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劉泓志 ▌續談「城市即服務」

文/劉泓志 (AECOM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戰略與發展負責人)

原文刊載於 AC建築原文為演講文摘,題目是「面向未來的城市發展與設計策略」,發表於2019年10月25日,「高質量發展的建築與城市」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70週年主旨論壇。


本文為系列文章下篇,上篇請參考 劉泓志 ▌城市設計是一種公共關係設計。這篇文章將分成兩大部分,分別是:
1. 未來城市的新場景與規劃設計的新思考
2. 高質量城市發展與建築設計的十個探索


1. 未來城市的新場景與規劃設計的新思考

▼ 未來城市發展的新驅動

談過對城市設計的一些思考後,面向未來城市發展,我想與大家繼續分享,未來城市的新場景與規劃設計的新思考。

我們從人力時代,進入到馬力時代,再到電力時代,到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算力時代。這個過程,「人」的能力尤其是想象力,始終是內核的動力。我相信未來還會進入想象力時代——運算力帶我們走向未來,想象力帶我們回歸人性。

▲ Quayside

Google引領的Quayside,號稱目前全球最典型的智慧城市案例。我希望用這個案例來談談我們對未來城市的嚮往是什麼。這個案例頗具爭議,包括數據與隱私的邊界也因為它的實踐性而檯面化、具體化。大家會說這樣利用高端科技實現出來的城市,就是我們要的未來嗎?

我覺得這裡有三點很重要的啓發:

第一,引領一個新城市發展的技術主力是一個高科技公司,谷歌,而不是傳統的城市規劃設計公司。這意味著傳統城市行業與專業開始了全面且深度的重構;
第二,這個實施計劃至少是三方:技術提供方谷歌、城市規劃設計團隊、負責運維的房地產商,從起點開始就平行進行的。例如讓實際運營這塊新區的地產開發商介入頂層設計,能避免空間產品跟銜接運營脫鈎,但這個方式在中國基本上不可能或很難實現;
第三,這樣一個未來城市設計是由場景設計來引領物理空間的設計,也引領了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傳統的場所塑造依然關鍵,但是去支持頂層的場景規劃。

▼ 未來城市的二元化發展新場景

未來的城市,我相信會是一個二元化發展的城市。當我們大量的關注新科技帶給我們城市變化的時候,傳統的、具有想象力的、人本的依然存在。面向未來,我們將更敏感於城市哪些該變、順變,哪些是我們選擇的不變甚至重建,例如城市的交流場所,情感資產與人本價值。以下我先分享對幾方面可能的二元發展場景的思考。

網聯化與獨立性:科技的網聯化為更多的人與物建立相互依存與需求的關係,但傳統城市中獨立性元素如地標、事件、感情、與記憶的存在將過更豐富城市未來。

定制化與標準化:未來,產品的定制化會隨著科技進步變得簡單,成本相應降低,普遍的定制化可能成為新的標準。

虛擬化與物質化:今天,科技使虛擬化的空間成為新的服務及產品選項,但可觸知的物理空間始終是最重要的生活、服務、及產品內容。

智能化與經驗值:人工智能在城市尺度和領域創造出突破傳統思維的城市問題解決方案,人類的經驗值一方面將被挑戰或打破,另一方面也成為智能時代下的新的人性資產,創造新經驗值。

快效率與慢生活:科技的發展的目的可以簡單總結為取得更好更高的效率,因高效換取的時間資源除了讓我們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也讓我們有條件選擇步調放慢的生活。

移動化與定點化:網聯的空間從過去的PC端發展到現在的移動端,科技已經使城市服務供給與需求的介面從靜態走向動態。但是在移動化的趨勢中,我們對物理環境中個性與記憶元素的辨識度與空間定位的參考框架,仍然存在根本的需求。

分布式與中心化:當地點優勢這一概念繼續保持它的重要性,科技還是會加大城市功能的碎片化,城市不再依賴中心或單中心,「中心」的機能可以被釋放到城市每一個角落。

迭代性與恆久性:固化的空間凝聚了場所記憶,但卻無法全面應對創新技術帶來的更高的彈性使用與迭代需求。這種趨勢將會催生出城市土地、公共空間包括街道,以及建築的新形態和新使用模式。

交互性與單一性:在未來,強調響應能力的互動式交流將逐漸取代傳統的單一目的或單一渠道的信息傳遞方式。保持純粹的機能與形式的城市空間會成為多樣化趨勢下的獨特資產。

信息網與空間網:如果說信息溝通與資源串聯是互聯網的本質,城市的街道網絡可以說是第一代的互聯網,串聯城市不同尺度、質感、時間、場所、和事件。而數字空間的信息網絡強調信息通道的開放和速率,如何融合和疊加兩類城市空間網是規劃設計的一大機遇。

全球化與本土化:科技賦能城市空間的重要特徵之一是國家與國家、城市與城市的界限進一步消失,訊息通道從線放大為面,資源共享沒有邊界與時差。因此,本土化所保留的獨特人文與技術資源才成為全球化的前提和互通有無的基礎。

創建性與原生性:城市發展在持續創造更多的建成環境與創新體驗的同時,原生的自然環境將更成為珍稀資源和平衡條件。

城市的變化不是無目的的,我們可以選擇。一邊代表科技的發展,一邊代表人本化的需求,這些二元化的場景,一邊代表運算力驅動,一邊代表想象力驅動。我們認為,運算力驅動的城市科技化,跟想象力驅動的人本化,在未來城市會形成平衡,共同創造的新場景,而不是單科技就能進化我們的生活。我們選擇哪些是不變的,而這些變與不變的平衡就是城市設計,是我們建築設計師擁有巨大能力與能量的地方。

▼ 傳統規劃設計的三大誤區

從個人理解,我認為,在傳統的規劃設計中存在三大誤區:

▶ 用少數人決定多數人的需求

少數設計師或所謂決策者以專業或經驗為複雜的全城市人群服務,存在明顯的挑戰。過去條件有限,但今天科技賦予我們這樣新的能力的時候,我們能夠通過感知參與形成智能決策,一定程度解決這第一個誤區。

▶ 用靜態空間應對動態發展

傳統的規劃設計產品都是靜態或固化的,然而城市的需求場景多變,城市發展更加動態化,空間產品和城市發展需求的調適度愈加重要。我們有機會通過結合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產品,做到實時響應,動態匹配,一定程度解決這第二個誤區。

▶ 以理性體系指導感性質量

對建築或城市質量的判斷,最後應該回歸使用者或大眾的感知和體驗。傳統規劃設計體系是一個理性系統,如何有效轉化設計投入成為感性質量的產出?腦機互動交互設計,有可能使我們僵化的體系更加靈活,使我們城市的風貌,真的符合我們的環境。

▼ 高質量發展需求下的「三跨」

我認為在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之下,有三件事非常關鍵:

▶ 跨行業的運營模式一旦跨行業,各行業的運營邏輯就要受到一定突破和挑戰。

▶ 跨專業的技術路徑。

縫合不同專業的技術路徑,而不只是平行分工,才可以找到創新的技術力量。

▶  跨時間的空間思維

規劃設計本身就是提煉經驗、謀劃未來的工作。提高我們對未來的敏銳度,考慮的時間跨度不同,做法也是不一樣的。

▼ 未來城市發展的三大空間維度

通過近幾年的項目實踐,我整理出一個非常簡單的理念模型跟大家分享。這個理念模型幫助我們團隊在思考城市設計及建築設計的時候,創造新的思考角度和空間產品。我們用三大空間屬性的基礎設施構建城市服務能力,即物質空間、數字空間和社會空間。

具體說明,物質空間和社會空間的屬性差別在於,一個是固定化,另一個是流動性;數字空間和物質空間的屬性差別在於,一個談中心化,另一個是去中心化;社會空間和數字空間的屬性差別在於,一個談多元化,另一個具備響應力。這三大屬性空間模型嘗試補充數字孿生在社會維度,也就是對經濟、人文等社會性質量的導入。三大空間的核心是基於人本價值的協調與整合平台,我認為將是一般所謂城市大腦技術可以繼續發展和應用的方向。

物理空間要發揮的是環境能力,例如紐約高線公園的物理空間設計的成功帶給城市的價值;數字空間要發揮的是一種科技能力,例如自動駕駛或區塊鏈為公共服務供需系統帶來的革新效益;而社會空間要發揮的是一種人文能力,例如哥本哈根綠色出行通過生活的價值觀去形成城市的政策、設施和需求。

通過這樣的一個模型去思考,就會發現,從單純的物質空間中加入社會空間的思考,就會形成場所(place)。同樣的思考應用在社會空間和數字空間之間就形成場景(scenario)。在建築和城市領域里,場景設計平行於場所設計將形成非常重要的頂層結構。我對場景的定義就是一組清楚的供需關係。一旦這種供需關係被準確設計,我們就知道怎麼去採集、分析、使用數據,就知道如何更有效用空間設計適應未來。另外,物質空間和數字空間之間,即數字孿生的結合介面,形成場域(field),包含智能空間、區塊鏈、分布式雲計算等數字化基礎設施。

場所、場景和場域,是未來設計的三大課題,也是三大創新產品。


2. 高質量城市發展與建築設計的十個探索

最後這部分,想跟大家分享的高質量城市發展和建築設計的10個探索。這些可能聽起來都耳熟能詳,但通過前面分享的思考,這十個探索還釋放出巨大的可能性,包括如何善用科技的變,把握人本的不變,並借此挖掘出規劃設計的新能力和新機遇。

▼ 整合化

建築專業結合城市專業,不等於城市設計要去指導建築設計。

▲ 阿梅格爾資源中心(Amager Resource Center)垃圾焚燒廠

BIG在哥本哈根做的阿梅格爾資源中心(AmagerResource Center)垃圾焚燒廠,利用它的屋頂設計成一個滑雪場,而煙囪里噴出來的煙圈的量和頻率代表這個焚燒場的碳排量。這意味著,一個建築的設計,在形態、功能和社會價值上,都在傳遞一個訊息,這個訊息讓建築、城市和市民結合在一起。

▼ 輕簡化

我們應探索輕建築微空間的重大城市功能,而不是偏倚重大建築工程。

▲ 倫敦第一條自行車快速道路(Cycle Superhighway)

倫敦的第一條自行車快速道路(Cycle Superhighway),它是一種交通基礎設施,但除瞭解決大量通勤人口的交通問題,背後反映的是一個引領世界的城市已經有更多的出行人口選擇用雙腳去生活與體驗城市,輕簡的方式滿足未來更人性的需要。

▼ 原生化

建築設計為城市找回原真是一種創新,而不是守舊。

▲ 多哈的降溫設施:空調與采風井

AECOM在多哈(Doha)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市中心設計。左圖是多哈原來的樣子。右圖是現在多哈城市普遍的樣子。這裡氣候非常炎熱,技術常規是用空調來解決,但歷史的智慧是用采風井。多哈臨海,海風吹來,通過建築把風導向室內、地下和騎樓。

  ▲ 多哈市中心設計,AECOM

我們在多哈街道的設計上也採用不對稱的手法,使地面陰影最大化,也就是在街道的斷面上把南側的陰影留給行人,車盡量走在北側陰影覆蓋不到的地方。建築離岸越遠,我們希望它越高,因為可以捕捉吹進城區的海風,通過建築導向街道和室內。

反映一個城市原生環境條件的設計方法,自然會形成這個城市的形態特色。當我們在創新和原生之間進行這些設計思考,選擇去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來形成的城市設計,它創造出來的風貌就是從風土里生長出來的。

▼ 立體化

串聯空間的價值創造城市的價值,而不是更多的開發麵積的串聯。

 ▲ 香港中環,室內外步行環境的串聯

這裡是香港中環。所有室內外的可步行環境都被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立體的網絡。今天,我們通常把立體化當成一個要求、一個設計手段或者一個設計亮點,而我認為真正的立體化還包括社會要求,是多層次社會維度的介入,是更真切的立體化。

 ▲ 通州車站「森林月台」,AECOM

這個項目是我們在通州副中心的一個優勝方案。這個車站雖然地處大運河邊但跟濱水環境還有一段缺乏步行驅動的距離,所以我們提了一個「森林月台」的設計概念,讓車站建築本身一直延伸到岸邊,到站即到城,到城即到運河。建築設計結合城市設計來達到功能和空間更明確的方位感和更直接的動線聯繫,樓頂形成通向運河邊上的生態公園。這樣的立體化串聯給予城市更多的流動性與辨識度。

▼ 去界化

用活動定義空間,而不是用空間去定義活動。

▲ 邁阿密新世界中心交響音樂廳(New World Centre, Miami)

這是邁阿密的新世界中心交響音樂廳(New World Centre, Miami),廳外有一個簡單的大銀幕,分享廳內的音樂活動,外面聚集了愛好音樂的市民。這個場所的形成不是物理空間導向,而是通過有效的介面,用社會活動與需求定義了這個場外音樂廳。

 ▲ 雄安容東城市設計,AECOM

去界化還有另一個內涵。我們在雄安容東的城市設計提案中,通過介面設計,讓城市和自然之間形成一種新的關係,居民居住在城區里,其實還是享受著場地原質感的綠地,把開放綠地轉化為積極的公共空間。嚴格來講,這基本跳脫了傳統由紅線剛性控制的綠地空間與開發地塊的關係,讓城市與自然結合得更緊密。

▼ 彈性化

設計應該創造城市空間的自主性,而不是固化的功能。

這也是我們在雄安城市設計提案里提出的,我們設計了9個不同的40米×40米的「共生單元」,可以靈活從兩個、四個到六個單元組合成十幾種不同的小街區。這裡的建築和開放的公共空間,也隨組合模式都串聯在一起,按需開發,形成一種適應迭代的需要、自下而上生長的行動方案。

▼ 生態化

建築設計創造城市資源,而不是利用自然資源。

▲ 新加坡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

這是新加坡經典集合住宅案例——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

傳統做法是把建築竪起來,留出更多地面做為開放空間,而這個案例把房子倒下來,保持容積率要求的同時創造更多的可綠化面積。

▲ 新加坡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綠化率112%

如果加上屋頂的再綠化面積,這個案例的綠化率是112%。新加坡100%的綠化率要求,促使許多建築的做法採取不同的舉措去滿足這種取之於地、還之以綠的要求。立體的綠色空間在新加坡隨處可見,其實這正是一個政策的驅動,而這個政策的背後是一個對環境價值的價值觀。

 ▲ 雄安啓動區城市設計,樞紐站設計提案,AECOM

我們在雄安新區啓動區城市設計里的城際鐵路車站,也通過不同手法提出這樣的概念。在北方的嚴冬,我們希望車站空間應該是城市公共空間。讓公共活動成為城市地標,讓生態取代形態,而不是建築本身。在嚴寒的冬天,旅客在站區依然享有一個有保護的有活力的公共場所。

▼ 共享化

建築的完成度取決於是否創造城市的價值,而不是單體的品質。

   ▲ 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這是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Helsinki Central Library)。嚴格來說,這裡只有20%的建築面積用做圖書館,其他都是提供給城市居民各類活動的場所。

將特定功能的建築通過共享延伸為城市中心區位上最重要的公共空間,建築地標質量已經不是形態而是公共品質。

▲ 紐約6 1/2大道(The 6 1/2 avenue)

我很喜歡這個案例。在紐約有這麼一條大道,叫6又1/2大道(The 6 1/2 avenue)

 ▲ 紐約的長形街廓

紐約有典型的長形街區。當你在長向街面中間想要跨過馬路十分不便,所以形成很多強迫性跨街行為。在第六大道和第七大道之間多個街區的許多辦公大樓開始開放了它們的大堂和中庭,街區中間的道路也開始正式設置跨街的步行設施,形成了在兩條大道之間另一條人行大街。

▲ 開放一樓大廳及穿堂堂,串聯街道

這樣的舉措,企業資產借讓私有空間作為公共使用,反而促成一個適應使用者需要的活力廊道,企業品牌和商業價值都提高,也提升了環境的親切和安全感。這個「公共空間」其實是私有領域,「建築空間」也成為「城市空間」的一部分。這是典型的私有公共空間模式(POPS, 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 的生動案例。

這些建築以現在的標準看,「設計」乏善可陳,但這正是我要說的:今天建築品質的衡量標準到底在哪裡?空間比例細節表達或是材料搭配光影塑造?或是最樸素簡單的空間,但是為城市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價值?這也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說的介面,一種關係的設計。

▼ 數字化

用科技進化建築和城市,而不是在建築與城市中應用科技。

   ▲ 數字化與城市設計

今天提到很多科技和設計的思考,如何從交叉到交集,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不是科技本身,而是這個數字化過程如何啓發建築與城市對設計所能提供的價值。科技的價值不是被更多的應用,而是它開啓的全新過程幫助我們更接近各種技術希望達到的目的,包含城市與建築設計的技術。

▼ 人本化

創造城市生活都質感,而不是設計建築的立面。

 ▲ 購物中心VS菜市場

就好比現代購物中心和傳統菜市場,二者給我們的意義和感受不同,關鍵是設計的高形式感要落在生活的高人性品質。

 ▲ 佛羅倫薩美術館VS街道

經典的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長廊空間,跟我們熟悉的街道場景,同樣是城市生活的環境,而不是舞台的佈景。

 ▲ 現代城市VS傳統建築

無論是與天爭地的現代城市,或貼近土地的傳統的城市,形態的背後都是城市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方式。滿足、改善、並提升人性需求,應該成為一切新技術、新空間、新模式的核心訴求,和創新動力。

這十個探索都是我們追求建築和城市協同創新的一種探索。它們分別代表了新的專業認知、新的設施標準、新的生態價值、新的空間模式、新的場所定義、新的迭代模型、新的建築類型、新的互動模式、新的智能手段和回到新的城市原點。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我們怎麼看待城市課題,怎麼理解城市系統,歸納出公共服務是城市的要素,而公共空間是城市設計最重要的核心內容,建築跟城市設計一起去完成的最重要的城市品質,就是公共品質。所以,通過介面設計去完成的城市設計是一種公共關係的設計。資源管理、公共利益和社會人文三個策略,不管通過什麼方法,都在促成城市環境中非常理想的公共關係的建立,這種關係的完成度和豐富度,決定了城市的質量。

今天我們談的高質量發展,我認為質量必須從建立公共質量著手。建築是城市裡絕對關鍵的元素,建築設計應該更積極地建立這種為城市公共質量負責的價值觀。

最後,我希望積極去推動,在城市設計中包容建築設計創新,在建築設計中去追求城市的公共質量,我相信這是我們未來高質量發展的一條非常有意義、值得開闢的道路。

謝謝大家!

原文連結:請點選
文章作者:劉泓志;
圖文排版:AC建築創作

本文作者為劉泓志。劉泓志,AECOM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戰略與發展負責人。他密切關注城市公共空間的創造和轉型,積累了深度的閱歷和實務經驗,對城市發展的關鍵課題有著獨特的理解。他致⼒於整合創新跨界設計⽅法和全流程城市⾏動計劃,提倡技術創新與⼈⽂關懷相結合,為城市環境和⼈居⽣活定制解決⽅案,使其共享運營效益及⽂化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