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創好家在臺北 ——青創計畫的回顧與前行

A Home for All 青創好家在臺北

2019年12月,運行兩年的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以下簡稱青創計畫),展開了為期十天的”青創好家在臺北 A Home for All”跨基地聯合交流會。以開閉幕交流、靜態展和社宅桌遊工作坊構成,這場交流會除了要促進不同社宅的青創團隊相互交流之外,也是場眾人合力構成的回顧展,回顧從健康、興隆D2、青年一期到即將入住的東明,青創計畫在這四處社宅基地紮根的歷程。

想像家的新樣貌——青創計畫的誕生

有別於社宅政策主要是在回應高房價、居住需求和彌補租屋市場缺失等居住權相關的議題,青創計畫是要建立軟體機制,以人為本,聚起社宅內具有「互惠」性質的社群網絡,刺激都會區形成新形態的居住文化,並提供居住政策研擬出創新機制的方向。

青創計畫的誕生和社造政策的演進有著明確的因果關係。1990年代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是台灣獨有的政策,過去從鄉村和眷村等「老社區」一步步推動社造,時至今日,如何在都會區中的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中打造社區,已經成為台灣社造的重點命題之一。這股被稱為「都會型社造」的潮流,和2016年訂下的社會住宅政策目標相碰,交會出青創計畫誕生的背景。

當代新建的社會住宅,無可避免的要回應大眾對於政府興建的公營住宅的既有印象。過去由政府興建的國宅、整宅和平宅等住宅,因為租賃機制不全和缺乏管理維護,形成和品質低落、環境髒亂、貧窮複製、犯罪率高這類負面標籤直接相關的長年印象。而2016年後的社會住宅,會由30%的社福優先戶和70%的一般戶組成,這種混居形式的居住環境是以戶數比例的分配為居民構成的前提,要面對的不只是具有不同身分和社會條件的居民如何在社區中和平共處的問題,還有在一定的居住年限內要建立符合每個群體居住需求的支持系統,這些從收入水準、成員構成到族群身分,居民的組成多而複雜,因此社宅也可以說是體現社會各類家庭型態的場所。

社宅政策如果只考慮硬體,由都發局委託物業管理公司來處理行政和空間管理等庶務,不可能了解幾百、幾千戶住戶的實際居住需求和居住情形。因此,由政府主導的社宅除了提供硬體的支持之外,是不是也可以嘗試來建立「具有社會和社群網絡支持功能的軟體機制」,這樣的構想,透過台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住宅審議委員會及民間團體的倡議,被實現為青創計畫。

靜態展

從零開始打造社區——青創的核心關懷

社宅中的社區鄰里關係,是從零開始建立的,既有對內與政府、居民的關係要建構,對外也要和周邊鄰里建立良善的互動關係。在交流會的開幕式中,住宅委員黃麗玲教授指出,台灣的社宅數量相比於日韓等國家雖然不足,但台灣的優勢之一就是青創計畫的出現,率先討論了社宅內社區關係的建立,透過軟體機制來回應居住的需求。

青創計畫就是扮演著從無到有的推進器,同時,也肩負著去除社宅汙名、建立居民與政府對話管道、建立社宅與周邊鄰里關係、培養居民公共意識的任務,最終的目標是社宅生活文化的建立。社宅生活文化,或是一個新社區的生活文化可以如何建立?在閉幕式的短講中,桃園社宅服務性入住計畫主持人連振佑教授指出,社區營造是生活主體的經營,穿梭在關乎全體居民利益的「大公共」和特定居民的「小公共」之間,與生活接軌,促成各種交流、互動與對話的機會。以這樣的社區經營觀點來說,青創團隊既是生活主體,也是主體的經營者,以種子的身分在居住和社區的活動中累積養分,長出觸及社區內大小事務和串聯厝邊隔壁的枝芽。

青創進行式——社宅中發芽的青創是什麼模樣

四個社宅基地從2017年開始陸續操作青創計畫,每個團隊的計畫主要源自身的創意、關懷和專業。計畫執行的流程首先會在入住前透過徵件和評選,找出各基地的青創團隊,由輔導團隊陪伴和觀察,在整個執行計畫的過程中回饋青創戶的意見給都發局與評選委員,進而修正整體機制。入住前的合作計畫是吹響團隊進入社宅的第一聲號角,接連在入住後執行各自的提案計畫,團隊們在輔導團隊的協助下了解、整合彼此的計畫,也尋找可以合作的對象。

這些不同類型的計畫以多元的形式落實在社區之中。在這次交流會的開幕式裡,輔導團隊向來賓導覽在臺北市政府展出的成果展,有攝影專業的青創為居民拍攝全家福,記錄不同家庭的樣貌,也有記錄社宅故事的社區報、青創與居民用果皮製作而成的香氛蠟燭、用社區農園收成的辣椒製成的辣椒醬和銀髮族的活動道具等青創在社區內活動的成果,興隆D2社宅的青創也在現場親自分享在社區裡舉辦趣味活動來宣導防災知識的經驗。

開幕市府靜態展導覽

在一個社宅裡執行青創計畫,會面對許多要共同處理的事務,如果計畫只在意團隊如何完成各自的提案,即使彼此之間有活動上的協助,都無法形成集體對於公共性的認知。公共空間的使用規範、與物管和都發局之間的溝通,甚至是周邊鄰里對社宅的既有印象,這些青創實際開始執行計畫後會面對到的難題,常常都是社區公共事務無法迴避的問題。

目前青創著重在以順利推動計畫為主的「小」公共事務參與,將青創共同事務分為公關、平台、場地、資材和公基金五組,有以對內的共同管理和維繫各計畫運作為主的分組,也有對外與社區鄰里溝通和推廣活動的組別。以接觸當地的行政和社區頭人、組織來說,從健康社宅開始,青創會和當地里長溝通社區活動空間的使用安排,而從興隆D2社宅開始建立的共同事務分組機制,讓青創可以在正式入住前就有意識的和當地鄰里網絡互動,即將入住東明社宅的青創團隊也已經有數次和里長里民接觸的經驗。團隊「一窩好菜」提到,剛開始接觸鄰里時會先面對拒絕社宅相關討論的排斥,但在經過溝通、甚至是玩過團隊設計的社宅主題桌遊後,如果周邊鄰里對社宅有什麼疑問,里長會推薦去詢問青創團隊,青創反而被認可為社宅解惑專家。除了直接溝通之外,青創所舉辦的活動也可能吸引到周邊居民,甚至形成「回頭客」,這種鄰里與社宅互動的經驗,既具備宣傳青創計畫和破除社宅汙名的作用,也是新興的社宅社區在當地打下基礎、成為地方一份子的重要開端。在公共空間的議題中,青創正在挑戰既有的管理辦法,朝向建立共同管理機制的方向努力,像是有青創會擔任代表來借用鑰匙代管空間,開放給其他住戶使用;社區內的屋頂農園除了既有的農園管理辦法之外,青創和住戶組成的共耕社團共同擬出農園耕作公約的建議,向都發局提案。另一方面,青創在既有的社福機制之外,促進社宅內不同群體間的互動,有公益水餃、主廚邀獨居老人共餐、喘息服務、媽媽安親班提供孕產知識等等,都是在混居的居住環境中建立社區互惠基礎的嘗試。

青創展品,銀髮族活動道具

青創的摸索前行——與居民搭手堆疊的家

在閉幕式的交流活動中,青創在便利貼寫下自己的社宅印象,其中「有別於以往的居住經驗」不約而同地出現在不同青創的筆下,青創談到,這樣的居住經驗之所以特別,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著更為緊密的關係,在青年社宅推行「茶桌仔」計畫的團隊定期在社區公共空間的小桌子上擺放茶點,舉辦沒有特定主題的小聚會,降低了活動參與的門檻,意外地在茶桌間創造出透過交流而建立的信任感,有居民提供好吃的點心無償分享,也有居民揭開面具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在社區中執行團隊計畫,對青創團隊來說是摸索青創在社區中的定位,以及反覆調整計畫執行方式的過程。如何降低活動門檻吸引社區內弱勢戶的參與?如何兼顧線上和線下的管道來強化活動的宣傳效益?如何和物管、都發局協商公共空間使用的空間?這些都是青創經常碰到的問題,從中的變動可能就會衍伸出一個新的活動或合作模式,這中間必然會經歷過一番溝通,甚至是溝通失敗帶來的情緒。青創還有一個必須要處理的問題,就是與其他住戶的關係,住戶可能因為不了解青創計畫,或是因為認定青創戶是「有特殊任務的住戶」而有所隔閡,但青創是居民而非他者,會不斷地挑戰這些劃分青創與其他居民的界線,透過積極在全住戶的Line群組中現身、依照活動的受眾來設計內容、提供自己的專業服務回饋社區、降低活動參與門檻等方式,手做課程、共耕、專業講座、親子活動等具備軟性、共享、合作和知識傳遞性質的活動,創造出機會讓其他居民更了解青創。居民和青創一起辦活動、學吉他、看電影、舉辦市集,再擴大讓周邊鄰里來認識青創,形成了人與人之間正向的互動關係。青創在社宅內舉辦的活動形成了青創與居民、周邊鄰里,甚至是地理上沒有與社宅相連的民眾直接接觸、高密度互動的介面。

青創前行——從1.0邁向2.0

青創計畫運作至今,在去除社宅汙名這項目標上已經有明顯可見的成果。閉幕式時,中原大學建築系的曾光宗教授談到,透過青創計畫可以看出社宅的價值不只是「乾淨」,而是升級到居民共同建立起社區意識。在社宅印象便利貼上,青創寫下了溫度、人情味、安全、人生體驗、創造力、共好等詞,串連起來編織出社宅「不只是一個住的地方」這種與一般租屋不同的居住經驗。參與青創活動的居民也認為青創刺激了居民去認知到社區生活原來可以有更多元的可能性,原來住在社宅會有預料之外的附加價值,正是這些社宅印象,正在剝除社宅過往的污名。

從青創1.0邁向2.0,青創計畫要繼續朝哪些方向努力?回應前述的青創計畫目標,未來青創可以朝著深化居民公共事務參與、政策溝通和建立資源整合平台這幾個面向發展。在公共事務參與的面向上,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會經歷從「自己的青創社區行動」、「青創共同事務」,再到「社區公共事務」的公共參與變化過程。相較於許多社區是因為出現了關乎到社區集體利益的議題而展開行動,在行動中長出社區公共意識和經營機制,從零開始的社宅社區有機會透過前期機制的設計來建立處理公共事務的基礎,實驗看看是否有可能促成社區內對話的平台,甚至是居民組織的誕生。

青創也有機會帶來政策溝通的新可能,青年事務委員陳彥良觀察,青創可以促進都發局與居民之間的溝通,都發局主秘劉美秀則認為青創是社區中的種子,作為居民與都發局之間溝通的橋樑,減少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摩擦。在交流會期間舉辦的兩場社宅桌遊工作坊,透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玩家扮演不同屬性的社宅居民,模擬居住在社宅中會面臨的情境。玩家帶著對社宅既定的印象參加,透過遊戲的過程解開對社宅的疑惑,也是經由這兩場由青創成員帶領、面向一般民眾的工作坊,讓人看到更多透過青創的創意,讓社宅政策與社會對話的可能性。以社會住宅為主題設計的桌遊,創造出民眾、青創、輔導團隊和都發局多方溝通的機會,不只是即時解釋對政策的疑惑,民眾對社宅和居住政策的想法聚焦在何處、面對面的對話可以開啟什麼新的討論,都藉由桌遊被勾勒了出來。

社宅桌遊工作坊

跨基地聯合交流會透視出青創團隊之間交流經驗和交換資源的必要性,而平台的建立除了具有整合資源的功用之外,也可以把交流的能量延續下去。朝著對內和對外兩個方向嘗試建立平台,對內整合各相關單位資源和青創執行經驗,提供調整青創機制和團隊計畫的方向,並把資源帶到下個執行青創的基地。對外則是著重在政策的推廣,整合資源的平台有益於向外推廣政策,提升民眾對青創的認識,評選委員也認為透過平台把資訊露出,能讓未來要提案的團隊更容易掌握青創的內容、提升提案的品質。

青創未來式——編織社宅生活新文化

面對持續變動的未來,社宅回應社會變遷是以居住為核心,往外碰觸高齡化、低生育率、高房價所得比等社會問題,而在當前政策的討論中,社宅與藝文政策正共同激盪出以青創做為前導,讓公共藝術進入社宅的可能性。

青創提供了以小單元來實驗創意解決方案的田地,那面對社會變遷和社宅各自不同的基地條件,青創應該抓住的不變精神是什麼?在聯合交流會的最後短講中,「綠點點點點」的芳惠老師以「小小改變,改變一切」為題,指出在社區中單點式的活動和打造活動的空間,會輻射出影響,這樣的影響會改變社區。青創所要掌握的,就是發動小單元的實驗行動,進而擴大到把社群鑲入其中。面對未來,青創做為仍然在社宅中茁壯的種子,如何更踏實、更穩健的前行,還有賴政策和實作的加持,一同實踐社宅生活新文化的藍圖。

我是柏澍,台中人,台大城鄉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