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為表裡亦相互形塑的「都市設計」與「都市建築」

講師|張樞(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張樞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撰稿|胡紫寧

由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主辦的「2019臺灣都市設計意義與核心技術講堂」,第二場講堂邀請到張樞建築師擔任講師,張建築師不只擅長於建築設計,也長期參與台灣多個城市的都市設計審議,對於城市型態與建築的關係有著豐富的實務經驗與觀察。本次講堂的起始,張建築師為我們定義了「都市設計」是什麼?

張樞建築師帶來精彩分析的都市講堂(圖片來源:基隆市政府)

“都市設計不是一門專門的學科;

都市設計討論建築與環境的關係;

都市設計是建築人必備的修養。“

因此都市計畫、都市設計與建築,並沒有明確的分界,而是應辨認環境從大至小的尺度,並且應該從小的地方面對問題,思考解決的設計形式,從一個小尺度的設計解決方案、才能回應到大尺度的都市計畫。在建築與都市之間,張樞建築師為我們帶來縝密的觀察,從圖面中剖析著建築、開放空間、街道之間互為表裡、亦相互形塑的關係。

從都市的形態,觀察當時生活型態的樣貌

解析中世紀的城市型態(圖片來源:基隆市政府)

若觀察中世紀的城市,會發現城市都是圓形的、一圈一圈的圍塑著內部的建築,這其實就是以最短的長度、圍繞出最大可保護的面積。因為需要經費建造城牆、還需要守衛來防守,因此這是在當時經濟考量下,而產生的中世紀城市型態。

左至右為:休士頓、巴黎、台北(圖片來源:張樞建築師簡報)

那麼到了當代,美國休士頓的都市,則是一個一個的街廓、住宅、停車場,界線分明,同時旁邊就是高速公路,可以得知這是位於郊區的住宅區。而巴黎則是另一種住商混合的型態,台北的空間類型是比較接近法國的。

都市的型態不只反映著當下市民的生活狀態、社經的狀況、同時也是法規最直接展現的面貌。時空脈絡下的城市型態,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相互連動的關係,因此觀察及掌握不同都市的樣貌,理解空間與生活的關係,才能形成豐富的城市資料庫。

都市設計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相對的考量
重點在於宜居性與應變能力

當設計者介入都市,不論是制定新的都市計畫或都市設計條文,都將重新捏塑都市的面貌,我們必須認識到,都市的狀態不是絕對的、而都市的問題都是相對的。就像是台灣的城市大多是住商混居,我們擁有豐富的街道生活、但同時也有騎樓占用、樓下商業開店而影響樓上住宅品質的問題。因此在制訂法規之前,必須要先深入的了解都市空間,才能既維繫原有的生活步調、環境氛圍,而又能不失秩序、引導都市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當我們在思考引導都市的發展與生計時,必須思考兩個重點:宜居性與應變性。宜居性建立在便利與安全的生活環境、以及豐富的公共活動空間之上;而應變性則是架構在開放且公共性高的都市空間、同時須注意能容納多元的都市活動內容。所以像是在台灣要做一個開發計畫,我們要去考量若開發成大型的購物商場,而帶來的人潮不如預期、商業模式失效的話、其實會有很大的風險,因為越大的單元、應變力越低,但若是切分為小單元的各種小店,彈性與應變力就比較足夠,在開發量體與單元的設定上,必須要有應變性的思考。

那麼回到都市的實質環境上,大致上被切分為兩個面向:「都市空間」與「都市建築」。因為學科分野的關係,長期以來兩個面向的專業者依循著各自的學習領域,而忽略了彼此相互依存的關係。建築師被認為只做建築、而不考慮都市空間;而都市規劃師,則從都市的面向思考、忽略了建築法規與建築設計的需求。而雙方如何相互理解,必須要實際地走入走入都市,從都市空間的歷史、考察、分析,相互關照,才能求取平衡。

閱讀台北
街道:是台灣最重要的都市空間

張樞建築師以台北為例,帶入了都市建築與都市空間的觀察分析。

台北都市樣貌的變化(圖片來源:張樞建築師簡報)

以城市的剖面來看,灰色的量體就是原先法規下的公寓,但在使用上逐步增建(橘色的部分)、以及一樓也形成商店,而逐步形成生活與商業的街巷,因此台北的都市其實就是從原初的規劃法規到自然增長的過程,而逐步長成現在的都市樣態。

台北的線性商業軸(圖片來源:張樞建築師簡報)

而如果從平面來看,台北市的商業是沿著主要的大路分佈,但仔細看會發現中間有幾個斷裂不延續的區域,那些則大多是小學,但小學生們其實更需要安全的通學路徑,所以將學校放置在大路旁適合嗎?若是能完整商業街道的連續性,並將學校放在街廓的中間,與社區更親近、並有安全的通學路徑,觀察起來是比較合適的作法。

街道其實是我們最重要的都市空間,沿街、有騎樓的商店組成了主要生活的場域,因為「連續」而能延續生活,同時這裡也是公共與私密空間重疊的地方,充滿著生活與使用的張力。因此,討論都市空間時,首要注意的應是地面層的空間和活動。

但戰後台北市的都市規劃,有一種白色恐懼,也就是害怕公共空間的留白太少,所以台北佈局了好幾個大的開放廣場,但大部分都是仰賴著旁邊大型的紀念性建築、靠著立面來穩定這些廣場空間,廣場自身卻沒有給予定義、以致於活動也是零散。

三個國宅型態的觀察:開放空間與生活機能的關係

三個國宅型態的比較(圖片來源:張樞建築師簡報)

而進到比較小的單元,來看建築與周邊開放空間的關係。以台北市的三個國宅空間進行分析,自1970年代開始興起集合住宅式的國宅社區,在數十年後觀察其社區與周邊街區的關係可以發現,如興安國宅,雖然留有一個大的中庭空間,但在地面層仍設計了一個沿街面,灰色處是兩層的商店與公共設施,所以國宅的開放空間仍能支援生活機能。

而成功國宅的建築形式則是對稱的圖形,但這個配置與周邊其實沒有什麼關係,灰色的商店和公共設施在社區內部,和街道沒任何關聯,因此雖然有許多開放空間,但與周邊的巷弄其實沒有太多活動發生。另一個大安國宅,同樣地建築量體也是對稱的平面圖形為主,也是有著相似的問題,雖然中間偏右下的建築量體有著巷弄的空間,但因量體不連貫、也較少形成商業的活動。

若能更深入從這三個國宅的建築師教育背景、設計概念、到觀察後續實際生活使用的樣態,即是能分析「都市建築」與「都市空間」的案例教材。

信義計畫區:建築與都市的關係從分隔到打開

信義計畫區則是當代台北有完整都市規劃的區域典範,不過當時設計大型街廓的形式,雖然保有寬廣的步行空間,但沿街商業與空間廊道的關係,卻是在推進了十幾年之後,才開始展開了一些關係。

在張樞建築師的觀察中,一開始信義計畫區人行步道的中段(主要是新光三越百貨區),仍維持傳統百貨公司的商業型態,沿路的商店均朝內,缺乏商業與公共活動較為冷清,到了南段(ATT百貨一帶)則因為店面朝外、也常舉辦活動,整個街道相對很有活力,但人行步道轉向101、世貿展覽館的這一區則又沈寂下來,因為建築自身內聚的機能較強,以至於外部都是死的空間。所以在信義計畫區,可以清晰地讀到商業空間與都市活動之間,若留有開放與彈性的介面,將展現在街道的活力之上。

信義計劃區人行步道中段:兩側廊道較為冷清(圖片來源:張樞建築師簡報)
信義計劃區人行步道南段:沿街開店吸引停留產生互動(圖片來源:張樞建築師簡報)

張樞建築師提出的另一個觀察是,信義計畫區當時的邊界線以道路為切分,所以可以發現到,後續發展的忠孝東路兩側街景相差甚異,一側是高樓林立、一側則是較矮的街屋騎樓,邊界的巷弄也有著同樣的問題。因此新的都市計畫區如何處理新舊銜接、日常活動的連續,這個案例也提供給後續進行都市計畫,必須要仔細思考與操作的借鏡。

再思考基隆的城市景觀特質
把握「一定要留下」的城市生活

透過建築模型能更了解基隆山城的樣態(圖片來源:基隆市政府)

從台北城市規劃的發展經驗與歷史,重新回望基隆這個城市,關於基隆的地景與環境特性是什麼呢?張樞建築師點出了四個關鍵的特質:「雨、霧、濕、霉」、「沿河」、「沿港」與「高架橋」,從這幾個面向出發,思考關於基隆都市與建築的關係。

為了回應基隆的氣候環境,應著手進行都市色彩與建築耐候材質的研究,同時這也跟基隆沿河發展、略微緊迫的地形空間有關,有前景(港)、背景(山)的基隆市區,是台灣唯一擁有城市立面的場景。若能連結市、港與海的關係、進行整體景觀的考量,運用有限的政策工具,界定關鍵的幾個區域景觀面與相關準則,積極把握我們想要留下什麼樣的基隆都市樣貌。

在都市空間與建築之間來回思量
制定延續都市生活、亦保有彈性的法規

在目前的法源上,包括了「建築法」系的「建築技術規則」,與「都市計畫法」系的都市計畫,都市計畫下則又有主要計畫和細部計畫。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先想設想整體的都市設計,再回推來做主要計畫,順序其實是顛倒的,從都市設計的細節與都市計畫的大方向之間來回琢磨,是重要且必經討論的過程。

同時,張樞建築師也不斷在演講中提醒著大家,制定都市設計準則時,除了思考「一定要」的城市願景,也必須要思考「一定不要」的是什麼,在兩個端點之間仍須保有彈性與多樣性。如同台北的經驗告訴我們的,都市的樣貌其實就是在建築與都市空間之間來回形塑,都市的問題往往是相對的,所以思考各種可能性的組合將非常重要。

積累豐富的都市型態資料庫,有助於我們洞見都市的型態,時刻思考著都市空間與都市建築的關係,亦退亦進、留白或延續,都關乎著都市生活的節奏,而如何維繫兩者之間的平衡,則應是都市規劃相關專業者念茲在茲的任務。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