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澳轉型新契機——體現台灣海洋國家文化的吳家樓仔厝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蕭紫菡 新北報導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為卯澳轉型新契機——體現台灣海洋國家文化的吳家樓仔厝

文化資產的保存,尤其是私產,如果缺少政府的溝通協調、說明補償辦法,或者屋主本身的意願不足、產權陷入紛爭等,都容易變成守護者與所有權人間的拉扯較勁。日前,東北角卯澳的百年石頭屋——吳家樓仔厝,在所有權人主動整合產權之下,向新北市政府申請「古蹟」文化資產身份,期許未來將家產貢獻為公益使用,相當特殊。

屋主楊林瑞表示,他希望藉由政府的力量修復原貌,做為在地漁業文化的展示空間之用,協助帶動卯澳的地方創生。

屋主楊林瑞,多年來協同妻子一同整合產權、為樓仔厝申請文資身份奔走,期許未來捐獻做為公益博物館,推動地方創生。攝影:蕭紫菡。

僅剩10間的東北角百年石頭厝

東北角一帶,因強烈的東北季風、夏天常有的強颱,先民在海邊聚落構築了適地性的建築——石頭厝,即是就地取材的發明,成了東北角的特色建築。其中,卯澳聚落在1980年代,至少尚存30多棟的石頭屋,多年來,經歷人口外移、部份土地被財團收購,至今所剩無幾,到了2012年,新北市農業局調查29間石頭厝,僅10間狀況良好。這10間也因為沒有文資身分,岌岌可危。

在所有的石頭厝中,最有名即為吳家樓仔厝。這棟兩層樓建築,相傳是日治時期經營鰹魚場的吳永賜興建,約有140年歷史,興建時間接近清末。

建築物的一面山牆上,有太陽圖騰,全台僅有,具文化研究價值,推估是卯澳還保留很多平埔族融合漢人的習俗,而太陽圖騰可能是受到平埔族自然崇拜信仰影響;兩層以上的百年石頭屋,在台灣亦非常罕見,非一般人有能力、財力興建,沿海類型的石頭屋目前也僅知此棟。 

把童年的記憶蓋回來,做漁業歷史博物館

事實上,吳家樓仔厝過去就被學者認為具有高度文化價值,早期新北市文化局曾想指定,但在老一輩沒有聽過《文資法》的狀況下,坊間對文化資產指定的傳聞傾向負面觀感居多;加上吳家樓仔厝前方曾有政府立的觀光解說牌,指吳家是「家道中落」,在種種誤解下,文化局對文化資產指定的遊說,過去並沒有成功。

而今,隨著卯澳石頭屋一一年久失修、逐漸凋零或被收購等情況,吳家後代依然沒有放棄祖先留下來的文化資產。自國中後離鄉打拚數十年的楊林瑞,多年來整合產權,委請文史及建築師團隊,進行修復再利用的評估,盼使卯澳吳家樓仔厝,能藉由國家所規範的文化資產修復方式進行。

目前屋主楊林瑞已委請文史及建築師團隊,進行修復再利用評估,並向新北市文化局申請文資身份。透過《文資法》的指定,能使樓仔厝藉由國家所規範的文化資產修復方式進行。攝影:蕭紫菡。

日前,吳家樓仔厝屋頂已經坍塌,剩下斷岩殘壁。楊林瑞表示:「我個人力量有限,自己來蓋會變得四不像,希望透過政府及專家學者的力量,重新蓋回原貌。我當初買下它就想捐出來做公益,從童年就跟它有很多情感的連結。小學一年級時,這裡還是碾米場,記得我在裡頭的陽台讀過書⋯⋯有機會想要再把它蓋回來,呈現漁村早期的歷史風貌,像博物館那樣,吸引人潮,也讓年輕人有機會回來自己的故鄉賺錢。」 

此次文化資產提報是楊林瑞夫婦主動提出,並透過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蕭文杰協助,社區內也已凝聚熱切的保存意識。蕭文杰表示,無論從歷史、建築特色、或時代意義等,吳家樓仔厝都深具文資價值。

吳家樓仔厝富賈一方 鰹魚櫛製造所在 展現台灣海洋國家風貌

回溯吳家歷史,先祖為福建漳州漳浦人,家族渡海來台,清代時,自三貂角西部遷徙到卯澳,從事漁業,並與在地平埔三貂社人通婚。吳永賜經營漁業有成,成為富賈一方的人物,而後將樓仔厝傳給長子吳文同。

吳文同繼承父業,經營鰹魚場,設置定置網,他在昭和4年(1929年)與地方人士組織了「卯澳漁業組合會」,以魚貨販賣為宗旨,並對組合會內遭難的漁民、漁船進行救濟及撫卹,此組合會是三貂地區最早的合作事業,根據《貢寮鄉志》的文獻曾如此描述:「今卯澳,有石造二樓,文同故家,培製鰹魚櫛前所在也。」 

吳家樓仔厝除了曾為宅第、製鰹魚櫛[註]等空間,根據《貢寮鄉志》與口述訪談,也曾先後經歷為撞球場、茶室、碾米廠,如今雖然閒置,卻因為獨特的景觀,仍為卯澳重要地標。這棟建築與其他石頭屋相較,在當年相當氣派,當地居民更以「樓仔澳」稱附近一帶。

除了太陽圖騰、兩層石頭屋等特殊性,就歷史性而言,卯澳吳家樓仔厝也見證了卯澳漁業的極盛時期。卯澳有「小基隆」之稱,卯澳的興盛與台灣鰹魚節製造有很大的關係,吳家樓仔厝曾為培製鰹魚櫛的所在之地,可為一重要的漁業歷史標記。而就表現時代營造技術而言,卯澳吳家樓仔厝是卯澳重要的聚落地標,除就地取材,又有火型山牆及非常罕見的石雕太陽圖騰,蕭文杰表示,「這些,都是先民胼手胝足的時代歷史痕跡,也是台灣海洋文化、海洋國家之風貌展現。」

樓仔厝有火型山牆及非常罕見的石雕太陽圖騰,此圖騰推估為受到平埔族自然崇拜信仰影響。攝影:蕭紫菡。
吳家樓仔厝,約有140年歷史,罕見的雙層石頭屋建築,沿海類型目前僅知此棟,非一般人有能力、財力興建。攝影:蕭紫菡。

楊林瑞表示,看著卯澳及附近的馬崗,近來愈來愈多財團進駐買地,很是感慨。這一年來,許多人開始有在地意識,希望保存卯澳的文化特色,也讓他更加想為此投注一份心力。

面對卯澳的石頭屋保存,蕭文杰表示,「若不給老屋文資身分,或沒有輔導老屋的政策跟修繕補助,地方創生政策又因土地利益淪落財團手中,青年難以返鄉創業,石頭厝老屋終究在卯澳大量消失、倒塌。」而單棟的石頭屋若再不保留,也缺乏整體漁村風貌的規劃,「卯澳人終究會成為身在故鄉的異鄉人。」

藉石頭屋活化地方創生 重現卯澳原始之美

吳家樓仔厝的保存,凝聚了在地相當多的居民共識。卯澳現在雖多半是50歲以上的居民,但也在過去一年中,透過地方人士的推動,這個沒落的漁村,漸漸發展了在地意識。三貂角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潘王村表示,自己從小在此土生土長,見證了卯澳最興盛的時期,而後逐漸沒落,他和許多孩子一樣到外地工作,一晃眼數十年。十多年前退休後,開始思考如何幫助漁村轉型,吸引青年回鄉。

樓仔厝以石壘疊構,就地取材,以亂石砌、人字砌、條石順丁砌等工法建造、以紅瓦覆頂…展現人與自然、台灣海洋文化的時代痕跡。攝影:蕭紫菡。


過去一年,協會積極推動在地導覽,蒐集口述歷史,詳實紀錄早期的漁村文化;另一方面,卯澳也有很豐富的山林資源,他們帶著生態學家及民眾進行生態解說,並打算在山上進行生態復育。一年下來,原本冷清的漁村,已開始吸引人潮進入,村裡也在一年內開了四家餐廳。

他說,透過歷史資料重建,他也一邊回憶起兒時的卯澳榮景,除了石頭屋,最搶眼的便是卯澳本地的漁業。那時,大約是民國40多年,算是卯澳漁業興盛時期的尾聲,整村約有200位漁民,還有50多個來自外地的移工。他記得,每天午夜12點前,會有三條船滿載而歸,天亮前又有三條船回來,全盛時期,一天可有六載。煮魚的魚寮約有七間,而那時交通不便,需要人力挑魚去福隆,一天來回四趟,一趟12公里,很辛苦,但也顯示漁業的繁榮帶動了在地人口的興盛。

他回憶,在宜蘭念高中時,常把家裡煮好的魚送去宜蘭的市場,在市場睡一覺後,等一大早拍賣完成,再去學校上課。他形容,「整個漁村雖然窮,但很有活力。」那時,整個福連里加起來約有200多個孩子,現在只剩個位數。隨著漁村沒落,年輕人往城市移動,漸漸地,這裡的文化資產也缺少關注,石頭屋便是一例。

但卯澳無論是在生態或人文上,都還非常豐富,潘王村表示,這裡的水質還非常乾淨,居民喝的仍是山泉水,而先民曾在山上有多條步道,植物多元,他們計劃結合專家復育回來,讓小時候蝴蝶滿天飛舞的榮景再現。

而當前他們全力支持吳家樓仔厝的文資保存,追求的也不僅是一種硬體上的再現,而是透過文化資產,凝聚在地對自身歷史的認同理解,進而以在地本身的資源再創造,吸引年輕人回鄉創業,讓這個被遺忘的漁村,用自己原始的美麗,在新的時代,打開斬新的一頁,以豐厚的人文、自然、歷史等先天優勢,真正活化在地聚落,而非標本式的保存。  

「我們希望能讓民眾看見跟外面不一樣東西,卯澳有許多豐厚的文化尚未被看見,我們想用最原始的面貌呈現給大眾,唯有在地,才最具有特色。」

[編註] 鰹魚櫛:日語又稱鰹櫛,即為柴魚片。因鰹魚乾的形狀顏色像木柴,才會被稱為木魚或柴魚。


avatar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