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景觀都市主義-以景觀操作都市規劃

文、圖:余一蕾、林鈺智、林佑針、羅笠瑋 | 編輯:吳柏澍

眼底十二月以【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為題,一開始想要回應都市景觀的意義變遷,針對這個觀點,最有影響力的規劃認識論就是「景觀都市主義」。在做資料準備的過程中,城鄉所王志弘老師課程「規劃設計史」學生 余一蕾、林鈺智、林佑針、羅煜瑋,針對「景觀都市主義」做了一個詳盡的圖解,這篇文章將以這份圖解為主。
究竟何謂景觀都市主義?

景觀都市主義的起源與當代倡議

景觀都市主義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748年的 Nolli Map(可以理解為「可及性地圖」),這是第一次「以開放空間而非建築為主體重新去思考都市空間的構成」。
以「都市景觀」為都市設計的主體,最早出現在1860年的波士頓,由美國景觀建築師Frederick Law Olmsted串連波士頓的綠色開放空間為一條廊道「Emerald Necklace」——綠寶石項鍊(周書賢譯)。
基於環保抬頭與生態意識,1996年在美國的Graham Fundation的研討會,由東岸景觀研究所提出「景觀都市主義」。提倡結合開放空間、綠地系統(以及更重要的生態系統),作為規劃設計領域的新實踐方法論。
景觀都市主義用以回應當代的城市問題。

景觀、景觀都市主義與都市規劃

上述四個概念看似抽象,但是其核心觀念是:刻意留白、未完成、適應(adjust)而非對抗(against)。
圖為新加坡加冷河的生態景觀規劃,清楚地呈現時序性推移的變化特質。圖片來源為都市總合治水案例
在景觀都市主義下,景觀從被動的花花草草,轉化成對於城市公共生活有積極性的主體,包含串接都市空間、充當活化劑。舉例來說,後工業都市發展中,原本的工業空間(碼頭、工廠),或是都市嫌惡設施(機場、掩埋場)等等,這些空間反而成為新的都市大型綠地的來源。
景觀成為接著劑,連結當代社會的多重議題。
在操作層次上,便是開放空間、綠地系統成為規劃首要之務,反而建築配置是相對後置的規劃程序。
在理論層次,面臨核心都市空洞化(特別是西方城市),產生棕地空間和公共設施外遷所空出的「舊的新空間」;在實踐層次,則是都市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三者的共同交集,可以參考本系列引文的觀點。
規劃者James Corner提出「生態線狀物」觀點,透過生態島、生態蓆重新組織生態多樣性。
參與規劃的規劃者周書賢老師表示,這個基地是500萬人的新市政特區,周圍是600公頃的稻田。他的景觀規劃策略是「環形地景」,引用景觀都市主義重視時序性的特質,與周遭的稻田構成「自然海綿」,吸附河水氾濫保護城市。
隨著都市發展向外擴張,鄰近市區的台中水湳機場退役後,改建成為台中中央公園。
景觀都市主義已經倡議20餘年,最大的批評來自於缺乏生態的反思,淪為「生態工程主義」。
未來,諸如政治生態學、生態都市主義的觀點,將景觀都市主義推向更具生態本位的規劃取向。但是,爭議來自於對於都市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究竟人類的都市生活,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扮演什麼樣的意義?

最後,若要更深入了解「景觀都市主義」,淡江大學周書賢老師撰寫的<都市、景觀「在」建築景觀都市主義 (Landscape Urbanism)> 的導論文章,非常值得參考。

我是柏澍,台中人,台大城鄉所碩士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