進行結構安全、室內環境品質(包含溫溼度、通風、採光、有毒物質偵測等)的診斷與諮詢,診斷細項的費用皆公開在網站平台上,民眾可按自身條件評估、進行預算控管。


而三年前,台灣住宅品質消費者保護協會、台灣綠建材產業發展協會、台灣住宅品質聯盟,更共同發起亞洲第一個「綠裝修認證」(green design),以公正第三方的角度「從頭開始」把關,提供建材開發商的健康裝修認證,確保從選材、裝修、完工的各階段皆符合健康標準,克服建材上材料不透明、充斥毒建材、無認證體系的「弊病」,甚至在完工現場實測各種數據,在第一線保護消費者權益,將健康家園「還」給屋主。



「綠」就一定健康?


有了綠色建材,也要有綠色的設計方法,並非掛上「綠」就能保證「健康」。很少人知道,其實綠設計也有「加法」和「減法」之分,而兩者所伴隨的效益和影響,截然不同。


近來國內雖開始出現注重低耗能、低排碳的綠建築概念,也有法規嚴格的綠建築標章認證,但取得鑽石級以上或候選證書的案例,卻仍是高單價建案(非一般民居)。同時,即使是符合法規的綠建築,也不一定代表能確保人體健康。


曾設計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的知名建築師張清華就分析,國內綠建築的規畫和推動,仍是以「加法」導向,也就是透過在建築物裡增設各種配備(例如在屋頂蓋公園、陽台種樹等),去符合綠建築指標的要求,但這並非一般大眾所能負擔,且新增設備也是一種能源消耗,後續空間品質的維護和管理也無從把關。


「綠建築的真正精神不是加法,而是減法,也就是透過減量設計,達到同樣的節能減廢效果,才是真正彰顯綠建築精神的方式。」張清華這麼說。


自投入九二一大地震重建後,前後花了近二十年研究健康住宅、如今已推出第七代健康宅的建築師劉志鵬,就是國內首位提出以「減法」概念讓建材、設計、施工都符合健康標準的人,近年他更號召了許多有志推廣健康住宅的建築師及營造商、成立雅緻住宅團隊(以下簡稱:雅緻),除了親自導覽介紹工法及「減法綠建築」的概念,還提供試住活動,讓更多民眾體驗何謂「減法健康宅」,如今他們已在全台建有二十多處這樣的健康宅。


人終其一生攝取進體內的物質,飲食及水只占了整體的百分之二十五,空氣卻占了百分之七十五,其中更有百分之四十一來自居家空氣,代表控制好室內空氣的品質,就能把關身體健康。


建築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保障人的安全,但台灣是個充滿各種災害的地區,幾乎每年都會遭颱風、地震的侵襲,加上全年平均溼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一,每逢節氣轉換,人就容易出現偏頭痛、中風、過敏、關節炎、風溼痛等症狀,內憂外患下,讓室內外的環境品質都不易控制,是個天然的建築考驗場。


「健康宅最注重的是安全、健康和舒適,而非外觀形式。」劉志鵬這麼說。若是走訪雅緻位於桃園龍潭的渴望園區規畫「篤時綠家園」社區一趟,就會發現,每棟住宅的室內外都沒有特別華麗或新潮的設計,乍看與一般住宅無異,但智慧藏在細節裡,這些房子其實都非常耐震、舒適且節能。



兼顧舒適、節能與防震


篤蒔綠家園裡的每一棟住宅都以「減法綠建築」的概念建造,先用較輕的鋼構架將建築底層架高,撐出一層地氣溫室,底部鋪上砂石和木炭,當外部空氣從建築邊側底部的通風口進入後,先將雜質過濾,透過送風口導入室內,及透過樓梯間傳遞到每一樓,最後再從屋子裡各個角落的排風口排出,如此不斷循環,確保空氣的對流和新鮮。


這樣做不僅減少了建材的使用、降低了空調設備費用,建築也變得更加輕盈,而底部被架空出來的空間,也能用來收藏更多雜物。


運用減法,換取健康
位於桃園龍潭的「篤蒔綠家園」是個以「減法」概念建造的健康宅(下圖左),牆體使用可防潮的「3D斷熱防潮牆」;同時,用輕鋼構架高建築底層,再於其上鋪以砂石與木炭,可過濾從建築邊側底部通風口進入空氣(下圖右),撐起的空間不會悶熱,也兼具儲藏功能。



「控制溼度是在台灣室內空間裡感到舒適的另一關鍵。」劉志鵬分析,台灣四季的濕度變化雖不像日本、韓國等高緯度國家來的那麼大,但是居住舒適度卻仍有相當地變化。經雅緻統計,台灣在攝氏三十八度的夏天,因空氣溼度高,體感溫度最高可達五十三度,而冬天較冷時,氣溫約七、八度的平地,卻會讓人覺得更冷,體感溫度可低至約負四度。

控制溼度是在台灣室內空間裡感到舒適的另一關鍵。」劉志鵬分析,台灣四季的濕度變化雖不像日本、韓國等高緯度國家來的那麼大,但是居住舒適度卻仍有相當地變化。經雅緻統計,台灣在攝氏三十八度的夏天,因空氣溼度高,體感溫度最高可達五十三度,而冬天較冷時,氣溫約七、八度的平地,卻會讓人覺得更冷,體感溫度可低至約負四度。


「這是因為空氣中溼度大,穿著的衣物溼冷就會讓人不舒服!」劉志鵬認為,克服的方式就是促進空氣對流。對台灣而言,影響身體健康的溼度範圍大概是:百分之七十以上最容易產生塵蟎黴菌,對於習慣高溼度的台灣人體質來說,當下降至百分之五十以下時,呼吸道容易受傷發炎而感染疾病,所以台灣夏天比較不會發生流行性感冒,但當春夏秋冬換季的時候,就會進入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


而這也顯示了,即使台灣建築長年因考量到防颱、防火、隔音需求及經濟成本,多以不通風的RC(鋼筋混凝土構造)建材為主流(台灣RC建築約有九成,日本約一點五成),但若能適度運用台灣氣候條件、溫溼度、建物構造的設計等,確實能夠自然地改善室內品質;況且據統計,若每年不使用除溼機或空氣清淨機等設備,一個家庭約可省下三成的用電量,然而,提到RC結構,自然不能忽略台灣常見的地震。


在防震方面,劉志鵬則建議運用「樹不怕地震」的概念,用類似樹木扎根入土的方式,為建築打造防震的基礎,加上用較輕的鋼構造為建築減重了三分之二,便能發揮防震且不會反潮結露與防蟻(日式木建築常見的問題)等作用,甚至還能比傳統RC結構減少四成的碳排放量,一舉數得。


說來簡單,卻仍須透過許多設計上的細節才能達成。在雅緻健康宅的一樓客廳,就會發現陽台兼具了採光與降溫的功能,同時,屋裡也可見到許多排風扇、排風口。


劉志鵬說,「如果能透過適當的遮蔽去創造陰影,就算在室外溫度三十五度的盛夏,屋子裡的溫度也會降到三十一度,如果在家裡有加裝吊扇或排風扇,那麼可以促進室內大範圍的空氣流動,進而讓室溫降低約兩度。若窗戶也透過斷熱窗簾,也能減少熱能、降低溼度,獲得較舒適的體感溫度。小立扇的微風也有類似功能,可以降低約一度。」


通風隔熱,促進對流
健康宅首重「換氣」,可在牆面加裝排風口和抽風口(下圖左),抽風口裝有過濾網具過濾功能(下圖中)。天花板的排氣扇,促進室內空氣循環。在每層樓板,每個房間裝設通風口,可避免空間悶熱或物品發霉(下圖右)。


此外,除了防震,對多數居住在公寓式集合住宅的台灣人來說,RC構造也容易造成樓層間的空氣品質因都市熱島效應而不流通,進而衍伸滲水,以及陽台、梯間、公共環境悶熱的問題,成為誘發台灣民眾慢性病的主因之一。


「但健康宅的概念自從由日本引入後,雖現已由相關協會逐步地提出問題、試圖找出解方,但距離普及卻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不是五到十年就能達成;台灣住宅數量約八百多萬戶,能真正符合健康標準的卻不到百戶,多數人在重新建屋或買房時更是缺乏健康住宅的理解。」劉志鵬擔憂地說。



住得健康,已成全球趨勢


雖然這樣說,但對已住在既有房子裡的人而言,又該如何讓自己的家變得更「健康」?而非只能被動地住在悶不通風、潮濕陰暗的「半放棄式住宅」裡?其實,所謂的健康住宅並非只一種技術或風潮,更準確地說,它應該是一種全民都該重視的理念。


二○○○年,芬蘭就曾在「健康建築」國際會議中提出定義:須進行溫溼度、通風換氣效率、噪音、光、空氣品質等物理量測量及顧及主觀性心理因素,如布局、環境、照明、空間、使用材料等;更早期時「日本健康住宅協會」的認定則是:舒適、省能源、安全耐用且有益健康。


時至今日,當初的嘗試與倡議現已逐漸成為全球住宅設計(許多甚至是以社區的規模規畫)的核心精神,自然也不乏可供台灣未來可參考的案例。


一九九三年於日本第三大城大阪完成的「NEXT21」社區,就是為了因應未來一百年生活型態所規畫的健康共生宅,設計考量的項目包含都市裡的生活型態、能源自給自足、營建系統等方面,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就是當時規畫團隊的成員之一。


「NEXT21」雖名為住宅,卻滿足了人們對理想生活的想像。這座只租不賣的建築,隱身在一片老住宅區裡,僅六層高,共十八戶,與台灣都會區的老公寓規模類似,卻因有各種植栽分布在建築物的各處,使它在一片老房子中,看起來獨樹一格。


在樓層規畫上,地下一層規畫為資源回收處理空間,一樓為立體停車場、管理室、資訊中心與生態池,二樓為圖書室與公共開放空間,三樓至六樓則為住宅區;同時,在管線設計上也相當靈活,不論電力、排水、給水、能源等管線,藉採用透明化的設計,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謂的「明管」,更換或維修都變得更容易。


如今這些概念,雖已不見得那麼令人感到陌生,但在當年,仍屬非常前衛的嘗試。這樣兼顧了現代機能的方便,卻又為住戶保留了城市生活中難能可貴的綠意,也讓這些承租住戶的續租率,幾乎達百分之百。


除了改善城市或生活景觀,更重要的意義其實是:健康住宅的定義已漸從「身體」擴及到「身心」,而這股風氣正在各國之間發酵。這些改變,甚至還逐漸形成了一種「新興市場」。


根據最新全球健康研究(GWI)的全球報告顯示,這幾年全球的住宅設計、開發和改建的核心,都逐漸趨向更符合舒適、智能以及照顧到居住者的身心狀態,且這項研究也發現,全球對健康住宅的需求其實正不斷擴增,每年增長率高達百分之六,進而連帶影響房地產市場。


報告還指出,目前在全球健康地產市場前十名中,排名第九的加拿大總市值就高達二十二億,而美國則以五二十五億總市值高居榜首,其餘則還有亞洲的日本以及北歐等國,因應這波市場未來趨勢還包含:因住宅、工作和娛樂等界限變得日益模糊,加上多代同堂、性別平權等社會結構的轉變,健康住宅或社區的定義也將更加廣泛,進而帶動地產開發商、城鎮規畫設計師、建築師和施工部門等產業的發展。


「住在健康社區,就和人體的免疫力一樣重要,未來不只公園、小徑等綠化能對健康起功效,甚至在社區裡增設健身、樓梯設備也都是改善生活品質和人際互動的設計範疇。」GWI研究員莊斯頓(Katherine Johnston)女士曾這麼形容這波趨勢的發展。


相較於某些先進國家,台灣相關案例雖仍少,但不可置否的是,近年已逐漸出現一些示範案例,除了引入日本棟匠技術的雅緻住宅、長期投入住宅品質診斷並開班授課的綠適居協會,還有擅長景觀設計的半畝塘團隊,其所規畫的社區作品「大平窩村」更曾獲第四屆「台灣住宅建築獎」的「建築獎環境友善特別獎」,哪怕是一點一滴的轉變,都可視為改善居住品質意識的抬頭,讓人們更貼近身心都健康的安居生活。

紐西蘭的「大地之歌」社區運用現代建築技術,營造了傳統村落的氛圍與價值,值得起步較晚的台灣,深刻反省與借鏡。





本文原刊登於經典雜誌,請勿轉載。


avatar

經典雜誌

經典雜誌(以下簡稱《經典》),是一本針對生態環境、歷史,以及包括當代人文議題做深入探討的刊物,「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是《經典》的創刊宗旨。《經典》隸屬於世界最大的華人慈善團體—台灣慈濟基金會,內容期待能結合知性、感性、理性與靈性,傳達出大愛與感恩、關懷與尊重、真誠與美善的訊息。從一九九八年創刊迄今,儼然已是台灣雜誌出版業中的代表刊物之一。


延伸閱讀

經典雜誌(以下簡稱《經典》),是一本針對生態環境、歷史,以及包括當代人文議題做深入探討的刊物,「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是《經典》的創刊宗旨。《經典》隸屬於世界最大的華人慈善團體—台灣慈濟基金會,內容期待能結合知性、感性、理性與靈性,傳達出大愛與感恩、關懷與尊重、真誠與美善的訊息。從一九九八年創刊迄今,儼然已是台灣雜誌出版業中的代表刊物之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