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道觀察城市:新加坡的步行之道

文/圖:zining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小島國,面積只有約720平方公里,卻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三高的國家/地區。初搬來新加坡生活時,最常被朋友問到的話題「你們還適應新加坡的生活嗎?」除了氣候始終高溫,與多元種族的混居之外,實際生活在這裡一年多,最讓我感到驚艷的是日常生活步行的品質與環境。

新加坡從建國之後定調發展「花園城市」,自70年代開始每十年修編一次城市總體規劃,於逐年逐項工程之中完善其基礎設施,新加坡的城市規劃有目共睹,過去總是從幾個地標性的建築、或是填海造陸的工程中認識新加坡。但當我落地生活在這裡,每日步行在街道上,我看見的不只是硬體的基礎設施而已,人行道所串起的日常生活網絡,才是新加坡城市規劃最重要的DNA。

綠意盎然・行人獨立的舒適街道

初來乍到時,我對於人行道旁的大樹群感到欣羨,想認識住家附近的樹種,也才發現新加坡將主要道路旁的樹種進行完整調查,成為視覺化的樹地圖、並可供查詢包括每棵樹的樹種、樹齡、型態、原生地、以及最近的修剪日期等等。而日常途經行道樹群即是雨樹(Rain Tree),是星國常見的行道樹之一、屬豆科植物。步行經過時,我常會停留佇足觀察雨樹的姿態,它的樹形像一雙手,撐開了如傘的綠葉,小而密的葉子濾過了刺眼的陽光,成為片片光影。

雨樹原生於南美洲,樹高可達30米、樹冠也可以伸展至20-30米,作為行道樹遮蔭的好選擇。

雖然新加坡是一個地勢平坦的島國,但步行的感覺比較像是走在略為起伏的小丘之間,在不同街區間常會有約2-5米的高差,所以在社區、或公共設施(如體育場、公園)的邊界,會用草坡的方式作為收邊,並設置樓梯或緩坡的開口。

常見以草坡作為邊界

行走在其中的時候,不只是旁邊的植栽,旁側的草坡會讓人感覺被綠意所包覆,從對向的視覺效果上也形成一面綠的背景。

被綠意立體包覆的行走空間

人行道則是屬於行人獨立的空間,在大多數的人行道與車道之間會留設一段綠帶,不只阻隔了汽車的聲響與干擾,也確保了步行的安全與空間。不過即使人行道很寬廣,留給人行的硬鋪面大多僅約2-3米,其餘均作為綠地,因為有足夠的腹地、樹木也有適宜的生長空間,並使用草地、灌木、樹作為景觀的搭配,也將公共基礎設施如:變電箱、垃圾桶、路燈、告示牌等設置在綠帶內。

行人擁有獨立的步行空間

有遮棚的人行道是回應氣候、能好好走路的關鍵

身處在熱帶的國家,能夠好好走路的另一個關鍵:即在於綿密的有遮棚人行道(Covered Linkway),不只提供遮蔭,也是突然下起滂沱大雨時的躲避或穿梭之處。新加坡人普遍沒有在使用雨傘,因為他們靠著有遮棚的人行道就可以行動自如,甚至我也逐漸揚棄帶傘的習慣,因為出門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我從市區回到家的路線都有遮蔽的路徑。

連通捷運站與公車站的有遮棚人行道

在日常觀察之中,有遮棚的人行道通常以捷運站或公車站為起點,一路延伸進住宅社區、學校、或是購物商場、小販中心(Hawker Centre)。

早期遮棚設計的量體較大,多在頂棚使用屋瓦,也會配合周邊組屋的色彩做整體設計,不過近年轉以鍍鋅鋼與鋁合金為主,便於快速施工與維護,形式簡潔、輕量化、留設出最大的人行空間,在通往社區中心、或是市中心的熱鬧區域也會在旁設置座椅,供來往行人休息。

各種形式的有遮棚人行道

有遮棚的人行道成為新加坡大眾運輸系統的最後一哩路,肩負著將行人送回家的任務,因此遇到路口時遮棚會抬高、甚至延伸至馬路的行人避車島;或是沿著緩坡向上;或直接連通天橋到對側的社區,順應著地形環境而調整角度連接一段段的遮棚結構,最終連結到社區內部的迴廊之中。

高低錯落的遮棚,讓步行能連續、延伸至社區之中。

連續的步行系統:讓日常生活在街道中發生

當人行道連結進入社區,步行仍持續著。因為由政府興建的組屋住宅(HDB),一樓空間大多是開放的公共空間,打開地面層一方面利於空氣流動、通風又涼爽,也成為社區居民活動的場所。在我家樓下每天早上都固定會有一個安哥在那裡看報,或是幾位安娣買完菜也會聚在一起聊聊天,下午則是會有孩子在那寫作業、湊在一起玩遊戲,也是外傭們放鬆講電話的小天地。因為是有桌子的座椅,讓地面層的空間如同家裡的起居空間一般,能面對面的一起吃飯、寫功課、隨意交談。

組屋的一樓就是鄰近居民的社交中心,也作為社區活動的舉辦場所。

有的政府組屋樓下則會設置幼兒園、社區服務站、或是小販中心,在可步行的距離提供各種生活服務。所以我常帶著孩子穿梭在組屋之間散步、騎車、乘涼,她的幼兒園也是在鄰近的政府組屋一樓,每次下課後,組屋前後的迴廊、遊戲場、涼亭、草坡綠地,都是孩子們能跑跳與探索的路徑。

孩子們可以安心遊戲的迴廊空間,左下角的照片是運用圓桌在打桌球的孩子,十足有趣。

而近年的政府組屋逐漸跳脫火柴盒式的建築形式,交錯且順應微氣候的配置取代了綿長的迴廊,社區內的開放空間更為安全與靈活配置,但在各棟建築之間仍仰賴有遮棚人行道的串連,由內往外而不間斷。

在新加坡行走、放眼望去,有遮棚的人行道無所不在,在各個街區之間織岀綿密的服務網絡,而這也是日常生活交流與發生的所在,讓每個人都能安心舒適的步行,而後才能在各個空間自在的使用與活動,在路上隨時能停留交談;或在一簇的座椅區分享食物;也能沿著人行道慢跑與散步。從大眾運輸系統、(有遮棚的)人行道、再至組屋的一樓通廊與公共空間,彼此相互串連、成為沒有中斷的、連續的可步行系統。

人本街道的另一個命題:行人與車的關係

即使有完整的步行系統,行人仍要面對另一側車行的街道,穿越路口到不同的街區。初來乍到時,我對於在許多路口沒有設紅綠燈、直接穿越感到猶疑,總是在路口觀察汽車真的放慢了車速,我才快速走過,但在熟悉環境後,在層層的道路設計裝置與標線中,讀出行人與車如何和平共處的細節。

在新加坡過馬路需要按鈕,才會啟動行人的紅綠燈,若使用樂齡卡或殘障人士卡還能延長綠燈行走的時間,同時也為視障人士提供了綠燈的聲響音。讓使用者來決定行人穿越的時段與時間,不只是便利行人的機動性,其實也提升了車行的順暢度。

ㄧ般的路口設有紅綠燈按鈕,行人的標線是白色虛線,中段也設有行人避車島。

在不同的路口,也設置不同形式的行人穿越道。

– 可直接穿越的路口

地面標示LOOK提醒行人要左右張望、注意左右來車

如住宅區旁的雙向車道是畫上斑馬線、未設紅綠燈,在這種路口的車輛均會減速停等行人,在斑馬線的兩側各有一道車輛的停止線,以及路邊會畫上白色的鋸齒形線、及路側設有黃色燈球,在夜晚時黃色燈球會亮燈提醒車輛這是一個行人穿越的路口。路口處也設計緩坡與馬路拉齊一致,方便無障礙通行。

– 兩段式的穿越路口

Z字形路口設有供行人停等的區域

而在雙向六車道這種寬廣的路口時,一般就會設置紅綠燈,但為了避免行人穿越太長的馬路,而將行人穿越道設為Z字形、分兩段式穿越,行人的標線則是白色虛線,兩段的紅綠燈則是分開使用。

– 行人避車島設計

行人避車島的設計,讓行人先走過一段斑馬線、再按鈕等待行人綠燈,走過之後再走一段斑馬線。

在交叉路口處,則會安排行人避車島,一方面讓轉彎的車輛提前分流進入彎道,另一方面也讓行人的穿越分為三段。雖然穿越馬路的路徑較長,但因為分段而不用一次穿越過長的馬路,同時行人與轉彎車輛的相遇點在彎道的斑馬線上,行人擁有優先的路權,提前轉彎的車輛也能正視留意穿越的行人。

人與車的關係,不只仰賴相互配合的默契,更透過道路的設計、在不同的路段製造行人與車相遇時的情境,有快、有慢、有停等、也有距離。

都市設計如同空間的腳本:安排人、植栽、技術物一起連結共演

過去在台灣的居住經驗,都市設計比較像是被檢討的對象,因為城市長期缺乏規劃與設計而衍生各種的不友善,而將問題設定在城市基礎設施之上,但在許多討論上告訴我們,城市中每一個有形的設計物形塑了人們生活的型態,但都市設計最終不是形態的設計,而一種公共關係的設計都市設計是為了每個人在空間中的體驗而服務

而我在新加坡所經驗到的城市設計,也正是在實踐一套系統化的腳本,不只是設計物,植栽、鋪面、標線、遮棚、座椅、車輛、行人、甚至法規都是在其中作用的行動者,唯有當這些行動者相連成網絡,才能共演出人本友善的城市空間。網絡是動態且連續的,透過不同層級的道路、配置適合的行人穿越道,重點在於維持街道速度的平衡,讓行動者都能各司其職而不會脫序。

這個網絡需要精準的設計與安排,背後仰賴的是政府掌控城市的力度。如近年新加坡人口高齡化,在一些地區型的社區道路也進行相應的設計,劃定Silver Zone,縮減車道寬度、製造彎道讓汽車減速,車道中央也設置避車島,以確保高齡者能安心步行。

Silver Zone:此區限定車速僅能在40公里內,透過彎道的設計協助車輛減速,也在道路中間設休憩點,讓長者能一次注意一個方向的車輛,分兩階段過馬路。(圖片來源:Google街景)

但當走出社區,在主要聯繫的道路上時,即使有獨立的人行道可走,也會感覺旁邊車行的速度變快許多,同時也出現了成排的欄杆,欄杆作為一個關鍵的行動者,阻隔了車與人的距離、也引導了人流的走向。所以在這樣的空間裡,行人不能隨意跨越,迫使人們必須往上走過天橋、或往前走到有紅綠燈的路口,會需要多走一點路、但並不會讓你走得太遠。動態且流動的街道裡,車行的速度與人行的空間,有著巧妙的平衡。

禁止跨越只能透過天橋通行的路口十分常見

街道即是秩序、步行也是政治

在每日的步行中,當我走過越來越多的街道、累積了熟稔的步行經驗後,我總是在想,這是一個人本友善的城市嗎?尤其當我需要橫跨五、六個車道的路口時,車行來往的需求仍真實存在,如何理解汽車、行人與這個城市的關係?

主要道路仍多為雙向六車道,或單向五車道的寬廣車道。

新加坡自2009年推動逐年降低汽車的增長率,積極投入大眾運輸軌道系統,至2017年時汽車數量約60萬輛,亦即約10%的人口擁有汽車,因為擁車證的高價、與相關行車的收費,能夠負擔得起一輛汽車並不是易事,在2017年的一項統計顯示儘管汽車數量逐年下降,但新加坡的高價品牌汽車數量卻在增加。擁有汽車顯然不只是出行使用,也成為身份與階級的象徵。

階級是一個觀察的角度,而能更深一層的理解行人與車的關係。同時,新加坡有超過80%的人居住在政府組屋,其餘則是高價的私人住宅(Condo),私人住宅有明確的邊界圍牆、與開放的組屋地面層相異,並且大部分離捷運站有些距離,所以也大多仰賴汽車出行。

組屋之間串連的街道網絡,是大部分居民的日常,讓大眾可以快步走向大眾運輸站點、在人行道之間穿梭;但城市也需要車行的速度,以維繫這個開放且講求效率的島國,並為特定的有車階級提供服務。所以同時擁有舒適的人行道、寬且快速的車道,兩者並不相悖,行人與汽車在政府的空間治理腳本中均不能被放掉,而綠色成排的欄杆則是作為協助與引導的角色,既是一種保護、也是一種隔離,用以穩定生活秩序的物理空間。

所以,不只是舒適地步行而已,步行也是政治;街道即是秩序。


avatar

zining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