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社區療癒 – 從個人的覺察開始

文:陳瀅如

因為群居,社區本來就具備療癒的潛能

想像一下,如果有人擅長你不擅長的事情,且能就近給予幫助,是什麼感覺。比如說,疲累時能煮一頓熱騰騰的晚餐給你,孩子哭鬧不休時能接手照顧半小時。想起來就很棒吧?也許你也會想要做些事情來回報這份心意,就像是真誠的道謝,或是剛買的料理。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跟所有群居動物一樣,天生渴望相互支援,獲得認同、擁有歸屬感。當需求被滿足時,療癒自然而然而生。社區的可近性,讓人們聚在一起的這件事情變得理所當然,有機會互補協助,發揮療癒的潛能。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是甚麼心理因素阻礙人們尋求生活改善

目前的臺灣,已經有許多資源在地化並提供給各族群使用,比如說,嬰幼兒學習,有公幼、私幼與托嬰制度;健康年長者,有志工或社區大學活動可以增廣生活;身心障礙人士,則有醫療系統及長期照顧 2.0 等資源可以就近利用。另外還有特色公園能帶給孩子們愉悅,以及捷運無障礙設計,讓輪椅人士可以更自主、不求人的到達更多地方等。可以看見社會已有許多的努力與進步。

但就算這樣,還是有許多人的「需求」還沒有被照顧到。

在臨床工作常見到有些人明明有需要,卻沒有求助的類型有三種:1. 不瞭解周邊環境到底有什麼資源適合自己;2. 沒有使用資源的習慣,「阿嘿謀效啦!(台語)」連嘗試的意願都低;以及 3. 現有資源本身就是不足,無法滿足個人需求。在這裡想討論的是個人的心理動機:是什麼阻礙人們持續在社區裡找資源,好讓生活改善進而豐富?可能與「需求」重不重要、難不難達成有關。

我們知道困難的需求容易被忽略。如果不重要、且難達成,就不會有足夠動機想改變,比如說,想喝牧場牛乳的念頭可以輕易被冰箱的庫存鮮奶取代。如果重要但是預期會有重重阻礙,那麼想到就累時,也容易將處理順位向後擱置。比如說,想以個人之力改善住家附近垃圾掩埋場異味的念頭,不容易真的執行,容易被擱在腦後。責任分散效應(Decentralized responsibility effect也是常讓人動機減低、不願做出改變行動的原因之一。當大部分人都選擇觀望、期待由他人先付出時,就會形成一股社會氛圍,使得所有人都不願意打破潛規則與共識。隨著時間越久,習慣化(Habituation的影響會使人即使生活不便利,仍會將就、忍耐地過活下去。

住在哪裡是個人的選擇結果

社區不僅是由房子與公共建設組成,更重要的是人。不管有沒有意識到,其實每一個人,都已經為自己的居住環境作過選擇。是我們依照自身擁有的條件,財力、居住習慣、期盼等等,有意識地挑選住所,決定自己要住在哪個區域、和哪些人住在同一社區、體會哪種文化氛圍。在選擇的同時,也是我們自己決定可以較容易或是較不容易取得哪些公共資源。就像是,住在山邊可以呼吸新鮮空氣、遇見山友、獲得山珍,但是就不那麼容易獲取海產一樣自然。

這都是我們自己作出選擇後的結果。

理想上我們早就知道各式各樣的需要,有些可以輕易被滿足,有些則沒那麼容易、需要去爭取或是放棄。然而現實狀況往往是我們一邊享受著選擇後的甜美果實,一邊卻也抱怨著環境,最終忽略這是自己經過權衡考量下來的結果,有些人會有被困、被剝奪的感受。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擁有覺察意識的那一刻,就是擁有力量的開始

其實,只要有所覺察,人是可以讓自己在有限條件下盡量獲得療癒感受的:覺察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期盼在哪裡、是否需要找尋資源了,有哪些可用的社區資源、滿意與不滿意的地方在哪裡,可以做到些甚麼、還無法做到些甚麼…種種過程只要能有意識地覺察,都會帶來有能力感。

此外,在社區中要想打破責任分散效應、促進改變行為發生的方式也是類似:需要特定人士覺察後與周圍的人溝通交流,在對的管道下藉由責任感、或使命感的賦予,逐項任務指派,就可能讓大家一起嘗試做出改變行為,讓環境再更符合居住需求一些。

比如說,若有特定住民提案,由主委主持會議,經過社區管委會開會討論以後,將「促進環境整潔」這種抽象的字眼,具體化為每年一次的粉刷工程,並在觀察其他社區作為後,依預算設置廚餘回收冷凍櫃、或是調整回收方式等,就有辦法大幅改善異味的發生,使得資源回收環境再更親人一些。當環境變得不惱人時更能夠達成正向循環,住戶會更願意好好丟垃圾,大家也會有更多滿足感。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嬰兒的滿足感來自於能被照顧,成年人的滿足感來自於能照顧別人。總是需要拜託他人時,常會伴隨自卑。所以筆者認為在社區裡面,能夠覺察自我照顧能力、能提供貢獻,必要時又能夠獲得他人協助的時候,就能擁有安心、療癒感受

社區療癒的起源來自於「覺察」,期盼藉由覺察的促進,了解個人可以有的選擇與貢獻,融入具體化需求、分段溝通、逐步落實等技巧,可以讓我們有機會住在社區裡,長在社區裡,也能活進社區裡。


avatar

陳瀅如

臨床心理師,接受醫療訓練,有時喜歡以存在主義的角度看世界。專長焦慮、憂鬱治療。

臨床心理師,接受醫療訓練,有時喜歡以存在主義的角度看世界。專長焦慮、憂鬱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