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河相處的100種方法】議題沙龍活動側寫

文:劉如意

時間:2019年10月16日(三) 18:30-21:30
地點: 入船廳
主持人|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楊志彬
與談|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劉柏宏
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共同主持人  郭中端
萬華社大綠野仙蹤社指導老師  熊伯清
艋舺文史工作者  黃適上
臺北市水利處副處長  吳秋香

民間組織x社區x專業者x公部門

近年來都市的水議題,河流與水岸的治理成為顯學,也顯示人與自然的關係需要重被新思索和討論。在10月16日的這場由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所主辦的水沙龍「與河相處的100種方法」的講座中,講者除了圍繞在淡水河的功能轉變、周邊空間利用與交通帶來的空間切割,以及人與河流的日漸疏離等問題外,同時,也提出河流本身必須面臨的氣候變遷、休憩空間的打造等當代議題。無論是什麼樣的議題,對於「如何讓人與河的關係能夠更親近」,是這場講座中,不同社群所共同關懷的目標。 然而,不同社群對於人河關係,各有不同期待、想像與做法,在這場講座裡,我們能清楚的了解,當水的議題在都市中被重視、進而有了改變的行動之際,當中會有哪些可能的不同行動者於參與其中、又關切些什麼面相,以及如何談論與實踐他們看法?這能讓我們具體而微且清楚的理解,河流與水岸的治理絕非單一行動者所能完成,而必須仰賴許多不同角度、性質與跨領域專業者的合作。

從在地社群的角度出發—我們想要一種「新親河主義」

萬華社區大學的綠野仙蹤社團,作為一個在地深根已久的民間團體,長期關注在地文史與河岸生態。今年,他們開啟了親近淡水河計劃,從簡單的發問開展了行動前的起點:「為什麼大家越來越不去河岸?該怎麼樣讓大家親水?」他們從兩個軸線出發:歷史和河岸的空間使用。從小就居住在艋舺的在地人黃適上老師,說起淡水河從光榮走向乾涸淤積,不免有些惆悵。他期待奠基於過往的歷史,再找回以往淡水河的繁盛。過往淡水河的休憩與交通功能,拉近了人與河的關係;水岸曾有的河乃莊最盛時期,沿著淡水河有過三十多座的輝煌。如此的繁榮因著河岸淤積等因素逐漸消失。又因著這樣的淤積而成為濕地、野鳥保護區等生產出新的空間,經歷自然如何被納入人為治理的拉扯之中。對黃適上老師來說,有很多既存的河岸空間尚待好好利用,新的華麗地景的創造需必須審慎思考。另一位熊伯清老師則從探究「誰在使用河岸空間」著手。他發現,在河濱公園活動的人不少,大略有當地人與遊客這兩種使用社群。在空間上,當地人近河堤邊活動,遊客則較靠河岸活動,兩者活動的類型也相當不同。他期待一種包含與奠基於過往歷史和文化、當代的環境保育,並打破河堤界線的新親河主義,意即把人帶回河邊,重新產生連結。對長期關注地方的社團來說,他們期盼的,是「把人喚回、轉來河邊、好好生活」。

對於艋舺在地人來說,淡水河水岸的變化,他們都相當有感,甚至透過自己的視角跟方式,記錄下變化的不同階段。    照片提供:劉如意。

從在地的社區出發—由下而上可以挑戰河流治理

那麼,在地社區可以怎麼看待河?郭中端建築師分享了他自身的經驗,是有關於天母磺溪治理的過程中,社區如何發聲的過程。故事開啟於90年代天母的磺溪,因當時颱風發生水閘門未關閉而導致淹水、使多數人誤以為是堤防潰堤,因而有了公部門為主導的磺溪整治計畫。不過,大規模築堤防並非所有當地居民所期待的,因此他們自發組成天母共河國、草山生態文史聯盟等組織,並與在地社區發展協會合作,保護上游的磺溪堤防不至於水泥化。郭中端提到,政府要做的事不一定是正確的,民眾的發聲才是重要,從社區協會、組成在地組織,結合在地力量是一個重要契機,才能拯救河川。此外,他認為河川必須要與氣候變遷議題高度關聯,並且從社區出發,積極關注氣候變遷議題,並從了解水岸植生的防災功能下手。

從專業者的角度出發—打造讓更多人關心河流的平台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的劉柏宏老師認為,專業者是一個平台,引發更多人出來關心溪流的媒介。他以專業者的角度,分享作為專業者如何在景美溪溪環境營造過程,將民眾的願景一步步帶領出來的方法。首先,從理解溪流開始,以過往的各種類的圖資,以及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土地權屬等資源調查之下,來理解河流與城市的關係,從過往、今世以及思考未來來探究。奠基於這些資料,對比像是大台北防洪計畫等大的上位計畫於空河流空間上的改變。在壅擠的都市中,水與人的關係,從適應自然調節,變成依賴堤防、排水、防洪系統跟抽水站。接著,再透過像是地景分析、生態分析、物種調查、生態策略、河相分析等等,初步指認以及提出建議等。不同的民眾對於河川有故事、記憶、想像與期待,專業者必須要在這些想法中,創造與民眾有足夠的溝通跟討論的機會,共識才會出現。好的溝通場合可能是論壇、工作坊或公部門與私部門的座談等,協同多方權益關係人,將在地社群關注議題縱整,以論壇,流域走讀、願景講座、綜合討論等方式,引導民眾想像,劉柏宏認為,這是專業者能夠搭接起來的平台。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的劉柏宏老師,以進行中的景美溪規劃經驗分享,提供他們的實際作法。    照片提供:全促會。

對公部門的期待—河川不應只有「防洪」功能,需加強更多跨局處的溝通與了解民眾的關切

這場講座邀請到的水利處副處長吳秋香副處長說明,以淡水河來說,防洪的討論需要台北市與新北市共同討論與協商,像是堤防因防洪需求加高的議題。不過,政府認為的防洪計畫與在地民眾感受到的,不全然相同。參與的民眾提到,政府提出淡水河防洪兩百年計畫,即便經過科學計算的數據計算,但民眾強調從他們於在地的生活經驗觀察、從小看著河面的高度與變化,對於河川的改變有著很深的、不同於政府部門科學計算出來的感受。此外,當河川的空間意義被功能化、領域化為有範圍的濕地、華江雁鴨公園等,同時被不同法律保障、不同政府主管機關權責劃分的時候,意味著淡水河的環境治理需要政府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才能著手進行環境的改善。這種權責的劃分與切割,使得河川基本的清淤、環境整理等,都窒礙難行。最後,黃適上老師提醒,除了「防洪」標準,河川的美與景,也是大家在談河川的時候,必須被考慮進去的。

這場講座分別有民間團體、專業者、社區以及公部門的角度,在不同層次的河川行動的參與上,分享他們怎麼思考人與河的關係,顯現了公、私部門的合作已經是必然,如同郭中端老師提到,即便是社區民眾由下而上的力量強大,但有些時候居民能做的也限度,像一條河川上游若開發嚴重,這非一般民眾可以處理。重要的是如何創造一個民間組織、專業者與公部門的平台,讓大家對話有基礎之下來談出共識。人與河的關係在當代需要跨專業、跨地域、跨部會的思考,方能找回一條活的河川。

綜合座談時間,在場民眾部分為在地居民,引發了熱烈的意見交換跟交流。    照片提供:全促會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Universities,NAPCU,簡稱全促會)於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九日正式成立。在台灣,社區大學屬於民間推動的教育及社會改革運動,其創始的目的之一是「解放知識」,另一項目標則在於催生「公民社會」。社區大學希望打破菁英獨享的教育象牙塔,提供成人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與認識現代社會的成長管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